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怎样鉴别老瓷器

勤恳的雪碧
繁荣的画板
2023-03-24 06:38:15

怎样鉴别老瓷器

最佳答案
酷炫的花生
包容的蚂蚁
2025-10-02 03:35:08

【鉴别老瓷器方法】

一要看胎质;二要看施釉;三要看彩料;四要看有没有真正的老旧之气。

1,中国瓷器的胎质构成,可以说每个朝代都是不一样的。识别元青花,除了看其施釉较厚,釉面有堆脂感;彩料使用“苏麻离青”,色泽浓翠,有铁斑等等的特点外,在胎质上也有一些明显的特点。一般元青花瓷胎体都较为厚重,大器烧成后底部常有开裂。胎质细白坚致,胎釉结合处常有淡红色火石红形成,这种火石红,在器身的白釉较薄之处也会泛出一种肉红色来。

2,是看釉面。瓷器的施釉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地变化着。北宋之前,所用的釉是石灰釉。这种釉与胎面的粘着力不强,因此,施釉较薄,有流淌,还易剥落,这也是鉴识的一个要点。像鉴识唐代的彩釉器,一是看釉色有否流淌,看色与色之间是否有因为流淌而产生的交融,二是要注意晚唐以前的彩釉器常会出现的釉面的剥落和开裂。

3,是看彩料。不同的时代,所用的彩料都是不同的。一般说来,古代瓷器所用的都是矿物料,而现代仿品则常用化工料来替代,因此,凡见用化工料的,就可以在鉴识时加以剔除。而矿物料在各个时期也都是不一样的。

4,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要在器物上看到真正的老气。传世品上应有使用和存放的痕迹,应有因岁月而留下的痕迹;出土器上应有土气侵入的痕迹。这些痕迹,表现在器物上,一个就是因为空气的氧化和长期存放在空间而形成的包浆。有包浆的器物上面,就会有一层类似涂了薄油一样的温润的油光。年代越久,油光就越强。如果是青花器,那么,包浆下的青花,应是下沉的,犹如上面有一层水一样,俗称“水头”。

最新回答
要减肥的花瓣
纯真的音响
2025-10-02 03:35:08

原因:

宋代哥窑和官窑产的瓷器大部分都含有裂纹,也就是冰裂纹,这些裂纹是因为烧制工艺与普通工艺不同而产生的并非瑕疵。

带开片的宋代瓷器,最典型的要属官窑和哥窑的青瓷。冰裂纹也称璺,它是瓷器本身内部应力的一个表现,只有当内部应力在正常状态下不平衡、无法维持现有状态,釉的伸缩程度超出其弹性区间极限时才产生釉层断裂、位移,直至内部应力平衡,因而形成宏观的冰裂纹效应。产生这种现象没有固定的时刻,由于与二者膨胀系数有直接关系,所以在瓷器出窑时温差变化最大,效应最明显,另外在日常的因为其他外因导致温差变化大,以及玻璃釉老化、内部应力无法维持平衡状态时也会发生类似现象,所以没有一定时间局限。

威武的春天
英勇的短靴
2025-10-02 03:35:08
包公鱼的制作方法以及配料如下:

做法一

食材

黑背小鲫鱼500克,莲藕1节,无肉猪肋骨适量,冰糖50克,葱适量,姜25克,酱油100克,香醋25克,黄酒50克,香油适量。

步骤

1.准备好所有的食材后,将小鲫鱼去内脏,鱼鳞洗净,加入酱油50克,黄酒25克,葱姜10克,腌制30分钟备用。

2.取一个小碗加入酱油50克,香醋25克,黄酒25克,冰糖50克调均匀。

3.焖烧锅放入洗净的无肉猪肋骨,再把去皮切厚片的藕片铺满锅底,加上葱段和姜片,随后把小鲫鱼排放在上面。

4.把调好的料汁浇在锅中。

5.加入150克清水用小火焖4~5个小时。

6.把锅端离冷却,取出葱姜,吃的时候把藕片垫在盘底,摆入小鲫鱼,淋入香油即可。

做法二

食材

鲫鱼1尾,藕1根,小葱25克,酱油100克,冰糖30克,醋20克,香油50克,黄酒100克,姜25克。

步骤

1.选用新鲜的小鲫鱼(包河鲫鱼),体长7 厘米左右为宜,去鳞、鳃、开膛去除内脏,洗净控干水分。

2.加酱油75 克、黄酒、葱段10 克、姜片10 克,腌渍30分钟左右。

3.藕(包河藕)洗净横切成2 毫米厚的大片。

4.取炒锅一只,锅底铺一层剔净肉的猪肋骨,然后放一层藕片、姜片和葱段。

5.再将小鲫鱼头朝锅边,一个挨一个地围成一圈。

6.将酱油175 克、醋、黄酒75 克、冰糖(碾末)放碗中和匀。

7.和匀后加清水150毫升倒入锅中,用小火焖5 小时左右,端下锅冷却。

8.冷却后,覆扣入大盘,去葱、姜、藕片和骨头。

9.食用时取藕片数片垫在盘底,将鱼一条条取出摆入盘中,淋上香油即成。

做法三

食材

小鲫鱼、包河藕、葱段、姜片、酱油、冰糖、醋、绍酒、芝麻油等。

步骤

1.选用新鲜的小鲫鱼,体长7厘米左右为宜,去鳞、鳃、开膛去除内脏,洗净控干水分。加酱油75克、绍酒乃克、葱段10克、姜片10克,腌渍30分钟左右,藕洗净横切成2毫米厚的大片。

2.取炒锅一只,锅底铺一层剔净肉的猪肋骨,然后放一层藕片、姜片和葱段,再将小鲫鱼头朝锅边,一个挨一个地围成一圈,将酱油175克、醋、绍酒75克、冰糖未放碗中和匀,加清水150克,倒入锅中,用小火焖5小时左右,端下锅冷却后,覆扣入大盘,去葱、姜、藕片和骨头。

3.食用时取藕片数片垫在盘底,将鱼一条条取出摆入盘中,淋上麻油即成。

制作提示:

1.原制法是在锅内垫一层洗净的碎瓷片,而不用猪肋骨,是为防止湖锅,但猪骨也能起到防湖作用,且味更好,所以作此变动。

2.用小火焖时,锅内不应滚沸,防止鱼体碎烂。

虚拟的大雁
怡然的路灯
2025-10-02 03:35:08
辨伪常用的基本方法 首先是掌握各时代各类器物的基本特征,将所需鉴别的器物与标准器物对照、比较。其次,瓷器辨伪最根本的是从瓷器本身着手。因为,瓷器本身是由胎釉、造型、纹饰及款识和烧制工艺所组成,各时代有各自的特点。另外可以从瓷器所反映的外部特点入手,如瓷器所反映的各时代的文化特征(可以从器形、纹饰上体现出来),瓷器的用途(用作日常生活用器,各地域的不同使用情况)等来辨伪。 我们知道,仿瓷(或曰瓷器作伪)之难,第一是胎质。因为各时代、各窑口烧制瓷器的胎土是各不相同的,且“瓷质之贵,在于瓷泥”,不仅是瓷土的成份不同,其炼泥之法也不同,因此,烧制成器所表现出来的胎骨也是各具特征的。如龙泉窑器与哥窑器均为原处州(今龙泉县境内)的窑口,使用的基本是同一地区的胎土,两窑胎质均白,微带灰色。但龙泉窑淘炼最纯,哥窑则别有紫泥、黑泥两种。由此,就可分别出龙泉窑器与哥窑器。仿制、伪作之器的胎土则区别更大,由于时过境迁,很难找到相同的瓷土,这就是辨伪需掌握的第一要点。第二是造型品名。因为历代所制之器,造型品名不尽一致,有的称盘,有的称盆,甚而有称为洗的,加之尺寸规格没有一个统一的定制。历代仿制作伪之器,一是照蓝本模仿,虽形制正了,但尽寸规格又不能完全一致,此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仿制作伪之器是根据文献或历代相传而作,故更差矣,而有些“创造性”的作伪则更无衡量的标准。第三是釉药。历代瓷制品的釉药多为凭经验所得而无文字的记录,除清唐英首先研究记录制瓷的方法和釉药的配方,在他之前几乎无人做此工作,因些仿制、作伪的器物由于釉药的配方,各种釉料的比例不同,加之烧造技术,包括窑温、气氛的掌握不一致,烧制出来的釉色很难与原器相同,另外,瓷器的纹饰(包括笔法、题材、表现手法)、款识、青花料、彩料等要仿制得如同真品一样,确实很难。 辨伪瓷器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1)分类法:即将各时代的同类器(包括相同器形、相同纹饰题材)理成发展序列,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再找出其不同点,来摸索它们的发展规律和各时期的特征。 (2)比较法:主要是利用考古发掘出来的、有地层年代的器物作为标准器物,将所需鉴定、辨伪的器物与之比较,从而得出鉴别的结论。 (3)鉴别法:即利用同时代的同类器或不同类器上的时代特征来对照、比较所需鉴别的器物,从而得出综合鉴别的比较合理的结论。 总之,鉴定、辨伪中国古代瓷器,用以上三种方法,再从胎质、造型、釉料、纹饰、烧制工艺、款识、青花料等几个方面着眼,在掌握了出土的或传世的标准器物的前提下是一定能鉴定出好坏,辨别出真伪的。

爱笑的飞鸟
爱笑的柚子
2025-10-02 03:35:08
收集古陶瓷片标本,主要是练眼力,我对瓷片认知,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向专家学者当面请教;瓷友雅聚共同切磋;古陶瓷标本与专业书谱对照;参考本地博物馆馆藏品;瓷友从窑址拾得的标本赠品。瓷片主要来源:到古玩摊寻觅,向藏友购买;与人交换等。开始主要是跑地摊摊亲自捡,历时几年。初识瓷片后,向爱好收藏瓷片的藏友购买。等辨识瓷片后,偶尔在古玩市场向摆瓷片的摊主购买,同时辨识混杂其间的鱼目。真心感悟收、藏古陶瓷。专业书要看,但收集瓷片标本这条路一定要走。

我捡瓷片的感悟,其中有精细之分,很多从土里出来的瓷片,放入水中清理时,有一种滑腻腻的感觉,像上了猪油一样。可是,没有过多少年,新仿的也有这种滑腻腻的感觉,可见,作伪者也是与时俱进。如果固守原来的认识,不仔细细究,就免不了要打眼了。

说了一大堆废话,见笑了,这是在下自己的感悟,不见得正确,每个藏友都有自我的收藏领悟,在下姑妄言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