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长期从事陶瓷化验工作,接触许多化学试剂,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魁梧的绿茶
单纯的小笼包
2023-03-24 14:29:18

长期从事陶瓷化验工作,接触许多化学试剂,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最佳答案
潇洒的滑板
壮观的唇彩
2025-09-30 22:43:05

陶瓷最主要的危害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有毒重金属元素,另外就是放射性污染。

陶瓷制品中有毒重金属元素的危害主要是指铅和镉,搪瓷制品中有毒重金属元素的危害主要是指铅、镉、锑等。有毒重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用作釉料和色料的铅、镉化合物,因此以颜色、画面等作为装饰的制品比不作任何装饰的白胎制品的潜在危害就大得多。铅并非人体所必需的金属元素,但能随着食物、罐头食品、水源及劣质药物等进入人体内。每人日平均摄入量约为0.1~0.6毫克;如果不及时排泄,就可能会发生慢性中毒。研究表明,婴儿和儿童对铅毒害最为敏感,孕妇应当避免铅的毒害以免影响到胎儿的发育。铅中毒的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可溶性镉化合物属中等毒性类,能抑制人体内各种含巯基的酶系统,使组织代谢发生障碍,也能损伤局部组织细胞,引起炎症和水肿。可溶性镉化合物导致人体中毒的量为15~30毫克,硫酸镉对人的致死量为30克。据法国全国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的德米里·戈尔德宁研究小组发表一篇最新研究报告称,低强度但长期地接触镉可能会导致癌变。陶瓷、搪瓷制品中的铅、镉造成危害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盛装食物时与其酸性溶液接触而溶解至食物中,从而进入人体内。

大多数国家都对陶瓷、搪瓷制品的铅、镉溶出量有严格的限量要求,我国也不例外,国家标准GB12651-2003《与食物接触的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规定:扁平制品:铅小于5.0毫克/升,镉小于0.50毫克/升;除杯类以外的小空心制品:铅小于2.0毫克/升,镉小于0.30毫克/升;杯类:铅小于0.5毫克/升,镉小于0.25毫克/升;除罐以外的大空心制品:铅小于1.0毫克/升,镉小于0.25毫克/升;罐:铅小于0.5毫克/升,镉小于0.25毫克/升。国家标准GB4804-84《搪瓷食具容器卫生标准》规定:铅小于1.0毫克/升,镉小于0.5毫克/升,锑小于0.7毫克/升。因此,我们平常在购买、使用陶瓷、搪瓷制品时,就要格外注意其安全卫生问题了,应尽量要求商家铅、镉溶出量检测合格证明,或者选择白胎、釉下彩、釉中彩等类型的制品,对于有画面装饰的,应挑选那些表面光洁、装饰面积小、没有毛孔的制品。

墙地砖、卫生洁具存在的主要危害是放射性污染,主要是由其原料带来的。放射性污染的高危害性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在购买、使用这些制品时,一定要要求商家提供放射性检测合格证,国家标准GB6566-2001《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中规定:装修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钾-40的放射性比活度同时满足IRa≤1.0和Ir≤1.3要求的为A类装修材料,其产销和使用范围不受限制。不满足A类装修材料要求但同时满足IRa≤1.3和Ir≤1.9要求的为B类装修材料,不能用于Ⅰ类民用建筑(如住宅、老年公寓、托儿所、医院和学校等)的内饰面。IRa为镭-226的内照射指数,Ir为镭-226、钍-232、钾-40的外照射指数;同时还规定:各企业进行产品销售时,应持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符合本标准规定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检验报告。

另外,搪瓷制品和含有金、银装饰的陶瓷制品是不能放在微波炉中使用的,否则就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

所以要注意保护自己哦~

最新回答
激动的烤鸡
紧张的摩托
2025-09-30 22:43:05

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

:1.人的不安全行为。例如:麻痹侥幸心理,工作蛮干,在“不可能意识”的行为中,发生了安全事故;不正确佩戴或使用安全防护用品等原因;

2.物的不安全状态。例如:机械、电气设备带“病”作业;_机械、电气等设备在设计上不科学,形成安全隐患;防护、保险、警示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等。

3.管理上的缺陷。例如:有些管理者在思想上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将其视为可有可无,日常以麻木的心态和消极的行为,对待安全工作,安全法律责任意识极为淡薄等。

4.环境上的原因。

文艺的朋友
复杂的魔镜
2025-09-30 22:43:05

工信部公开征求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准入标准

保障网讯 近日工信部日前发出通知,公开征求对《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准入标准(征求意见稿)》的意见(下简称“意见稿”)。

记者看到,里面对行业布局、专案规模和技术工艺、品质管制和节能降耗等方面均有要求。

工信部称该标准是“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防止低水准重复建设,遏制产能过快增长,促进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转型升级,提高行业发展品质和效益”而组织编写。

意见稿如下:

一、建设布局

(一)新建专案应符合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家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土地供应政策等规划政策,合理布局、适度发展。

(二)东南沿海地区控制产能增长,重点发展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加快发展生产 *** 业,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中部和西部地区高起点、高水准、高品质因地制宜地承接产业转移,

重点发展轻量化、节水型产品。

(三)统筹区域资源、能源和环境承载力,控制区域产业规模。县级区域原则上不超过80条生产线,地级区域原则上不超过200条生产线。

(四)严禁在非工业规划区和城市建成区等区域内新建和扩建专案。己在上述区域内投产运营的建筑卫生陶瓷项目,未达到本准入条件的,应通过整改在2016年底前达到,整改仍未达到的,应依法迁出或关停。

二、规模、工艺和装备

(一)新建和改扩建专案应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政策要求,严禁采用《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中的工艺和装备。

(二)新建项目应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规定,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原则上单条生产线占地不超过100亩,厂区划分功能区域,按《建筑卫生陶瓷工厂设计规范》(GB50560)建设。

(三)新建和改扩建项目选用《建材行业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目录》中的技术,配套建设除尘设施和烟气脱硝、脱硫装置,采用能效等级高、本质安全的工艺和装备,提高生产线自动化水准。

(四)新建和改扩建项目采用清洁能源或煤洁净气化技术,严禁使用本质安全性差、热工效率低、污染物排放高的简易煤气发生炉。窑炉采用高效耐火保温材料和温场自控系统。

(五)严禁生产、使用有毒有害色釉料和原料,杜绝重金属污染和放射性超标。

三、品质管制

(一)建筑陶瓷产品品质符合《陶瓷砖》(GB/T4100)、《陶瓷板》(GB/T23266)等国家标准,或高于国家标准的行业标准。

瓷质砖产品通过国家强制性认证。

(二)卫生陶瓷产品品质符合《卫生陶瓷》(GB6952)、《卫生洁具便器用重力式冲水装置及洁具机架》(GB26730)等国家标准或高于国家标准的行业标准。五金配件品质稳定、耐用。严禁生产排污管内面没有施釉的卫生洁具产品。

(三)产品放射性符合《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 *** 》(GB6566)。

(四)使用合法商标,标注生产地,严禁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和侵犯智慧财产权的产品。

(五)健全品质管制制度,建立品质管制体系。

四、节能降耗

(一)建筑卫生陶瓷产品能源消耗应符合《建筑卫生陶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252)要求。

(二)新建专案应符合《建筑卫生陶瓷工厂节能设计规范》(GB50543)要求,配套建设余热综合利用装置。

(三)年耗标准煤5000吨及以上的建筑卫生陶瓷生产企业,

应每年提交包括能源消费情况、能源利用效率、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效益分析、节能措施等内容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

五、清洁生产

(一)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建筑陶瓷工艺废水全部回用,卫生陶瓷工艺废水回用率不低于90%,污废水应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二)环保设施完善可靠,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4)或高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标准要求。

(三)防治粉尘无组织排放,原料、成品和固体废弃物运输应遮盖、防止遗撒,堆场应加围墙和顶盖。

(四)防治粉体制备、压坯成型、抛光修边等重点工段杂讯,厂界杂讯符合《工业企业厂界杂讯排放标准》(GB12348)。

(五)建设环境风险防范设施,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设环境管理体系。

六、安全生产和社会责任

(一)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安全生产、职业卫生防护必须“三同时”,建立符合规定的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制度。

(二)按照《建筑卫生陶瓷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建设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三)建立安全事故预警机制,健全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四)依法足额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费。

七、监督管理

(一)专案投产前和正常生产期间,地方工业主管部门负责对辖区内建筑卫生陶瓷生产线和企业执行本准入标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依企业申请公告符合本准入标准的建筑卫生陶瓷生产线名单,接受社会监督并实行动态管理。公告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八、附则

(一)本准入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台湾、香港、澳门地区除外)所有的建筑卫生陶瓷生产线和企业。

(二)本准入标准引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相关政策,按其最新版本执行。

(三)本准入标准自年月日起实施,由工业和资讯化部负责解释。

(二)依企业申请公告符合本准入标准的建筑卫生陶瓷生产线名单,接受社会监督并实行动态管理。公告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八、附则

(一)本准入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台湾、香港、澳门地区除外)所有的建筑卫生陶瓷生产线和企业。

(二)本准入标准引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相关政策,按其最新版本执行。

(三)本准入标准自年月日起实施,由工业和资讯化部负责解释。

怕黑的小虾米
幸福的冥王星
2025-09-30 22:43:05
巧了,我这里刚好有,发一个我们公司的给你参考。有用记得给我加分啊!

第一章 总则

安全生产是公司生产发展的一项重要方针,实行“防火、防盗、防事故”的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因此必须贯彻“安全生产、预防为主、全民动员”的方针,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思想认识,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保证生产经营秩序的正常进行。根据国家有关法令、法规,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订本制度。

第二章 安全生产组织架构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是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机构。公司总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任安全生产小组组长,负责本公司的安全事务的全面工作;副总经理任副组长,具体负责安全事务的日常管理工作;各部门负责人任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负责落实执行本部门安全生产事项。 各部门设立一名兼职安全员,负责监督、检查、上报安全事项。车间设立义务消防员,负责对突发火情的紧急处理。

第三章 安全生产岗位职责

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人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本公司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把安全管理纳入日常工作计划。

4、积极改善劳动条件,消除事故隐患,使生产经营符合安全技术标准和行业要求。

5、负责对本公司发生的重伤、死亡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和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6、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制订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

二、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职责

1、制订本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实施细则并负责组织落实。

2、落实本部门兼职安全员、消防员(车间)人选。

3、组织本部门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

4、负责本部门的安全责任制、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安全奖惩等制度以及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并督促实施。

6、协助和参与公司职工伤亡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

7、定期向安全生产负责人反映和汇报本部门的安全生产情况。

8、在每周检查公司5S管理工作的同时检查各部门安全生产措施执行情况(安全生产责任区与5S管理工作责任区的责任人相同),在例会上通报检查情况,及时做好安全总结工作,提出整改意见和防范措施,杜绝事故发生。

三、安全员岗位职责

1、具体负责相应区域(车间车辆、设备操作等)的安全管理、宣传工作。

2、每日巡查相应区域的安全生产情况,定期检查维护生产设备、消防器材、电路,确保设备器材的正常使用及安全完好,及时纠正解决安全隐患,落实整改措施。

3、了解管辖区域的安全生产情况,定期向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汇报安全生产情况。

4、及时汇报突发事故,协同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处理事故,维持事故现场,及时抢救伤亡人员,制止事故事态发展。

四、义务消防员岗位职责

1、接受安全员的工作安排,分管每一具体区域的安全生产工作。

2、由安全员组织,进行不定期的消防演习,确保掌握基本的消防技能。

3、由安全员组织对公司安全生产进行定期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立刻制止并做好防范措施,向安全员汇报。

4、协助安全员负责事故现场的处理工作。

五、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

1、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安全生产知识的学习活动,增强安全法制观念和意识。

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遵守劳动纪律和公司的规章制度。

3、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4、及时向公司有关负责人反映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安全会议

公司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例会制度,每月的工作总结各部门要求有安全生产方面的内容,定期分析安全生产状况,对重大安全生产问题制订对策,并组织实施。

第五章 安全培训

1、公司全体员工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教育。

2、本公司新招员工上岗前必须进行车间、班组安全知识教育。员工在公司内调换工作岗位或离岗半年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相应的车间或班组安全教育。

3、公司对全体员工必须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应将按安全生产法规、安全操作规程、劳动纪律作为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

4、本公司特种作业人员(包括电工作业、厂内机动车辆驾驶、机械操作者等),必须接受相关的专业安全知识培训,确保有资格后方可安排上岗。

第六章 安全生产检查

一、公司必须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检查制度。车间安全生产检查每月一次,班组安全生产检查每周一次。

二、公司应组织生产岗位检查、日常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生产检查。具体要求是:

(一)、生产岗位安全检查,主要由员工每天操作前,对自己的岗位或者将要进行的工作进行自检,确认安全可靠后才进行操作。内容包括:

1、设备的安全状态是否完好,安全防护装置是否有效;

2、规定的安全措施是否落实;

3、所用的设备、工具是否符合安全规定;

4、作业场地以及物品的堆放是否符合安全规范;

5、个人防护用品、用具是否准备齐全,是否可靠;

6、操作要领、操作规程是否明确。

(二)日常安全生产检查,主要由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其必须深入生产现场巡视和检查安全生产情况,主要内容是:

1、是否有职工反映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2、职工是否遵守劳动纪律,是否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3、生产场所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三)专业性安全生产检查,主要由公司每年组织对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危险物品、消防设施、运输车辆、防尘防毒、防暑降温、厨房、集体宿舍等,分别进行检查。

第七章 生产场所及设备安全措施

一、公司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规定、标准,为员工提供符合要求的劳动条件和生产场所。生产经营场所必须符合如下要求:

1、生产经营场所应整齐、清洁、光线充足、通风良好,车道应平坦畅通,通道应有足够的照明。

2、在生产经营场所内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3、生产、使用、储存化学危险品应根据化学危险品的种类,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火、防爆、防毒、防静电、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

4、生产作业场所、仓库严禁住人。

二、公司的生产设备及其安全设施,必须符合如下要求:

1、生产设备必须进行正常维护保养,定期检修,保持安全防护性能良好。

2、各类电气设备和线路安装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电气设备要绝缘良好,其金属外壳必须具有保护性接地或接零措施;在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或粉尘的工作场所,要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

3、公司对可能发生职业中毒、人身伤害或其它事故的,应视实际需要,配备必要的抢救药品、器材,并定期检查更换。

三、特种设备必须按下列检验周期进行安全性能检验:

1、溶解乙炔气瓶,每三年进行一次检验。

2、液化石油气钢瓶,出厂满四年进行第一次检验;出厂满七年进行第二次检验;出厂九至十三年的,每两年检验一次。

第八章 职工安全卫生保护措施

1、公司必须建立符合国家规定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职工加班加点应在不损害职工健康和职工自愿的原则下进行。

2、公司应根据生产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发给职工发需的防护用品,并督促其按规定正确使用。

3、公司禁止招用未满16周岁的童工,禁止安排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工从事有毒、有害、过重的体力劳动或危险作业。

4、公司应通过卫生部门防疫站对生产工人进行上岗前体检和定期体检,[莲~山 课件 ]采取措施,预防职业病。

第九章 伤亡事故管理

1、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员工伤亡事故,公司必须严格按规定做好报告、调查、分析、处理等管理工作。

2、发生职工伤亡事故后,公司负责人应立即组织抢救伤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保护事故现场,做好善后工作,并报告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