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陶瓷在什么条件下最耐用

无限的小鸽子
炙热的裙子
2023-03-25 08:50:27

陶瓷在什么条件下最耐用?

最佳答案
纯真的眼神
忧虑的秋天
2025-09-27 22:28:41

这个问题没有具体说您的陶瓷用途,

单说陶瓷耐用,有韧性的陶瓷肯定耐用,目前常用的就是氧化锆陶瓷了,由于氧化锆陶瓷具有高韧性、高抗弯强度和高耐磨性,优异的隔热性能,热膨胀系数接近于钢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结构陶瓷领域。主要有:Y-TZP磨球、分散和研磨介质、喷嘴、球阀球座、氧化锆模具、微型风扇轴心、光纤插针、光纤套筒、拉丝模和切割工具、耐磨刀具、表壳及表带、高尔夫球的轻型击球棒及其它室温耐磨零器件等。

日用方面有陶瓷刀,陶瓷剪刀

最新回答
完美的灯泡
自觉的耳机
2025-09-27 22:28:41

 瓷砖变形解决办法:

1、合理运用粘结剂

2、在有地热采暖的条件下要少用湿铺

3、铺贴要留缝。缝留多大,什么样的砖留什么样的缝,同样是门技术活儿。实际铺贴中为瓷砖留缝,墙面应以1—2mm为好,地砖留缝最小保持

在1.2 - 1.5

mm之间,一般在2—5mm,一些小规格砖,为了美观,留缝需要更大。而地面留缝,除了仿古砖需要留较大的缝隙5—10mm外,其他的砖种一般以3—

10mm为好。除了确认砖的类别,还需确认砖的吸水性以及膨胀率,再进行合理地铺贴

4、铺装好后仍需注意开窗通气,尤其是底层、有东窗的房间。国家和行业标准都规定了空气湿度达70%以上须采取排湿措施,避免可能的水汽侵

害。卫浴瓷砖是天然材料产品,使用中产生少许缝隙、翘曲、变色也是正常的。而少量卫浴瓷砖响声、爆漆或裂漆、开裂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

5、国家标准规矩,铺装后须在三天内查验,业主最佳保管一包原封卫浴瓷砖样品,这样当日后出现疑问请质监有些查验,就能分得清究竟是卫浴瓷砖质量仍是铺装质量疑问,已铺好的卫浴瓷砖是无法断定其本身质量疑问的。

虚拟的哑铃
还单身的黄豆
2025-09-27 22:28:41

脆性(Brittleness) 是陶瓷材料的一个致命弱点。陶瓷的脆性,其直观表现是:在外载荷作用下断裂是无先兆的,爆发性的;间接表现是:无机械冲击性和温度急变性。

脆性的本质主要由陶瓷材料的化学键性质和晶体结构所决定。陶瓷材料的化学键主要为离子键、共价键或离子-共价混合键。这些化学键不仅结合强度高,而且还具有方向性。从晶体结构看,在陶瓷中缺少独立的滑移系统,陶瓷材料一旦处于受力状态就难以通过滑移所引起的塑性形变来松弛应力。

另外,陶瓷材料中存在着大量的微裂纹,这些微裂纹易于引起应力的高度集中,导致陶瓷材料产生脆性断裂。

陶瓷材料是经过成形、烧结制成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分为传统陶瓷材料和新型陶瓷材料。

陶瓷材料组成相的结合键为离子键、共价键以及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混合键。

传统陶瓷材料常见的陶瓷材料原料有黏土、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在历史的演变中,陶瓷器的制作技巧成为各个国家的重要科技发展,除了在食器、装饰的使用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上亦扮演重要角色。

追寻的小蚂蚁
坦率的荔枝
2025-09-27 22:28:41
(一) 变形:产品烧成变形是陶瓷行业最常见、最严重的缺陷,如口径歪扭不圆,几何形状有不规则的改变等。主要原因是装窑方法不当。如匣钵柱行不正,匣钵底或垫片不平,使窑车运行发生震动,影响到产品的变形。另外,产品在烧成中坯体预热与升温快时,温差大易发生变形。烧成温度过高或保温时间太长也会造成大量的变形缺陷。使用的匣钵高温强度差、或涂料抹不平时也会造成烧成品的变形。

(二) 开裂:开裂指制品上有大小不同的裂纹。其原因是坯体入窑水分太高(大于2%以上),预热升温和冷却太快,导致制品内外收缩不匀。有的是坯体在装钵前已受到碰撞有内伤。坯体厚薄不匀,配件(如壶把、咀等)重量过大或粘结不良也会造成制品开裂。防止的办法是:(1)入窑坯体水分小于2%,车速适当减少冷却量。(2)装窑时套装操作谨慎,垫片与坯体配方一致。配件大小、重量与粘接位置恰当。有的在粘接泥浆中加入10-15%的釉料,可以使咀、把与主体牢固熔接一体,如此可克服开裂缺陷。

(三) 起泡:烧制品起泡有坯泡与釉泡两种。坯泡分为氧化泡与还原泡两种。氧化泡指坯泡外面覆盖釉层,断面呈灰黑色,多形成于窑内低温部位。主要是瓷胎与釉料中的分解物未能充分氧化,烧失物未完全排除所致。予热升温快,氧化分解阶段时间短、氧化结束时窑内温度过低,上下温度差过大。在坯釉料中,碳酸盐。硫酸盐及有机杂质含量较多等都是造成产品起泡的主因。此外时装车密度不当、入窑水份高等原因亦须注意。 还原泡又称过火泡,断而发黄,多发生于高温近喷火口处的制品。主要由于坯体内硫酸盐与高价铁还原不足,强还原气氛不足及烧成温度过高造成。釉泡系沉积炭及分解物在釉熔前未能烧尽挥发,气体被阻于釉面层中形成。若延长釉熔时间或适当平烧即可解决。

(四)阴黄:制品表面发黄或斑状发黄,有的断面也有发黄现象,多出现在高火位处。主要原因是升温太快,釉熔融过早,还原气氛不足、而使瓷胎中的fe2o3未能还原成feo。此外,装钵柱太低,窑顶局部产品温度偏高而还原不足也会形成阴黄缺陷。在产品原料中tio2含量太高,也会导致产品发黄,如若在坯料中加入微量coo,可遮盖产品的黄色。

(五) 烟熏:不论采用何种燃料都会发生烟熏现象。烟熏指产品表面呈灰色或不纯正的白色。主要由于坯体氧化不完全或还原过早使坯内炭素、有机物或低温碳未能烧尽在釉层封闭之前。有时烟气倒流也会熏蚀釉面。若釉料中钙含量偏高也易形成烟熏缺陷。

(六) 针孔:指产品釉面出现微小凹痕或小孔。形成此类缺陷一是坯料中有机物。碳素、氧化铁含量较高,当升温快时烧失物未能完全烧尽挥发而到后期高温阶段才逸出釉面,形成宛如微观火山状的针孔。此外,高温炉还原气氛太弱,喷火口部位产品再次被氧化也会造成针孔。再者,当釉料流动性差或施釉过薄时也会发生针孔缺陷。

(七) 桔釉:制品釉面不平、呈桔皮状。一般发生于盘、碟类或瓷板砖类制品。主要原因是釉面波化时升温过快,烧成温度过高使釉面产生沸腾现象所致。另外釉浆厚薄不均、高温流动性差及釉料研磨不细等都是形成桔釉缺陷的症结所在。

(八) 惊釉:产品釉面有发丝粗的裂纹。主要原因是坯、釉膨胀系数相差较大形成。这就需要重新调整坯。釉配料配方。此外烧成温度过高、冷却制度不合理或釉层过厚也会形成惊釉缺陷。

(九) 生烧与过烧:生烧的制品外观发黄、吸水率偏高、釉面光泽差而粗糙、强度低、敲打时声音浑浊。过烧时产品发生变形,釉面起泡或流釉。主要原因在烧成温度偏高或偏低,高温保温时间控制不当,装车密度不合理或烧成温差大等产生局部过烧或生烧。

(十) 无光:亦称消艳。产生釉面无光的原因是釉面形成微细体和釉层熔融不良,因此形成釉面无光缺陷。可在冷却初期采取快速冷却,防止釉面层析晶。提高釉面光泽度。

正直的哑铃
粗暴的老师
2025-09-27 22:28:41
瓷砖经过切割加工后,本身不会变形,但是在施工的时候,需要一个问题:

某些瓷砖本身的存在一定的翘曲度的问题,在经过切割后,切割后形成的边有可能会和瓷砖的原始边有一定的高低差,因此在切割的瓷砖铺贴的过程中要注意适当的调整。

一般而言,对于釉面的仿古砖,出现这种的情况的几率高于玻化抛光砖。

有魅力的铃铛
发嗲的鸡
2025-09-27 22:28:41
这个问题我差点弄反了意思,我以为你是特意要成品变形呢?最容易变形与开裂的就是装窑时,底座的窑板不平,有颗粒状的东西在窑板上,也就是重心不平;再就是坯没有完全干燥;再就是生坯本身有暗裂;再就是坯太厚,窑台车推进速度太快(升温速度太快);再就是窑板上的耐火泥不足或耐火度太低,使得成品粘底而开裂;再就是窑板上有落下的釉粉,便得成品粘底而开裂;如果这些都能避免,产品就有很高的良率

贤惠的钢笔
俊秀的水杯
2025-09-27 22:28:41
既然这样了,盘了也就坏了,打碎。

首先确定是否是陶瓷,如果是,看瓷化程度,如果瓷化不好,后期吸水膨胀变形,不过变这么大,有些说不过去。不见实物不好下结论。

根据你的描述和补充的实物,应该是你验收时出了问题。这应该是在窑炉烧成时就变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