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如何辨别新老瓷器 辨别新老瓷器的技巧

迅速的花生
凶狠的含羞草
2023-03-25 01:13:34

如何辨别新老瓷器 辨别新老瓷器的技巧

最佳答案
甜美的路灯
跳跃的板凳
2025-09-29 06:23:28

1、看火光:新瓷器的火光又称贼光,看着闪光、耀眼;而老瓷器的光是从瓷器内部发出来的温润光芒,看着养眼。2、看画工:新瓷器上的画多是印花和贴花,而老瓷器大多是手工画上去的。3、看裂纹:新瓷器表面光滑,一般没有裂纹,而老瓷器多少有不同程度的裂纹。

如何辨别新老瓷器

瓷器是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烧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是中华文明展示的瑰宝。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

在中国,瓷器一词最早见之于许慎的《说文解字》中。瓷这个字在汉以前指瓦器,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瓷为瓦器,从瓦次。《隋书何稠传》记载的匠人无取清意,稠以绿瓷为之。当时的绿瓷,应该包括今天称呼为青瓷中的某些釉色玻璃质感很好的制品。磁县博物馆已有收藏,但当时不称青瓷,而称绿瓷。

最新回答
暴躁的心锁
留胡子的萝莉
2025-09-29 06:23:28

新老瓷器鉴定方法:

1、胎质釉色看仔细

商周时代胎质情况:

鉴定一件古瓷器一定要仔细看胎釉,从胎质、釉色可以基本看出其年代和窑口。例如,距今4000年的商周时代的青釉瓷器,又称原始青瓷,是青瓷的低级阶段,其胎为灰白色和灰褐色,胎质坚硬,瓷化程度较高;其釉色青,釉层较薄,厚薄不均。如果我们发现一件古瓷符合上述特征,则其基本属原始青瓷。

明朝永乐时期胎质情况:

明永乐、宣德、清康熙的江西瓷器,胎釉各具特色。永乐时期白釉最负盛名,釉质肥厚,润如堆脂,纯白似玉,釉面光净晶莹胎色纯白,胎质细腻,并且有厚薄不均现象。如在强光下透视可以看到胎釉呈一种粉红、肉红的倾向。这一特征,是其他瓷器中所没有的。

明朝宣德时期胎质情况:

明宣德与明永乐时间虽然接近,但瓷胎釉色却迥然不同。同一器皿,永乐胎厚,宣德胎薄。宣德时大件瓷器底部多无釉,露胎处常有红色点,俗称“火石红”,还有铁锈斑点。清康熙、雍正时的仿宣德瓷器则无此特征。

清朝康熙时期胎质情况:

清康熙瓷器,胎色细白,胎质纯净,细腻坚硬,与各朝代的同一器皿相比,它的胎体最重。此外,这一时期的瓷器,往往施两种白釉。器内、口缘、器外底施粉白釉,其釉较稀薄,有时还有缩釉现象,且底部有旋纹痕迹器身施亮青釉,其釉莹润光亮,胎釉结合极细密。一件器皿施两种釉,是清康熙年间瓷器的最大特点。

2、纹饰用心去辨析

鉴定古瓷,除了看胎质和釉色外,纹饰也很重要。瓷器上的纹饰就像一个人的衣冠,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鉴定时千万不能忽视。

我国古代瓷器的纹饰繁多,按类别可分为人物、动物、植物和装饰四大类。纹饰本身有其时代性,是当时社会文化的反映。例如,明正德年间,道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在社会广泛兴起,因此瓷器上出现了八仙、八宝、真武大帝、书写回文、仙人朝圣等图案。

清代康熙皇帝吸取明亡的教训,对“尚武”和“习文”极为重视,于是这个时期的瓷器图案,在“尚武”方面,有刀马、人物和清装射猎图等出现在“习文”方面,开始在瓷器上大量书写诗词,以文字作为图案装饰。

新老瓷的区别的本质是:

瓷器表面的釉面光滑、光亮,通过对釉面光亮程度的判断是目测鉴别的重要方法之一。瓷器经过烧制以后,通过目测能感觉出釉的表面有一层明亮的表光,也称为“浮光、火光、贼光”。

一件新出窑的瓷器,整器各方面都表现出一种全新的状态,釉面净明新亮,受光线照射后,釉层内的矿物质颗粒年轻活跃,通过釉面反射出来的光波强烈耀眼,飘浮游离,其活力、能量、强度都处在最高状态。

随着年代的延长,釉中的各种矿物质在接受自然界当中物理、化学的作用下,逐年的氧化老化,其活力、能量、强度也逐年的减弱,釉层开始老化变旧,釉面开始逐渐的熟旧温润。受光线照射后,釉面表光明亮耀眼的强度逐渐减弱,游离程度逐渐降低,呈现出一种玉质感。以上这种变化现象,年代越久远,变化越明显。

这种变化现象虽然目前我们还不能用图像的形式准确描述,但是它是有明确显示并且是有规律的。正是这种有显示和有规律的光感变化,给我们对古瓷鉴真断代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也给古瓷造假者设置了永远无法超越的屏障。

扩展资料:

瓷器鉴别方法:

1、器形观察

观察器形首先要对历代造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陶瓷器的形状,与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标准以及技术条件有密切关系,能较好地体现各时代的特色,随同时代的演近而渐趋繁复。

古代的形状是比较简朴的。以元、明、清三代造型而论,元代造型大多较为钝重稚拙,无论青、白瓷器都比宋、明瓷器显得突出。尤其是日常应用的坛、罐、瓶、壶及盘碗等一般器物,器形相当大。

2、根据纹饰和色彩鉴定瓷器

从纹饰和色彩方面看,陶瓷器上的纹饰同造型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随着绘瓷原料和技术的不断丰富改进,无论在题材内容及表现形式上都有其不同时代的水平和特点。因而也就成了划分时代、鉴别真伪的一条有力线索。

在用文字作为瓷器装饰的特点上,明、清两代制品仍有所不同。明代瓷器多写梵文、经语、百福、百寿字的;清代瓷器则多用大篇幅诗、词、歌、赋等作装饰文字,例如“赤壁赋”、“前后出师表”、“滕王阁叙”。此种只有文字而无图画的器皿历朝很少仿制。

3、胎釉鉴别

从胎釉方面看,由于时代和地区的不同,在胎釉成分和烧造方法上也或多或少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别,故在鉴别瓷器时应对此细致的观察。观察古瓷,要注意釉质的粗细、光泽的新旧以及气泡的大小、疏密等几方面的特征。如旧瓷多有所谓“莹光”或“酥光”的说法。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行家说:如何有重点地鉴别古瓷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如何通过对釉面的判断来区分瓷器的新老

仁爱的雨
动听的心情
2025-09-29 06:23:28

1、釉面手感鉴定法。凡是新的瓷器,无论如何做旧,手感都是涩滞粘重的,跟用手摸玻璃的感觉差不多,如果用手快速搓动釉面甚至会发出尖锐刺耳的声音;

2、用100倍以上的放大镜看釉面里的气泡,新瓷器由于是用电或天然气直接烧制,升温很快,而且温度恒定持久,温度起伏波动不大,所以釉内气泡都如痱子一般细小致密,而且没有任何老化衰变的迹象可寻;

扩展资料

不同历史年代瓷器釉光变化识读表述:

1、现代新烧制的瓷器:釉面新亮,表光放射出来的光束长度、明亮耀眼强度、游离的程度。

2、民国至清末时期的瓷器:釉面初见熟旧,表光放射、明亮耀眼游离等程度都微见减弱。

3、南宋瓷器。

4、唐代晚、中期瓷器。

5、东汉时期瓷器等。

大力的凉面
复杂的红酒
2025-09-29 06:23:28
1、颜色发色深沉。

老东西无论青花和五彩(胶粘彩)、珐琅彩(油料彩玻璃白)、粉彩(油料彩玻璃白),经后天长期风化后,一般都显得深沉、干瘪。矿物原料特点是容易聚散,积墨处厚实,易结斑、吃胎,有浓淡层次变化。

2、看釉光。

油光,晶光,银光,宝光,光感柔和,表面发绿,鸭蛋清则对;贼光,火光,浮光,腊光,光感刺眼,表面过白净则不对。

老瓷表面干瘪,有棕眼和缩釉(官哥釉泡密,汝窑疏,宣德多棕眼),油脂感好,具有沧桑感,有些留有不规则毛毛纹,古老的还有钙化、翘皮、龟裂、脱釉、土咬、土沁(从外往里)、泡炸等等现象(元青花少开片)。

新瓷表面湿涩,无油脂感(有腊质感),无沧桑感,表面失透从里放出(釉里参有失透成分,不清透),毛毛纹带蜘蛛网状(靠细砂旋转打磨),表面肮脏失光(酸洗),过分磨损。

3、土质。

过去的土质,一般常见有香灰土、麻仓土、高岭土。宋汝窑用香灰土,元、明早中期用麻仓土(麻仓土嘉靖已少),明末、清代、民国及70年代前用高岭土。

4、工艺。

手工拉坯制胎,古代制作瓶罐一般分底、下半身、上半行身、瓶罐口等几部分制作,一般会在瓶罐身内部留下从下而上的母指旋胎痕迹(宣德前普遍)。

元代、明早期底有鸡心(永乐足墙外撇,凸底),底不施釉,沙底;明宣德后有部分底施釉;到明中期正德、嘉靖年,底留有跳刀痕,一直至康熙中后期结束。

康熙早期前少修内胎,康熙中后期后基本上见不到接胎痕迹,康熙早期有些底还留有麻布纹。明清瓷器底足基本上是泥鳅背或平削。

5、画工。

画工是重中之重,主要要注意人物神情、意境和线条,仿古老板一般请不起高水平画家。绘画以元青花水平最高,其次是清代的珐琅彩。

元青花的画工,笔墨功底好,运笔能力强,靠中锋行笔,如行云流水,强劲有力,绘画非常流畅,每笔都是一气呵成,中间少停顿!

现在的大师即使有此水平,出名的也没有几个愿意去仿的。他们的东西,卖价也很高的,不愁卖。即使有人愿意花高薪去请,费用也不低!

6、款式。

永乐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多道教)。另外,我们看老瓷器,也要了解新瓷器仿古历史,以前人仿古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出于一种欣赏角度进行仿古,除了康熙为了忌讳和国民为了利益打前人的款外,一般不打前人的款;而现在人纯粹为了利益,有意为之。

无奈的店员
潇洒的雪糕
2025-09-29 06:23:28

鉴定古瓷器主要从款识、造型、纹饰和胎釉特征方面下手,

每个朝代瓷器胎体的厚薄程度都不尽相同

提防新瓷作旧。把新瓷退去光泽,以显出古朴的风味

根据款式鉴别

识别真伪时,首先看款识,注意款识的笔法,由于每个人的书法不同,写官窑款的字体又必须经过选择,仿制者过于谨慎,就难免失于局促,笔法不生动不自然。这种破绽,为鉴定瓷器提供了线索。

根据纹饰和色彩鉴定瓷器

从纹饰和色彩方面看,陶瓷器上的纹饰同造型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随着绘瓷原料和技术的不断丰富改进,无论在题材内容及表现形式上都有其不同时代的水平和特点。因而也就成了划分时代、鉴别真伪的一条有力线索。

根据胎釉鉴别

从胎釉方面看,由于时代和地区的不同,在胎釉成分和烧造方法上也或多或少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别,故在鉴别瓷器时应对此细致的观察。

一般来说,从胎质、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窑口。

总之,辨别瓷器既要用眼来辨其色泽、厚薄、片纹、气泡,也要用手摩以别粗细,用指扣敲以察音响。必须耳、目,手三者并用。最后评定质量的优劣,以及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