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当中有哪些清代的精品瓷器值得一观?
故宫博物院中文物众多,有近百万件的文物,其中瓷器就约有35万件,故宫博物院还有专门展出瓷器的陶瓷馆。在这些精美的瓷器中有哪些清朝的瓷器值得一观呢?
1.各种釉彩大瓶
各种釉彩大瓶是清乾隆年间的精品,它高84.6厘米,有着“瓷母”的美名,但是为什么有此名称呢?这是因为它有着非常繁复的烧造工艺,用于装饰的釉上彩、釉下彩有15种之多,图案也非常多有12个开光。各种釉彩大瓶几乎包含了所有瓷器的烧造方式,瓷母是传世唯一一件包含了众多烧造方式的瓷器。它充分向人们展示了我国制瓷工艺的技艺高超,因此它十分珍贵,绝对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瓷器,可以说是无价之宝,怎能不值得一饱眼福呢?
2.窑变双耳菊瓣尊
窑变双耳菊瓣尊同样是清乾隆的瓷器,高22.3厘米。它内部是天蓝釉,外部是窑变釉,主体是红色的,肩部有是蓝色的。这个瓷器可以算作圆器,尊外壁上的纹路应该是后雕刻上去的。它虽没有华丽的外观,但是釉色红亮,是比较典型的作品。
3.粉彩钟馗醉酒像
粉彩钟馗醉酒像是清康熙年间的瓷器。它的高有16.8cm,长度有29cm。钟馗是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的冥神之一,他象征着驱魔镇宅。这尊瓷像所展现的钟馗与常见的钟馗形象是不同的。人们多数见到的钟馗都是面部狰狞,手持宝剑,是驱妖除魔的。而这尊钟馗像双目微闭、神色悠然,面部还微微的带有一丝笑容。他手持酒杯,依山而坐,一副享受的样子,让人觉得很和蔼。一般的彩色瓷像是三彩,而这尊瓷像却是粉彩。这就显得,更为珍贵。
据清宫旧藏道光时釉记载:康、雍、乾三朝珐琅彩瓷器存世大约400余件,其中的300多件目前藏于台北故宫,40件左右藏于北京故宫,尚有少量零散收藏在世界各地博物馆和私人手中,是晚清流散出宫或被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掠走的,且大多为残片,完整器不足10件,堪称世间瑰宝,国之文物。一件珐琅器残器往往身价百万,完整器更动辄数千万甚至过亿。
北京故宫博物馆里面的文物特别多,里面有25个大类,有清代的家居就有6200件,还有认识的紫檀,黄花梨等家具都是留下来的精品。
一、北京故宫博物馆中的展品
北京的故宫文物是特别多的,他有绘画里面的千里江山图以及五牛图,还有韩熙载夜宴图和清明上河图都是重要的绘画,在这个博物馆中都可以看到,它们都属于古时期的文物。北京博物馆的文物它有自己的分类,有200多个分类,有绘画有青铜器,有字体,还有一些瓷器,都是传世的佳作。里面有很多清代的陶瓷,我们知道中国的陶瓷艺术是比较出名的,能够有上万件,而且都是出自景德镇的瓷器,每一件都非常精美,上面还有一些雕刻技艺,每一个产品都需要精心的保管,还需要维护,你会发现这些都是用树叶染的,它们都是天然的做出来比较难保存也是比较难的一件事情。
二、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不仅有这些,还有文房四宝以及纸墨笔砚都能够达到很多数量,也是大家不可估量的,明清的家具是紫檀的也是黄花梨的,在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这些商品贸易流通的比较快,还通过文化的交流将这些食物才能保存在博物馆里,还有以前的西洋钟表,这些都在博物馆中可以看到。也可以发现里面有一些乐器,数量也很大,这些都是文物上面有文字以及历史的讲述,它是国宝,也可以看见安阳殷墟的甲骨,这些都是有纪念意义的。故宫博物馆的价值是很高的,在人们印象中,故宫就是一个历史文化浓郁的地方,加上这些文物的点缀,会发现中国的文化是比较悠久的,也是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区紫晶北路1号的中国陶瓷博物馆它的前身是景德镇陶瓷馆,后经改建目前已成为国内首家大型以陶瓷为主题的艺术博物馆。占地面积1.2公顷,建筑面积达4500余平方米,2500多平方米面积的展厅,馆内可谓汇集了中国古代瓷器的精华。涵盖了景德镇各个时期的经典器物和自新石器时代陶器和汉唐以来各个不同 历史 时期的陶瓷名品佳作2万余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500余件。汇集天下名瓷,全面展示了古今中外的陶瓷文化。
馆内将景德镇1800余年瓷业薪火相传的发展完整的历程分为: 历史 之部、新中国之部、专题展厅三个部分在三层建筑结构分别按年代顺序布展。由常设展厅、临时展厅、学术交流区、公共活动空间、文创商业区、办公区、多功能互动区、库房区等组成,集陶瓷精品展示、陶瓷学术研究、文化传播、陶瓷知识教育于一体。
2015年10月竣工都新馆是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隐在两山之间的主题建筑,正立面外形中间圆形建筑仿佛一件精美的陶瓷器型,两侧的建筑如一双大手,富有”拉坯成型”的深意;与陶瓷裂纹釉相似的玻璃幕墙是外钢户外形成的冰裂纹状;“玲珑剔透”的屋顶采用通透的自然光源。打造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气息的国家一级博物馆。
陶瓷博物馆内有9个固定展室,其中4个分别是唐宋元明清五代代和民国古瓷展室,5个具有现代艺术的展室:釉上彩瓷、釉下彩瓷、雕塑瓷、高温颜色釉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获奖作品展示。作为博物馆常设展厅的基本陈列,“一部陶瓷史,半本景德镇”共展出2400余件展品,从唐宋元明清至民国五大名窑的作品都有呈现,清代官窑瓷,民国“珠山八友”瓷以及新中国瓷都是馆内的特色。
具有代表性的元代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明代三彩鸭形香薰和清代粉彩八蛮进宝图双耳瓶都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以“瓷都”、“瓷业”、“瓷器”、“瓷人”等为展示点,让游客对景德镇几百年的瓷器发展 历史 有了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向观众呈现出一幅“两千年冶陶史,一千年官窑史,六百年御窑史”的 历史 长卷。
当走进景德镇陶瓷博物馆,就似走进了数千年时代进程的陶瓷文化之旅中。中国陶瓷艺术的光华与风采,精湛技艺与巧思,透过每一个展厅不同的器物,能够看到时代变迁留在瓷器上的印记。
当清三代瓷器的价位徘徊在上千万元时,藏家和投资者对其似乎已是遥不可及,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瓷器收藏者有必要对瓷器板块进行“深耕细作”,深入发掘未来的潜力品种。因此,清代中晚期瓷器成关注焦点。笔者就清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6代瓷器市场价值,分析其投资导向。
嘉庆瓷器:彩瓷为主
2007年8月,中唐朝国际拍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唐朝”)推出“嘉庆宫廷艺术品专场”,24件拍品成交总额达4613.8万元,成交率达88%,其中,曾被英国苏格兰阿伯丁郡英韦卡特城堡、弗格阿瑞森收藏过的清嘉庆粉彩进宝图螭耳瓶拍出1019.2万元的高价。2010年,嘉庆瓷器再创新高,两件成交价均超千万元:放山居收藏的清嘉庆黄地粉彩福寿万年云口瓶,在香港佳士得拍到了9026万港元;日本藏家收藏、2008年香港苏富比春拍曾出现的清嘉庆青花海水九龙葫芦瓶,在北京保利秋拍中以1344万元成交。
从目前拍卖数据看,嘉庆瓷器成交前30名中,各类彩瓷占90%,青花和颜色釉瓷极少,唯一一件青花器是2006年春拍中北京匡时以148.5万元成交的青花苍龙教子图摇铃尊。在成交前10名中,均为粉彩器,其中色地粉彩器数量最多。市场最为关注的是粉彩瓷,拍场上常见陈设器、文房用品、日用器物和五供、法器等。其中,陈设器类的立件拍卖价格最高。这一时期上层社会吸食鼻烟的风气盛行,瓷质鼻烟壶产量较大,但质量远不如乾隆器,价格也相差甚远。从市场上看,好的瓷器精品多数在海外,内地数量相对较少。
道光瓷器:涨幅喜人
2005年开始,道光瓷器开始在拍场走俏,价格大幅上涨。2006年,在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瀚海”)秋拍中,“慎德堂制”款青花粉彩十八罗汉图扁方瓶以319万元成交,在1997年北京翰海春拍中,成交价仅为33万元,价格上涨近10倍。2007年,北京翰海春拍中以302.4万元成交的粉彩仙人祝寿方瓶,曾是1995年中国嘉德春拍瓷杂专场的封面拍品,底书“慎德堂制”4字两行楷书红款,为道光朝的御瓷精品,当时以20.9万元成交,增值近15倍。
2007年,中国唐朝秋拍,署“慎德堂制”楷书红款的清道光粉彩三羊开泰图双象耳瓶以336万元拍出。2010年香港苏富比、佳士得秋拍的两场私人收藏专拍中,分别有两件道光瓷器成交价创道光瓷价格之最:戴润斋旧藏的一对清道光粉彩仿剔红雕漆锦地万福图盖罐以782万港元拍出;放山居收藏的一对清道光黄地粉彩花卉五福宫碗以662万港元易主。2011年和2012年,受市场影响,价格难有突破。
道光瓷的专题藏家远多于嘉庆瓷藏家,根源在于嘉庆瓷器风格上还是属于乾隆时期的延续,而道光瓷器另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生产的品种和数量也远比嘉庆瓷多。市场上道光瓷器2001年价格过百万元,十几年来,价超百万元的不足60件,其投资潜力不可小觑。
咸丰瓷器:粉彩、青花瓷为主
咸丰瓷器流通量少但价格较高,官窑精品近年来的最高成交价也超过了百万元。2007年,中国嘉德春拍,清咸丰粉彩八仙人物图双蝠耳瓶曾拍出80.64万元的高价。2009年,北京匡时与日本亲和在香港秋拍时,清咸丰粉彩喜字双联瓶拍出了207万港元的高价。
光绪时期的瓷器事业是一次中兴,因此,该时期的瓷器有精品出现,且咸丰瓷器因存世量有限,具有重要收藏价值。从国内博物馆收藏看,这一时期的官窑瓷器以粉彩和青花瓷为主流,单色釉瓷器的也有一定数量的生产,其中茶叶末釉瓷器颇为精细。
同治瓷器:粉彩陈色瓷器具潜力
同治瓷器的流通量远大于咸丰瓷,成交价格低于咸丰瓷。同治、光绪瓷器的交易行情近两年变化明显,以2010年最具代表性。2010年,在北京翰海秋拍中,同治时期的一件青花缠枝花卉赏瓶估价为18万元至28万元,最终以78.4万元成交,是目前中国市场最贵的一件同治瓷器。同治瓷器精品的稳定价格在50万元左右。
目前投资同治粉彩瓷器,特别是粉彩陈色瓷器具有升值潜力,这个时期民窑粉彩瓷器真品较多,对工薪族古瓷收藏者来讲相对容易上手。
光绪官窑瓷器的烧制达到了晚清最高水平,拍场上的成交价及涨幅也最高。1996年,北京翰海春拍,一对“大清光绪年制”款绿釉开光雕鱼龙变化纹双耳瓶以77万元成交,2006年再次上拍,成交价涨至209万元。2002年,光绪官窑瓷器的成交价突破百万元大关――直径71.2厘米的光绪时期“储秀宫制”款黄釉地粉彩“万寿无疆”纹大盘在上海敬华春拍拍出了110万元。
光绪瓷器历年上拍的数量最大,品种非常丰富,精品的成交价已超过200万元,是晚清几朝瓷器中的主流拍品。就地域而言,香港市场上拍的数量较少,中心市场主要在中国内地,对于内地藏家而言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大。同时,在拍卖公司的推介和知名藏家的引导下,未来晚清官窑瓷器的价格将会出现一轮新的利好行情。
宣统瓷器:最具投资价值
截至2013年,成交价最高的一件宣统青花缠枝莲纹赏瓶是在2005年以55万元创造的。中国内地历年来成交价超过10万元的瓷器有50余件,其中50万元以上的仅上述一件,7成以上成交价在20万元以下。成交价在20万元以上的18件瓷器中,琢器占到了16件,圆器仅2件。
从拍卖记录看,宣统青花瓷最具有投资价值,宣统官窑青花瓷只有“大清宣统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一种。字外无圈框,字体似光绪款,笔法遒劲,字体秀丽,具有很高的书法价值。
第一展厅由五代、宋代和元代三部分组成。其中以宋代的影青瓷、印花瓷和元代的青花瓷、高温颜色釉瓷最为夺目。
第二展厅主要以明代官窑器为主,在这一时期的官窑器制作和装饰手法主要有青花、青花斗彩、五彩、红绿彩和颜色釉等。
第三展厅展出的是景德镇陶瓷史上最为璀璨的清代陶瓷。此时景德镇陶瓷工艺已经是集天下之大成了,集中了如汝窑、龙泉窑、哥窑等各大名窑的陶瓷技术。而景德镇特有的青花装饰技法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分水法的使用青花装饰达到了中国绘画的效果。陶烧瓷炼技术的成熟在郎窑红、钧红、裂纹釉等高温颜色釉瓷中得到了体现。而对景德镇现代 陶瓷业影响深远的粉彩技术也在清代陶瓷业的激烈竞争中应运而生,并且粉彩装饰技艺在清代晚期达到了其第一个高峰。也就是在这一时期,确定了景德镇陶瓷向绘画装饰方面发展的大趋势,为景德镇现代陶瓷在世界陶瓷业中占有一席之地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第四展厅是民国时期的陶瓷展。这个时期由于诸多的历史原因造成了景德镇陶瓷史上的一次衰退。整个陶瓷界只有在陶瓷绘画领域一枝独秀,出现了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一批陶瓷彩绘艺术家,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
第五展厅是景德镇现代陶瓷展。展出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景德镇各种工艺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