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98亿的天津瓷房子,遍地都是零钱,这是咋回事?
随着我国各个城市旅游业的拓展和开发,越来越多奇特的景点展现在了大众眼前。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个奇特的景点,它虽说是人工建造但却价值连城,而且满地都是零钱纸币,甚至多到让工作人员都发愁的地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去看一看吧。
这个价值连城的景点叫做“瓷房子”,坐落在天津和平区。为什么起名叫做瓷房子呢?原来这栋精致的小房子从里到外、从上到下,每一个瓷片、每一个瓦砾,所有的建造材料和摆设都是古董文物,据说它用到的瓷器就超过四千余件,各种古瓷片贴砖更是数亿不止,里里外外的古董、玉器、石雕等物品更是成百上千,可谓是用古董“堆砌”起来的房子,这样的房子自然价值连城,据相关专家拍卖和估价,它居然可以达到98亿元的价值,真可谓是史无前例举世无双的经典之筑。
可是为什么说它遍地都是零钱呢?原来因为这栋瓷房子是用古董“堆砌”而成,老百姓也将它视为古物,甚至觉得它有着日月之精华和灵气,所以都前来参拜和许愿,久而久之这个瓷房子就从普通的景点演变成了许愿祈福的地方,所以大众也就将此比作了“许愿池”一般,许愿祈福之余都会留下钱币以作虔诚和“供养”。
但是这瓷房子毕竟不是许愿场所,而如今这里俨然变成了许愿之地,满地的零钱属实让工作人员无处下手,每天也是来不及捡拾,所以这种情况真是让工作人员啼笑皆非属实无奈。
这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价值98亿元的瓷房子,先不说这满地的零钱,就是它上下里外的每一处皆是古董文物瓷器玉石,就冲这一点小编都觉得是旷世之举,如果有机会小编真想去大开眼界,至于这满地的零钱,小编到不会效仿,不知道小伙伴们如果去此地会不会也扔零钱呢?欢迎给小编留言一起讨论。
天津瓷房子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赤峰道72号(近和平路商业街)。
这座“瓷房子”是天津市赤峰道一座用多件古董装修而成的法式洋楼,由瓷房主人张连志亲自设计。瓷房子建在天津和平区赤峰道上。赤峰道东起海河,西到墙子河,横贯原来的法租界。
2005年,张连志到华蕴博物馆吃饭,被一面镶嵌了古瓷碎片的墙给震慑住了,受此启发,张连志于是想,如果把房子全部贴上古瓷,效果可能会更惊人。于是他把收藏多年的唐三彩、宋元官窑、明清珍品全拿了出来,变成了举世无双的建筑材料。
瓷房子的建筑结构
瓷房子使用了四千多件古瓷器、四百多件汉白玉石雕、7亿多片古瓷片、13000多个古瓷盘和古瓷碗、300多个瓷猫枕、300多个汉白玉唐宋石狮子、300多尊历代石雕造像、20多吨水晶石与玛瑙。把一座法式洋楼装饰成一座价值连城的瓷房子。
瓷房子上镶嵌的7亿多块瓷片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有晋代青瓷,唐三彩,宋代钧瓷、龙泉瓷,元明青花,清代粉彩等,几乎官窑、民窑的所有门类都可以在墙上找到,而且都用水泥内部浇注,并用大理石胶粘连固定成为建筑的一部分。
背景:
瓷房子的前身是栋法式小洋楼,系20世纪20年代后期所建,为砖木结构的4层楼房,欧洲公馆式建筑,有意大利式外廊,为折中主义建筑风格,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该房系近代中国外交家黄荣良故居。
2002年9月,张连志斥资3000万元将一座百年小洋楼买下,决定将它改建成一座瓷楼,弘扬中华民族的瓷文化,建一座瓷文化的纪念碑。
最初,张连志只是想着把屋檐贴上瓷片就够了。
2005年,张连志出席天津亚欧财长会议的时候,到华蕴博物馆吃饭,被一面镶嵌了古瓷碎片的墙给震慑住了,受此启发,他把收藏多年的唐三彩、宋元官窑、明清珍品全拿了出来,变成了举世无双的建筑材料。
2007年9月3日,瓷房子正式对外开放,马上成为天津市的地标建筑。
2010年9月23日,美国《赫芬顿邮报》评选出全球十五大设计独特博物馆,巴黎卢浮宫,美国丹佛美术馆,蓬皮杜艺术中心等悉数上榜,其中,瓷房子成为中国唯一上榜的博物馆。
扩展资料
主要价值
截至2002年,瓷房子先后用去7亿多片古瓷片、13000多个古瓷瓶和4000多个古瓷盘碗,对一座法式小楼进行装饰改造,这里可以见到中国各朝各代窑址中的瓷片。
突出中国文化,感受中国瓷器的魅力。
房主信息
张连志,男,1957年4月4日出生,籍贯:天津,民族:汉,学历:MBA硕士。
张连志既是商人,也是收藏家、艺术家,因粤唯鲜酒楼而驰誉商界,因文物收藏而海内外知名。
瓷房子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赤峰道72号(现为天津市商业中心),是一座有着100多年历史的法式建筑。瓷房子分上下5层,作为主楼,其身后有一栋4层的条形楼房,两边还各有一座200多平米的耳房,总计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
瓷房子所处地段原来叫做督军街,是一些将军和督军们所住的地方,像大将军张学良、段祺瑞等都在此处设有住所。据考证瓷房子原来的主人是一位中央财政大臣,解放后天津市和平区工商局开始在此办公,后工商局迁新址,因年久失修此处闲置很长时间。
2002年9月,经有关方面介绍,粤唯鲜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总裁张连志先生花巨资将其购置下来。由于此建筑年限过长,很多地方都已腐朽和塌陷。为了能够保护且在利用此楼,张连志开始实施大规模动工,除外部结构外,内部掏空、加固;为了响应政府号召,把平顶改为尖顶;两边原来普通的红砖耳房改为透明的玻璃房。此后开始进行贴古瓷片的工作。工程刚开始时,很是费了一些功夫。因为这是一项没有图纸的工程,设计者粤唯鲜文化产业集团的总裁张连志先生,更是没学过设计,又没学过建筑,完全凭着对艺术的热爱,开始慢慢摸索着前进。先前,瓷片总是贴了拆,拆了又再贴,后来随着张先生梦想的成熟,工程进度越来越快,且越来越壮观。
到目前为止,瓷房子已历时五年,工程还在进行当中。粗略统计,瓷房子已用掉了4亿多片古瓷片(宋元钧瓷为主,少量汝窑瓷、定窑瓷、龙泉窑瓷等,官窑、民窑所有门类均有),5000多个古瓷瓶(唐三彩、元青花、明青花、明五彩、清青花、清粉彩、清珐琅彩、清五彩等),4000多个古瓷盘和碗(宋、元、明、清各个时期),500多个瓷猫(明清时期磁州窑瓷为主),瓷鸟(明三彩),300多尊石狮子(唐、宋、元、明各个时期的汉白玉狮子,且多为官器,造型各异,堪于卢沟桥的石狮子相比),一尊清代的琉璃狮子(此狮子为母狮子,高近两米,形象逼真、体态匀称,且完好无损,堪称孤品);300多尊佛造像(多为汉白玉造质,北魏、北齐、东魏、唐代、宋代为主);小瓷人(辽代三彩);石象(明代)、石刻“武庙”(明代);200多幅古代、近代和国外名人的书画(国内如唐代张萱、周昉、宋代梁楷、苏轼、赵佶等、元代陈林、钱选登、明代陈洪绶等、清代朱耷、马元驭灯、现代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等;国外如达芬奇、毕加索、梵高、达利等),几百件明清时代的家具(明代带矿物色的门楼、明大披麻灰的大门、椅子、桌子、黄花梨的条案、椅子、红木的家具等);石雕(明代汉白玉石棺,宋代汉白玉石造像等);20多吨天然水晶石(紫水晶、黄水晶、粉水晶、白水晶),投入资金20多亿。
瓷房子所用瓷器年代从汉代一直跨越到清代,窑址除五大名窑外还有龙泉窑、耀洲窑等,中国所有官窑、民窑瓷器种类到可以在这里看到,只是有些瓷器有残缺或打过矩子,尤如“东方的维纳斯”。
原因:
首先,佛头是整尊佛像文化的凝聚,也是雕刻耗时最长,最为精美之处。古代工匠只有怀有一颗赤诚之心才能雕刻出好的佛像,一生只打造一尊佛。
统治者发起灭佛运动,佛头就是首当其冲受到迫害的。削掉头颅,没有了思想的寄宿之地,佛头是不能随便摸的。甚至有的佛像被手脚斩断,佛教文化自然会受到挫折,或者说是一种思想压制。
加上各国列强侵华战争时期,对中国进行了大肆地劫掠,佛像难逃其祸。整尊佛像太过于笨重,贪婪的他们就选择了最值钱的佛首,砍掉带走,贩卖。
扩展资料
瓷房子博物馆的建筑结构
瓷房子使用了四千多件古瓷器、四百多件汉白玉石雕、7亿多片古瓷片、13000多个古瓷盘和古瓷碗、300多个瓷猫枕、300多个汉白玉唐宋石狮子、300多尊历代石雕造像、20多吨水晶石与玛瑙。把一座法式洋楼装饰成一座价值连城的瓷房子。
瓷房子上镶嵌的7亿多块瓷片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有晋代青瓷,唐三彩,宋代钧瓷、龙泉瓷,元明青花,清代纷彩等,几乎官窑、民窑的所有门类都可以在墙上找到,而且都用水泥内部浇注,并用大理石胶粘连固定成为建筑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