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辄过亿,元青花为何这么贵?
元青花很珍贵,有多方面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元青花的制作原料贵,艺术价值高,存世稀少。青花瓷是源于唐宋时期的,到元明时期转向兴盛,而现代人们熟知青花瓷,很多是从一些鉴宝节目,文物鉴赏节目,以及流行歌曲《青花瓷》中注意到它的。青花瓷本身是十分美丽的,在众多样式精美的瓷器中,也显得尤为美丽特别,它的美感也颇具国画水墨画的美感,高雅素朴,余韵十足。
元青花的颜料中,最好的一种是苏麻离青。苏麻离青这种颜料颜色纯正,风格突出,用这种颜料描绘出的瓷器,通常具有颜色鲜明,立体感突出等显著的优点。因此这种颜料作为制作元青花的颜料也较受人们的欢迎。这种颜料本身产于古波斯一带,是那里独有的矿物质,而这种原料十分珍贵稀少,到明朝后基本已经绝迹了。这种颜料从远方运到中国,其中过程十分艰难,而运来的颜料大多被运用于官窑中青花瓷器的制作描绘,做出的青花瓷作品令人惊艳。
元青花的艺术价值也很高。元青花的颜色以蓝色和白色为主,这是受了波斯文化的影响,13世纪初,大批的波斯等外国人进入中国,其中一些工匠则在器物上带来了他们的文化影响。他们用青花原料将一些传统中华图案画在瓷器上,制作出精美的瓷器。而这种陶瓷也是中国陶瓷逐渐过渡到彩瓷的重要作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元青花瓷器中,造型矫健雄浑,颜色张力十足,通体气韵高雅,受到人们喜爱。
元青花现有存世数量十分稀少。现有的元青花瓷器大多拍卖出了比较高的价格。正宗的元青花在世界上存有量不过几百件,而带有人物画的元青花更为稀少。
元朝时期,米纳依彩绘陶器使用含钴的氧化物绘制烧成釉下蓝彩的技术,传到了我国内地,为景德镇制瓷艺人掌握,烧出了纯深蓝色的霁蓝釉和闻名世界的精美的白釉下蓝花的青花瓷器。
元代青花瓷器的创制,是陶瓷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从此以后,以青花为主体的彩瓷成为瓷器的主流品种,以往一贯占主流地位的颜色釉退居次要地位,陶瓷美学上从以素雅为美的中古时代进入了五彩缤纷的近古时代。因此元青花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被学术界认识之后,就立即引起了艺术品收藏界的关注。元青花的市场价格一路飙升。
元代造型大多钝重稚拙,无论青白瓷器都比一般宋、明瓷器显得突出。尤其是日常应用的餐具、茶具等一般器物,常见有相当大的器形。例如传世的元青花釉黑红大碗有的口径达42厘米,青花和釉黑红大盘的口径也在45至48厘米左右。由于胎体厚重,烧制不易,常见有翘棱、夹扁、凹心、凸底等变形的缺陷,因而文献多有元瓷粗率之论。
元代瓷器造型上总的特点是浑厚凝重、气魄雄伟,特别是高级的细瓷,包括至正型青花,这个特点尤为明显。
至正型青花在纹样上的特点是既带有一些西亚美术的装饰形式,又有浓厚的我国传统民间图案的面貌,布局繁密,风格华丽热烈,与当时织金锦的图案和效果又极为相似。从陶瓷艺术发展史上看,元青花的纹饰不但数量上远远超过了宋代磁州窑黑彩的图样,表现技法也十分熟练高超,画面精美生动。
至正型青花发色青翠浓艳,青花纹饰笔画有些晕散,浓淡相互映衬,变化自然,最浓处成为黑色并深入胎骨,并发出黑色闪银光的铁斑。用手抚摸釉面,黑色深入胎骨处感觉凹陷。
元青花无论大小盘、碗、杯、盏之属,均里外画花,有白底蓝花,也有蓝底白花,还有白底蓝花与蓝底白花分不同层次交织在一起。有的白花凸起,呈浅浮雕状,为预先在胚体上雕刻而成,可见元青花制作之精。
元青花的釉面颜色总体为青白色,早期偏青,并且釉子较厚,常有垂流泪痕,泪痕处颜色更加青灰。晚期的特别是至正型精品,釉子浓淡适宜,釉色透亮接近洁白。器里施釉少而薄,接痕更加明显。
近年来,古瓷收藏界的元青花热持续升温,国内市场上和收藏家手中的“元青花”成百上千甚至数以万计地出现,真假争论搅得许多古瓷爱好者一头雾水。现代元青花仿品能不能达到乱真程度?这需要作辩证的分析。古代瓷器是在当时的社会大文化背景下,多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而成的产品。现代仿古瓷没有条件从胎土原料、釉料配方、彩料加工、烧制工艺等所有方面完全再现600多年前的元代状况。所以说,元青花的仿品与真品在所有特征上都毫无差别是绝对不可能的。
古瓷器的传统鉴定,通常是以目测器物的造型、釉、青料、纹饰、胎、款识以及工艺特征等为基本手段,并通过用手摸、掂分量、听声音等一些辅助方式,来辨别瓷器的真伪和烧造窑口、生产年代及艺术价值。这种鉴定方式简称“眼学”或“目鉴”。
在中国古代艺术品中,元代青花瓷具有永远魅力。区别于明清青花的精致和富丽,元青花有着充满激情的雄浑壮丽的恢宏气势,是箭啸马鸣的元代文化的结晶和写照。
提起青花瓷我相信大家都有听过这么一首歌,具体的歌词是“天正在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如果生扒这句歌词的含义你很快就能发现,青花瓷在制作的过程当中是需要严格的天气环境的,就是必须要等到烟雨朦胧的时候才可以锻造,并且这个时候锻造出来的青花瓷也是最美丽的,但是1年365天这种烟雨的时刻并不是很多,所以从制作的苛刻环境当中就可以看得出来青花瓷的贵重。其次是因为青花瓷的存世数量非常的少,可以说全世界加起来一手指数也可以数过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更彰显了青花瓷的名贵,毕竟有句老话说的好叫做物以稀为贵,然后这么珍惜的宝物自然而然就会卖出很高的价格。此外要知道青花瓷有着很大的研究价值,就比如说专家可以从青花瓷中知道当时的人在制作青花瓷的时候所采用的工艺,然后再根据一些古籍把这种工艺提取出来,甚至在后续还可以把这种工艺用在现代工艺品的生产程序当中,毕竟这是一种能够制造出青花瓷这种名贵文物的工艺。除此之外青花瓷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因为像这种很贵重文物的收藏是需要收藏者的背后有着很雄厚的资金和非常大的能量才可以做得到的,毕竟像有着青花瓷出现的这种拍卖会寻常人的身份是进不去的,所以这就导致很多有头有脸的人物全都趋之若鹜的去争抢青花瓷,然后需求一高,青花瓷的价格也就被抬了上来,这才有了二点多亿的身价。
制作工艺
复杂,很少有
精品
。
2、
元代
到现在已经很久了,
存世量
自然少,完整的更是稀少。
3、现在
市面
上假品甚多,也造成了元青花价格上涨。目前最贵的瓷器便是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
成交价
1568.8万英镑,约RMB2亿多。
至2021年8月,价格在20000元以上。贵。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
青花瓷收藏注意事项
青花瓷钴料种类分为苏泥麻青、平等青、石子青、回青等,多属高锰类,尤以进口青花钴料烧制的瓷器最具收藏价值。因为使用进口颜料烧制的青花瓷,大多由当时高级的工艺师创作,艺术价值更高。
其次看发色。釉下发色艳丽,青花见五色的青花瓷品种尤为珍贵。清康熙时正是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发展达到巅峰。所谓青花见五色,指的是使用一种青花颜料烧制出来的瓷器,图案出现深浅虚实等各种变化。
关于瓷器,我们中国文化里面把它和语其经常联系在一起,因为它是一种高雅的东西。而瓷器相比于玉除了高雅之外,它也是一个实用的东西,比如我们日常所用的盘子碗,更多的是陶瓷所制成的。我们熟知的瓷器文化,有宋朝的五窑和传世的青花瓷,而在其中又以元朝的青花瓷的价值最为连城,其中不仅仅是因为品质的原因,还有更多其他的因素。
一、元朝青花瓷现存较少元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罕见的王朝,它并没有随着历史的潮流将封建社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而是更像是一种奴隶制社会的倒退。所以说这个时期各种风格是迥异不同的,青花瓷更是如此。所以在这个短暂的返祖的年代,能够存在于现在的元朝青花瓷是非常少的,物以稀为贵,自然价值也不低。
二、元朝青花瓷大气逼真元朝青花瓷不像唐三彩那样,注重对色彩的运用,也不像是宋朝那样注重形神的表达。而是对于人物或者是历史事件的复原非常讲究求实。最著名的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在烟草青花瓷上,不但将萧何和韩信两个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就连旁边的月光竹林等一些细节也细致入微,分毫不差。整个画面非常也大气,所以也就受后世珍藏。
三、元朝青花瓷文饰技艺高超相对于宋朝青花瓷那样的质地品质的高超,明朝青花瓷最为突出的特点就在于纹饰非常的丰富多彩,因为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国家,对于这些花鸟鱼虫比中原更加的熟悉,在文饰的处理上讲究对称和典雅,而且在主题上也不再以之前的宗教或者宫廷为主,更多的是民间故事或者其他野趣的元素,而这些文饰使得元朝青花瓷从整体上来看是非常端庄正派的。因此,在品质和数量的衬托下,元青花瓷就成为了收藏家的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