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检验标准
目前,我国陶瓷砖检测最新的标准为GB/T 4100-2015《陶瓷砖》。GB/T 4100对不同吸水率的挤压陶瓷砖、干压陶瓷砖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规定。可能会有人问:GB/T开头的可是国家推荐标准啊,推荐标准不是不需要强制执行?为什么还有要强制认证的产品?那是因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4月底修订发布的《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描述与界定表》中,明确提出了瓷质砖属于强制性认证产品。众所周知,强制性认证产品属于必须执行相关标准的产品,只有通过政府审核,取得相关认证证书方能上市销售。
陶瓷检验标准
瓷质砖属于陶瓷砖的一种,是用于建筑物装修用的吸水率不超过 0.5%的干压陶瓷砖。它的产品质量可以依据GB/T 4100-2015附录G中规定的检测项目来检测。而此次规定的强制执行标准却是针对瓷质砖中的放射性物质检测的要求,具体依据标准为GB 6566-2010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一、瓷质砖放射水平强制认证分类
A类:产销及使用范围不受限制;
B类:不可用于住宅、老年公寓、托儿所、医院和学校、办公楼、宾馆等I类民用建筑的内饰面,但可用于Ⅱ类民用建筑(如商场、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和公共交通等候室、餐厅、理发店等)、工业建筑的内饰面和其他一切建筑物的外饰面。
二、瓷质砖质量检测项目
表面质量、吸水率、破坏强度、断裂模数、耐磨性能、线性热膨胀系数、抗热震性能、有釉砖抗釉裂性能、抗冻性能、地面摩擦系数、湿膨胀、小色差、抗冲击性能、抛光砖光泽度、耐污染性能、抗化学腐蚀性能、铅和镉的溶出量
三、瓷质砖放射性水平检测要求
参考GB 6566-2010 的要求,陶瓷砖主要是检测材料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钾-40的放射比活度。具体的技术要求如下表:
以上便是瓷质砖强制认证检测的相关要求。为了避免资源浪费,企业在生产资质砖前,一定要了解相关的标准要求,调整好生产方案。毕竟瓷质砖强制认证涉及到技术改造、成本投入、生产周期、销售周期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而瓷质砖检测报告也必须客观、准确、以真实的数据为支撑,方能够通过政府审核审批。
陶瓷的检验标准:
釉彩如含有超标的重金属元素,如铅和镉,过量的铅和镉在会随食物进入身体并在体内积累,会危害人体的健康,特别是影响儿童的智商发育。为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各国制定严格的法例限制陶瓷餐具的铅和镉的释出量。因此,产品的铅和镉的释出量指标成为国外买家选择产品的重要标准。
铅和镉的释出量
•美国食品药口管理局条例•英国标准•澳洲食品和药品标准•美国加州餐具安全要求•欧盟指令 。
●陶瓷物理及机械性能测试
●陶瓷化学测试
陶瓷餐具因其细腻光滑和色彩明丽,成为不少家庭的首选餐具。但陶瓷餐具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色彩鲜艳,通常会在彩釉中加入铅、汞、镭、镉等重金属盐,这些物质在陶瓷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迁移至食品,被人体吸收,从而对人体产生毒害。欧盟委员会在1984年发布的第84/500/EEC号指令《关于接触食品的陶瓷制品的理事会指令》和2005年发布的第2005/31/EC号补充指令《关于接触食品的陶瓷制品的性能标准与合格声明的委员会指令》对此作出了严格规定。
适用范围:
指令中对陶瓷制品的定义为:陶瓷制品是指通常含有很高的黏土和硅酸盐成分的五级材料混合物制造而成的制品。陶瓷制品中也可能被添加了少量的有机物质。这些陶瓷制品首先经过塑形,然后经火烧炼永久定型。这些陶瓷制品可以被抛光、上釉彩或进行其他的装饰。
瓷砖行业执行质量标准都是依照国家所规定的标准良好的执行。
瓷砖的质量标准、国际质量标准、国家建材监督检标准这三大标准是所有陶瓷企业都号称遵守的标准。
陶瓷墙地砖国家标准规定了干压陶瓷砖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产品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和订货。瓷质砖执行(吸水率e≤0.5%)陶质砖执行gb/t4100‐2006附录l(吸水率e>10%)。
检验标准
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扩大和日益国际化,为提高产品的信誉、减少重复检验、削弱和消除贸易技术壁垒、维护生产者、经销者、用户和消费者各方权益,这个第三认证方不受产销双方经济利益支配,公证、科学,是各国对产品和企业进行质量评价和监督的通行证作为顾客对供方质量体系审核的依据企业有满足其订购产品技术要求的能力。
凡是通过认证的企业,在各项管理系统整合上已达到了国际标准,表明企业能持续稳定地向顾客提供预期和满意的合格产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公司以顾客为中心,能满足顾客需求,达到顾客满意,不诱导消费者。
导语:现在越来越多人选择买房,那买房之后面临的问题就是装修。装修是门大学问,其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我们装修肯定要用到大量瓷质砖,那瓷砖该选什么牌子什么颜色什么等级?其中我们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很多的。这些与生活戚戚相关的东西真的得小心为好,不然后果很严重,也是我们不愿面对的。接下来我们就来讲讲陶瓷砖的国家标准。
瓷质砖国家标准:
1. 3C认证标准 >>对执行GB-T4100.1标准、吸水率E≤0.5%的瓷质砖产品实施3C认证。
消费者在选购瓷砖时,对一些特别白、非常亮的瓷砖要格外注意,一定要求商家提供国家3C认证证书。符合国家标准的3C认证标志都采用数码防伪技术,每一个标志背后都有惟一标准编码,消费者可以在国家认监委网站上查询编码进行核实。
2. 吸水率 >>国家标准: 瓷质砖吸水率E≤0.5%,陶质砖吸水率E>10%
它是指陶瓷产品的开口气孔吸满水后,吸入水的重量占产品重量的百分比。(陶质砖的吸水率平均值为e>10%、单个值不小于9%,当平均值e>20%时,生产厂家应说明)。
消费者在选购时可将一杯150毫升的水倒在瓷砖背后,在3秒钟后,如果水会全部渗入砖体,则说明瓷砖的吸水速度较快吸水率E>10%,那么也就说明瓷砖质量较差。所以,家装中要选择吸水率的瓷砖,因为瓷砖的吸水率越低,代表瓷砖的内在稳定性越高。
3. 尺寸(长、宽误差)>>国家标准:e±0.5%,f±0.3%
瓷砖的长、宽度是指产品实际的长度、宽度与产品标准长宽度之间的误差。其中e是指10块同型号砖中最大误差,f是指10块同型号砖误差的平均值。
消费者如要判断瓷砖的长、宽误差可用盒尺丈量4块同类型的瓷砖,如果四块瓷砖的长宽度基本相等则表明瓷砖是合格产品。
4. 直角度 国家标准:±0.5%
陶瓷砖角与标准直角相比的变形程度,用%表示,它将直接影响瓷砖的铺贴效果。直角度是指瓷砖四个角的垂直程度(将砖的一个角紧靠着放在用标准板校正过的直角上,测量它与标准直角的偏差)。
5. 表面平整度 国家标准:±0.5%
平整度是中心弯曲度和翘曲度的总称。其中,中心弯曲度是指当陶瓷砖四个角中的三个角在一个平面上时,其中心点偏离此平面的距离。翘曲度是指当陶瓷砖的三个角在一个平面上时,其第四个角偏离此平面的距离。误差在±0.5%之内即为合格产品。
消费者在选购瓷砖时可将两块同型号的瓷砖正面相对,然后用普通157g铜版纸对折后(2.6mm)插入缝隙,如果能轻松进入则说明瓷砖的平整度存在缺陷。
6. 耐磨性:无釉砖耐深度磨损体积不大于175mm3。系统统高温烧制而成,莫式硬度达到8级,耐磨性为 < 150MM3,耐磨度为瓷砖之最。
说了这么多,想必大家对瓷质砖各个方面的标准有了一定认识。以上说到的这些都是在帮助我们在选择瓷质砖时可以从哪些方面看瓷质砖的性能,是不是符合标准,符合我们生活所需的。选择质优瓷质砖,对我们的生活必定是有益无一害的,某种程度上讲这些家装用品也是为我们的便利生活而服务的。一劳永逸是每个人所希望的,所以亲们在选择时要注意哦。
瓷质砖执行gb/t4100‐6附录g(吸水率e≤0.5%);陶质砖执行gb/t4100‐6附录l(吸水率e>10%)。
检验标准
ISO 9001 :ISO9001用于证实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扩大和日益国际化,为提高产品的信誉、减少重复检验、削弱和消除贸易技术壁垒、维护生产者、经销者、用户和消费者各方权益,这个第三认证方不受产销双方经济利益支配,公证、科学,是各国对产品和企业进行质量评价和监督的通行证。
扩展资料:
瓷砖的发展历程
瓷砖的历史应该追溯到公元前,当时,埃及人已开始用瓷砖来装饰各种类型的房屋。人们将粘土砖在阳光下晒干或者通过烘焙的方法将其烘干,然后用从铜中提取出的蓝釉进行上色。
公元前,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也发现了瓷砖。这种瓷砖以蓝色和白色的条纹达到装饰地目的,后来出现了更多种的式样和颜色。
在中世纪伊斯兰时期,所有瓷砖的装饰方法在波斯达到了顶峰。随后,瓷砖的运用逐渐盛行全世界,在瓷砖的历史进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马赛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地砖、安特卫普的釉面砖、荷兰瓷砖插图的发展以及德国的瓷砖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古代,都是手工制作。也就是说,每一块瓷砖都是手工成型、手工着色,因此每一块瓷砖都是一件独特的艺术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瓷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瓷砖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