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摆放陈设有哪些讲究
古典红木家具,历经岁月的洗炼,古朴端庄。每一处榫卯的构建都是匠心独运,每一个婉转的角度都独具韵味;于细微处透出淳厚稳重的儒雅内涵,尽显东方美学的艺术风采。红木古典家具在居室中并非孤立存在,往往与其他陈设装饰相互融合,构成一幅古韵多姿的生活画卷。
1、红木家具陈设基本法则
客厅:对称式
客厅家具以空间中轴线为中心,对称摆放,中正大气。
卧室:随意式
卧室家具可随心陈设,格局以方便、亲切为宜。
书房:均衡式
家具的种类、数量及方位讲究清雅脱俗、高雅别致,意在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
2、红木家具的装饰元素
布艺织品
红木家具乃硬木所制,与布艺丝织品搭配呈一硬一软之势,明暗、刚柔、冷暖调和之理。布艺包括沙发、窗帘、床品、抱枕、桌旗等。布艺图案往往是极具中国传统韵味的装饰元素,如荷花、回纹、祥云等,与红木家具所体现的古雅气息呼应成景,更具灵性与生机。
陶瓷古玩
红木家具古朴端庄,用陶瓷装饰可弥补红木家具色彩单一的不足。红木家具上未必一定要摆放名贵瓷器,可用仿古瓷器或现代名家陶瓷搭配,以增添高雅、清逸的生活质感。
名人字画
红木家具的设计与纹饰雕刻,借鉴中国书画艺术之美,赋予了传统家具更多的文化内涵与美学风韵。其线条如同中国书法艺术般,注重直与曲、方与圆、实与虚的对比,既有厚拙凝重、雄伟劲挺,又有清秀玲珑、婉约空灵。将红木家具与书法字画相互结融合,能彰显出古典家具造型、线条、装饰、与文化艺术浑然一体的质朴之美。
明式红木家具:适合摆放宋元写意字画,字以行草为佳。因为其艺术风格与明式家具有暗合之处,可使意境融洽、和谐,并以示清雅与世外仙骨之风。
清式红木家具:适合摆放人物画、馆阁体的楷书或仿四王山水等,以取整体美的效果为宗旨,方能给人以厚重雅致的
花木盆景
“一石则岱华千仞,一勺则江湖万里”,山石花木盆景,以其“咫尺千里,方寸千寻”的意境巧夺天工,“虽一拳之谷,却能蕴千峰之秀”。花木盆景多按中国山水画的布局,点缀花草树木,以增加天然韵趣,与传统家具追求“天人合一”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花木盆景与红木家具相配,给人一种高低错落、生气盎然的自然之感,更添一袭自然清逸、风雅高洁的妙韵。
木雕摆件
木雕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一枝独秀,其与绘画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皆是大师临摹万物形神的杰作。红木摆件小巧精美,风格雅致,是古典红木家具的点睛装饰,彰显着中国的东方气韵。
形形色色的艺术品中,瓷盘画以其独特的魅力,近年来已愈来愈受到收藏爱好者的推崇。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瓷盘收藏画的收藏价值,一起来看看。
瓷盘收藏画的收藏价值中国绘画出现于瓷器之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宋代瓷器生产已十分发达,为烧制瓷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此后画家在花瓶、笔筒等瓷器上作画题诗,提高了它的艺术品位。明清时期拓展了瓷画的品种,画家在瓷盘上画出优美的图案,于是也就产生了瓷盘画。旧时大户人家和读书人,在瓷盘画上配置红木座架,使它成为装饰性工艺品,陈设于博古架上,给客厅或书斋增添了艺术氛围。时至今日古代早期瓷盘画流传下来已不多见,为收藏品市场所看好。历来,青睐古书画的不乏其人,然而,对古瓷盘画身价高于古书画身价却鲜为人知。
瓷盘画的高速发展始于上一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经历十年浩劫之后,瓷盘画又重返艺术天地。有些中青年画家应工厂商家之邀,开始在瓷盘上走笔,连西洋画画家也不甘寂寞,在瓷盘上临摹西方古典名画。不少工艺美术家将一些中国画画家的名作复制在瓷盘上,瓷盘画很快就传遍了全国各地。瓷盘画是家庭高雅的装饰品,由于面积小,便于布置,颇受人青睐。这类瓷盘画作品目前的市场价格还不高,故深受广大工薪阶层收藏者的喜爱。但一些限量烧制的瓷盘画精品的价格却居高不下,景德镇曾出产过“水浒人物”瓷盘画,因存世量较少,现已价格不菲。
近年来,随着化学颜料工艺的不断发展,一些工艺美术师开始尝试直接在瓷盘上作画,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由于瓷盘使用的工具、材料与中国画的毛笔、宣纸、墨汁有很大的不同,它不是艺术品单纯的复制和搬用,而是采用层次繁缛的工艺进行制作,精工细雕,一丝不苟,从而使其达到了毛笔在宣纸上作画的笔墨效果和韵味,这实际上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因此,它比一般的瓷盘画具有更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一些著名工艺美术师画的瓷盘画作品在近几年间价格已上涨了数倍。
瓷盘画收藏前景在形形色色的艺术品中,瓷盘画以其独特的魅力,近年来愈来愈受到收藏爱好者的推崇。瓷盘画融瓷器工艺与书画艺术为一体,既显示了画家的艺术水平,也展示了工匠的高超技能。
中国绘画出现于瓷器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宋代瓷器生产已十分发达,为烧制瓷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此后画家在花瓶、笔筒等瓷器上作画题诗,提高了它的艺术品位。明清时期拓展了瓷画的品种,画家在瓷盘上画出优美的图案,于是也就产生了瓷盘画。旧时大户人家和读书人,在瓷盘画上配置红木座架,使它成为装饰性工艺品,陈设于博古架上,给客厅或书斋增添了艺术氛围。时至今日古代早期瓷盘画流传下来已不多见,为收藏品市场所看好。
瓷盘画的高速发展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经历十年浩劫之后,瓷盘画又重返艺术天地。有些中青年画家应工厂商家之邀,开始在瓷盘上走笔,连西洋画画家也不甘寂寞,在瓷盘上临摹西方古典名画。不少工艺美术家将中国名画家的作品复制在瓷盘上,如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奔马、江寒汀的花鸟、陆俨少的山水等,名家瓷盘画很快就传遍了全国各地。瓷盘画是家庭高雅的装饰品,由于面积小,便于布置,颇受人偏爱。瓷盘画的题材有戏曲人物瓷盘画、花鸟走兽瓷盘画、美术名作瓷盘画、山水风景瓷盘画等,这类瓷盘画作品目前的价格还不高,故深受广大工薪阶层收藏者的喜爱。但一些限量烧制的瓷盘画精品的价格却居高不下,景德镇曾出产过“水浒人物”瓷盘画,因存世量较少,现已价格不菲。
随着化学颜料工艺的不断发展,一些工艺美术师开始尝试直接在瓷盘上作画,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近年来,一些当代著名画家及著名工艺美术师所画的瓷盘画价格已上涨了数倍。如早在2005年6月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林风眠所绘的一件瓷盘画曾拍出了71500元的高价,而当时估价仅一万多元在2010年上海崇源春季拍卖会上,程十发的《钟旭嫁妹图》瓷盘画又以64960元成交,显现出名家瓷盘画的投资前景被藏家看好。
瓷房子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赤峰道72号(现为天津市商业中心),是一座有着100多年历史的法式建筑。瓷房子分上下5层,作为主楼,其身后有一栋4层的条形楼房,两边还各有一座200多平米的耳房,总计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
瓷房子所处地段原来叫做督军街,是一些将军和督军们所住的地方,像大将军张学良、段祺瑞等都在此处设有住所。据考证瓷房子原来的主人是一位中央财政大臣,解放后天津市和平区工商局开始在此办公,后工商局迁新址,因年久失修此处闲置很长时间。
2002年9月,经有关方面介绍,粤唯鲜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总裁张连志先生花巨资将其购置下来。由于此建筑年限过长,很多地方都已腐朽和塌陷。为了能够保护且在利用此楼,张连志开始实施大规模动工,除外部结构外,内部掏空、加固;为了响应政府号召,把平顶改为尖顶;两边原来普通的红砖耳房改为透明的玻璃房。此后开始进行贴古瓷片的工作。工程刚开始时,很是费了一些功夫。因为这是一项没有图纸的工程,设计者粤唯鲜文化产业集团的总裁张连志先生,更是没学过设计,又没学过建筑,完全凭着对艺术的热爱,开始慢慢摸索着前进。先前,瓷片总是贴了拆,拆了又再贴,后来随着张先生梦想的成熟,工程进度越来越快,且越来越壮观。
到目前为止,瓷房子已历时五年,工程还在进行当中。粗略统计,瓷房子已用掉了4亿多片古瓷片(宋元钧瓷为主,少量汝窑瓷、定窑瓷、龙泉窑瓷等,官窑、民窑所有门类均有),5000多个古瓷瓶(唐三彩、元青花、明青花、明五彩、清青花、清粉彩、清珐琅彩、清五彩等),4000多个古瓷盘和碗(宋、元、明、清各个时期),500多个瓷猫(明清时期磁州窑瓷为主),瓷鸟(明三彩),300多尊石狮子(唐、宋、元、明各个时期的汉白玉狮子,且多为官器,造型各异,堪于卢沟桥的石狮子相比),一尊清代的琉璃狮子(此狮子为母狮子,高近两米,形象逼真、体态匀称,且完好无损,堪称孤品);300多尊佛造像(多为汉白玉造质,北魏、北齐、东魏、唐代、宋代为主);小瓷人(辽代三彩);石象(明代)、石刻“武庙”(明代);200多幅古代、近代和国外名人的书画(国内如唐代张萱、周昉、宋代梁楷、苏轼、赵佶等、元代陈林、钱选登、明代陈洪绶等、清代朱耷、马元驭灯、现代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等;国外如达芬奇、毕加索、梵高、达利等),几百件明清时代的家具(明代带矿物色的门楼、明大披麻灰的大门、椅子、桌子、黄花梨的条案、椅子、红木的家具等);石雕(明代汉白玉石棺,宋代汉白玉石造像等);20多吨天然水晶石(紫水晶、黄水晶、粉水晶、白水晶),投入资金20多亿。
瓷房子所用瓷器年代从汉代一直跨越到清代,窑址除五大名窑外还有龙泉窑、耀洲窑等,中国所有官窑、民窑瓷器种类到可以在这里看到,只是有些瓷器有残缺或打过矩子,尤如“东方的维纳斯”。
全屋红木装修即红木整装,首先所营造的中式古典文化氛围是不同的,每一种装修风格都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作为支撑,以此来传递特定文化氛围中人们的生活追求,那么中式古典风格是以中国传统古典文化作为背景的,营造的是极富中国浪漫情调的生活空间,红木、青花瓷、紫砂茶壶以及一些红木工艺品等都体现了浓郁的东方之美,这正是中式古典风格与其它风格所不同的地方。这种风格渗透了东方华夏几千年的文明,因此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非常的喜欢这种中式古典装修风格,它不仅永不过时,而且时间愈久愈散发出迷人的东方魅力。介绍几点如何营造中式古典文化氛围要点:
中式古典风格的红木装修非常讲究空间的层次感,在需要隔绝视线的地方,则使用中式的红木屏风或窗棂、中式木门、工艺隔断、简约化的中式“博古架”,通过这种新的分隔方式,单元式住宅就展现出中式家居的层次之美。再以一些简约的造型为基础,添加了中式元素,使整体空间感觉更加丰富,大而不空、厚而不重,有格调又不显压抑。
中式古典风格的设计强调空间水平。用“有趣的观点”的方法来创建水平,使用窗口和屏幕来划分空间,或者用实木做一个坚实的框架,并使用雕刻手段,使一个镂空花纹简单展现特点。在制造水平的同时,它也改善了空间感。中式古典风格的设计在空间上也是对称的。对称性可以减少视觉冲击,为人们提供和谐舒适的视觉体验。
中式古典风格客厅不应该装饰太多的颜色,以免打破家庭生活的优雅氛围。颜色不应该是明亮的,应该基于平静的灰棕色调。如果你想装饰颜色,你可以使用代表性的中国红和中国蓝。如果你想使用绿色,尝试用植物替代它们,如蜘蛛植物,大盆等,而不是直接使用绿色家具或直接使用绿色墙壁颜色。具体而言,中式古典风格的房屋不应该使用蓝色,紫色,粉色,绿色,红色作为主色调,。一般来说,经典中式家居的颜色应尽可能使用白色墙壁,并使用深棕色或木制家具,营造出简约的氛围。白色是光的象征,使内部明亮,适合墙壁的颜色;深褐色让人们在客厅和卧室里保持冷静,木材的颜色使人们成为灵感和智慧,最适合在工作室使用。
中式古典风格典型的图案来自花,鸟,昆虫和鱼类。吉祥的传统图案也是中国古典家居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福禄寿等都是非常好的中国经典家居装饰图案。
红木家具配什么样的地砖,主要从颜色、款式、纹路方面选择:
根据红木家具选择适合的地砖:
红木家具多是中式家具,因其自然、温馨和典雅的特点,目前是大多消费者的选择,有着广阔的市场。红木家具本就有着很高的包容性、实用性和观赏价值,目前也不断适应着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因此,想让红木家具和地板搭配起来视觉效果感觉新颖却不失协调,就比较有讲究。从地板材质上看,想产生温馨又典雅的感觉,红木家具应搭配木质地板。综上几种地板材质,实木地板是最佳选择,其中蕚叶茜木、香脂木豆地板是推荐选择。
2. 从颜色看红木家具配什么地板
实木地板多分为深色系和浅色系。在搭配选择中有三个选择原则,一是同色系相配,二是近色系相配,三是对比色系相配。红木家具类似黄橡木和红樱桃木之间的颜色。对于颜色偏浅的红木家具,建议使用同色系搭配。搭配地板如果选择同色系搭配,可以选择同样浅色的实木地板,如杏仁色等。对于颜色较深的红木家具,搭配地板如果尝试对比色系搭配,可采用颜色黄中偏白,浅黄色的枫木地板,这样就可以形成对比效果,但要慎用。当然,也可以选择同色系搭配,如可用红色系的蕚叶茜木、香脂木豆地板相配色。
3、从纹路看红木家具配什么地板
红木家具多是偏向于古色古香,因此搭配红木家具的地板不宜过于花俏和复杂,主要是选择纹路清晰、简单或规整的实木地板,这样风格搭配起来会比较不突兀且突出主人的品味。所以,从地板材质、颜色和纹路几方面考虑,就可以很好地搭配红木家具。
收藏手记·瓷器铜器篇·瓷板画的增值空间与辨伪
广彩人物故事纹瓷板画(清中期)
瓷板画是一种直接在瓷板上绘画的艺术,有山水、人物、花鸟、草虫、瓜果、群仙博古图等。其形长方圆不一,可做插屏、挂屏、围屏以为观赏,亦可镶嵌在桌、椅、床等器具上当作装饰。瓷板画在清代和民国年间颇为时兴。清康熙时以青花、五彩为多,雍正、乾隆以青花、粉彩为常见。晚清浅绛彩独树一帜,民国新粉彩把瓷板画创作推向高峰,涌现了一大批极有建树的瓷板画名家高手。瓷板画作为我国陶瓷艺苑中一束独秀艳花,随着民间收藏的活跃和收藏门类的拓展,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民国瓷板画,虽然只经历短暂的 40 年,却向世人展现了不同流派各具特色的艺术风采,其收藏价值和增值空间不言而喻。太平洋拍卖公司 2000 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珠山名家瓷器专场推出 100 多件瓷板画作品,每件标价都在 1 万元至数万元之间,有的达到了几十万元,其中民国汪野亭粉彩山水瓷板四条(72.5cm×19cm)标价达 150 万元至 200 万元。
然而,从总的情况看,瓷板画被人认可的范围还是比较小。同古陶瓷的其他品类相比,瓷板画兴盛时代较晚,人们对它辉煌成就的开掘和认识仍有一段过程。据一位收藏民国瓷的先生透露,1985 年夏,他从河北藁城一农户家中购得汪野亭《苏堤春晓》和《溪楼听雨》两幅山水瓷板画,开价 400 元,当时仅以 350 元加一小塑料桶汽油便成交;1994 年夏何许人雪景山水瓷板画是从山东青州购买书画时所搭;1998年春,从山西平遥购得王琦《二仙祝寿图》瓷板画,开价 20 万元,以 12 万元成交。目前亮相于拍卖会上的瓷板画也常出现名家作品却不为人所识的情况,某些精品的价位并不很高。在天津的一次大型拍卖会上,笔者目睹一套清代红木开光嵌花鸟纹瓷板画,高 183 厘米,宽145 厘米,为四屏式,每屏均开光镶嵌四幅花鸟瓷板画,每幅用粉彩绘花鸟竹石组成安居乐业图、大吉图、五伦图等丰富多彩的吉祥内容,笔法细腻,色彩饱满,花鸟传神,外框为红木。粉彩瓷画、红木、瘿木三者结合,美观大方,造型优美,卖价为 12 万元。行家认为,这种具有相当艺术品位且由 16 块瓷板画组合的高雅器物,其价位只会上升,不会下降。之所以如此,道理十分简单,清代、民国年间的瓷板画精品与这一时间段的绘画精品,前者的价位远远低于后者,何况瓷板画还具有不褪色和保持色彩稳定的优点。这说明瓷板画的价格仍未到位,依然有增值空间。
民国瓷板画有落“乾隆年制”、“大清光绪年制”之类假托款的,还不能算是伪品,只能算是仿品。现今伪劣之作与此不同。这类瓷板画往往假冒王大凡、汪野亭等民国大家之名,或照原图复制,或对原构图略加改变,照猫画虎,也有按清代康乾瓷板画予以模仿,并配以作旧的木框加以伪装,以新充旧,以劣充好,像这样的东西就属于伪作了。
鉴定瓷板画的真伪首先要善于分辨时代特征。不同时间段的瓷板画在造型、装饰、画风、题材和烧造工艺上各不相同。如康、雍时代瓷板画大多不落款,并多饰图案边框。嘉、道、咸时代瓷板画华丽有余,生动不足,艺术水平逊于康、雍时代。晚清浅绛瓷板画是文人画家所绘瓷器。而“珠山八友”则是艺人模仿文人画家在瓷板上作中国画。掌握了这些特点,再从外观上分析它的新旧程度,就能对瓷板画的年代大体做出判断。
粉彩人物瓷板画 (清)
其次要善于分辨作者风格。假冒瓷板画大多在“珠山八友”上做文章,因此对“珠山八友”中每个人的画风都要心中有数。王琦画人物形态生动,色彩清新;王大凡画人物神形兼备,和谐自然;汪野亭画山水青绿浓郁,笔法纯熟;程意亭画花鸟淡雅细腻,充满田园野趣;邓碧珊画鱼藻活脱自如,神气十足;刘雨岑画花鸟草虫生动自然,意境美妙;徐仲南画松竹苍劲有致,画面充实;田鹤仙画梅花疏而不空,密而不乱;何许人画雪景,皑皑白雪与人物动静结合;毕伯涛画翎毛花卉明快凝练。藏家不但应把握每位作者总体风格取向,还要深入了解每个人的绘画技法和具体表现形式。并且对每个人的款题、书法、印章,包括字体、结构、用笔习惯等,都要做细致入微的观察,看其有无矛盾和破绽、是否与作者画风相符、是否与画面内容相符、是否与时间年代相符,以此来识破那些“貌合神离”的伪作。
三要善于分辨瓷板。分清瓷板画新旧真伪,辨别瓷板亦很重要。有关资料记载,民国瓷板的制作尺寸最大者可超于 1 米,小的仅几厘米。其厚度一种为 1 厘米左右,一种为 0.3 厘米到 0.5 厘米。中到大型瓷板,背面有等距凸起的胎骨筋迹,俗称“筋”。之所以有“筋”,为的是烧造时防止变形。小型瓷板,有的背面无“筋”,然在制坯时留有粗布纹,有的背面还有“砂底”。而伪品坯胎平整光滑,有的有“筋”,其实是人为加上去的,看上去很不协调。
粉彩花鸟瓷板画(清末——民国) 作者收藏
山水纹瓷板画(民国)作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