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江西景德镇展出300余件元青花修复器及瓷片,有哪些值得观赏的亮点

飘逸的小天鹅
痴情的白昼
2023-03-25 12:13:58

江西景德镇展出300余件元青花修复器及瓷片,有哪些值得观赏的亮点?

最佳答案
现实的毛豆
玩命的小熊猫
2025-09-27 07:49:57

江西景德镇展出300余件元青花修复器及瓷片,这些都是中国的珍贵文物,是中国辉煌历史的见证。大家都知道景德镇是中国重要的陶瓷产区之一,被誉为瓷都、瓷乡。景德镇的青花瓷是世界公认最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品种之一。它有着景德镇陶瓷文化和传统艺术的两个重要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与文化底蕴。景德镇瓷器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些修复的青花瓷有哪些观赏的亮点吧:

1、造型精美

“造型精美”是景德镇瓷器最显著的特点,也是景德镇陶瓷的另一突出特点。在中国,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需要符合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美学原则才能达到审美的最高境界并能够被人们接受和喜爱。但在古代,我国的景德镇是最早出现了“瓷雕”这一艺术形式的地方,而这一艺术形式不仅在中国发展成了艺术造型,也成为了景德镇陶瓷独特的艺术形式之一!可以说,景德镇陶瓷艺术形式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自元代始,景德镇便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陶瓷艺术风格——造型精美、釉色白润光亮、纹饰多样繁缛、纹饰精美、造型典雅而端庄大气、胎骨微动、细腻温润等特色。

2、釉色青翠

釉色青翠,是在青料上施釉的一种特殊装饰工艺。釉的种类有青花釉和黑釉两种,也有不施釉的。以黑釉为代表的,有黑釉小盘,在黑釉盘上画青花海水纹。瓷器上画“碧云天”或“彩云间”图案,都是景德镇青花瓷装饰工艺的一种创新。釉色青翠,主要以景德镇窑青花瓷中常见的青花瓷为代表,一般以天蓝青翠欲滴为主要特征;釉下青花带翠为主要特征;此外还有以青白玉红翠玉为主的釉下彩。

3、纹饰精美

青花瓷的纹饰既有写意,也有写实。如用夸张技巧描绘事物的各种造型、图案,如葵花、牡丹、双凤朝阳等图案;又有写实的花卉、瓜果等纹饰。也有极少数的纹饰是写实的,如龙凤等纹饰。青花的装饰在历史上是十分成功的,对后世的瓷器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影响。

4、工艺精湛

景德镇的青花瓷工艺高超,具有许多艺术特点。比如,其青花纹饰装饰技法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在继承和发展传统青花纹饰之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如“开片”和“跳刀纹”的工艺手法和图案装饰手法,较好地体现了出器之本和审美之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而青花瓷器表面装饰技艺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和审美特征,如“天青釉”工艺,是当时景德镇青花瓷艺术风格最具代表性的代表作品之一。

5、造型美观

人们通常认为景德镇的瓷器很有特色,是最具有艺术风格,最具有传统魅力的陶瓷品种之一。景德镇青花瓷的釉面肥厚光洁,胎足细密,呈色鲜艳,纹样秀丽,线条流畅,装饰简单而富有韵律气氛。青花色泽明亮润泽,釉面光亮。青花瓷胎质坚密致密,胎体多为中空式且有少量的圆筒形底,底足有细密小孔;釉面多为均匀洁白,釉色青白,釉面滋润;胎体质地坚硬细腻,胎体内外壁釉厚处有微细砂粒状颗粒分布;釉面与釉底之间有轻微的釉内气泡存在,俗称“点麻点”。此外青花瓷器上还有一种釉下青花、釉里红以及釉上五彩等品种,这类品种在装饰手法上有粉彩、紫釉、胭脂红、天青釉以及蓝釉等品种,这些品种纹饰精美细腻,釉面釉彩开片层次分明;釉外青花彩绘图案细腻美观;釉内五彩花纹丰富;釉下彩釉相互交错;釉上五彩图案色彩绚丽鲜明;釉里红是一种低温釉下五彩瓷,釉色娇艳,色彩鲜艳丰满;釉里青色是一种低温釉下五彩瓷,釉色青白光亮,色泽淡雅清新。

最新回答
感动的豆芽
高贵的大山
2025-09-27 07:49:57

鉴定古瓷器主要从款识、造型、纹饰和胎釉特征方面下手,

每个朝代瓷器胎体的厚薄程度都不尽相同

提防新瓷作旧。把新瓷退去光泽,以显出古朴的风味

根据款式鉴别

识别真伪时,首先看款识,注意款识的笔法,由于每个人的书法不同,写官窑款的字体又必须经过选择,仿制者过于谨慎,就难免失于局促,笔法不生动不自然。这种破绽,为鉴定瓷器提供了线索。

根据纹饰和色彩鉴定瓷器

从纹饰和色彩方面看,陶瓷器上的纹饰同造型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随着绘瓷原料和技术的不断丰富改进,无论在题材内容及表现形式上都有其不同时代的水平和特点。因而也就成了划分时代、鉴别真伪的一条有力线索。

根据胎釉鉴别

从胎釉方面看,由于时代和地区的不同,在胎釉成分和烧造方法上也或多或少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别,故在鉴别瓷器时应对此细致的观察。

一般来说,从胎质、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窑口。

总之,辨别瓷器既要用眼来辨其色泽、厚薄、片纹、气泡,也要用手摩以别粗细,用指扣敲以察音响。必须耳、目,手三者并用。最后评定质量的优劣,以及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踏实的花生
乐观的长颈鹿
2025-09-27 07:49:57

废话不多说,直奔主题。图1、2、3、4、9为元代青花瓷片真品标本多角度图片,图5、6、7、8为现代仿元青花瓷片标本多角度图片。

从图片中可以看出,真品花叶内(例如图4)的勾拓用笔非常自然、有力、熟练,而仿品(如图5所示)的花叶,其勾拓用笔非常的做作,毫无力度。真品标本(图3所示)的植物花卉线条运笔苍劲,而仿品(图6所示)的线条非常的绵软,运笔没有一气呵成的气势,明显在刻意描绘。真品标本的釉水虽然稀薄,但釉面坚硬、通透清澈,玉质感极强。仿品的釉水虽然想尽力做到与真品无二,但釉面火气大,釉子松软、浑浊。真品的釉面侧光看有非常明显的使用痕迹,表面的滑痕非常的自然,明显是无意当中形成的。而仿品的釉面虽然也做了牛毛纹(不了解什么是牛毛纹的可以侧光看一下自己的手机屏幕)之类的痕迹,但依然是刻意的,不够自然。真品的胎(图9)非常的细腻洁白,淘洗的比较干净,由于时间长,胎的表面已形成姜黄色的氧化痕迹。仿品(图8)虽然尽量还原了元代青花瓷制作工艺流程,采用一比一的高仿技术诸如人工淘炼、模印制作等工艺,但胎色显然不是元代瓷石加麻仓土的二元配方,胎质粗湿,呈色铁青。真品标本的青花发色沉稳,明快艳丽。由于青料淘洗的干净,铁锈斑较少,这符合元代高档青花瓷器的工艺制作水准。仿品的青料虽然仿制苏麻离青,但矿物料已经绝迹,只能以化工料调和,发色漂浮,较为死板。铁锈斑的生成呆滞,过于刻意,没有真品铁锈斑自然流淌的痕迹。

以上几点粗浅的介绍,纯属个人臆断,对与不对,全凭列为看官任意处置。

顺心的砖头
勤劳的丝袜
2025-09-27 07:49:57

今天被这款青瓷器物震撼到了,它是镇馆国宝之一,小小器物,大大能量!元代龙泉窑出品的青瓷舟形砚滴,做工别致、精美绝伦,让人惊叹!

先来大致欣赏一下这款小文物~~~

青瓷舟形砚滴,全长16.2厘米,宽6.5厘米,高9.1厘米,因为是一种文房用品,用于砚台磨墨添水,故设计小巧,便于单手抓握。

全器作舟形,有仓棚和艄棚,船舷两侧置有栏杆,仓内塑有人物,为男女二人席地而坐呈交谈状。仔细可看见,仓棚沿左边搁油以木浆,棚顶落有一笠帽,左边有一着蓑衣佝偻的艄公作取笠帽状。

如此精致的“小可爱”,任谁都会爱不释手!

元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

同大多数文物一样,此款青瓷舟形砚滴的偶然发现和重现于世,也是比较传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是宝瓷自然不会被蒙尘。

20世纪60年代初,一位浙江龙泉的当地农民在外面闲逛时,走到了一处名为“严儿”的古窖里,他不经意踢到了一块硬东西。

等他拔出来一看,立即欣喜万分,他捡到的这件东西做工相当精巧、别致,让这位老人爱不释手,但他并没有据为己有。

老人将这款小物件交到当地文物部门,没有要任何形式的奖励。正因老人深明大义的举动,我们才见到这款稀世罕见的青瓷宝物。

这款就是大名鼎鼎的元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

全称有点长,我们分解一下,意思就是指“在元代时期的青瓷名都龙泉窖里,出品的船形砚滴”。然而,最初这款青瓷砚滴,并未引起关注,只收藏在老人所交付的温州市文管会里。

当地收藏家和考古专家认为,它只是一款烧制水平过低的古窑窑底货,故未作进一步研究而让它遗落在这个小地方。直到一次出展的偶然机会里,这款舟形砚滴被一位专家看到,于是它才重现于世,并且获得陶瓷专家的一致认同。

在1966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龙泉青瓷》,就是以这款舟形砚滴作封面的,因为这款器物是龙泉青瓷的杰出代表。至此,这款展示了古代工匠高超技术和浓厚文化底蕴的青瓷宝物,才走进人们的视野,并闯出了自己的浩大名气。

而后,这款青瓷舟形砚滴,由温州市文管会迁移到浙江博物馆收藏,并成为浙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元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

我们再来仔细端详一下这款宝物~~

上面提过这款元龙泉舟形砚滴,全长16.2厘米,宽6.5厘米,高9.1厘米,是一件宋元时期的新式文具。从这款器物的整体看,是一艘小船的形状,整体优雅大气,船身造型精巧别致,细节线条流转非常自然。

小船的中后方架着一顶船蓬,船蓬边上立着一位披着蓑衣、身形微微佝偻的艄公,细节处理相当到位。船舱下部是掏空的,用作可供笔墨的储存水,船首位置上雕刻着花朵式样的出水口,便于水从此口流水。

因而,这款舟形砚滴是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的青瓷品。专家说过,砚滴不仅是用来储存水的文具,还是书房重要摆件。像元代舟形砚滴这类的砚滴,在明朝时还被称为水中丞、水注、水丞等,这都是基于它的用处和精良做工来称谓的。

其实瓷器文具,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代,比如那时的圆形三足砚、蛙形水盂、兔形水盂等,都是我国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体现。

现在说说古代著名的青瓷名窑、江南第一名窑—龙泉窑,以及古代青瓷的神韵魅力。龙泉青瓷不仅釉层水润、釉色青碧,而且光泽秀丽、晶莹剔透,如同翡翠一样。其他釉色还包括梅子青、月白、粉青、豆青、灰蓝等。

南宋时期,龙泉窑渐入佳境,青瓷以另一种面貌现世,统治者为解决财政问题,鼓励对外贸易和出口瓷器,龙泉青瓷得以行销全世界。

元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颇为著名,但你听说过“陶瓷之路”没有呢?这便是!日本陶器学者将瓷器的海上运输之路称为“陶瓷之路”。

由此,对外贸易的大量需求刺激了青瓷作坊的大量涌现,以及制瓷技术的迅猛提升和发展,同时也提升了当时人们非凡的审美水平。

据说,当时官员及技术人员常常监督龙泉窑制作。

元代时期,龙泉窑主要替皇宫烧瓷,故此结合了蒙古文化中来自草原的奔放豪迈与大气,另出土的八思巴文瓷器就是力证。龙泉青瓷在传统继承和创新方面,进行了新的突破。

从古至今,龙泉青瓷的精良制作技术、诱人的釉色和精巧别致的做工,震撼了一代代瓷器爱好者。

因此,龙泉青瓷被称为“世界瓷器皇冠上的璀璨明珠”,以及“中华民族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确是实至名归。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幽默的棒棒糖
朴实的老师
2025-09-27 07:49:57

相当于宋代来说,元朝景德镇的青花瓷更加的完善。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

元青花瓷的胎由于采用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

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实饱满。胎色略带灰、黄,胎质疏松。底釉分青白和卵白两种,乳浊感强。

扩展资料

元青花的纹饰最大特点:

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

所画牡丹的花瓣多留白边;龙纹为小头、细颈、长身、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鳞纹多为网格状,矫健而凶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青花瓷

疯狂的板栗
自信的歌曲
2025-09-27 07:49:57

如今人们已知的只有几十件。釉里红为釉下彩,以金属铜为着色剂形成红色,烧成难度大,特殊性强,因为中国喜红,它的面世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喜爱。

此壶造型优美,纹饰线条流畅,一气呵成。在装饰风格上一改元代纹饰繁密的特点,布局渐趋疏朗,采用分层装饰的手法,绘画粗犷而不失工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器型完整无缺,老气十足。梅通体施白釉,白中略泛青,釉质细腻滋润,底露胎。主题纹饰和谐得体,是一件难得的艺术品。

釉里红瓷器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瑰宝,其烧制难度极高,存世量远少于同时代青花瓷器。我们知道,青花瓷器,其实是白地蓝花瓷器或者蓝底百花瓷器的俗称。而釉里红瓷器则是白地红花或者红地白花瓷器的俗称。

釉里红和青花瓷器不一样:

烧制釉里红绘画所需的氧化铜颜料,在不同的烧制气氛下,竟然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氧化环境下,釉里红呈现绿色,还原气氛下,釉里红呈现红色。今天景德镇没有化工原料的情况下,制备铜红彩料,采用的是烧铜花的工艺。通过把纯铜放在高温下煅烧产生氧化铜,再用利刃刮取磨细使用。

由于铜离子对烧成气氛极为敏感,在古代烧成高温铜红,最早属于窑变。出现在唐代长沙窑的瓷器上。宋代,据说当阳窑,景德镇窑,定窑都曾经烧出过鲜红色,不过,仅仅见于历史资料,未见到实物。

谦让的乌龟
玩命的高山
2025-09-27 07:49:57
瓷片为龙泉窑系瓷片,第二张图片是元代早期,其工艺特点较明显,碗的圈足内外倒角,足心中于有一乳丁纹(俗称鸡心纹)碗外壁(墙)用竹片修胎,用手模有棱角感,釉色青中带灰,鱼子纹开片。第二张图片看似是元末的,近似于梅子青,“盘”中间玉壁状火石红无釉处是叠烧工艺所致,盘中心的脐状釉和葵唇口有元末遗风,口缘微微外张。看瓷器开片用20--30倍放大镜较好,开片四周微微上翘,片于片之间看似断,并没断,是在釉和胎之间微妙表现的,这要多观察,慢慢感悟。

耍酷的人生
优雅的红牛
2025-09-27 07:49:57
从这件釉色,器型,印花工艺综合分析,该瓷片到不了定窑鼎盛期的宋代,而定窑终止于元代,宋元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一脉相通的,而元代的风格比较宋代稍显粗犷,同样这件也到不了元代;所以可以否定这个定窑标本的说法。同样方法分析,也不是明代的甚至清代中期以前的也不是。有些可能的是清末民国以来的,最大的可能是几十年的产物,不要以为瓷片就没有造假,上至高古瓷,下至明清,无一幸免。分析到此,有错误遗漏尚望包涵。

忧心的铃铛
正直的夏天
2025-09-27 07:49:57

元代瓷器的文章我们最不愿意写,也最不愿意收藏的,因为元代瓷器数量多争议大,再加上国外拍卖公司洗钱高价成交给民间造成假象“元青花稀少价贵”。

我们写元代瓷器,的确要有魄力,因为看了标题,很多人就会否定。

民间真有那么多元青花吗?说实话,20年前我们也和很多人一样的看法,但我们30年的研究告诉我们,元青花民间不仅有,而且还有很多从未见过再也烧造不出的精品。

近两年我们已经在公众号发布了有关的文章,内容提及元青花鉴定、元青花数量估计、元青花收藏等,也转载过很多其他老师研究的有关元青花文章,为民间认识元青花、收藏元青花、探讨元青花尽了自己的微薄之力,今天我们发布的目的就是不要轻易放弃老祖宗留给我们后人的华夏文化、民族精神和中国创造。

元青花

从我们30年的研究和观察,民间瓷器较多的主要有五个年代,宋代、元代、明宣德、明成化、光绪和民国。其中光绪民国基本是传世件,包浆好,争议小,基本是实用器为主,但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不高,不是我们的研究重点。宋代瓷器除小部分保存特别好的难以鉴定以外,大部分年代特征明显,相对而言分辨难度也不大。还有数量较多的三个年代(元、宣德、成化)瓷器进入了五彩缤纷世界,制造工艺突飞猛进,种类繁多,足以让每个收藏者眼花缭乱,很容易使收藏者迷茫,因为他们数量多、因为看上去新“,从而产生争议和鉴定混乱。

公布这些年代瓷器的研究成果,会带来很多分歧和指责,特别很多历史没有记载,国有博物馆没有馆藏的品类会引起更大的争议,如元代珐华器,但我们相信未来随着科技和大家鉴赏水平的提高,大家一定会认可我们的研究成果的。我们也作为在线档案,以备未来验证。

我们结合以前的文章重述对元代瓷器的一些基本观点:

1、根据多年市场观察分析,国内元青花数量大概在8-12万件,远超人们的认知;

2、国内民间有很多无比精美的元代瓷器,有很多精美瓷器不仅博物馆没有,历史记载也没有;

3、元代瓷器数量多,但真真有收藏价值的不足20%;

4、元代瓷器的种类很多,基本覆盖了以后各个年代的工艺,远超历史记载的品种;

5、元代瓷器数量和价格被国外资本利用,被国内砖家严重误导,有违良心;

6、元青花没有那么神秘,鉴定元青花也是瓷器鉴定中比较容易掌握的。

7、元代青花有精品,但最精美稀少宝贵的是元?华彩,件件工艺复杂,色釉坚挺、色彩诱人、宝器如新;

有很多藏友发问:

1、问:珐华彩的盘子哪里有卖,不管新与老,只要有就买点。

回答:?华彩因为没有太多记录,所以国内争议很大,文章中这些珐华彩盘子图片都是网上搜索找到的,前几年市场也有,但现在很少看到,精品的元代珐华彩已很少见到,如果哪位有珐华彩盘子的朋友可以留言一下。

2、问:景德镇樊家井看到元青花有很多,所以应该是假的

回答:真假和数量多少没有关系,只是很多半知半解的人靠数量来推断是假的,对元青花没有真真深入研究所致,樊家井我们每年去考察,现在已经少很多了,精品元青花早就没有了,剩下很多收藏价值不高的和器形硕大的,基本网上网下按照仿品出售,比新制的成本还要低,这也给收藏者造成了很多迷茫的原因,估计这类普通元青花樊家井还有6000件左右。当然樊家井也有很多仿的,但仿造的一看就知道,发色胎土都不同。

3、问:珐华彩元代就有吗?好像看到的记载都是明代珐华彩。

回答:历史记载,元代就有珐华彩,制作工艺在元代铜胎掐丝珐琅的基础上进行了创造,我们研究认为元代珐华彩不同于山西珐华彩,元代珐华彩瓷器主要产于景德镇,而不是山西,所以原来的民国描述有待纠正,景德镇珐华彩是高岭土和高温釉,两次烧造而成,很多工艺还待进一步研究,因为是高温,色釉颜色一般也很鲜亮,但都是矿物颜料,颜色鲜艳而不妖娆,是其他任何年代都没有的。

4、问:元代珐华彩是不是都可以收藏?

回答:不是的,珐华彩主要看工艺,如果做得差的还不如青花,所以珐华彩也必须收藏精品,我们的收藏等级是根据艺术性和市场的稀有性来评判的,是通过30年的市场观察分析得出的一些经验,仅供大家参考,总之,我们一贯的观点,我们收藏是收藏艺术品,不是收藏旧货,达不到艺术等级就不能收藏,不懂审美也别介入收藏,这些观点我们在前几年的公众号文章里反复强调过的。

近两年我们已经发布了有关元代瓷器文章,内容提及元青花鉴定、元青花数量估计、元青花收藏等,也转载过很多其他老师研究的有关元青花文章,为民间认识元青花、收藏元青花、探讨元青花尽了自己的微薄之力,今天我们发布的目的就是不要轻易放弃老祖宗留给我们后人的华夏文化、民族精神和中国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