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自制一个乌龟缸?
做个 70x40X40的缸。
在缸底铺上鹅卵石1CM大小的,铺1CM厚。
然后在下面铺过滤板,板下放玻璃环,那个过滤的进水口我用3通分开。一个接缸底过滤板,一个直接放到水里,既过滤了下面又过滤了上面。
然后在过滤桶里过滤一遍,再把过滤桶的出水口接到订做的过滤盒里再过滤一遍。 (怕那个过滤桶里的滤材少,效果不好。)
乌龟(Chincmys reevesii )隶属于龟科、乌龟属的一种。有时特指 乌龟别称金龟、草龟、泥龟和山龟等。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于爬行纲、龟鳖目、龟科,是常见的龟鳖目动物之一。是现存古老的爬行动物。特征为身上长有非常坚固的甲壳,受袭击时龟可以把头、尾及四肢缩回龟壳内(除海龟和鳄龟)。大多数龟均为肉食性,以蠕虫、螺类、虾及小鱼等为食,亦食植物的茎叶。中国各地几乎均有乌龟分布,但以长江中下游各省的产量较高。广西,山东各地也都有出产,尤以桂东南、桂南等地数量较多。国外主要分布于日本、巴西和朝鲜。
该物种已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Ⅲ,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一、陷阱法:用废旧缸或罐、坛之类的容器,有裂纹或漏水小洞都没有关系,选择有甲鱼出没的水域,在临近岸边1米左右的浅滩区,挖一个大小适当的坑,把容器放进后,用泥沙沿容器外壁填复,使容器口与浅滩地面一样平。用2根竹片或小于5厘米宽的2块木板,绑成十字架状,平放在缸或坛口上,在容器的外侧用石头或泥沙把十字架固定住。在十字架的交叉点拴上诱饵(如拌有茴香、冰片、香油的猪肝;也可用浸挂网的下脚料用纱布包好挂上;还可用杀鸡的鲜血与麦麸搅拌后,用纱布包好拴在十字架的中心部),甲鱼闻味而来,沿竹片或木板而上,就会掉入四壁光滑的缸或坛中,成为“瓮中之鳖”。如陷阱设在秘密处,无人察觉,可常年不动,每隔3--5天换一次诱饵,同时把掉入陷阱的甲鱼捞回来。用此法捕获的甲鱼,质量是最好的。但到第二年,需把淤泥从容器中清除掉。从深秋到第二年开春前的冬眠期,除了钢叉法尚可捕到之外,是捕不到甲鱼的,因此不须频繁换饵。
二、钢叉法:用钢条制成上粗下细带锐尖、有倒刺的叉子,用铁片揻成筒,装上竹或木柄,就是适用的叉具。还可根据需要,在镶柄的铁管下,焊上一横条圆钢,再焊上一齿或多齿的叉子,随季节的变化而选用不同的叉子。从寒冬到来年开春是甲鱼的冬眠期,此时叉甲鱼,如浅水区,可穿上水裤用2--3齿叉较适宜。如乘小船在水深不超过2米的水域,可用2齿叉,既用叉撑船,又操作轻便。春、秋二季在甲鱼出没的水域,无论是穿水裤还是乘舟,都要认真而仔细地逐处叉到。其要诀是:硬是石头,软是泥沙,不软不硬就是它。当叉入甲鱼盖时,会发出轻微的空响声,又有刺入硬物后的失重手感。因为叉上有倒刺,无论刺入甲鱼的何部,都不可能轻而易举地提起。当提叉受阻时,绝大多数是刺中甲鱼。有时在农村附近的水域,偶尔能叉到一只胶鞋,极像叉到甲鱼的手感。如无叉甲鱼的实践,不妨把一只破旧胶鞋放到水中的泥沙底试叉一下,借以体会叉到甲鱼的手感。当叉到甲鱼后,应扭转一下再提叉。一是易提出水,二是叉到裙边处不易脱叉。摘叉时,用左手的拇、食二指扣住后肢根部的“鳖窝”才能摘下,且能防止被咬伤手。取叉后甲鱼伤势都较重,除了叉入裙部的外,其他很快就会死亡。故应尽早处理,处理得越早,质量相对较好。
夏季是甲鱼十分活跃的时期,当它沿着有腐殖质土层爬行觅食的时候,能冒出一串气泡,爬行速度比较缓慢。这时最好使用多齿叉——6--10齿的双排叉猎取。瞄准气泡的前进方向,用排齿叉猛捣一下,一般会十叉九准。水温在20℃左右时,甲鱼到岸边离水15米左右的沙滩处产卵,如果能见到有爬行的爪子印,或像鼠粪样的排泄物,即可在15米左右范围内找到它,特别是对有草丛的沙滩处要细查。在它见到人或听到脚步声而入水又来不及的情况下,往往会跑到草丛中藏身。此刻,要手持单齿叉,发现后即对准其裙边刺入。这样叉捕的甲鱼质量好,易养活或远运。如果一时找不见甲鱼,渔者可暂时隐蔽一下,只要沙滩有卵窝,它一定会爬上岸来,因为甲鱼有“守卵”的特性。
本品为鳖科动物鳖 Trionys sinensis Wiegmann的干燥背甲。
【炮制方法】
一、净制 置蒸锅内,沸水蒸45分钟,取出,放入热水中,立即用硬刷除去皮肉,洗净,晒干(《药典》)。浸泡,去净皮肉,洗净,日晒夜露至无臭气(《药典77》)。取原药材,放入缸或池内,用米泔水或清水浸泡,水要高于药料约18cm,将缸封严,泡20-30天,泡至皮骨分离为度,取出,用水洗2-3次,晒乾,簸去皮屑(《北京》)。取原药材,拣净杂质,埋于地下。先铺1层湿沙土,埋1层鳖甲,1层湿沙土,1层鳖甲,候皮肉分离时取出,用清水洗净,晒干或烘乾,簸去皮屑(《北京》)。取鳖甲置缸内或地内,用石灰碱水浸泡10天左右,取出轧破,去净皮肉,用清水冲洗干净,晒干。每鳖甲100吨,用石灰100kg,碱2.5kg(《河北》)。
二、切制 用时捣碎(《北京》)。
三、炮炙
1.醋制 取沙子置锅内,用武火炒热后,加入净鳖甲,不断翻动,烫至表面淡黄色,取出,筛去沙子,醋淬,干燥,用时捣碎。每鳖甲100kg,用醋20kg(《药典85》)。
2.炒制 取鳖甲块,用微火炒至黑黄色(《集成》)。
3.沙烫 取沙子炒至烫手,加入生鳖甲,炒至酥松表面淡黄色,取出,筛去沙子,摊凉(《浙江》)。
【现代研究】
1.本文报告取新鲜或冰冻的猪胰脏,除去外层脂肪和结缔组织。称重后绞碎,加水少许搅匀,置于纱布上挤压过滤,取滤汁配制约0.5%的溶液。用碱料(Na2CO3)调pH8.0-8.4间。水浴加温至近40度时,加入已煮熟的鳖甲或龟板,使其全部淹没,上面保留3-5cm水层。恒温于35-40℃,每隔2-3小时搅拌1次,约经12-16小时,残皮和残肉能全部脱掉,捞出洗净,晒乾,至无臭味即得。
此法原料易得,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省时间,有利于大规范生产。加工出的鳖甲。龟板色泽好,无残皮残肉,甲块易裂开,但在下一步沙烫时,火宜轻,醋炙时用醋量约增加一半。因此,对其所含成分动物胶有无影响,尚待研究(辽宁东沟县医药公司:中草药通讯,(4):42,1973)。
2.选用ASI.398蛋白酶、209碱性蛋白酶、166放线菌中性酶及AT3. 942蛋白酶对水解龟板、鳖甲皮膜、残肉的速度进行了初步筛选工作。在此基础上做了放大试验及质量检定工作。结果表明,采用制革工业中的定型设备——悬挂式转鼓为机械,在转动搅拌情况下,应用ASI、398蛋白酶制剂进行水解,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地腐蚀皮膜、残肉,并使皮骨分离,达到龟板、鳖甲炮制生品的质量要求。该工艺工效较高,工艺简单,不受季节气候限制,有一定优点(田大芳等:中药通报,(1):19,1981)。
3.历来用烂法除去龟板、鳖甲上附着的腐肉污衣,近年来改良法为加入蛋白酶、动物脏器或其它微生物等,人工控制,加快速度,但道理与烂法相同。在除去腐肉污衣的同时,必将损耗部分有用的胶原蛋白。作者试用kjeldahl定氮法,通过蛋白质含量测定探索对龟板、鳖甲加工方法的改进。取得以下结果:
(1)龟板、鳖甲各部分碎块间蛋白质含量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多大区别。龟板角膜(外衣)的蛋白质含量为77.5%,比龟背含量高3倍多,但主要属于角质蛋白,难于煎出(经72小时水煎熬,只煎出33.52%),因此,熬胶煎汤,作用都不大。
(2)龟板、鳖甲经烂法处理,蛋白质含量均有损失,生龟板比原龟板损失9.07%;生鳖甲比原鳖甲损失10.32%。
(3)生龟板、生鳖甲加水煎煮,蛋白质极难煎出。因此,建议加工龟板。鳖甲,废弃传统的烂法,而以水煮法代替。但是制得的生龟板与烂法制得的一样,需用热碱水去油,否则久贮易泛黄。
(4)生龟板含蛋白质21.990%,炙龟板含蛋白质22.937%,蛋白质含量增加4.3%。生鳖甲含蛋白质21,928%,炙鳖甲含蛋白质21.727%,减少0.9%,说明从生品到多品,蛋白质含量基本稳定。但与相应的生品煎出情况比较,则煎出率大大提高(炙龟板提高14倍,多鳖甲提高11.6倍)。提高原因可能是炙制品、质地酥松,空隙变多,大大增加了与水的接触面积。
上述结果说明:
(1)《炮制规范》对处方「单写药名者副炙品」的规定是合理的;
(2)煎药时应适当延长煎熬时间。炙品在头煎的2.5小时是主要的,随后煎出速度减慢。如果采用生品入药,更应先煎;
(3)熬胶时原料药以采用炙品为宜(吕秉森:药学通报,(6):31,1981)。 4.以蛋白质含量为主要指标,比较了蒸法、高压蒸法、水煮法和沙烫法等热解法炮制龟板、鳖甲的质量。观察到炮制方法不同,制品中蛋白质含量也有区别。龟板蛋白质含量依次为沙烫法>蒸法>高压蒸法>煮法。鳖甲依次为蒸法>高压蒸法>煮法>沙烫法,但差别不大。外观质量比较沙烫法较农。其它三法的制品洁净而有光泽。其中蒸法不仅蛋白质含量稍高,而且不像煮法那样容易流失水溶性成分、高压蒸法那样需添置设备。蒸法与传统方法比较,龟板蒸法制品蛋白质含量比传统制法炮制品高 2.81%,鳖甲蒸法制品蛋白质含量比传统法制品高4.43%。统计分析表明改用蒸法对提高蛋白质含量的效果是极显著的(李明善:中药材科技,(6):27,1984)。
5.根据草菇菌依靠自身的多种分解酶将培养基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后加以吸收利用。龟板、鳖甲上的鳞片、筋肉、筋膜都是蛋白质类化合物,可做为草菇菌的营养来源的道理,利用单菇菌固体发酵法,对龟板、鳖甲进行净制,克服了传统制法的缺点。认为菌种来源广泛、操作简便、费用低,有实用价值(张德政:中药材(5):35,1985)。
一、净制 置蒸锅内,沸水蒸45分钟,取出,放入热水中,立即用硬刷除去皮肉,洗净,晒干(《药典》)。浸泡,去净皮肉,洗净,日晒夜露至无臭气(《药典77》)。取原药材,放入缸或池内,用米泔水或清水浸泡,水要高于药料约18cm,将缸封严,泡20-30天,泡至皮骨分离为度,取出,用水洗2-3次,晒干,簸去皮屑(《北京》)。取原药材,拣净杂质,埋于地下。先铺1层湿沙土,埋1层鳖甲,1层湿沙土,1层鳖甲,候皮肉分离时取出,用清水洗净,晒干或烘干,簸去皮屑(《北京》)。取鳖甲置缸内或地内,用石灰碱水浸泡10天左右,取出轧破,去净皮肉,用清水冲洗干净,晒干。每鳖甲100吨,用石灰100kg,碱2.5kg(《河北》)。
二、切制 用时捣碎(《北京》)。
三、炮炙
1.醋制 取沙子置锅内,用武火炒热后,加入净鳖甲,不断翻动,烫至表面淡黄色,取出,筛去沙子,醋淬,干燥,用时捣碎。每鳖甲100kg,用醋20kg(《药典85》)。
2.炒制 取鳖甲块,用微火炒至黑黄色(《集成》)。
3.沙烫 取沙子炒至烫手,加入生鳖甲,炒至酥松表面淡黄色,取出,筛去沙子,摊凉(《浙江》)。
【现代研究】
1.本文报告取新鲜或冰冻的猪胰脏,除去外层脂肪和结缔组织。称重后绞碎,加水少许搅匀,置于纱布上挤压过滤,取滤汁配制约0.5%的溶液。用碱料(Na2CO3)调pH8.0-8.4间。水浴加温至近40度时,加入已煮熟的鳖甲或龟板,使其全部淹没,上面保留3-5cm水层。恒温于35-40℃,每隔2-3小时搅拌1次,约经12-16小时,残皮和残肉能全部脱掉,捞出洗净,晒干,至无臭味即得。
此法原料易得,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省时间,有利于大规范生产。加工出的鳖甲。龟板色泽好,无残皮残肉,甲块易裂开,但在下一步沙烫时,火宜轻,醋炙时用醋量约增加一半。因此,对其所含成分动物胶有无影响,尚待研究(辽宁东沟县医药公司:中草药通讯,(4):42,1973)。
2.选用ASI.398蛋白酶、209碱性蛋白酶、166放线菌中性酶及AT3. 942蛋白酶对水解龟板、鳖甲皮膜、残肉的速度进行了初步筛选工作。在此基础上做了放大试验及质量检定工作。结果表明,采用制革工业中的定型设备——悬挂式转鼓为机械,在转动搅拌情况下,应用ASI、398蛋白酶制剂进行水解,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地腐蚀皮膜、残肉,并使皮骨分离,达到龟板、鳖甲炮制生品的质量要求。该工艺工效较高,工艺简单,不受季节气候限制,有一定优点(田大芳等:中药通报,(1):19,1981)。
3.历来用烂法除去龟板、鳖甲上附着的腐肉污衣,近年来改良法为加入蛋白酶、动物脏器或其它微生物等,人工控制,加快速度,但道理与烂法相同。在除去腐肉污衣的同时,必将损耗部分有用的胶原蛋白。作者试用kjeldahl定氮法,通过蛋白质含量测定探索对龟板、鳖甲加工方法的改进。取得以下结果:
(1)龟板、鳖甲各部分碎块间蛋白质含量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多大区别。龟板角膜(外衣)的蛋白质含量为77.5%,比龟背含量高3倍多,但主要属于角质蛋白,难于煎出(经72小时水煎熬,只煎出33.52%),因此,熬胶煎汤,作用都不大。
(2)龟板、鳖甲经烂法处理,蛋白质含量均有损失,生龟板比原龟板损失9.07%;生鳖甲比原鳖甲损失10.32%。
(3)生龟板、生鳖甲加水煎煮,蛋白质极难煎出。因此,建议加工龟板。鳖甲,废弃传统的烂法,而以水煮法代替。但是制得的生龟板与烂法制得的一样,需用热碱水去油,否则久贮易泛黄。
(4)生龟板含蛋白质21.990%,炙龟板含蛋白质22.937%,蛋白质含量增加4.3%。生鳖甲含蛋白质21,928%,炙鳖甲含蛋白质21.727%,减少0.9%,说明从生品到多品,蛋白质含量基本稳定。但与相应的生品煎出情况比较,则煎出率大大提高(炙龟板提高14倍,多鳖甲提高11.6倍)。提高原因可能是炙制品、质地酥松,空隙变多,大大增加了与水的接触面积。
上述结果说明:
(1)《炮制规范》对处方“单写药名者副炙品”的规定是合理的;
(2)煎药时应适当延长煎熬时间。炙品在头煎的2.5小时是主要的,随后煎出速度减慢。如果采用生品入药,更应先煎;
(3)熬胶时原料药以采用炙品为宜4.以蛋白质含量为主要指标,比较了蒸法、高压蒸法、水煮法和沙烫法等热解法炮制龟板、鳖甲的质量。观察到炮制方法不同,制品中蛋白质含量也有区别。龟板蛋白质含量依次为沙烫法>蒸法>高压蒸法>煮法。鳖甲依次为蒸法>高压蒸法>煮法>沙烫法,但差别不大。外观质量比较沙烫法较农。其它三法的制品洁净而有光泽。其中蒸法不仅蛋白质含量稍高,而且不像煮法那样容易流失水溶性成分、高压蒸法那样需添置设备。蒸法与传统方法比较,龟板蒸法制品蛋白质含量比传统制法炮制品高 2.81%,鳖甲蒸法制品蛋白质含量比传统法制品高4.43%。统计分析表明改用蒸法对提高蛋白质含量的效果是极。
5.根据草菇菌依靠自身的多种分解酶将培养基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后加以吸收利用。龟板、鳖甲上的鳞片、筋肉、筋膜都是蛋白质类化合物,可做为草菇菌的营养来源的道理,利用单菇菌固体发酵法,对龟板、鳖甲进行净制,克服了传统制法的缺点。认为菌种来源广泛、操作简便、费用低,有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