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小孩把瓷碗碎渣吃了,该怎么办

不安的棒棒糖
凶狠的往事
2023-03-25 09:13:43

小孩把瓷碗碎渣吃了,该怎么办?碎渣大概5mm大???我该怎么办?吃进去会有事吗?

最佳答案
感性的小蝴蝶
愉快的身影
2025-09-27 20:19:23

瓷碎渣是有棱角的,吃下去很危险。看看孩子是否有呕吐,腹痛的症状,如果两天没有排出来,最好去医院拍片子。现在的医生很冷血,我儿子小时候吃了一个一毛硬币,医生让开刀,差点没把我吓死。如果是现在吃的,你最好就去医院看看是不是在胃里面,还是在食道里,听听医生的建议,如果可以顺利通过肠道,就不会有什么事,如果不能的话,就可能割坏器官的。希望你的宝宝没事,求老天保佑吧。

最新回答
迷人的网络
甜美的灰狼
2025-09-27 20:19:23

你的宝宝正在探索和学习这个奇怪的世界,父母不必盲目地阻止他们的好奇心来满足它。家长应仔细检查玩具上的小部件,如珠子和眼睛,看它们是否牢固,是否有脱落的风险。爸爸妈妈应该提前清理回形针、硬币、别针、纽扣、药丸、豆子等小物件,以免造成意外吞咽。给宝宝喂桔子、山楂、红枣等核果,妈妈要非常小心,喂完后把果仁挖出来。婴儿不小心吞下异物,如果没有呼吸困难、窒息、嘴唇发青等问题,不要太着急,不要急于呕吐,盲目呕吐可能会导致异物进入气管窒息。

大多数异物在胃肠道停留时间不会超过72小时,每次婴儿排便时,母亲应仔细检查是否有异物顺利排出。如果婴儿吞下异物后三到四周仍未出院,要及时去医院。如果宝宝吃了异物,出现腹痛、发热、吐血、大便遮稀等症状,说明消化道已受损伤,需立即送往医院治疗。如果宝宝不小心吞下了大剂量的药片,一定要在2小时内送到医院洗胃。

如果婴儿将碎玻璃、回形针、钉子等尖锐钩状异物吞入喉咙,无法顺利出院,应立即将他送往医院进行急救。宝宝,在摄入异物后没有腹痛,没有发现呛咳、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认为暂时是安全的,家长不必太紧张,注意宝宝大便,看看是否有异物排出,如果异物较大,或胃肠道受损,孩子会有明显的腹痛、不适,或反复咳嗽,我应该尽快去医院。

硬币、纽扣、小珠子,这些异物相对来说并不危险,不要太担心,大多数异物在胃肠道停留不超过三四天,每次宝宝大便时,家长都应该仔细检查。如有必要,家长可以用树枝或其他物体清除粪便,检查是否有异物。如果3或4天后异物仍未排出,请咨询医生治疗。

合适的自行车
舒心的蛋挞
2025-09-27 20:19:23
宝宝的年龄很小,很多时候都会误食一些食物进去,身为大人的我们除了平时要多加注意以外,还需要多多了解一些这些知识和解决方法,避免意外发生。

宝宝误吞异物会有什么症状

宝宝误吞异物是常有的事情,尤其是3岁以下的宝宝,好奇心强且已有较完善的吞咽能力,如果宝宝身边有散落的小物件,很可能被放入口中误吞下去,比如纽扣、硬币、大头针、游戏币、水钻、螺丝钉、药片、玩具小零件等等。

当宝宝误吞异物后,宝宝会出现不适的症状,家长应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症状如下:

1、当异物卡在颈段食管时

表现哭闹不安、唾液增多、吞咽困难、梗咽、拒食或进食即吐等。如异物压迫附近的咽喉或气管时,可出现反射性喉痉挛、咳嗽、哮鸣、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有时由于疼痛小儿保持一种颈部前伸的体位,不敢活动。

2、当异物卡在胸段食管时

孩子会出现胸骨后疼痛为主,梗阻症状和呼吸道症状反而较轻。

3、当尖锐异物损伤了食管时

就会发生食管炎、食管脓肿、食管穿孔、纵隔感染、食管器官瘘、化脓性胸膜炎等并发症。就会出现发热、脱水、呼吸困难及全身中毒症状。而且有时尖锐异物(小骨碎片或鱼骨刺)可直接穿透食管壁,穿破主动脉或心包,引起消化道大出血或心包化脓,有极大危险性。

4、当异物顺利到了胃肠道时

多数异物在胃肠道内长期存留而不引起任何症状,偶有腹部不适或痉挛性腹痛。

5、当尖锐异物损伤胃肠粘膜时

尖锐的异物可损伤胃肠粘膜而引起肠道出血,但很少发生胃肠穿孔,如果穿孔症状变现缓慢,无急性腹膜炎的症状和体征。

6、当胃内有毛发球或植物球时

胃内有毛发球或植物球一般无明显症状,有时可伴有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情况。

总的来说:

若是异物卡在食道,宝宝会出现嘴巴不断流口水、无法再吞其它东西、咳嗽、呼吸急促等情形若是阻塞了呼吸道,宝宝会哭泣,且脸部会发黑若吞下的异物为尖锐物,宝宝的嘴巴还可能出血、受伤若暂时还没有明显的异状,吞食异物的宝宝上呼吸道被锁住,呼吸时通常会出现咻咻的喘鸣声,一般会有恶心腹胀腹痛感,所以说如果发现宝宝长期咳嗽或不明原因有类似气喘的情形,可带着宝宝到医院检查。

宝宝吞了异物怎么办

需要就医时

如果宝宝吞食了异物,要马上确认吃了什么,如果发生窒息,要马上帮宝宝吐出来。如果吃下去的东西吐不出来,堵到气管里,窒息或剧烈的咳嗽,需要马上送

往医院急救。如果吃了图钉、别针等尖东西,也要马上急救。如果喝了强酸强碱的液体,也要马上送医院。

误吞异物怎么办?

1、吞下纽扣

若是胶质钮扣,用X光亦难照出,纽扣若到了胃和肠部也可从大便排出,父母可留意此点。纽扣若进入气管,是会引或出现呼吸困难,因此要立刻带孩子见医生。

2、吞下发夹

发夹虽然长,若是顺利通过幼儿的肠道,一周之内,便会从大便排出。发夹吞下时,若在体内钩着内脏某处,便需带孩子到医院照X光,查出发夹所在。

3、吞下花生

花生是各种物件中最危险的,因为它不能用X光照出位置来,若塞着气管或支气管,吸收了水分便会膨胀,堵塞气道,引致窒息,因此不要随便给孩子吃食。

4、误服药物

已经清楚知道误服药物的份及时间,如果药性不太严重,可给孩子喝一些牛奶或减低在胃里的药性。

5、吞下毒物

误服毒物,如果能令孩子的话,问题就不大,但一些含有强酸和强碱的毒物,是不能呕吐的,因为呕吐的话,有可能使喉咙和食道腐烂。

体内易卡住异物的地方:

1、气管喉头

气管卡住时幼儿易发出哮鸣声,严重时可能会发生吸入性肺炎,应立即送医。

2、食道(食道上端狭窄处或食道下端进入胃的贲门处)

当异物卡在食道时,应先用急救法帮助幼儿咳出,如果是持续卡在食道或是有毒性物质如圆盘电池等,应尽快用内视镜取出异物。

3、胃及12指肠(特别是胃出口到12指肠的幽门处)

如果异物相对是无危险性的如钱币、钮扣等已经在胃里时,最长可先观察4周。如果是卡在12指肠,一般建议最长可观察2周,看异物是否会自行排出,若仍没有动静,再以内视镜取出。

4、小肠进大肠处

假使异物一直卡在小肠,就必须通过开刀方式取出。如果已经进入大肠,且分析异物是无危险性的,可让异物随粪便排出。

5、直肠肛门口

可通过挖取拿出异物。

预防孩子发生气道异物的主要措施有:

①不给学龄前儿童吃花生、瓜子、豆类及带核的食物(如枣子、梅子、桔子等)

②及时纠正孩子将小玩具含入口中玩耍的不良习惯,并尽量避免将有可能吸入气道的小玩具给孩子玩

③培养孩子安静进食的良好习惯,孩子在进食时,应严禁其洪闹跑跳,大人在此时也应注意尽量不要训斥、惊吓孩子,不要与孩子逗笑。

紧急处理

1.如果异物卡到喉咙窒息,马上采取紧急自救法:

A把宝宝倒拎起来,猛拍宝宝后背双肩胛骨处。

B双手从后面搂住宝宝腰部,用一手握拳,拇指顶在上腹部剑突位,另一手用掌用力迅速挤压,重复上述动作。

C宝宝头低位,一手握拳,拇指顶在上腹部剑突位,即肚脐的上方,另一手握拳,向后、向上猛烈挤压,动作要快,然后放松,可快速挤压3—5次。也可借助椅背、桌边挤压上腹部,然后放松。

2.如果不断咳嗽但是能勉强呼吸,要马上送医院急救。

3.如果吞食了纽扣、电池或别的尖的东西,别让宝宝吐,马上送医院。

4.如果吞食了染发剂、香水、香烟等,让宝宝马上吃母乳或奶粉,以稀释后吐出来。

5.如果吞食了成人的药、烟灰缸里的水,马上边让他吐边送医院。

6.如果喝了清洁剂、漂白剂、汽油等强酸强碱性的物质,不要喝东西,也不要让他吐出来,而应马上送医院。

事后观察

1.如果误食了小珠子之类的东西,观察宝宝,若当时没有什么异常,就注意观察其后三天内的大便,检查是否排出来。

2.如果没有排出来,但是宝宝依然情绪很好,食欲正常,也没有什么关系。如果担心可以咨询医生。

3.如果误吞了少量的肥皂、牙膏、干燥剂、蚊香片、防虫剂等,注意在家观察情况,没有异常不必担心。

4.如果之后几天宝宝的情绪不稳、食欲不好,无故哭闹,最好马上就医诊断。

5.对于平时易便秘的宝宝,可以采用进食粗纤维的食物,以尽快排出异物。

宝宝误吞异物怎么处理

情况一:误吞异物卡气管里了

症状:误吞后,宝宝脸色青紫、憋气、呼吸困难,或出现剧烈咳嗽、哮鸣,可能提示物品进入气管。

急救措施: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适用于3岁以下宝宝:

(1)家长马上把宝宝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宝宝颧骨两边,手臂贴着宝宝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宝宝后颈,让宝宝脸朝下趴在家长大腿上,且头部稍低于躯干,在宝宝背部两肩胛骨间拍打1-5次。

(2)让宝宝仰卧背贴在家长的大腿上,用中指和食指,放在宝宝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压迫1-5次。

(3)循环进行背部拍击和腹部按压,直到异物冲出为止。

适用于3岁以上儿童:

家长从背后抱住小孩,一手握拳,顶住宝宝上腹部,另一只手手掌压在拳头上,双臂用力向上、向内紧压,有节奏地一紧一松,直到将异物冲出。

情况二:误吞尖锐异物

症状:误吞后,若尖锐异物损伤了食管,就会出现发热、脱水、呼吸困难及全身中毒症状。

急救措施:对于尖锐异物,如枣核、缝针等,容易引起食道和胃肠穿孔,应尽快去大医院,用儿童胃镜取出。

情况三:误吞不尖锐的小物件

症状:如果误吞的是不尖锐的小物件,而且宝宝没有面色改变,呼吸平稳,不咳嗽,表明物品没有呛入气管,已经进入食道。最多表现为吞咽困难、异物感、疼痛、唾液增多等症状。

急救措施:家长应尽量让宝宝保持安静,切忌再进食,以防将异物推向深处,加重损伤。不是尖锐的小异物通常经过2-3天时间就能够随大便自行排出,期间可以让宝宝多吃富含粗纤维的蔬菜,如芹菜、红薯等,但不要导泻。

情况四:误吞药物

(1)误食一般性药品,剂量较少

如维生素、中成药,可让宝宝多喝水,使药物稀释并尽快从尿中排出去。

(2)误食有毒性、或副作用大的药品

家长须迅速催吐,再给宝宝喝大量茶水、肥皂水反复呕吐洗胃。然后可以让宝宝喝几杯牛奶养胃解毒。

(3)误食腐蚀性较强的药品

不要催吐,建议可以服用适量牛奶、蛋清,并迅速送医院治疗。蛋清和牛奶可以覆在胃黏膜上,减少强酸腐蚀性物质与胃消化道黏膜的接触面积,起到稀释、隔离的作用。

(4)误食碘酒

立即饮用米汤、面汤等含淀粉的液体,然后催吐,反复进行,直到呕出物无碘酒色为止。

孩子误吞异物怎么办

小孩误吞异物后,家长不要自行用手抠挖催吐,不要给孩子喂水或食物等方法试图让孩子把异物咽下,以免造成更大伤害,增加后续治疗上的困难。吃泻药也不可取。最好是及时带孩子就医,让医生通过专业的器械取出异物。误吞食物后,越快取出异物越好。比如如果误吞纽扣电池,它对胃肠道有相当强的腐蚀作用,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包括食管烧伤。

1、2-3岁的孩子易误吞异物

2个月-1岁左右的小孩喜欢吃任何东西,这个时候他们主要用嘴巴探索世界,随着孩子手脚能力的迅速发展,到了2-3岁,他们能抓、能够得着的东西越来越多,这阶段的孩子也是最易误吞异物的群体。其中硬币是最容易被孩子误吞的东西,特别是在硬币使用频繁的城市,小孩最容易误吞一元硬币或五角硬币。因为需要频繁使用硬币,大人一般选择将硬币存放在比较容易看到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孩子容易够得着的地方,只要孩子拿到,就有吞食的可能性。所以说,家长一定不要将小物件存放在孩子容易够得着的地方,大人在陪伴孩子时不要三心二意,应多留意孩子的举动。老年人和小孩吃较坚硬食物时,一定要弄碎,大人应将食物除核后再给孩子吃。

2、孩子误吞异物后的急救方法

小孩被异物卡住呼吸道非常危险,会造成呼吸困难,短时间内心跳停止,在寻求医生的帮助同时,也需要对孩子进行急救。

适合1岁以下小孩的急救法:

1、马上把宝宝抱起来,一只手捏住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

2、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

3、在宝宝背上拍1-5次,并观察宝宝是否将异物吐出。

施救者在孩子背后,双手放在孩子肚脐和胸骨间,一手握拳,另一手包住拳头,双臂用力收紧,瞬间按压孩子胸部。持续几次挤按,直到气管阻塞解除。

无私的摩托
激情的小蝴蝶
2025-09-27 20:19:23
你好!小儿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及多种病因而引起的一种疾病。例如肠道内细菌感染、饮食不当等。如果小孩拉肚子严重的话,建议尽快去医院检查腹泻的真正原因,才好对症下药,避免小孩子频繁拉肚子而脱水,同时也可以检查小孩是否不小心吃了瓷碗碎片。

甜美的曲奇
温婉的毛豆
2025-09-27 20:19:23
这位知友,"当孩子摔碎了碗,你会怎么办",请看下文:

前不久去做客,跟老妈的几个朋友做一桌,其中有个阿姨带着儿媳跟孙女一起。那小女孩大概四五岁的样子,已经能自己拿筷子端瓷碗吃饭了。

饭吃到一半的时候那小女孩抬手吃鸡腿想问妈妈还要的时候,手肘碰到了碗,掉到地上摔碎了。那动静太大,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这时她的妈妈很生气的说,你怎么这么笨啊,那么大的人了还把碗打碎了,你看看这回怎么办,打碎了要赔的,真是不省心。只见那小女孩一开始没哭,就有点怯生生的看着妈妈,满眼惶恐,不知道该怎么办的表情。她妈妈这一开口反而把她吓哭了,哭的稀里哗啦,任她奶奶怎么哄都没用!

那小女孩的奶奶对她儿媳妇说,一个碗嘛,至于这么说孩子吗?你不问问有没有磕着碰着,关心那个碗干什么,你不想想你没有摔碎过,洗碗的时候我都还摔碎过呢!看着一家人气氛不是太对,我们也只好停下来打圆场说,没事,再换一个就是了,一个碗还不至于,吃饭吧,菜都凉了!

后半场重新换了个碗,我看那小女孩就只低头吃碗里的饭菜,再也不跟她妈妈说要吃什么了,特别安静,菜吃完了就只吃饭。看得我挺不是滋味。不禁让我想起小时候自己打碎碗的经历。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爸妈工作到很晚,所以很小我就开始学习做饭了。虽然只会做最家常的小菜,而且味道也非常一般,但爸妈也没有嫌弃还是吃的很开心。有天,刚切完肉,我想拿个碗装起来准备一会下锅炒。谁知手上有油,没拿住,碗就掉地上摔碎了。看着一地的碎瓷片,心里特别害怕爸妈回来骂我,赶紧把瓷片全部扫起来,想着要不要告诉爸妈这件事情。

晚上爸妈回来了,我还是不敢把这件事告诉爸妈,直到妈妈洗完了碗才特别小心翼翼的去告诉爸妈自己打碎了碗。我低着头,不敢看爸妈,想着他们肯定很生气,要开始骂我了。没想到爸妈没有骂我,妈妈首先开口说,有没有伤到手啊,碗摔了就算了,别伤到人就行。接着爸爸说,你下次手上有油有水的时候先用毛巾擦擦手再去拿就不会掉了,没事,睡去吧!当时我真是太开心了,爸妈居然没有骂我,还让我下次小心,让我把打碎碗这件事不要放在心上。

后来,长大了我偶尔还是会打碎碗,有时候看着老妈洗碗时候不小心打碎碗,我就会笑话妈妈也打碎碗,一点也不觉得打碎一个碗有什么可值得生气的。谁也不是天天都打碎。

现在看来,还是得亏爸妈没怪我打碎碗,让我依然有心去试错,而不是用想象把自己吓得停步不前。爸爸有一次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很多事情都是需要学习,然后练习的,如果不准犯错的话还怎么学,那也是不可能的。熟能生巧,谁也不是天生就会的,这次错了下次吸取教训就是了!没有必要上纲上线,更没有必要打骂。

是啊,就像那个小女孩本来活泼开朗,结果就因为一个打碎的碗,就开始小心翼翼起来,以后恐怕她会惧怕去这样的场合吧!有时候我们要给孩子犯错的机会,并且不要武断的下结论,开口就教训孩子,原谅他所犯的错,引导他找到正确的方法,在他心里种下敢于尝试的种子,给他敢于尝试的勇气!

孩子的自尊心都很强,我们不能在一些小错误上面紧盯不放,掐断了孩子学习的翅膀!当然,原则性的错误肯定是要好好教育,必要时也要惩罚的。

希望以后有孩子再打碎碗,别再让她变成惊弓之鸟了。

整齐的帆布鞋
感性的鸡
2025-09-27 20:19:23
一起排除以下雷区:

1)添加过多调味料

婴幼儿的消化系统不如孩童和大人,对一些调味品还没能力承受和消化。

例如盐、味精、辛香料等,刺激性非常大,婴儿脆弱稚嫩的消化系统未必能够吸收,反而可能引起一些疾病。

《中国孕期、哺乳期妇女和0-岁儿童膳食指南 (2007)》中关于“6-12月龄婴儿喂养指南”写到,“尝试多种多样的食物,膳食少糖、无盐、不加调味品”。

6-12个月婴儿需要补充的钠含量,从奶类和其他辅食原料中就能获取。

如无特殊情况,尽量不要添加盐等刺激性调料。

2)长时间喂果汁或用水果熬汤喂食

果汁喂食比较适合尚未长牙的婴儿,长牙后就应该用水果泥或水果薄片替代,不适宜长时间喂食果汁或水果汤。

首先,果汁和水果汤会破坏水果中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不利于吸收。其次,喝多了会让孩子产生饱腹感,降低食欲。

3)辅食类型复杂且量多

家长疼爱孩子可以理解,但辅食类型不要太复杂,会影响孩子的消化吸收,加重肠胃负担。

另外,每次给孩子进食的量也不宜太多,以免导致孩子不吃主食,本末倒置,弊大于利。辅食的添加应当循序渐进,这是黄金守则。

喂养辅食的这些讲究你知道吗?

1)做到以清淡为主

制作婴幼儿辅食,一定要注意烹饪方法和原料选择。

煎炸烤焖烹饪的食物往往都高油高脂高热量,不适合作为食材,对孩子的消化系统刺激性太大。

除此之外,含糖的食物也应该尽量少给孩子吃。

2)注意营养均衡全面

给孩子准备辅食时,要尽量注意营养的均衡搭配。

维生素、膳食纤维、淀粉、蛋白质等都应该合理添加进孩子的辅食中,下面这张辅食营养表,各位家长要收好。

一定要避免顾此失彼,造成某种营养的缺失,尽量做到全面细致。

3)尽量使用陶瓷餐具

陶瓷餐具表面细致,且不容易生锈,细菌无处隐藏,相对更加安全和卫生。

其次,应尽量选择质量上乘、没有涂层以及不添加其他有害添加物的餐具。

小岛的叨叨:由于陶瓷易碎,使用前一定要检查餐具内没有崩落脱落的碎瓷片,使用时也要注意轻放轻拿,避免打碎伤到孩子。

4)食物细碎程度要根据孩子的发育情况及时调整

婴幼儿最后是会长出牙齿的,在出牙前可以给宝宝喂流质或糊状的辅食。

但一旦开始长牙,就需要逐渐提高辅食的粘稠度,喂食流沙质的食物。

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等孩子慢慢长出更多的牙齿,就可以吃些相对较硬的食物。

如此,才有利于完善孩子的咀嚼能力和成长发育。

贪玩的含羞草
无限的彩虹
2025-09-27 20:19:23

目前,赔偿事宜还没有商量好。

近日,广东深圳一名4岁男童小林在楼下玩耍时,被从天而降的碎瓷片砸中头部,割出一条长约4厘米的伤口,骨头清晰可见,送医院治疗后缝了10针。事后发现,原来是4个男生在楼顶玩耍,其中一个把房东放在楼顶的瓷砖给扔到楼下了。砸穿一楼的雨棚后,碎瓷片砸到了小林的额头。因为没有实际证据,被鉴定的孩子又拒不承认,经过协调,房东和四个男孩的家长愿意承担一定责任。目前,赔偿事宜仍在协商中。

医生说可能会留下疤痕,后期需要整容去除疤痕。陈女士说,经调解,房东和乐乐父母愿意各出1000元,另外两人各出500元,但孩子的治疗费用每次要几千元。目前,双方仍在就医疗费用进行协商。

充分认识高空抛物的危害性和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杜绝高空抛物。请注意言行举止,教育孩子从小做文明人,文明行事,引导孩子不要在高楼随意乱扔物品或垃圾,避免高楼掉落物品引发意外。高空抛物体关系到每个人的人身安全。请大家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同时,请不要在室外挂东西,比如阳台、门窗。经常检查车窗、空调支架等。如有松动,应及时加固,防止落物。尽量不要在窗户或阳台附近放置桌子、椅子、沙发、床等可能给幼儿带来方便的东西,一个10厘米高的纸箱也会增加儿童爬出窗户的风险。必要时在窗户、阳台安装防盗窗、防坠网等安全装置,并定期维护,充当坚固的“城墙”。如果家里有楼梯,可以在楼梯上铺上厚厚的地毯、防滑垫等安全措施,避免发生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