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陶瓷腰线是什么

狂野的绿茶
感动的小甜瓜
2023-03-24 19:09:55

陶瓷腰线是什么?

最佳答案
无限的星星
爱听歌的柚子
2025-09-30 05:41:21

一般空间墙面只使用一条饰线,安排在离地面0.8米至1米的位置,也称腰线。瓷砖腰线的位置就好像服装的腰线一样,是不可或缺的点缀。如时装的流行发布一般,决定家居装修风格的瓷砖腰线,亦有着自己的潮流变化。腰线是建筑装饰的一种作法,一般指建筑墙面上的水平横线,在外墙面上通常是在窗口的上或下沿(也可以在其它部位)将砖挑出60×120mm,作成一条通长的横带,主要起装饰作用。这在一些较早的装饰比较简单的建筑中常可看到。现在的建筑中还有用这种方法的,不过有些是用不同的装饰材料或不同的颜色来作腰线,在卫生间的墙面上用不同花色的瓷砖(有专门的腰线瓷砖)贴一圈横向的线条,也称为腰线。腰线主要以陶瓷、树脂、金属(不锈钢)等材料为主,新型的材质还有PS发泡线条,其中金属类的腰线主要在大型建筑物装修中使用多,家庭使用的以陶瓷和树脂材料为主。在矿建中也经常用腰线控制巷道的坡度。形体学内引申的“腰线”是身材比的分割线,是计算上半身和下半身比例的参考线,这一规则自10年“七七”在2010亚洲小姐选美大赛提出以后沿用至今,成为了一个不成文的比例计算参考线。腰线砖多为印花砖,上面多为一些色彩鲜艳可爱精美的图案花纹,为了配合墙砖的规格腰线砖定为6厘米高,20厘米宽的幅面,它的作用就像一根美丽的腰带,环绕在墙面砖中间,为单调的墙面增色,改变空间的气氛。

最新回答
俊秀的海燕
飘逸的冬瓜
2025-09-30 05:41:21

瓷砖的发展史 历史背景 瓷砖的历史应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当时,埃及人已开始用瓷砖来装饰各种类型的房屋。

人们将粘土砖在阳光下晒干或者通过烘焙的方法将其烘干,然后用从铜中提取出的蓝釉进行上色。

公元前4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也发现了瓷砖,这种瓷砖以蓝色和白色的条纹达到装饰的目的,后来出现了更多种的式样和颜色。

古代砖窑遗址 中国是陶瓷艺术的中心,早在商殷时期(公元前1523-1028 年),中国就生产出一种精美的白炻器,它使用了中国早期的釉料进行粉饰。

数个世纪以来,瓷砖的装饰效果随着瓷砖生产方法的改进而提高。

例如,在 *** 时期,所有瓷砖的装饰方法在波斯达到 了顶峰。

随后,瓷砖的运用逐渐盛行全世界,在许多国家和城市,瓷砖的生产和装饰达到了顶点。

在瓷砖的历史进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马赛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地砖、安特卫普的釉面砖、荷兰瓷砖插图的发展以及德国的瓷砖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古代,瓷砖都是手工制作,也就是说,每一块瓷砖都是手工成型,手工着色,因此每一块瓷砖都是一件独特的艺术品。

瓷砖几乎被用到建筑的方方面面,譬如:墙壁、地面、天花板、壁炉、壁画以及建筑的外墙等。

如今,全世界范围内,瓷砖不再是手工制作,手工着色,而是运用自动化的生产技术,人的手只是用来把瓷砖安装好。

与过去一样,室内室外都使用瓷砖进行装饰,譬如:地面、墙面、台面、壁炉、喷泉以及外墙等等。

一.中国瓷砖发展史简述 虽然早在六千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中国大地上就有半坡人在制作陶器,可是几千年来中国陶瓷一直主要局限于日用陶瓷和工艺陶瓷领域,少量的建陶产品也是指用手工或半手工的形式生产的陶砖陶瓦。

瓷砖做为现代建筑陶瓷的一种,欧洲才是其发源地。

1914年吴佑卿在温州创办青山瓷窑,开创了中国近代的建陶生产。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泰山砖瓦、德胜窑业、西山窑业等企业相继成立。

其中温州民族资本家吴百亨聘请技师于1939年在温州市郊西山建成了西山瓷器厂,于1943年成功地生产出我国第一块釉面砖,从而揭开了我国建筑陶瓷工业的序幕。

由于当时设备及技术工艺上的落后,所以发展至1949年,全国陶瓷墙地砖年产量仅为2310平方米。

此后西山面砖厂、景德镇陶瓷厂、沈阳陶瓷厂、唐山建陶厂等大企业建立, 1960年,全国陶瓷墙地砖年产量达到了211万平方米,至1980年全国年产量达到了1261万平方米。

1983年,佛山耐酸陶瓷厂从意大利引进中国第一条全自动陶瓷墙地砖生产线,掀起了中国建陶业第一轮发展 *** ,从此中国建筑陶瓷行业驶进了飞速发展的轨道。

1989年至1990年,中国瓷砖的产品线由白瓷片、彩釉砖扩大到耐磨砖、抛光砖及彩釉马赛克等品类,从而使瓷砖的花色品种更加丰富;1992年至1993年,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迅速提高了中国建陶的生产能力。

1993年中国的建筑陶瓷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从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大国。

1998年至1999年,许多原乡镇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经营机制的改变使企业活力进一步得到增强,从此中国瓷砖的生产更加突飞猛进。

预计2006年,中国建筑陶瓷年产量将达到50亿平方米,超过世界总产量的50%,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

二.中国瓷砖文化的诞生与发展 中国的瓷砖文化是伴随着中国瓷砖生产技术与产品的更新换代而诞生与发展的。

中国瓷砖起步很晚,瓷砖文化也产生得晚。

1996年之前,瓷砖的生产是没有多少文化概念的。

早期的瓷砖产品由于产品供不应求,很少有人去注重文化方面的东西,更没有品牌文化与产品文化的区分。

有些瓷砖虽然在表面印上一些朴素的花纹,也只是为了增强产品的美感,避免产品的过于单调。

1996年,斯托肯公司开发出三维克隆石,模仿花岗岩的纹路与肌理,是比较早的一款有意仿石的产品;不久鹰牌陶瓷也推出仿花岗岩的大颗粒抛光砖产品;1998年,东鹏金花米黄问世,是第一款仿制大理石的瓷砖产品; 在仿古砖生产方面, 1996年马可波罗对彩釉砖中一些具有古典味道的产品进行深入挖掘,推出哑光复古砖,成为国内最早生产仿古砖的企业。

并且马可波罗借助文化营销手段的大力推广,揭开了仿古砖大批量生产及普及应用的序幕。

仿古砖从此成为与抛光砖、釉面内墙砖(瓷片)并列的建筑陶瓷三大类别之一。

伴随着瓷砖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品品类的不断增加和产品花色的不断更新,瓷砖文化也应运而生,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

应该说最注重品牌文化建设的企业是东鹏陶瓷和马可波罗,两者的作为都在中国瓷砖文化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前者着力推进品牌文化的规范化,在陶瓷行业内率先导入CI,成就企业和品牌整体形象的提升;后者引领了仿古砖文化的发生与发展,并且最近积极推动建设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使中国的建筑陶瓷产业有了历史上的鲜明印记。

三.中国瓷砖文化的具体状况 (1)瓷砖的品牌文化 瓷砖的品牌文化分类有多种。

如从是否具有原创性上可分为原创性的品牌文化和非原创性的品牌文化;从品牌的价值取向上可分为强调品质的品牌文化、强调生活情调的品牌文化、强调自然性生态性的品牌文化等等;从文化体系上的分类是最简便的一种分类方式。

瓷砖的品牌文化从文化体系上分一般分为三类。

一类是西方文化类,这类比较多。

如马可波罗、蒙地卡罗、萨米特、格莱斯、路易摩登、罗马利奥等;二类是东方文化,比较少,如冠珠、圣陶坊、大唐合盛等;第三类是其它类,不严格界定瓷砖文化的风格。

如鹰牌、金朝阳、惠万家等。

(2)造成目前品牌文化欧化定位盛行的原因主要有: 1.是对品牌国际化的要求。

就如同联想集团为了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促进产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把联想在国际上的商标由“legend”改为 “lenovo”。

2.是中国瓷砖设计开发水平还比较落后。

中国瓷砖生产是从引进国外生产设备、生产线肇始,十几年来虽然生产量大幅度提高,但是对产品开发设计方面不够重视,全国几千家瓷砖生产企业中,大多数企业以模仿跟风为主,真正具有产品研发能力的企业廖廖无几,有完备的产品研发中心的企业就更少之又少。

尤其是相对于意大利、西班牙等世界陶瓷生产强国更是落后不止一个档次。

3.是欧洲设计理念与产品文化的成熟。

欧洲作为现代建陶的发源地,不仅生产设备、技术工艺等方面领先中国,在产品设计与品牌运作等方面也是非常成熟。

欧洲的建陶产品设计注重个性化,主张以具深刻洞察力的消费者分析与调研作为产品生产与研发设计的出发点,以个性化的产品引导消费者的需求。

从而使产品的设计一直走在消费者需求的前端。

总之欧洲建陶发展是整体上领先中国的。

4.是受部分消费者崇洋 *** 思想的影响。

有些企业为了迎合一部分消费者崇洋 *** 思想的要求,将品牌文化风格定位为欧洲风格。

四.什么是瓷砖文化 瓷砖文化就是在注重瓷砖作为装饰装修材料这一实用价值的基础上,对其赋予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功能,从而强化其视觉上的美感效果和审美价值,达到与消费者进行情感沟通的目的。

简略来讲,瓷砖文化就是把瓷砖从物质产品提升为文化产品,在瓷砖实用的价值上再附加上文化的价值,从而提高瓷砖产品的含发 五.瓷砖文化的作用 1、有利于品牌的发展。

瓷砖文化是瓷砖品牌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瓷砖文化的思考与挖掘,可以丰富品牌内涵,提升品牌影响力。

户 2、有利于区分产品。

如果没有瓷砖文化,区分产品的方法只能从产品外观上来区分,如产品纹理,色彩以及是否哑光等。

这种基于产品本质的区分方式不容易在消费者心中留下记忆点。

而瓷砖文化可以给消费者以想象的空间,更容易增强对产品外观的理解与记忆,并在对产品的审美中加入自己的情感因素。

3、有利于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在同质化较严重的瓷砖行业,同样一个产品,其所附着的文化的不同会带给受众不同的心理感受。

同样一款渗花砖,叫巴洛克和叫渗花砖给人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其附加值也是不同的。

所以有人说,卖瓷砖其实就是卖文化。

4、瓷砖文化可以丰富产品的外观表现,给产品以研发上的思路。

瓷砖文化可以引产品设计理念的创新,从而设计出更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

六、瓷砖的产品文化 产品文化作为瓷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承载着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在产品层面上的延伸,另一面又承载着消费群体对产品特色、品牌文化及企业文化的认知。

因此对产品文化的重视过程也是企业及品牌对消费理念进行认识和完善的过程。

中国瓷砖的产品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从单纯模仿到个性化、艺术化的发展过程。

(一)模仿阶段的产品文化 1、仿石的产品文化 中国现代建筑陶瓷生产是从釉面砖开始的,后来抛光砖崛起,逐渐成为建陶产品门类中最重要的一类。

在中国建陶生产起步阶段,产品是供不应求的,那时并没人注重产品文化,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中国建陶企业大上生产线,建陶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建陶产品逐渐供大于求,供求矛盾开始显现,企业才开始注重营销,通过对产品卖点的挖掘确立产品的与众不同之处。

最初的产品卖点是仿石。

因为瓷砖的应用范围,多是在夺取原来石材制品的消费市场,因此选取比石材材质更好,又具有石材应用效果作为瓷砖产品的卖点以打开市场占领市场。

一时间,以石命名的瓷砖产品多如牛毛。

如金花米黄、天山石、金殿石、雪玉石等。

虽然最初仿石理念的提出是为了争夺石材的市场,可是后来仿石理念得到了有效延伸与衍化,因为瓷砖逼真的仿石材效果让家居中有了接近自然的装饰效果,从而从基于产品本质的“对石材的替代品”过渡到了文化的对“消费者心理需求的满足”。

因为仿石理念的出现,在抛光砖和瓷片方面都以更接近石材纹理为荣。

也因此从产品设计还是产品命名都脱不开仿石的思路。

仿石的提法延续了近十年之久,并一直成为瓷砖产品文化的主流。

直到最近几年,仿石文化才渐被其它文化代替。

2、仿古的产品文化 仿古的瓷砖产品以仿古砖为主,仿古砖注重图案与装饰设计,注重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其装饰风格的不同。

因此仿古砖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及个人风格的产品。

近来又兴起了仿古瓷片,把仿古的产品理念又拓宽了。

3、仿其它物质的产品文化 二十世纪末期,有些观念比较领先的瓷砖生产企业开始突破仿石的概念,于是仿毛仿皮仿木仿丝绸仿金属等等的一系列瓷砖产品开始出现。

最初是瓷片通过丝网印花的形式达到非石纹效果,紧跟其后的是仿古砖。

由于仿古砖哑光的特点,更容易达到毛、皮、木及丝绸等物质沉静自然的肌理效果,所以仿古砖真正把这种仿制形式发挥到了极致。

(二)、艺术化的产品文化 由于釉面砖主要应用在个人化比较强的厨卫空间,受个人化风格的要求比较高。

所以相比抛光砖等其它建陶产品而言,釉面砖最早注重产品的艺术性体现,以满足空间设计的个性化需求。

釉面砖通过各种工艺实现花色的变化,釉面砖花片与腰线成为展现釉面砖艺术性的最主要载体。

艺术拼花的出现使瓷砖又多了很多欣赏价值。

只是最初艺术拼花要通过机械切割,比较费时费力,加工效果也比较粗糙。

后来水刀切割的运用,使艺术拼花的切割达到了自然流畅的效果,艺术拼花呈现出斑斓多姿的风格。

由唯美陶瓷发起创建的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展出一批在抛光砖上进行艺术加工的产品。

通过雕刻、切割等方法在抛光砖上加工出书法、绘画等作品,真正的把瓷砖变成了艺术品。

七.中国瓷砖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 品牌文化方面 1、以中国文化作为品牌文化的品牌会更多,对文化层次的挖掘也会更深入。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文化也会渐渐成为受国外人士广泛关注的焦点,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外人士喜欢沉郁内敛的中国文化以及具有浓厚装饰性与艺术性的中国艺术品。

因此如何有效挖掘中国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并加以创新利用,成为为现代时尚人士所接受的东西,是最迫切和最现实的问题。

2、对中西方文化兼容的品牌也会更多,更容易适应国际化的趋势要求。

未来将会有很多企业淡化自己的品牌文化风格趋向,而是以一种包容的心态使自己的产品及品牌更具有宽泛性,从而根据全球化趋势的要求以及消费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产品文化的风格调性。

3、品牌文化会与企业文化、产品文化结合得更为紧密,三者的统一性将会加强。

未来的品牌文化建设将会突破目前过于概念化的局限,真正与企业文化、产品文化相结合,从而使企业、品牌、产品三要素相互支持相互扶助,更加协调地发展。

4、品牌文化将跨越目前这种仅仅围绕企业、产品等要素的局限,会更加紧密地与社会文化链接、交融,从而更加开拓品牌的发展视野。

(二)、产品文化方面 1、模仿的介质方面会更宽泛。

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介质出现在瓷砖模仿的视野中,从而给人们以新的视觉冲击。

2、技术工艺上会更精湛,视觉效果会更佳。

技术工艺上的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将会支持产品设计方面的不断提升,从而使产品设计花色上更丰富,创意上更独特、个性,整体效果更完美。

3、对其它艺术门类的模仿、借鉴与融合会更丰富,瓷砖的装饰性、艺术性会更加突出。

随着消费者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瓷砖的应用功能将会逐步弱化,瓷砖的装饰性、艺术性将会变得更加重要。

因着这种需求,瓷砖生产企业也会越来越重视瓷砖新品设计上的研发,瓷砖的产品设计必定会借鉴更多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法,从而使瓷砖产品以更具表现力和个性化的风格成为空间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分类标准 国家分类标准: 瓷质砖 吸水率 小于等于0.5% 炻瓷质 吸水率 大于0.5%小于等于3% 楼兰仿古砖--楼兰古韵 细炻质 吸水率 大于3%小于等于6% 炻质砖 吸水率 大于6%小于等于10% 陶质砖 吸水率 大于10% 吸水率表达: 陶质砖>10%≥炻质砖>6%≥细炻质>3%≥炻瓷质>0.5≥瓷质砖 依用途分: 外墙砖、内墙砖、地砖、工业砖等 依成型分: 与压成型砖、挤压成型砖、可塑成型砖 依烧成分: 氧化性瓷砖、还原性瓷砖 依施釉分: 有釉砖、无釉砖 依吸水率分: 瓷质砖、炻瓷砖、细炻砖、炻质砖、陶质砖 依品种分: 釉面砖 、通体砖(同质砖)、抛光砖、玻化砖、瓷质釉面砖(仿古砖) 依生产工艺分: 印花砖、抛光砖、斑点砖、水晶砖、无釉砖。

随着现代瓷砖工艺技术不断壮大发展,还衍生出多种创意瓷砖来迎合人们不断更新的家居装修理念。

如:喷墨印花砖、木纹砖等。

九.瓷砖特性 尺 寸:产品大小片尺寸齐一,可节省施工时间,而且整齐美观。

吸水率:吸水率越低,玻化程度越好,产品理化性能越好,越不易因气候变化热胀冷缩而产生龟裂或剥落。

平整性:平整性佳的瓷砖,表面不弯曲、不翘角、容易施工、施工後地面平坦。

楼兰全抛釉瓷砖-黄金甲 [2] 强 度:抗折强度高,耐磨性佳且抗重压,不易磨损,历久弥新,适合公共场所使用。

色 差:将瓷砖平 於地板上,拼排成一平方公尺,离叁公尺观看是否有颜色深浅不同或无法衔接,造成美观上的障碍。

尊敬的飞鸟
俊秀的灯泡
2025-09-30 05:41:21
一、国内建筑陶瓷产品的总体情况

(一)建陶行业基本情况

国内的现代墙地砖生产始于1939年建成的浙江温州西山面砖厂,它带动了唐山、景德镇、佛山、沈阳等地墙地砖企业的发展。直到1978年我国的墙地砖生产仍然很落后,企业规模小,产量低,品质差。产品以152×152mm 白瓷片为主,还有108×108mm的面砖,在当时马赛克是一种重要的产品,建陶产品还远未形成气候。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里,国内建陶行业得到迅速发展,在企业规模、从业人员、产品产量等方面都堪称世界之最。不仅国内建陶企业蓬勃发展,而且外资企业在中国也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机会。这时期的建陶业可谓四处开花,遍地结果。长期存在的“三山鼎立”局面被打破,在国内形成“三山一海夹两江”的产业布局结构,“三山”指广东佛山、山东博山、河北唐山:“一海”指上海,包括江浙地区;

“两江”一指四川夹江,包括川渝地区,二指福建晋江,泛指福建省。这是最重要的建陶产区,例如:在我国最大的墙地砖产区佛山,有300多家企业,1000多条现代化的墙地砖生产线,其年产量比整个意大利的年产量都大。山东在淄博和临沂地区有100多家陶瓷企业,年产量在2.5亿平方米左右,新兴的建陶基地四川省有建陶企业250多家,年生产能力在4亿平方米左右,仅夹江县陶瓷企业就有120多家,310多条生产线,生产能力达3亿平方米。由于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这些西部地区成为建陶行业结构调整和新一轮发展的亮点和热点。

(二)建陶产品基本状况

1、产品产量最大化。产量大,花色品种多,据不完全统计,1997年我国釉面砖年产量7.26亿平方米,墙地砖年产量11.15亿平方米,早在1993年建陶产量达到世界第一位,并占世界产量的五分之二。

与此同时,产品品种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十几年前我国建陶产品只有内墙釉面砖、陶瓷锦砖、红地砖等少数品种,花色单调,规格单一。随着业内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使我国建陶产品质量和档次有了质的飞跃。各企业积极开发新产品,花色品种繁多,已拥有并能够生产不同品种、不同规格、不同功能、不同装饰效果的建陶产品。如按材质分有:

精陶釉面砖、炻质彩釉砖、瓷质砖和锦砖。按使用功能分有:

内墙砖、外墙砖、地砖、广场砖、梯级砖。开发了仿花岗石砖、渗花抛光砖、大规格异型抛光砖、抗菌陶瓷等新品种。

产品规格尺寸齐全,最大的可达1000×1000mm,800×1600mm,还能生产色彩斑斓的腰线砖和各种异型瓷砖,一批知名企业和著名品牌正在崛起。

2、产品规格趋大化。现在多数企业愿意生产大规格墙地砖,小规格瓷砖受冷落,许多企业能开发500×500、600×600的地砖,少数企业能生产800×800、600×900的地砖,极少数企业能开发1000×1000及以上的超大规格瓷砖,不仅地板砖越做越大,就连内墙瓷片也有做大的倾向。在传统的200×300产品基础上,不少企业开发出330×480、250×380、333×666等大规格瓷片。

3、瓷砖装饰品位化。为满足瓷砖装饰个性与丰富性的要求,装饰技术和手法有了很大提高,朝高品位、高档次发展。如在瓷砖印花技术方面应用了喷墨彩技术、滚筒印花等新工艺,使瓷砖装饰风格多样化,并且装饰手法也丰富多彩,如外墙砖一改过去呆板的一色上墙为三色混贴,厨卫瓷片使用腰线和花片砖装饰以及地爬墙一体化砖的使用。与此同时,“三砖”概念变得模糊,例如地板砖可作外墙装饰,外墙砖可作室内装饰,这种混合使用的方式更体现瓷砖装饰风格的多样化和新颖性。

4、产品品质两极分化。国内建陶行业涌现出了一批质量好、档次高的企业,在各个产瓷区都有代表,成为行业内的主打品牌。但是从总体上看质量是很低,并且地区间、企业间质量水平参差不齐,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形成的反差尤为明显。以台资企业为例,分布在上海、江浙等地的外资企业,虽然数量不多、产量不大,但是质量优、品质好、牌子响。产品定位度十分高,附加值高,如亚细亚瓷片、斯米克抛光砖、诺贝尔、冠军瓷砖,其售价是国内企业难以企及的。

二、建陶产品呈现出的几大特性

国内建陶产品丰富多彩,应有尽有。一批批质量好、档次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层出不穷,一批批有信誉、有知名度、有美誉度的名牌横空出世,一批批规模大,势力强的企业纷纷崛起。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国内建陶业的缤纷色彩。但目前的市场,却与这种色彩相反,出现相当沉闷的现象,建陶产品呈现出三大特性。

l、同质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水平的提高,陶瓷产品出现“同质化”倾向,即建陶产品的质量差异逐渐缩小,无论在品种、品质、规格、型号、花色上都很接近,品牌成为区分产品的重要标志,容易出现仿冒产品,尤其是名优产品易被仿冒。加之企业产品的创新能力差,除少数企业能不断开发新产品外,许多企业不具备开发能力,都挤在同一个层面,同一个档次,同一块市场蛋糕上恶性竞争。

毫无疑问,建陶产品同质化时代已经来临,在建陶产品质量趋同的背景下,为争夺有限的市场,价格战烽烟四起,竞价销售越演越烈。为提高市场竞争力,不少企业在维护品牌形象,加强营销服务等方面独辟蹊径,走出了一条新路。

2、跟风性。建陶行业也爱赶时髦,许多企业把市场上什么好卖就生产什么作为指针,这本是很正常的经营行为,但在实施过程中却走了样,演变成了一种“跟风行为”;一窝蜂的跟着市场撵,频频步人后尘,在别人后面起哄,没有或者从来不细分市场和寻找市场差异以及市场空档。一哄而上的结果导致大量的雷同产品上市,为了降低库存加速周转,只好选择竞价销售和跳楼抛售,把企业引进了恶性竞争的怪圈。

3、模仿性。建陶行业存在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部分企业搞新产品开发不是在科研上下工夫,而是眼睛向外盯住别人,擅长于拿来主义,习惯于模仿,既省事又节约科研经费,两全其美,但其结果是自己的东西少,拿来的东西多,创新的东西少,克隆的东西多,没有自己独立的知识产权和产品。并形成两条模仿链:内地企业→沿海企业→国外企业,即内地企业模仿沿海企业的产品,而沿海企业模仿国外企业的产品。另一个链条是小企业→大企业→名牌企业,即小企业模仿大企业的产品,大企业模仿著名企业的产品,有的干脆就是制造仿冒产品。一个企业花了很多心血开发出的某个新产品,不出三个月仿制品就会接踵而来,大量面市,这既挫伤了搞科研开发的积极性,又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

三、当前建陶产品开发所呈现出的特点

现在市场上的建陶产品琳琅满目,丰富多彩,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很难对当前产品作准确的定性分析,但总体来看,建陶产品呈现如下特点:

1、内墙高档化。现代人居观念改变了过去“重厅轻厨”

意识,把厨房和卫生间作为家庭装饰、装修的重点和构思设计最精彩的地方,各种瓷片成为厨卫家装的精美衣裳。高光、亚光、无光釉面砖及腰线和花片的整体搭配,使内墙装饰美仑美奂,日趋高档。内墙高档化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瓷片内、外在质量的提高,二是装饰风格和装饰效果得到提升,三是科技含量大为提高,新材料、新科技在内墙瓷片上的运用日趋广泛。

2、外墙瓷质化。外墙装饰砖经历了由陶质到炻质再到瓷质的过程,长条砖和小方砖日趋没落,瓷化程度高的外墙砖将受欢迎,并逐步取代陶质和炻质砖。

3、地砖石材化。毫不夸张的讲,整个建陶行业都在做石头文章,把天然石材(目前还主要集中在花岗石和大理石两类题材上)作为开发的蓝本。如白塔集团开发的白塔王石系列,欧神诺开发的雨花石系列,新中源开发的琥珀石系列。

这类企业把瓷砖石头化的开发理念推向高潮,在大企业的带动下,建陶行业出现了以“石”为本的开发局面。

四、流派的雏现和发展

对于流派这一概念的使用,在陶塑、陶艺界并不鲜见。

如著名陶艺家刘传的陶艺作品自成一派,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流派,而石湾公仔、潮州工艺美术瓷和景德镇的工艺瓷均形成各自的理念和风格,自成派别。对于流派的使用广泛而无异议。而对于瓷砖产品而言,似乎还没有出现过流派概念的使用,在建陶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中,“流派”的概念从未提出。这里首次提出且很有必要,因为瓷砖开发设计的流派现象是客观存在的,瓷砖的开发设计者和生产供应商,已经自觉或不自觉的把自己融入到各种流派之中。把握和分析了几个主要流派及其产品,便理清了市场脉络和发展流行方向,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承认消费观念的差异性、消费层次的多样性和市场的丰富性,是划分瓷砖产品创作设计的基础和派别的前提,从目前的瓷砖产品设计、开发看,主要形成以下四大流派:

1、古典主义流派。怀念过去也会成为时尚,复古作为一种现象,为瓷砖的设计、创作提供了灵感。仿古砖的出现,正好迎合了人们的复古心理和怀旧情绪。这类砖的潜力很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正面放大效应。国内各大企业均能生产各式各样的仿古砖产品。如鹰牌、东鹏、白塔;国外的仿古砖则更胜一筹,例如位于意大利萨索罗地区的ASTER MADE公司,利用三次烧技术生产从马赛克到名贵的雪花石,从柔和的塑料浮雕到各种具有中世纪风格的装饰品和罗马肖像画,极具古朴、典雅之神韵。

2、自然主义流派。回归自然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普遍心理需求,仿自然类产品明显满足了人们的这种愿望。仿石砖成为自然主义流派作品中的杰出代表,国内外的厂家都把石材作为开发方向,师法自然,仿花岗石和仿大理石是两类主要产品。而在国外不仅仅局限于两种主流产品,还把目标定得更远更宽,例如仿火山岩质地石材的作品,仿珊瑚礁有暗礁效果的作品。

3、现实主义流派。流行时尚成为写实派的主流,这类作品浩瀚博大,造诣性高,有着很高的水平。例如大颗粒系列地砖、金花米黄系列抛光砖、丽晶石、雨花石、太阳石、琥珀石、天韵石等等,不一而足,不胜枚举。

4、超现实主义流派。它反映了一种趋势和前卫的消费观念,具有引导性、前卫性和前瞻性等特点。“概念砖”的产生便是超现实主义流派悄然崛起的结果。这类作品虽然数量不多,但大多以精品面目出现,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观赏价值。

风格的出现和流派的形成,反映了人们审美情趣的多元性和市场需求的广泛性。需要指出,把瓷砖仅仅当作一种产品似乎难以说明其内涵,瓷砖不仅仅是一种产品,更多的时候应当把它看作是一件“作品”。这是一种观念上的转变和提升,而只有把瓷砖的开发设计定位在“作品”层面上,其影响才是深远和持久的。当人们从作品的角度来审视瓷砖产品的开发、生产和消费时,便能带来许多新的感受和启迪。

五、建陶产品开发趋势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不断运用,推动了建陶产品的开发,向着更高、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时受设计、装饰理念的影响,其工艺设计和开发将出现以下“六化”趋势。

1、时装化。受市场的影响,产品更新速度非常快,产品生命周期大为缩短,新产品层出不穷,用“年年月月砖相似,月月年年砖不同”来描述恰如其分。小批量、多品种、转产快成为工业化大生产的新特点,建陶产品就象时装一样一年流行几个款式,乃至许多款式。最大的特点有两个,一是反应迅速,升级换代快,二是追赶潮流,追求时尚,追逐流行色彩。

“陶瓷时装化设计”理念源于两个因素,一方面现代高科技手段的引入,全电脑化的设计平台为其开发提供了保障。

另一方面市场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和加快产品方案储备。“陶瓷时装化设计”对建陶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它将在产品设计及装饰风格上别出心裁、别具一格,创造卖点,制造时尚,引领潮流。

2、个性化。为摆脱产品同质化的影响,有些企业着力开发个性化产品,可以肯定的说,建陶产品“个性化时代”已经来临,个性化的大敌是模仿。在强调特色,张扬个性,力求完美,突出不同的观念支配下,靠模仿别人是没有出路的。如果走大众化产品路线的建陶企业将举步艰难,不重视个性化产品开发的企业,最终会被淘汰出局,因此许多企业都举起“个性化”大旗,根据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产品开发,提供更多的个性化产品,通过体现产品的差异化来寻找和开拓市场空间,通过产品的差异性来带动新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激活市场。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广东的欧神诺企业,为避开同行之间的低水平竞争,实施“专门化”策略,将产品定位于“个性化装饰艺术的典范”,通过细分市场和消费者,以满足某一群体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为目标,开展产品研发和营销活动,取得较大成功。

3、人性化。瓷砖不再是冷冰冰的无情之物,而是充满亲和力的有情之物,一片普通的瓷砖,却充满了人性关爱。

在它里面注入了许多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体现了“人与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可以说是人性化的产品,产品所蕴涵的文化内涵流光溢彩,如在产品命名方面,以瓷质砖为例,以前简单的称为瓷质砖、通体砖、玻化砖,把它称之为“理性命名法”,简单、枯燥,缺乏吸引力。现在不同,同一块瓷质砖称之为丽晶石、雨花石、幻彩石、彩虹石、琥珀石,这样美丽动听,又亲切自然,把它称为“感性命名法”,既有神秘色彩,又充满诱惑力。这种命名法已由单个产品扩展到整个产品系列,如倡导“人性、科技、环保”理念的白塔集团开发的内墙瓷片之春、夏、秋、冬系列。倡导“缔造灵性空间”理念的东鹏集团开发的地板砖之太阳石、银河系列等等,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4、艺术化。瓷砖将越做越精美,生产水平的提高,设计观念的更新,文化内涵的注入使瓷砖已不再是一件简单的产品乃至可以称为凝聚了创作者心血的艺术品。“名家设计与名师主厨”观念将被消费者接受,尤其是知名建筑家、设计师、艺术家会大量介入建陶行业,更使瓷砖设计与装饰范围变得丰富多彩,在设计手法和装饰技巧上达到艺术化的效果。如随着三次烧乃至多次烧技术的成熟和广泛运用,使许多充满灵性的瓷砖艺术品进入千家万户。

5、自然化。受自然化倾向的影响,美到极致是自然,使仿古、仿自然类产品受欢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和审美情趣的提高,返朴归真、贴近自然、回归自然将成为重要的消费理念。仿古砖渐成时尚,虽然充满现代感的流行色彩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但古璞典雅的、充满自然意蕴的建陶产品将大受欢迎,并已出现了这种趋势。例如:文化石显示大自然之美妙效果,反映了现代人对都市生活的厌倦和回归大自然的渴望。自然化不是简单的对自然物的复制,而是充满了对设计者灵感的创作物,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严谨科学的。自然化既体现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又体现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即设计中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毫无疑问充满自然韵味的建陶产品将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6、多功能化。这是许多大企业新品开发的新方向,瓷砖产品正在突破过去仅限于耐用和装饰的范围,朝着功能多样化的方面发展。由于将多功能开发理念注入到新产品开发中,新型的多功能陶瓷不断涌现,结构陶瓷、功能陶瓷、纳米陶瓷发展势头很好。具有多功能的陶瓷产品也不断涌现,如具有吸引功能、反射音响的专用音响功能瓷砖;具有防止静电性能的防静电瓷砖;具有抗菌、保洁功能的抗菌瓷砖。

许多企业在这方面做出了表率,如东鹏集团新近推出的纳米易洁陶瓷,白塔集团推出的抗菌陶瓷,华光集团研制的陶瓷沙发,既打破了陶瓷的传统造型,又拓展了陶瓷的新功能,这类产品极具市场竞争力。

以上所论述的是瓷砖设计、开发趋势。一个好的创意,一个好的产品出现,需要必要的技术支持,有赖于相关配套产业的支撑才能实现。如在陶瓷强国意大利,其设计、开发理念和创新产品之所以能引导世界潮流,因为它有强大的技术支持,该国最近开发的新型产品,“在压机压制过程中实现对瓷砖装饰”的技术及利用该技术开发的瓷砖新品种,需要压机、窑炉与各种新型陶瓷机械设备的配套,这有赖于陶机配套业的发展,技术上的进步方能支持工艺上的改进。例如意大利FERRO公司利用高技术生产出的天然石系列、湿法造粒系列、大颗粒系列产品,具有非凡的艺术效果。再如“釉面玻化砖的复合压制成型装饰技术”及其产品,釉压工艺需要新型色釉料的支持和新型的粉料装填系统(线性布料车、连续性二次粉料装填系统、阶段性二次粉料装填系统、智能绘画系统)。

技术的进步也在变革着传统意义上的瓷砖产品,包括瓷砖的厚度、规格与成型过程。如SYSTEM公司利用最新成型薄板专利技术,生产的瓷砖板材不仅规格大,而且易弯曲,最大规格可达3平方米,厚度仅为3毫米。SYSYTEM公司最近在四川省会成都市召开的2001年四川建陶年会“上,展示了这种最新型的产品,规格大,900×2700(mm)、弹性好(易弯曲)、重量轻(1平方米仅重6千克)。SYSTEM公司创造了瓷砖的新概念,应用也更加广泛。包括电脑喷绘技术在内的其它技术,不久都会在瓷砖生产线上加以运用,取代淋釉、多彩上釉,从而出现在对凹凸砖的装饰和运用上。

技术上的进步和工艺上的突破,以及设计理念的改进,改变着瓷砖产品的规格和发展的趋势,而风格和流行趋势的变革也推动着技术上的革新,相互作用着的结果,便是开发理念和消费时尚的同步推进和提高。二者的相互作用和提高,也有力的推动着建陶工业和瓷砖产品的向前发展。

面向新世纪,建陶工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瓷砖产品也将会不断的丰富和完善,瓷砖市场和消费将会有大幅增长;

瓷砖的设计开发将会沿着“时尚”与“前卫”两条主线展开并延伸,既反映风云变幻的瓷砖消费流行时尚,又反映大胆创新的前卫观念和发展趋势。总体来讲,瓷砖设计、开发和消费将是流行与新潮并存、东方与西方交融、现代与复古对接的多元格局。把握住了这一格局,抓住了产品开发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点,就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国内建陶行业就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由大变强的目标。

过时的过客
追寻的眼睛
2025-09-30 05:41:21
釉料中没有或只有极微量的呈色剂,生坯挂釉,入窑经过高温火焰烧成的素白瓷器。

白瓷 我国传统瓷器的一种。以含铁量低的瓷坯,施以纯净的透明釉烧制而成。湖南长沙东汉墓已出现早期白瓷。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575)范粹墓曾出土比较进步的白瓷,但成熟的白瓷要到隋代才出现。陕西西安郊区隋大业四年(608)李静训墓出土的白瓷,胎质洁白,釉面光润,胎釉已不见白中闪黄或泛青的现象。隋代白瓷巳较普遍,河南内邱邢窑曾发现隋代窑址。唐代达到极盛时期,巳查实北方地区生产白瓷的窑址有河北内邱邢窑、曲阳窑,河南巩县窑、鹤壁窑,密县窑、登封窑、郏县窑、荥阳窑、安阳窑;山西浑源窑、平定窑,陕西耀州窑,安徽萧窑等。其中以邢窑白瓷为代表,与南方地区越窑青瓷相匹敌,世称“南青北白”,为唐杜甫赞诵的四川大邑窑,至今未查明其产地。南方地区未发观唐代白瓷窑址。据唐李勋《本草,,唐代广州亦曾产白瓷。唐代对白瓷的白度要求很高,因此在部分较租的瓷眙上,先施化妆土,以增加烧成后的白度。到中、晚唐,已多数采用高质量的坯料,因而减少或不用化妆土加工瓷胎,其精品已达体薄釉润,光洁纯净地步。五代时期,白瓷生产仍以北方为主,唐代窑场大多继续烧造,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曲阳窑、鹤壁窑、耀州窑的黄堡镇和玉华宫窑等。晚唐、五代墓中多次发现带有“官” 字款的白瓷,其中多数应属河北曲阳窑及辽白瓷。景德镇五代窑址是南方地区已发现的最早白瓷产地。宋代白瓷以河北曲阳的定窑为代表。山西介休、盂县、平定和阳城窑也都生产白瓷,四川彭县窑的仿定窑瓷,曾有人误认为唐大邑窑。此外,河南地区某些瓷窑也在烧制白地黑花器的同时,生产白瓷。泗州窑和宿州窑在南宋初已有仿定器的制作。福建德化宋代亦曾烧造白瓷。元代纯白瓷的制作已趋于低潮,景德镇枢府器卵白釉的烧制成功,对明代白瓷的成就有很大作用。明永乐时期的甜白釉是白瓷史上的最高成就。但由于青花瓷器和斗彩、彩的盛行,纯素白瓷的制作已渐趋低落。除景德镇外,福建德化的白瓷在世界享有极高声誉,其特征,色泽光润明亮,乳白如凝脂,在光照之下,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因此有“猪油色”、“象牙白”之称。

我国瓷器制作的历史悠久,品种繁多。除了高贵典雅的青花和色彩艳丽的彩瓷外。素雅的白瓷也是人们喜爱的一个品种,虽然看上去没有斑斓的花纹和艳丽的色彩,但在朴实无华中,它展示给人们的是那自然天成的美。白瓷一般是指瓷胎为白色,表面为透明釉的瓷器。在上海博物馆中珍藏了很多唐代白瓷。这些唐代的白瓷制作讲究,胎土淘洗洁净,杂质少,个胎很细,而且白度比较高,上了一层透明釉以后,反映出来的颜色很白,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曾推崇唐代邢窑白瓷为上品,并形容它的胎釉像雪和银子一样洁白

--------------------------------------------------------------------------------

含糊的小懒虫
迷人的绿茶
2025-09-30 05:41:21
钢琴键上的白瓷片代表基本音级。钢琴键上的白瓷片,即钢琴键中的白键,钢琴通常由88个键,其中包含52个白键和36个黑键。钢琴上五十二个白键循环重复地使用七个基本音级名称,因此,在音列中便产生了许多同名的音,为了区分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各音,我们将音列分成许多个"组"。每组中包含7个白键和5个黑键,7个白键表达七个基本音级名称,5个黑键填充白键之间的半音,使每组无论黑键白键的12个键中,每相邻的二键之间音程距离相等,都是半音,这也就是所谓的十二平均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