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瓷器,那个年代的?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这是一件元代的青花瓷的碗底底部特征。作为元代的话,他会有如下特征,第一刮涩圈也就是晚了,内心刮涩圈,这样的话,他可以在叠烧的时候可以成批生产。这种工艺实际上是在北宋晚期就已经出现了。这个元代的话,碗的底足的话内心是一个鸡心状特征,因此综上所述,这是一个元代的标本,祝您心想事成,开心每一天,每一生。
瓷片为龙泉窑系瓷片,第二张图片是元代早期,其工艺特点较明显,碗的圈足内外倒角,足心中于有一乳丁纹(俗称鸡心纹)碗外壁(墙)用竹片修胎,用手模有棱角感,釉色青中带灰,鱼子纹开片。第二张图片看似是元末的,近似于梅子青,“盘”中间玉壁状火石红无釉处是叠烧工艺所致,盘中心的脐状釉和葵唇口有元末遗风,口缘微微外张。看瓷器开片用20--30倍放大镜较好,开片四周微微上翘,片于片之间看似断,并没断,是在釉和胎之间微妙表现的,这要多观察,慢慢感悟。
这些标本,即使在市场上买,价格也不是很高的。这些标本,同其他高档的藏品一样,在它们身上也可以发现那些时代的烙印和风格。没事的时候,经常看看,就会加深对当时的那些古玩的印象。比如,一枚不值钱的北宋钱币,你就会看出当时的铜质,钱文的书法风格,还有那种真的绿锈体现出来的韵味和千年的沧桑,这些都是现代仿品所达不到的。如果出现一枚高档的同时期钱币,你就可以凭着平时的那种感觉和经验的积累,去辨别它的真伪,如果有一点感觉不舒服,那么,仿品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 玉器也是如此,那些不值钱的烟嘴和玉花片,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都不是很大的,但是通过经常性的去感受,对玉质,雕工,年代等有个初步的了解,再遇见类似的物品的时候,就会做出正确的判断的。瓷器更是这样,那些瓷片,尤其是带款的那些,如果有一个好的老师或朋友,分别给你指出每个瓷片的年代,这样,通过胎质,釉色,纹饰,造型等各方面去领会,遇到完整的瓷器的时候,就可以把从标本上学来的东西运用上去!
当然了,标本只是标本,它只是学习道路中的普及教材,并不是收藏者的追求,随着眼力的提高,结合自身的财力,魄力,可以把收藏目标向中档,高档的藏品迈进。如果忽视这些标本,好高骛远,一开始就是盯着那些珍稀钱币,高古玉器,官窑瓷器,青铜礼器…那么在现在的藏市上,就会吃亏上当,使自己的经济,精神蒙受损失。
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收藏的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蹴而就的成功,是极少存在的。而标本,也是收藏者,迈向成功道路的一块块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