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在实验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彩色的帆布鞋
欢喜的便当
2023-03-25 13:49:51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在实验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最佳答案
勤奋的鸡翅
踏实的战斗机
2025-09-27 01:15:46

试剂的加入顺序为:乙醇、浓硫酸和冰醋酸,不能先加浓硫酸。

浓硫酸在此实验中起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

要用酒精灯小心加热,以防止乙酸和乙醇大量挥发,液体剧烈沸腾。

防暴沸的方法:盛反应液的试管要倾斜约45°,试管内加入少量碎瓷片。

长导管的作用:导气兼起冷凝作用。

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醇和乙酸,同时减少乙酸乙酯的溶解,便于分层析出与观察产物的生成。

防倒吸的方法:导管末端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或用球形干燥管代替导管。

不能用NaOH代替Na2CO3,因为NaOH溶液碱性很强,会使乙酸乙酯水解。

提高产率采取的措施,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用浓H2SO4吸水,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加热将酯蒸出。

可适当增加乙醇的量并有冷凝回流装置。

最新回答
复杂的自行车
轻松的豆芽
2025-09-27 01:15:46

以乙醇和乙酸制取乙酸乙酯为例,我详细的说一下。看你是否看懂。

实验室制法

化学方程式:CH3CH2OH+CH3COOH==浓硫酸;加热==CH3CH2OOCCH3+H2O

步骤:乙酸乙酯的制取: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加入碎瓷片以防暴沸),最后加乙酸, 然后加热(可以控制实验)。

乙酸的酯化反应制乙酸乙酯

的方程式:CH3CH2OH+CH3COOH=浓硫酸、加热=CH3COOCH2CH3+H2O

1: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为了提高酯的产量,必须尽量使反应向有利于生成酯的方向进行。一般是使反应物酸和醇中的一种过量。在工业生产中,究竟使哪种过量为好,一般视原料是否易得、价格是否便宜以及是否容易回收等具体情况而定。在实验室里一般采用乙醇过量的办法。乙醇的质量分数要高,如能用无水乙醇代替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效果会更好。催化作用使用的浓硫酸量很少,一般只要使硫酸的质量达到乙醇质量的3%就可完成催化作用,但为了能除去反应中生成的水,应使浓硫酸的用量再稍多一些。

2:制备乙酸乙酯时反应温度不宜过高,要迅速升温至170℃左右,温度在140℃时会产生乙醚和亚硫酸或乙烯等杂质。液体加热至沸腾后,应改用小火加热。事先可在试管中加入几片碎瓷片,以防止液体暴沸。

3:导气管不要伸到Na2CO3溶液中去,防止由于加热不均匀,造成Na2CO3溶液倒吸入加热反应物的试管中。

⒊1:浓硫酸既作催化剂,又做吸水剂。

⒊2: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⑴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冷凝酯蒸气,减小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利于分层),除出混合在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溶解混合在乙酸乙酯中的乙醇。

⑵Na2CO3能跟挥发出的乙酸反应,生成没有气味的乙酸钠,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⒊3:为有利于乙酸乙酯的生成,可采取以下措施:

⑴制备乙酸乙酯时,反应温度不宜过高。

⑵最好使用冰醋酸和无水乙醇。同时采用乙醇过量的办法。

⑶起催化作用的浓硫酸的用量很小,但为了除去反应中生成的水,浓硫酸的用量要稍多于乙醇的用量。

⑷使用无机盐Na2CO3溶液吸收挥发出的乙酸。

⒊4:用Na2CO3不能用碱(NaOH)的原因。

虽然也能吸收乙酸和乙醇,但是碱会催化乙酸乙酯彻底水解,导致实验失败。 

怕孤单的砖头
温婉的草莓
2025-09-27 01:15:46

可以,但因为乙酸比乙醇的沸点高得多。如果乙酸过量,在乙酸乙酯和水被移去的过程中,乙醇的沸点最低,是首先被移去的,被精馏出的物料中同时含有大量的乙酸,将会无法进行后处理。

只有乙醇过量,将乙酸反应完全,精馏出的物料中减少了一个反应物。

属于可逆反应,一般情况下反应进行不彻底,依照反应平衡原理,要提高酯的产量,需要用从产物分离出一种成分或使反应物其中一种成分过量的方法使反应正方向进行。酯化反应属于单行双向反应。

扩展资料:

酯化反应一般是可逆反应。传统的酯化技术是用酸和醇在酸(常为浓硫酸)催化下加热回流反应。这个反应也称作费歇尔酯化反应。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它可以将羧酸的羰基质子化,增强羰基碳的亲电性,使反应速率加快;也可以除去反应的副产物水,提高酯的产率。

如果原料为低级的羧酸和醇,可溶于水,反应后可以向反应液加入水(必要时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并将反应液置于分液漏斗中作分液处理,收集难溶于水的上层酯层,从而纯化反应生成的酯。碳酸钠的作用是与羧酸反应生成羧酸盐,增大羧酸的溶解度,并减少酯的溶解度。如果产物酯的沸点较低,也可以在反应中不断将酯蒸出,使反应平衡右移,并冷凝收集挥发的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酯化反应

妩媚的眼睛
坚强的音响
2025-09-27 01:15:46
1、乙酸乙酯的制备方程式 :CH3COOH+CH3CH2OH=可逆反应=(浓硫酸,加热)CH3COOC2H5+H2O。

2、实验过程为:

(1)配制乙醇、浓H2SO4、乙酸的混合液时,各试剂加入试管的次序是:先乙醇,再浓H2SO4,最后加乙酸。

在将浓硫酸加入乙醇中的时候,为了防止混合时产生的热量导致液体迸溅,应当边加边振荡。当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冷却后再加入乙酸,这是为了防止乙酸的挥发而造成浪费。

(2)此反应(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酯化反应是指“酸和醇起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发生酯化反应的时候,一般是羧酸分子里的羟基和醇分子里的羟基氢原子一起脱去,结合形成水,其余部分结合形成了酯(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3)由于此反应是可逆反应,为了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需要适当增大廉价原料乙醇的用量使反应尽可能生成乙酸乙酯,同时也可以提高成本较高的乙酸的转化率。故实验中需要使用过量的乙醇。

(4)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吸水剂。注意:酯化反应需要用浓硫酸,而酯的水解反应需要用稀硫酸。

(5)实验加热前应在反应的混合物中加入碎瓷片,以防止加热过程中发生暴沸。

(6)试管B中盛装的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中和乙酸(混于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Na2CO3反应而被除去),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溶液分层,析出乙酸乙酯。同时还可以冷却乙酸乙酯,减少乙酸乙酯的挥发。

注意:饱和Na2CO3溶液不能用NaOH溶液代替,因为NaOH溶液的碱性太强,会使乙酸乙酯发生水解反应而重新变成乙酸和乙醇。

(7)装置中的长导管的作用是:导气兼冷凝回流,防止未反应的乙酸、乙醇因蒸发而损耗。

(8)导气管不宜伸入饱和Na2CO3溶液中的原因:防止倒吸。

(9)反应的加热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先小火微热一段时间,再大火加热将生成的乙酸乙酯蒸出。小火微热是为了防止将尚未反应的乙酸、乙醇蒸出,后期的大火蒸发是为了使乙酸乙酯脱离反应体系,有利于可逆反应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难过的滑板
忐忑的小猫咪
2025-09-27 01:15:46
1、浓硫酸的作用?浓硫酸既作催化剂,又作吸水剂。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

制备乙酸乙酯时反应温度不宜过高,要保持在60

℃~70

℃左右,温度过高时会产生乙醚和亚硫酸等杂质。液体加热至沸腾后,应改用小火加热。事先可在试管中加入几片碎瓷片,以防止液体暴沸。

3、饱和碳酸钠的作用?

(1)乙酸乙酯在无机盐na2co3溶液中的溶解度减小,容易分层析出。

(2)na2co3能跟挥发出的乙酸反应,生成没有气味的乙酸钠,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4、为什么导管不能伸入饱和碳酸钠中?

导气管不要伸到na2co3溶液中去,防止由于加热不均匀,造成na2co3溶液倒吸入加热反应物的试管中。

5、乙醇、浓硫酸、乙酸混合时,为何边摇动试管边慢加药品?

先加乙醇与乙酸的混合物,再缓缓加入浓硫酸,因为浓硫酸溶于乙醇会放出大量的热。

6、能够发生酯化反应的酸有哪些?

羧酸和无机含氧酸,如硝酸乙酯:

ch3ch2oh+hno3--->ch3ch2ono2+h2o

高高的高跟鞋
贪玩的面包
2025-09-27 01:15:46

为了提高酯的产量,一般是使反应物酸和醇中的一种过量。在实验室里一般采用乙醇过量的办法。乙醇的质量分数要高,如能用无水乙醇代替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效果会更好。

为有利于乙酸乙酯的生成,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制备乙酸乙酯时,反应温度不宜过高。不能使液体沸腾。

②最好使用冰醋酸和无水乙醇。同时采用乙醇过量的办法。

③浓硫酸的用量要稍多于乙醇的用量。

反应条件及其意义:

(1)加热,主要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其次是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而方便收集,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2)浓硫酸一方面作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另一方面作吸水剂,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反应物的混合: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加入碎瓷片以防暴沸),最后加乙酸,然后加热。

2、浓硫酸既作催化剂,又做吸水剂。催化作用使用的浓硫酸量很少,一般只要使硫酸的质量达到乙醇质量的3%就可完成催化作用,但为了能除去反应中生成的水,应使浓硫酸的用量再稍多一点。

3、制备乙酸乙酯时反应温度不宜过高,要保持在60 ℃~70 ℃左右,温度过高时会产生乙醚和二氧化硫等杂质。液体加热至沸腾后,应改用小火加热。事先可在试管中加入几片碎瓷片,以防止液体暴沸。

4、倾斜的导气管较长,在起到导气作用的同时兼起到冷凝的作用;

5、导气管不要伸到碳酸钠溶液中去,防止由于加热不均匀,造成碳酸钠溶液倒吸入加热反应物的试管中。

6、用碳酸钠不能用碱(NaOH)的原因:虽然氢氧化钠也能吸收乙酸和乙醇,但是碱会催化乙酸乙酯彻底水解,导致实验失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酸乙酯

传统的棉花糖
紧张的芝麻
2025-09-27 01:15:46
(1)冷凝管采用逆向通水法,竖直放置时,进水方向与蒸气流向一致,即从B进加入、A流出,

故答案为:B;A;

(2)由于在冷凝管中蒸气会被冷却成液体回流到圆底烧瓶中,所以圆底烧瓶中的物质不会从上口跑掉,

故答案为:不会;因在冷凝管中被冷却成液体回流到圆底烧瓶中;

(3)浓H2SO4在酯化反应中起催化剂和吸水作用;混合液体加热时容易发生暴沸现象,所以加入碎瓷片可防止液体暴沸,

故答案为:催化剂、吸水剂;防止暴沸;

(4)由于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增加一种反应物的量可以增大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所以乙酸与异戊醇的物质的量之比0.35:0.14>1:1,目的是提高异戊醇的转化率,

故答案为:因反应可逆,增加一种反应物的量可提高另一种成本较高的异戊醇的转化率; 

(5)③中用蒸馏水洗涤,目的是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杂质乙酸和硫酸;④中用碳酸氢钠溶液洗去可能残存的少量酸,

故答案为:洗去乙酸和硫酸;洗去可能残存的少量酸.

隐形的眼神
飘逸的小笼包
2025-09-27 01:15:46
你好!

最好的办法是用浓硫酸因为浓硫酸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和用浓硫酸吸收反应生成水,促使化学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提高乙酸、乙醇的转化率。

如有疑问,请追问。

开放的悟空
长情的羽毛
2025-09-27 01:15:46
(1)防止暴沸。饱和碳酸钠溶液。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防止倒吸。

(2)先加入乙醇,在缓慢加入浓硫酸,冷却后在加入乙酸。

(3)催化剂和吸水剂。

(4)上,分液漏斗。

(5)CH 3 COOH + C 2 H 5 OH                  CH 3 COOC 2 H 5 + H 2 O

(6)②

考查乙酸乙酯的制备。

(1)酯化反应需要加热,为了防止液体沸腾时剧烈跳动,需要加热碎瓷片以防止暴沸。乙酸和乙醇都易挥发,所以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和乙醇。加入饱和碳酸钠一方面可以吸收乙醇,中和乙酸,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析出。乙酸和乙醇和水互溶,所以不能直接插入溶液中,以防止倒吸。

(2)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且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的,为了防止乙酸和乙醇的挥发,应该先加入乙醇,在缓慢加入浓硫酸,冷却后在加入乙酸。

(3)因为是可逆反应,所以浓硫酸除了作催化剂以外,还起吸水剂的作用,使反应有利于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4)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的小,且难溶于水,所以在上层,通过分液漏斗即可实现分离。

(5)反应方程式为CH 3 COOH + C 2 H 5 OH                  CH 3 COOC 2 H 5 + H 2 O。

(6)①③中反应速率的方向是相同的,在任何情况下恒成立。②反应速率的方向是相反的,且满足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正确。

洁净的鸡翅
落寞的黑米
2025-09-27 01:15:46
高中酯化反应一般是制乙酸乙酯

乙酸乙酯的制取: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最后加乙酸,然后加热

乙酸的酯化反应制乙酸乙酯的方程式: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 (可逆反应、加热、浓硫酸催化剂)

1: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为了提高酯的产量,必须尽量使反应向有利于生成酯的方向进行。一般是使反应物酸和醇中的一种过量。在工业生产中,究竟使哪种过量为好,一般视原料是否易得、价格是否便宜以及是否容易回收等具体情况而定。在实验室里一般采用乙醇过量的办法。乙醇的质量分数要高,如能用无水乙醇代替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效果会更好。催化作用使用的浓硫酸量很少,一般只要使硫酸的质量达到乙醇质量的3%就可完成催化作用,但为了能除去反应中生成的水,应使浓硫酸的用量再稍多一些。

2:制备乙酸乙酯时反应温度不宜过高,要保持在60 ℃~70 ℃左右,温度过高时会产生乙醚和亚硫酸等杂质。液体加热至沸腾后,应改用小火加热。事先可在试管中加入几片碎瓷片,以防止液体暴沸。

3�导气管不要伸到Na2CO3溶液中去,防止由于加热不均匀,造成Na2CO3溶液倒吸入加热反应物的试管中。

3.1:浓硫酸既作催化剂,又做吸水剂。

3.2: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1)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冷凝酯蒸气,减小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利于分层),吸收蒸出的乙酸和乙醇。

(2)Na2CO3能跟挥发出的乙酸反应,生成没有气味的乙酸钠,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3.3:为有利于乙酸乙酯的生成,可采取以下措施:

(1)制备乙酸乙酯时,反应温度不宜过高,保持在60 ℃~70 ℃。不能使液体沸腾。

(2)最好使用冰醋酸和无水乙醇。同时采用乙醇过量的办法。

(3)起催化作用的浓硫酸的用量很小,但为了除去反应中生成的水,浓硫酸的用量要稍多于乙醇的用量。

(4)使用无机盐Na2CO3溶液吸收挥发出的乙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