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陶瓷开模28年——田师傅的故事
田师傅是陶瓷工厂里面一名模具师傅,1968年出生在四川的农村里,有着那个年代的明显特质:勤劳、朴素。第一次见到田师傅的时候,由于天气热,他把衣服撩起一半,把隆起的“西瓜肚”放在外面透风,我是由这里的经理带过来的,见到我们来,他悄悄把衣服扯了下来。
在田师傅的工作空间里,有着大量的做好的模具,被整齐地摆在一层层的架子上,手头上还有3个正在做的石膏模。田师傅一会跟我介绍模具的生产过程,一会跟我聊他曾经的经历,与此同时,手头上的活没有停过,还不忘看看手机有没有新的动态。当我想要发问的时候,他邀请我坐下来,说这活不是一天两天练成的,你田师傅一做就是20多年啊!68年出生的他只有初二的学历,因为没有钱继续上学家里也没有地,于是不到20岁的他就开始背井离乡来到潮州做陶瓷生产。由于路途遥远,每个人来回的车费要1600块,所以田师傅一家都很少回去,小孩也在这边长大准备在这边工作。
在这个工厂里,田师傅已经做了6年,他说这里的待遇不错。工作的时间中,田师傅几乎没有停手,一直充分利用每一个空挡,让工作更有效率。田师傅的眼睛有一只不太利索,我也没敢问具体的情况,平常我看到这样的情况我会怕,而眼前的田师傅却是那么地亲切,回来办公之后我还时不时地主动下去再看他的工作进展。
非虚构性写作让人人成为生活的记录者,我的理解是看到身边每一个人的故事!
-----2016.7.28周四@Kitty
“龙玺瓷业”陶瓷茶具,因其环保的特性,广泛应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陶瓷表面可印制LOGO,采用高温烤花工艺,永不褪色,具有非常好的广告效用.
陶瓷茶具价格:很多客户需要定制个性企业广告杯,作为公司内部员工使用或作为广告礼品馈赠客户.因为杯子材质的不同,客户采购的数量不同,再加上LOGO颜色,大小的不同,所以价格不会千篇一律,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对待.
陶瓷茶具制作工艺复杂,所以对于起定量都有一定的要求.常规款式的陶瓷杯,起定量往往500个就可以制作LOGO,因为杯胎有现货,所以只需要在杯子上再烧制LOGO即可.但也并不是所有的杯胎能制作广告杯,一般杯子如果存放时间较长,使得陶瓷产品湿度较大,则不适合再加工LOGO,容易形成炸瓷开裂.如果客户需要根据自己的设计开模制作,淡季2000个可开模,旺季需要至少5000个才能开模.
陶瓷茶具制作周期:有模具的情况下,杯子5000个
15天即可以完全,如再加LOGO,需要8-10天时间.如需开模定制,一般3万以下的数量,从打样到大货交货时间40天左右,因为陶瓷杯的工艺,绝大部分是手工操作,并且受天气温度,湿度影响比较大,所以冬季的产量不如夏季高.
陶瓷茶具制作流程:
1.一次烧成:
做坯-干坯-精坯-上釉-烧成-出瓷-选瓷.2.两次烧成:做坯-干坯-精坯-选坯-烧坯-选坯-上釉-烧成-出瓷-选瓷.
陶瓷茶具定做流程:选款(或开模)-打样-确认样-生产大货-交货.
选矿→原料处理→配料→装磨→运行→放磨→过筛入池→陈腐
二、造型工序(2道)
设计→造型(旋模子儿、雕塑)
三、制模工序(9道)
打漆→分线→闸子儿→打油→和石膏浆→注石膏浆→修模→揭扇→制套
四、成形工序(29道)
(一)、注浆成形(12道)清模→合模→量浓度→过箩→注浆→放浆→开模→修坯→粘接→打章→干燥→抹坯
(二)、拉坯成形(8道)
泥浆脱水→练泥→揉泥→拉坯→旋坯→粘接→打章(刻字)→干燥
(三)、印坯成形(9道)
清模→合模→搓泥条→印坯→开模→修坯→粘接→打章(刻字)→干燥
五、素烧工序(7道)
验坯→支棚板→装窑→入窑→烧窑→冷却→开窑
六、上釉工序(8道)
检素胎→上水→量浓度→捞釉→上釉→干燥→刷釉→清足
七、釉烧工序(8道)
支棚板→清棚板→洒砂→装窑→入窑→烧窑→冷却→开窑
八、检验工序(1道)
这就是制瓷的正确工序。谢谢
耐磨陶瓷复合管的种类有陶瓷片耐磨陶瓷复合管、自蔓燃陶瓷耐磨复合管、陶瓷环耐磨陶瓷复合管三种类型。
1、陶瓷片耐磨陶瓷复合管,由耐磨陶瓷片粘贴到管道内,可以用胶粘焊接两种方式,适用于口径大于200mm以上的耐磨管道。
陶瓷片耐磨陶瓷复合管
2、自蔓燃陶瓷耐磨复合管,是采用高技术生产工艺——自蔓燃高温离合合成法制造。该管从内到外分别由刚玉陶瓷、过渡层、钢三层组成,陶瓷层是在2200℃以上高温形成致密刚玉瓷(AL2O3),通过过渡层同钢管形成牢固的结合。适用于20-200mm的耐磨陶瓷管道。
自蔓燃陶瓷耐磨复合管
3、陶瓷环耐磨陶瓷复合管,陶瓷环是将陶瓷管件整体烧制后,用特制填充料将其浇筑在钢管内部组装而成。该管道内壁光滑、密封性密封性好,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腐蚀性能。适用于磨损严重,工况苛刻的耐磨管道。
陶瓷环耐磨陶瓷复合管
由于耐磨陶瓷复合管内表面光滑,耐磨陶瓷管具有运行阻力低的特点,可以减少耐磨陶瓷表面的磨损,延长耐磨陶瓷的使用寿命。
古代瓷制作的工序与现在已经有所不同,有人根据现代瓷制作的工艺实践,把现代气烧的陶瓷七十二道工序按照制作的工艺流程列出:
一、加工工序(八道)
选矿→原料处理→配料→装磨→运行→放磨→过筛入池→陈腐
1、 选矿:寻找矿源、矿点,挑选合适能用的原料。
2、 原料处理:(1)用轮碾机对石质原料进行粗碎。(2)土料露天堆放,通过常年风吹、日晒、雨淋、冰冻等进行风化。(3)根据工艺需要,对有些原料事先进行预烧。
3、 配料:分别按照泥料、釉料的不同种类进行称重配料。
4、 装磨:把配好的泥或釉料装入球磨机中。
5、 运行:球磨机按照泥釉不同的加工时间要求开机运行。
6、 放磨:泥浆、釉浆达到规定的细度后从球磨机中放出。
7、 过筛入池:泥浆过筛入浆池,釉浆过筛入釉池或釉缸。
8、 陈腐:泥浆、釉浆使用前存放一定的时间,以使其更加好用。
二、造型工序(二道)
设计→造型(旋模子儿、雕塑)
1、 设计:根据艺术构思或客户要求画出作品图样。
2、 造型:根据设计图样,圆器类作品用机轮旋出模子儿;人物、动物或异型类作品用可塑泥雕塑出泥子儿。
三、制模工序(九道)
打漆→分线→闸子儿→打油→和石膏浆→注石膏浆→修模→揭扇→制套
1、 打漆:在造好的模子儿上刷上调好的清漆,以利于翻制模型。
2、 分线:在打好漆的模子儿上合理地画出模型分块线。
3、 闸子儿:翻制第一扇模型时,未翻的部分须先用泥闸起来。
4、 打油:浇注模型前,在模子儿上刷一层油以利翻模。
5、 和石膏浆:在石膏桶中倒入适量的水,把石膏粉按比例加入水中,搅拌成一定稠度的浆。
6、 注石膏浆:把搅拌成的石膏浆注入闸好的模子儿待翻处。
7、 修模:待石膏浆凝固后,按照要求把石膏模外面修刮平整。
8、 揭扇:按以上步骤,逐扇把一套模型翻制完成。
9、 制套:利用翻制成的第一套模型制成外套,可大量复制同样的模型。
四、成形工序(二十九道)
(一)、注浆成形(十二道)
清模→合模→量浓度→过箩→注浆→放浆→开模→修坯→粘接→打章→干燥→抹坯
1、 清模:把模型内外全部清扫干净,以免混入杂质。
2、 合模:把模型逐扇合对起来,不留缝隙并捆扎牢固。
3、 量浓度:把浆缸中的浆打均匀,并用浓度表量出所需的浓度。
4、 过箩:把合适浓度的浆起入注浆桶时过箩,保证浆中不混入杂质。
5、 注浆:把浆注入合好的模型中,并注意经常添浆。
6、 放浆:注浆到一定时间,待坯体达到所需厚度时,把模型内多余的浆放出来(实心注浆不放浆)。
7、 开模:模型中的坯体硬化到一定程度时,把模型打开。视具体情况取出坯体或稍顷再取出。
8、 修坯:对具有一定硬度的坯体按照形体要求进行修整。圆器一般要在机轮上旋削坯体,人物、动物及异型类则手工修整。
9、 粘接:把坯体的各部分粘接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坯体。
10、打章:修好的坯体在底足部打印上窑厂或制作者的名号。也有的把名号章预先制出,然后再粘结在坯体上。
11、干燥:修整好的坯体放在有一定温度的地方进行干燥。
12、抹坯:干燥后的坯体用海绵蘸水把坯体表面抹光,使其符合精坯要求。
(二)、拉坯成形(八道)
泥浆脱水→练泥→揉泥→拉坯→旋坯→粘接→打章(刻字)→干燥
1、 泥浆脱水:拉坯泥须先使泥浆脱去一定的水分,变成软硬适中的泥料。
2、 练泥:把泥料练得均匀一致,不含空气或含很少空气。练泥有机器练和人工练两种,机器练用真空练泥机,人工练用手工铲泥杀练。
3、 揉泥:把练好的泥揉成大小合适的泥块。
4、 拉坯:把泥块放在转动的轮子上,根据预先的设计,用手拉出各种器型,即为毛坯。
5、 旋坯:在机轮上把毛坯旋成厚度合适、造型美观的坯体。
6、 粘接:在坯体上粘接耳、足、鼓钉等附件。有的还在坯体上进行捏塑装饰,使其更加美观。
7、 打章(刻字):在坯体底足内或其它部位打上作者印章,或作者刻字、落款等。
8、 干燥:对完成的手拉精坯放在有温度的地方进行干燥。
(三)、印坯成形(九道)
清模→合模→搓泥条→印坯→开模→修坯→粘接→打章(刻字)→干燥
1、 清模:把模型工作面清除干净,以防杂质进入坯体。
2、 合模:把分块模型合对起来。在印坯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有的先合模,有的边印边合,有的分模印坯后再合,不一而足。
3、 搓泥条:(搓泥条之前也先经过泥浆脱水、练泥这两道工序,因与前面手工拉坯项重复,这里就省略了。)把练好的泥拍成泥饼或搓成粗细合适的泥条。
4、 印坯:把泥饼或泥条放入模型内,用手拍打成一定厚度的坯体。
5、 开模:待坯体硬化至一定程度时,打开模型。
6、 修坯:把坯体表面的泥纹或高低不平处修平整,圆器并要进行旋削。
7、 粘接:把耳、腿等附件粘接在坯体上。
8、 打章(刻字):在坯体底部或其它部位打上作者印章,或作者刻字、落款等。
9、 干燥:把完成的坯放在有温度的地方进行干燥。
成形工序中还有其它一些成形方法,如盘泥条、泥板围接、徒手捏制等,这些都属于现代陶艺创作手法,本文省却不论。
五、素烧工序(七道)
验坯→支棚板→装窑→入窑→烧窑→冷却→开窑
1、 验坯:对入窑的精坯,按照精坯标准进行检验,合格者方可入窑。
2、 支棚板:按照所装坯体的大小调节棚板的高低和架层,在窑车上用支柱把棚板支平支稳。
3、 装窑:把合格的精坯按照品种不同分类装在支好的棚板上。
4、 入窑:窑车装好后,缓慢而匀速地推车入窑,并关闭窑门。(也有较小的气窑,不用窑车,可直接在窑内装窑。下釉烧入窑同)。
5、 烧窑:按照素烧的升温曲线进行气烧操作,达到烧成温度时止火。
6、 冷却:按照素烧的冷却制度进行冷窑,以防素胎惊裂。
7、 开窑:当窑温冷却至规定温度时,打开窑门,拉出窑车,取拿烧成的素胎。
六、上釉工序(八道)
检素胎→上水→量浓度→捞釉→上釉→干燥→刷釉→清足
1、 检素胎:把素胎逐个进行检验,剔除不合格素胎。
2、 上水:合格素胎逐个清灰上水,以使釉在素胎上结合紧密。
3、 量浓度:把釉缸中的釉浆搅拌均匀,并用浓度表量出合适的浓度。
4、 捞釉:用箩捞取混入釉缸釉浆中的杂质,以保证釉面质量。
5、 上釉:采用涮釉、浸釉等方法上釉,使素胎内外皆有釉。
6、 干燥:上好釉的釉坯,放至有一定温度的地方进行干燥。
7、 刷釉:为达到要求的釉层厚度,干燥后的釉坯上再涂刷上一层釉。
8、 清足:把釉坯足子上及其它地方多余的釉子清除掉。
七、釉烧工序(八道)
支棚板→清棚板→洒砂→装窑→入窑→烧窑→冷却→开窑
1、 支棚板:按照所装釉坯的种类,支平支稳合适的棚板架层。
2、 清棚板:棚板支好后,把棚板上面磨平,下面清净。
3、 洒砂:在棚板上洒一层薄而匀的耐火粉砂,以防止产品烧后粘足。
4、 装窑:把釉坯按照不同品种装在合适的棚板上。
5、 入窑:把装好釉坯的窑车缓慢而匀速地推入窑内,并关闭窑门。
6、 烧窑:按照气窑釉烧工艺制度进行烧成操作,到最高温度时止火。
7、 冷却:按照釉烧窑的冷却制度进行冷窑。
8、 开窑:当窑温冷却至规定的温度时,打开窑门,拉出窑车,取拿成品。
八、检验工序(一道)
检选分级:把成品逐个进行检验,按照钧瓷标准进行分级,对于正品以上的登记入库,对于残次品进行缺陷分析后作销毁处理。
从火力发电厂煤粉管和灰渣管管道系统的实际应用出发,简要评述了现有耐磨管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介绍了常规陶瓷复合管的发展历史、制备方法及其基本性能,并与常规的高铬铸钢管、铸石复合管进行了综合性能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开发的金属陶瓷复合管是煤粉、灰渣管道系统理想的耐磨管材。
陶瓷环耐磨弯头属于耐磨弯头一种,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比普通陶瓷耐磨弯头耐磨性显著提高。
耐磨陶瓷环弯头内衬氧化铝陶瓷。耐磨陶瓷环弯头内衬陶瓷管为一段一段套式。一体耐磨陶瓷弯管成型法是运用精选的化合铝微粒,用特种成型方式烧制出内衬陶瓷管道,其内衬陶瓷晶体与帖片陶瓷_同样。其长处是管道内壁溜光,浆体就不可能渗透,同时陶瓷弯头具有很高的硬度,等静压制干粉成型的工艺对陶瓷晶体结构的均一性非常有利。符合对管道质地要求高的输渣及除灰制度,可大批量出产一体成型耐磨弯头。
陶瓷环耐磨直管 管道内部陶瓷管制作:
Al2O3陶瓷:氧化铝含量高,结构比较致密,具有特殊的性能,故称为特种陶瓷。Al2O3.陶瓷材料是以氧离子构成的密排六方结构,而铝离子填充于三分之二的八面体间隙中,这是与天然刚玉相同稳定的α-Al2O3结构,因此陶瓷具有高熔点、高硬度,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陶瓷贴片硬度≥HRA85,仅次于金刚石的硬度,而且表面光滑摩擦系数小,耐磨性能_理想,尤其是在高温氧化性介质或腐蚀介质中。
陶瓷环耐磨直管的优点:
1、陶瓷环是一个整体,没有缝隙,是陶瓷贴片无法比拟的。
2、陶瓷环采用等静压成型的陶瓷环致密性_、陶瓷尺寸__。
3、陶瓷环直管整体制作同心度好,耐冲击、耐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