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仿古砖 > 正文

万荣县龙腾建材有限公司怎么样

粗心的鞋子
甜美的香烟
2023-03-24 06:11:31

万荣县龙腾建材有限公司怎么样?

最佳答案
伶俐的睫毛
老实的母鸡
2025-10-02 05:33:39

万荣县龙腾建材有限公司是2018-11-05在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通化镇六毋村南巷218号。

万荣县龙腾建材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40822MA0K9X5E06,企业法人李英杰,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万荣县龙腾建材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仿古砖、瓦、古建砖的制作、销售;仿古建筑工程施工、维修;批发零售:建筑材料、外墙保温材料、防水材料。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万荣县龙腾建材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最新回答
专一的水蜜桃
魁梧的萝莉
2025-10-02 05:33:39

山西省万荣县通化镇六毋村工业园区有卖老滴水瓦。山西六毋灰陶制品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省万荣县通化镇六毋村工业园区,总投资1800万元,占地面积80亩,是积极响应环保政策,振兴灰陶产业筹建的一家生产各类古建板瓦、筒瓦、勾头、滴水、砖、脊、兽头、砖雕以及各种仿古建筑材料的现代化企业。

忐忑的心锁
怕孤独的汽车
2025-10-02 05:33:39
在我们这一带,吴麻子可是脍炙人口的人物,他小名狗剩,因满脸的坑坑洼洼,所以人称他吴麻子。

吴麻子性格倔强,脾气古怪。村里逢年过节照顾孤寡老人,给他送面送油,表示关心,总被他给扔了出去。说:我不要国家照顾,我能养活自己。

其实,吴麻子并不是没儿没女。早年家里穷,吴麻子没娶上媳妇。后来和一逃荒到此的山东女人结了婚。生了两个女儿。他老婆爱干净爱洗衣服,这却犯了吴麻子的大忌。万荣县以前叫万泉县,有句俗语是万泉无泉。万荣自古缺水,你来到万荣,这里的人宁让你吃一个馍,不让你喝一碗水。见媳妇天天洗衣服,吴麻子大骂:穿不烂都洗烂啦!喝水都有困难,哪有你洗衣服的水!这吴麻子的女人爱看书。整天不是拿张报,就是捉本书;做饭不是忘了忘了给锅里放水,就是忘了给灶坑添柴。吴麻子整天骂骂咧咧,认为这女人不务正业。看书能挣钱吗,看书能能顶吃能顶喝呀!贫贱夫妻百事哀。终于出事了:有一天,吴麻子拖着因劳累了一天而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到家,发现屋里冰锅冷灶的。媳妇又因看书忘了做饭。吴麻子大骂:要这双手做什么!手起刀落,剁了女人的两个手指头。十指连心啊,媳妇受不了这样的折磨,当即跳井而亡。

从此,吴麻子的脾气更加暴躁,动不动就打骂两个未成年的女儿。孩子跟着他饥一顿饱一顿的,总算长大。大女儿初中没念完就跟人跑了,漂泊他乡。小女儿整天和吴麻子吵架,埋怨他逼死了她妈。吴麻子本想让女儿招亲,但男方嫌他没房子。小女儿没结婚就住到男方家里,再也不愿回来。

于是吴麻子就成了一个人,他想到了开窑。在我们这个盛产砖瓦的故乡,也只有开窑才能发家致富。

他要东山再起,他把所有的精力,一切的心思都用到了开窑上。经常顾不上吃饭,没日没夜的干活。他一个人一间间盖丕房,平场子,设计制瓦机,经过千百次的实验改进,做瓦的技术日趋成熟。

二十年的辛苦经营,吴麻子在窑上赚得盆满钵满,也因着诚信声名远扬。这时吴麻子六十岁了。

九十年代的六毋村就像万荣县的小香港,窑上生意红红火火。凭借特有的土质,过硬的技术,上乘的质量,六毋的砖瓦畅销全国各个省市。村子里一时热闹起来,外来务工人员达到两千人以上。来自四面八方的人行走在村子里的大街小巷,不同的方言土语在耳边回响,穿着各异的男女在早市上来去匆忙。吴麻子的窑上也来了个河南女人。三十多岁,白白净净,干活麻利。只因和丈夫做服装生意赔了钱,到此打工。说好一天五十,管吃住。

这女子很勤快,能吃苦,吴麻子对这个工人很满意。半年过去了,这女的拿着挣来的一万元哭了,不回去。吴麻子追问缘由,她说杯水车薪啊。他们欠别人十万元,回去怎么面对要帐的?就这样,这女人在吴麻子家过了个年。吴麻子也跟她讲了自己的遭遇。叹自己年已花甲,膝下无子。后来他们就住在了一起。还生了个儿子。老来得子,吴麻子像变了一个人,整天乐呵呵,喜滋滋的,对那河南女人十分体贴。孩子三岁时,河南女人的丈夫忽然来了。后来,吴麻子给了人家十万,让河南人去黄河滩包地种。又过了两年,河南人发了财,把女人孩子偷偷接走了。吴麻子的儿子梦也结束了。他大病一场,去找儿子,找回来养了一个月就感到力不从心,感觉自己老不中用了。六十得子,他怎么能陪儿子长大?

吴麻子开始着手盖房子,总想着儿子长大要娶妻生子,延续吴家香火。无奈,天不遂人愿。地基刚打好,就下了一场瓢泼大雨,吴麻子一跤摔断腿骨。房子盖了一半就搁下了。儿子再次送还了女人。

从此,吴麻子真成了一个人,看谁都不顺眼,成天骂骂咧咧的。后来腿上骨头坏死,走路一摇一摇的,还开着窑。直到七十八岁,吴麻子终于用自己做的砖瓦盖起了一幢两层仿古建小楼。窑却被远房侄子骗走了,整天缠着人家打官司。

吴麻子是一个人死在家里的,被人发现时已经死了好几天了,身体发硬,寿衣也穿不上了。而他临死前也未能见上女儿一面。

吴麻子的葬礼异常的隆重,全村的窑掌柜都去了。原因是这人耿直,和别人打交道从不叫别人吃亏。

清明节到了,有人说他从果园回来,远远的看见吴麻子的坟头有个女人带着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在烧纸.......

美好的酒窝
平淡的外套
2025-10-02 05:33:39

万荣县的历史文化

万荣县文化底蕴深厚,共有稷王山塔、八龙寺塔、旱泉塔、寿圣寺塔、稷王庙、万荣东岳庙、万泉文庙、薛瑄家庙、万荣后土庙、李家大院等1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万荣笑话、董永传说、西村抬阁、万荣花鼓等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另有后土文化、软槌锣鼓、万荣面塑、锣鼓杂戏等9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先后开发建设了中华祖祠——后土祠,慈善世家、晋商豪宅——李家大院,笑文化产业园——万荣笑话博览园,欢乐山、清凉山、休闲山——孤峰山休闲风景区,黄河湿地奇观——西滩,中华第一木楼——飞云楼景区等六大文化旅游景区。文化产业开发上,万荣县着力打造“中华笑城·欢乐万荣”这一地域文化品牌,同时成立了万荣笑话戏剧研究所、职工笑话艺术团、万荣笑话演艺中心等,编排了独具特色的万荣笑话剧,以万荣笑话为拓展元素拍摄了36集大型电视连续剧《荣河镇的男人们》等。

2006年,山西省万荣县与江苏省东台县,河南省武陟县,湖北省孝感市联合申报的“董永传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项目类别,序号9。

2006年,山西省万荣县参与申报的“抬阁(芯字、铁枝、飘色)(万荣抬阁)”,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俗项目类别,序号994。

2008年,山西省万荣县申报的“笑话(万荣笑话)”,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项目类别,序号571。

2011年,山西省万荣县申报的“万荣花鼓”,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舞蹈项目类别,序号639。

万荣县的历史文化

万荣县文化底蕴深厚,共有稷王山塔、八龙寺塔、旱泉塔、寿圣寺塔、稷王庙、万荣东岳庙、万泉文庙、薛瑄家庙、万荣后土庙、李家大院等1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万荣笑话、董永传说、西村抬阁、万荣花鼓等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另有后土文化、软槌锣鼓、万荣面塑、锣鼓杂戏等9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先后开发建设了中华祖祠——后土祠,慈善世家、晋商豪宅——李家大院,笑文化产业园——万荣笑话博览园,欢乐山、清凉山、休闲山——孤峰山休闲风景区,黄河湿地奇观——西滩,中华第一木楼——飞云楼景区等六大文化旅游景区。文化产业开发上,万荣县着力打造“中华笑城·欢乐万荣”这一地域文化品牌,同时成立了万荣笑话戏剧研究所、职工笑话艺术团、万荣笑话演艺中心等,编排了独具特色的万荣笑话剧,以万荣笑话为拓展元素拍摄了36集大型电视连续剧《荣河镇的男人们》等。

2006年,山西省万荣县与江苏省东台县,河南省武陟县,湖北省孝感市联合申报的“董永传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项目类别,序号9。2006年,山西省万荣县参与申报的“抬阁(芯字、铁枝、飘色)(万荣抬阁)”,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俗项目类别,序号994。

2008年,山西省万荣县申报的“笑话(万荣笑话)”,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项目类别,序号571。 2011年,山西省万荣县申报的“万荣花鼓”,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舞蹈项目类别,序号639。

万荣的飞云楼、秋风楼的历史文化

飞云楼在万荣解店镇东岳庙内,相传始建于唐,现存者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

楼外观三层,内部实为五层,总高约23米。平面正方,中层平面变为折角十字,外绕一圈廊道,屋顶轮廓多变;第三层平面又恢复为方形,但屋顶形象与中层相似,最上再覆以一座十字脊屋顶。

各层屋顶构成了飞云楼非常丰富的立面构图。楼体量不大,但有四层屋檐、12个三角形屋顶侧面、32个屋角,宛若万云簇拥,飞逸轻盈。

此楼木面不髹漆,通体显现木材本色,醇黄若琥珀。 飞云楼是解店东岳庙内建筑群中的精华所在。

民谚有“万荣有个解店接,半截插在天里头”。 每当阳光普照,碧空如洗之日,十余里外也能遥见其倩影。

若是天公作美,再飘来几朵云彩,缠绕楼顶,真有高耸人云、凌空欲飞之感。 飞云楼如今的建筑结构与造型,完全属于元明遗风,清乾隆时期山西民间一些营造技法也尤为显著,这是历代不断维修的缘帮。

该楼平面呈方形,纯木结构,明三暗五层,高达23.19米,十字歇山顶,底层木柱林立。 中央 4根通天柱高15.45米。

四周32根木柱构成棋盘式。面阔、进深各五间,占地面积 570多平方米。

三层四出檐。全楼斗拱密集排列,共 345组。

且形状极富变化,如云朵簇拥、鲜花盛开一般。各檐翼角翘起,势欲飞翔。

风和之日,楼角风铎均匀作响,甚是悦耳。 楼顶饰有黄、绿、蓝几色琉璃瓦,阳光之下,更显富丽堂皇。

现其状,其结构之巧妙,造型之精美、外观之壮丽,堪称我国楼阁建筑之杰作。庙内中轴线上所存其他建筑都是元明时重修,香亭四周栏板、柱石雕龙刻凤,造型生动精巧,充分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工艺美术水平。

东岳庙飞云楼,1988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秋风楼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刘彻率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

时值秋风萧飒,鸿雁南归。汉武帝泛舟黄河,饮宴中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千古绝调《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萧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经历两千余年的沧桑变化,汾阴后土祠现在的状况怎样呢?汾明后土祠坐落在今万荣县宝鼎乡庙前村北的高崖上,距万荣县城40余公里。这一带历史上称之为“汾阴睢地”,东周时属魏,亦称“魏睢”。

秦惠王伐魏,“渡河取汾阴”就在此处。这里是汾河和黄河的汇合处。

《水经注》载:“有长阜,背汾带河,长四五里,广二里余,高十丈,汾水历其阴,西入河。”唐人颜师古云:“因其地而高起,如人九睢而名之。”

传说睢上有轩辕黄帝的郊台、汉武帝的明坛、巫锦的鼎区。 后土祠坐北面南,东西宽105。

21米,南北长 200。81米,占城面积25268平方米。

祠内现存建筑有山门、舞台、脚充饭队关西五虎殿、秋风楼等,结构合理,布局严谨。献殿。

正殿额枋雕刻华丽,工艺精巧;屋面披复着黄、绿色琉璃彩瓦,光耀夺目。最前面山门底下有一座过路舞台,紧靠山门后面有两座并列舞台,三座舞台在布局上形成“品”字形,庙内两边配有唐明皇碑,宋真宗碑、钟鼓楼、真武、二郎、六丁、六甲、东西五虎偏殿等,其建筑宏伟华丽。

清乾隆十九年(1754)编修的《蒲州府志》称其为“海内祠庙之冠”。 秋风楼位于后土祠正殿后,因楼上藏树汉武帝《秋风辞》碑而得名。

它东依峨嵋岭,西隔黄河与陕西省韩城市太史公司马迁祠相对,托地傍水,居高临险,“千寻嵋岭演天亘,一曲黄河卷地来”。 楼高32。

6米,下部筑有高大的台基,东西穿通,东门雕字“瞻鲁”,西门雕字“望秦”,南面为登楼之正门,周围砖砌花墙。楼分三层,面阔、进深各五间,四周回廊,十字歇山顶;两层四面各凸出龟座一间,上筑瓦顶,山花向前;二、三层廊下置斗拱或平座。

游人凭栏远眺,可北瞻龙门,南望潼关,俯视黄河,波涛汹涌,尽在眼底。 楼身比例适度,檐下斗拱简洁,结构精美古朴,形制壮观劲秀,实为河东现存古建筑中之精品。

二、三层内各藏树汉武帝《秋风辞》碑一块。三层的一块碑高 O。

58米,宽 0。73米,行草阳刻,笔划凝重,体态端庄。

此碑系元至元八年(1271年)所建,现已破裂,缺左上角,用木架镶嵌树于楼内。 二层的一块碑高0。

82米,长1。87米,篆体阴刻,嵌在楼内北壁上,碑体完整,系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八月立。

每当风和日丽或秋高气爽之时,游客远临观览,登楼吟咏,畅抒胸怀,真是“阁迥凌霄汉,层楼耸百寻”,“树色浮秦晋,河声荡古今”,令人心旷神治。 《汾阳二圣配飧铭》碑树于祠内东北隅,碑高2。

52米,宽7。14米,楷书篆额,系北宋大中详符四年(1011)真宗赵恒御制御书并篆额的。

碑文冗长,共1365字,内容是真宗记其继先代帝王“祀郊封禅”之先例,略述应汾阴吏士绅民之吁请,亲率百官来到汾阴祭祀后土,并把原有祠坛进行一番整修,使庙貌一新的活动。 文中盛赞“二圣”(即宋太祖赵匡凰、宋太宗赵炅)的功德,将二圣配飧于后土祠受祀,取其“功高德隆,配享天地”之意。

由于此碑是御制御书,故又称“萧墙碑”,要求臣民对碑要像对皇帝一样尊敬。从宋真宗至今已近千年,这。

运城于稷山的历史文化和传说

被我国文物考古界称为“巨型土雕大佛”的山西运城稷山大佛寺,经过修复扩建,将于元旦期间重新对游人开放。

稷山大佛寺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金皇统二年(1142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倚崖土质雕塑的释迦牟尼像高20米,宽6.8米,栩栩如生,保存完好。去年5月,稷山大佛寺供奉大佛的大雄宝殿因遭受雷击引发火灾,寺内正殿焚毁坍塌,所幸彩塑大佛基本完好。

事发后,经山西各级文化专家从去年8月开始通过社会捐款筹资400多万元,对其进行修复扩建。 据负责大佛寺修复工程的领导介绍,竣工后的大佛寺大雄宝殿为金代风格的二层重檐歇山顶式样建筑,修复后的大殿建筑面积达1300多平方米,比原大殿扩大了两倍多。

目前大佛寺修复工程已全部完工,从元旦开始对游人开放。

山西万荣与女娲民间故事与传说

你好! 山西洪洞县候村“娲皇陵,庙”现存有丰富的地面文物,并有冰心先生和陈香梅女士题写的 “女娲皇陵”题词。

庙中最大的“猴头柏”,又名“五股穿心柏”,比陕西 “黄帝手植柏”还粗壮。有传说,“猴头柏”可能为轩辕黄帝来此祭祀时所植。

山西洪洞县候村女娲皇陵庙院中还存有宋•开宝六年《大宋新修女娲庙碑》和元•至元二十六年《大元国重修女娲庙碑》及明、清几代皇帝“遗使致祭”碑数十通,以及“补天石”等地面文物。 山西地方志典籍中也载有“娲皇圣诞”时历代皇帝“遣官致祭”的祭文多篇。

山西境内的太行山、吕梁山地区果然存在女娲“抟土造人”圣地万荣“汾阴睢(音SHUI谁)”,女娲、伏牺“隔山穿针”成婚处吉县“人祖山”,“女娲氏炼石处”晋城“娲皇窟”,女娲“补天灶”平定“东浮化山”等其他许多“女娲”活动遗迹。 山西民间还广泛流传着关于“女娲、伏牺”的各种传说。

更重要的是 “女娲神话传说”所包含的“炼石补天”、“断鳌立极”,“积灰止水”、“杀黑龙以济冀州”以及“制作笙簧”、“创始婚姻”等一系列内容,乃是反映“女娲”在远古时期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为保护人类儿女的生命安全,在建筑材料、土木建筑,修筑堤坝、水利防洪等科学技术和婚姻、礼仪制度等领域的一系列科学、文明的伟大发明创造。 这些发明创造充分体现出这位母亲仁爱、慈悲,深厚,博大,无私、无畏的伟大爱心,显示出她是人类世界东方社会文明事业的伟大创始者和缔造者。

种种事实说明:历史上的“女娲”实有其人。女娲既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艺术形象,也是一个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

“女娲”的重要活动舞台是在黄土高原山西。她是中华民族唯一的伟大女性先祖,也是包括炎帝、黄帝在内的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

“人类的生命根源,无不孕育、诞生於伟大母亲的胎腹之中。”女娲的胎腹就是中华民族儿女的生命的根源所在。

候村“娲皇陵、庙”应该是中华民族儿女“寻根”文化的“终极”目的地。 在“中华之母――女娲”身上集中体现的“聪明智慧、勇敢无畏,忍辱负重、自强自立,无私奉献、不计名利,胸怀宽广、博爱慈悲,勤劳刻苦、维护正义,热爱和平、造福人类,厚德载物、生生不息”的“女娲精神”,构成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几千年来,山西省洪洞侯村民间和其他“女娲遗迹”所在地,在每年农历三月初十“娲皇圣诞”时,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大典和民间庙会。 来自附近各县和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等省的虔诚信徒和男女老少,都要到“(女)娲皇陵、庙”焚香献礼、虔诚敬拜。

不少已婚不育的妇女更要到“娲皇陵”坟堆上“刨娃娃”求子。 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还产生和涌现过“三迁择教”的孟母和“剌字示儿”的岳母等伟大女性,她们也为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事业做出过超凡、卓越的贡献,为后世母亲树立了光辉的学习榜样,永远值得世世代代中华儿女赞美、歌颂。

但是,以她们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来看,“孟母”和“岳母”都无法与建有“炼石补天”、“抟土造人”、开创中华文明事业不朽之功的“女娲圣母”相比。以“亚圣孟子”的生日充当为“中华母亲节”,令人莫知所以之感。

“东方有女娲、伏牺,西方有亚当、夏娃”。 确定以“女娲皇圣诞”日每年农历三月初十为“中华母亲节”,具有毋庸置疑的理由和意义,一定会受到海峡两岸骨肉同胞和全球中华儿女拥护。

山西运城万荣县资料

万荣县位于山西省境西南,运城地区西北,黄河东岸面积1039平方公里,人口34.4万,辖 4镇13乡,县 *** 驻城关镇。

万荣县辖4个镇、13个乡:解店镇、通化镇、汉薛镇、荣河镇、万泉乡、里望乡、西村乡、南张乡、高村乡、皇甫乡、贾村乡、王显乡、光华乡、裴庄乡。 【历史】 万荣县1954年由万泉、荣河两县合并而成。

万泉县,始置于唐武德三年,元曾省入猗氏后复置。荣河县,战国为魏汾阴邑,西汉置汾县属河东郡,唐开元十年以得“宝鼎”之祥改称宝鼎县。

宋大中祥福四年改为荣河县。 万荣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史书上曾有“皇天后土”的记载。

自轩辕黄帝在这里“扫地为坛祭后土”至宋真宗皇帝,先后有8位皇帝24次在这里祭祀。汉武帝8次巡幸河东,就7次到这里祭祀,并留下了千古绝唱《秋风辞》。

【地理地貌】 境内地势东高西低,是峨嵋台地的西部组成部分。东部为台状黄土高原,孤峰山与稷王山突出于高原之上,孤峰山海拔1410米,稷王山海拔1279米。

西部为黄土谷地。全县由于地势较高而水源奇缺。

素有“干万泉”之称。 【气候】 万荣县气候温和,年均气温 11.9℃,一月零下 3.8℃,七月25℃, 年降雨量500毫米,霜冻期在十月下旬至次年四月中旬,无霜期190天左右。

【工农业】 全县共有耕地 102.3万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棉花、玉米等,花生、高粱也有种植。境内牧业资源丰富,为闻名全国的晋南大黄牛主要产区。

工业主要有针织、酿酒、制药、化肥、奶粉、罐头、农机修造等。 【交通】 境内交通以公路为主,极为方便。

有通住侯马、运城的干线公路,且城至各乡镇和大部分村庄,均有公路,大车路相连。黄河上庙前村与陕西省芝川镇间通航。

【名胜古迹】 万荣县名胜古迹以“楼”闻名,城内飞云楼初建于唐,重建于清,系纯木结构建筑,斗拱繁密,翼角荤飞,犹如一片花朵,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秋风楼,因藏汉武帝《秋风辞碑》而得名,今古迹尚存。稷王庙正殿因无大梁承托,俗称无梁殿,元代建筑,形制古朴。

万荣县通化镇,是隋末大儒王通和“唐初四杰”之一的王勃故里。 【名特产】 万荣县盛产柿饼,主销日本;万荣苹果,也深受好评,此外,孤峰山金梨也很有名。

“万荣大黄牛”久负盛名,为全国五大优种牛之一。 【近况】 改革开放以来,万荣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农业结构不断优化,40万亩粮田、30万亩苹果、20万亩柿子为主的干果经济林、10万亩以药材为主的经济作物这一“4321”的格局基本形成;工业经济发展呈蓬勃之势,磁材、医药、化工建材、金属镁、焦化、农副产品加工六大主导产业基本形成。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境内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209、108国道穿越县境而过;电力充足,水质优良,通讯便捷, *** 网站、中国国际商务网站相继开通,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 近年来,万荣县委、县 *** 紧紧围绕三大一强一中心(果业大县、旅游大县、劳务输出大县、工业强县、中华民族根祖祭拜中心)的宏伟目标,着力打造五大品牌(中华圣母、笑话王国、华荣果业、恒磁科技、三九与华康药业),构建两区五园(两区是规划建设新经济开发区和中华圣母旅游开发区。

五园是恒磁工业园、鑫峰工业园、亚都金属镁工业园、中鲁农副产品工业园和荣河化工工业园),做强六大优势产业(医药、磁材、洗煤炼焦、化工建材、金属镁治炼和农副产品加工),不断加快新型工业化。 --------------------------------------总结一句哦 万荣 穷地方 脏乱差 别嫌我说实话 我最后说的这才是实话 高中运城有个好的山西第二 康杰中学。

山西运城有那些历史故事

运城市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最早发祥地之一。距今约18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生息。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以及中国奴隶制社会第一个王朝——夏的都城均在这里。春秋时统属晋国,晋献公于公元前669年定都于绛(今绛县)。韩、赵、魏三家分晋后,运城属魏,当时,魏国的都城在安邑(今夏县禹王城一带)。秦始皇统一中国,设36郡,运城属河东郡,治所安邑。以后两千多年,建置频繁,但一直惯称这一地区为“河东”。新中国建立后,成立运城专署。1954年,运城、临汾两专区合并为晋南专区。1970年,晋南地区撤消,重设运城地区。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运城地区设运城市。إ

运城:

华夏之根

运城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主题公园,是中华文化的宝库。诸多史料也充分证明“中华”、“华夏”的称谓,同样源于运城。尧、舜、禹都曾在这里建都,形成了人类早期的社会形态。

这里是人类远祖的故乡,在我市垣曲盆地考古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距今4000多万年前的“中华世纪曙猿”化石,把人类起源的时间向前推进了1000万年。这里点燃了人类第一把文明的圣火,西侯渡遗址挖掘出土的“烧骨”,把人类用火的历史推到了180万年前。这里是中国最早的盐业基地运城盐池,盐池的开发历史也在4000年以上。这里有中国最早的“地坛”,中国最早的“地坛”万荣县的后土祠。这里是琴诗书画衣食住行的重要发源地。“琴”就是指当年舜帝曾在盐湖之畔,抚五弦之琴,吟唱《南风歌》。“诗”就是指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魏风》中,脍炙人口、千古流传的名篇《伐檀》、《硕鼠》。“书”就是说中国书法最崇尚的是“书圣”王羲之,而“书圣”的老师卫夫人,就是运城夏县人。“画”就是说舜帝同父异母的妹妹敤首是绘画的发明人,运城的舜帝陵就有她的许多遗存。“衣”就是早5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已经开始了养蚕缫丝。“食”就是在尧舜时代,周氏始祖后稷出任农官,教民种植各种粮食作物,推广农业技术。“住”就是在殷商时期,傅说发明了“版筑”技术,实现了先民由半穴居状态转移至地面住宿的时代性跨越。“行”就是指奚仲发明了古代用车,风后发明了辩识方向的指南车。

这里的历史文化名人群星灿烂。荀况、廉颇、柳宗元、王维、王勃、关汉卿、司马光、关羽、吕洞宾等等一批政治家、思想家、文学艺术家、教育学家、历史学家、军事家。三晋望族裴氏、王氏、薛氏、柳氏更是门庭显赫。尤其以闻喜县裴氏影响最大,史称“将相接武、公候一门”。因为历史上曾出现过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3000多位七品以上的官员、600多人列入《二十四史》而声名远播。

这里的人文景观、文化遗存遍布全市。以西侯度遗址、匼河遗址、西阴遗址、禹王城遗址等为代表的古遗址群;有以舜帝陵、晋文公墓、司马光墓、扁鹊墓等为代表的古墓葬群;有以关帝庙、后土祠、永乐宫、普救寺、堆云洞等为代表的寺庙道观群;有以鹳雀楼、秋风楼、飞云楼、莺莺塔等为代表的楼塔群;有以东汉建宁残石、司马温国公神道碑、碧落碑、平淮西碑等为代表的碑碣群;有以永乐宫壁画、稷益庙壁画等为代表的壁画群;有以唐开元大铁牛等为代表的铸雕群;有以历山、五老峰等为代表的名胜景观群。现存各种古建筑1600多处,国保文物44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14项,省保文物92处。这些名胜古迹、文物景点,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构成了一道道奇特的风景线。这里的绛县飞龙、关公锣鼓、稷山花鼓、万荣笑话以及剪纸、布艺、根调、云雕、面塑也都是运城特有的民间民俗文化的奇葩。

这里还留传着许多历史掌故和优美传说。比如黄帝大战蚩尤、嫘祖养蚕缫丝、舜耕躬耕历山、大禹斧凿龙门、后稷教民稼穑、介子推割股奉君、风后造指南车、鲤鱼跳龙门、司马光砸缸、秦晋之好、退避三舍、结草报恩、唇亡齿寒、假途灭虢、董狐之笔、伯乐相马、中流砥柱、巫咸造鼓、仪狄酿酒、董父豢龙、董永传说、三过家门而不入等等,这些人们耳熟能详、广为流传的美丽故事,都一直丰富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万荣东卫一村的历史概况

万荣县通化镇东卫村发现了一通明代碑刻,碑上所记内容纠正了万荣县志中明嘉靖年间主薄和典史两人任职时间的错误,有一定史料价值。

这通明代石碑是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为重修东卫村的吉祥寺所立。碑高两米有余,碑文由和尚善守信所纂。这通碑的特点是不仅详细记述了吉祥寺两次维修的全过程,而且记述了该寺的创建年代为唐咸亨中(671—674年),并从我国佛教历史的角度,阐释了东汉以后佛教及吉祥和吉祥寺由来和含义。东卫村明代时属河津,经与清光绪版《河津县志》对照,碑上所刻的其它内容,还纠正了该县明嘉靖年间主薄和典史两人任期时间的错误,是不可多得的一份实物资料。

体贴的大地
活泼的小鸭子
2025-10-02 05:33:39

山西是中国的文物大省,其标志就是国家文保单位的数量,到目前为止,山西被列入全国文保单位的文物就有531家,数量居全国第一位。山西文物以古建筑最为著名,其中一部分是寺庙道观,有很多建于唐宋时期,是中国寺庙建筑的精华,另一部分就是古民居,其 历史 文化底蕴和影响力 足可以和中国另一个卓有特色的徽州古村落相比,徽州古村落以小巧精致著称,而山西大院则以深邃富丽、结构严谨,庞大,观赏性强而称为 中国民居的经典,是中国 历史 和文化传承的一个印证,被称为 山西大院文化, 其中最著名的要属因同名的电视剧走红的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 始建于1756年,是著名晋商乔致庸的故居,其实这个大院面积不大,只有四千多平米,在众多山西大院中是名气最大,面积最小,但却是个很有特色的建筑, 城堡式建筑 精致美观, 既有中式格局,又有西式元素,完美诠释了一个晋商由小做大白手起家, 到富可敌国的创业史。2018年,乔家大院因过度商业化,乔家大院5A级景区被摘牌。

山西不仅仅有乔家大院, 在晋中、晋北、晋东南等地散落着众多晋商豪宅大院,我下面介绍的10个山西大院,不仅 建筑极富特色,匠心独具,其中还深藏着传奇精彩的人文 历史 ,堪称山西古民居的精华。

一、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由五条巷子、五座城堡、五座祠堂组成,历时300余年修建而成,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大小院落35座,房屋342间,说是一个大院,其磅礴气势简直就是一座城。

王家 大院作为 清代民居建筑的代表,和乔家大院不同的是,它 是晋商官商住宅文化的代表, 主人并不是白手起家的的商人,其发家 历史 更是一种官场文化,官商结合的 历史 ,从建筑宏观和细节上也能看出风格差异, 王家大院采用了大量的仅见于王府的建筑形制, 整个大院依山而建,呈王字形布局,官气十足,霸气外露, 素来有“王家归来不看院”的美誉,有“华夏第一民居”的美誉。

王家大院建在山坡上,远处是绵山山脉,近处有小河流淌,前后院落都梯次递进,极具层次感。建筑内部构造独特,砖雕、木雕、石雕异常精美,甚至连门墩、石础等建筑构件都精雕细刻,历经岁月沧桑,充满了文化底蕴。

地址: 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

门票:55元(携程)

二、常家大院

常家大院因为面积更大,所以又被称为常家庄园,是诸多大院当中最大的一处,始建于乾嘉年间,整个大院占地60万平方米,有房屋4000余间,楼房50余座,院中有园林13处,虽在北方,却有着江南院落的风格。

大院主人也是晋商,曾 先后创立了20多个商号,开辟了福建武夷山至俄罗斯的数万里国际贸易通道,其家族鼎盛之际,一度拥有员工千人,骆驼上万峰,独占中俄茶叶贸易的四成,是当初首屈一指的晋商“外贸世家”。

作为 万里茶路的开拓者、中国儒商第一家, 常氏家族坚持了以商兴业,儒商融汇的发展道路,在其200多年发家史中,先后有170余人取得秀才、举人、进士,形成当时中最为出类拔萃的精英集团,其建筑也体现了家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 书香气,在晋商的多个大院当中,把儒商的特征体现的淋漓尽致,尽显文化品位的高雅。

常家大院特点不在其大,而在其雅,融南北风格与园林与一体,高雅的文化品位和浓缩的 历史 底蕴才是最大的看点,堪称中华民居之典范。

地址: 榆次东阳镇车辋村

门票:元(携程)

三、渠家大院

渠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近300年的 历史 。 渠氏家族的祖先以行走于长治、祁县之间的“货郎挑”起家,到清朝嘉庆年间成为晋中巨商之一,渠家大院 在县城内建有40个院落,人称“渠半城”。

渠家大院的 建筑形式也是十分讲究,有 罕见的五进式穿堂院,明楼院、统楼院、栏杆院、戏台院巧妙组合,错落有致, 院与院之间有牌楼相隔,随处可见的匾额楹联间透露着书香之气。渠家大院作为清代古建筑,已经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渠家大院现在已经被开辟为晋商文化博物馆。

地址:晋中市 祁县 渠家大院

门票:40元(携程)

四、曹家大院

富丽堂皇的宅院

曹家始祖于明朝年间举家迁移到太谷北洸村,其家族第14代有个叫曹三喜的人独闯关东经商获利甚丰,鼎盛时期曹家铺面遍及大江南北有600余座,资产高达1200万白银,雇员有三万多人,曹家在极盛之时在北洸村建起了以“福”、“禄”、“寿”、“禧”字形命名的富丽堂皇的四座宅院,曹家大院就是幸存下来的“寿”字宅院,习惯上又被称为“三多堂”。

"三多堂",取多子、多福、多寿之意,由三座四层的堂楼组成,楼顶还分别建有亭台, 从远处看,曹家大院呈“寿”字型, 占地面积6468平方米, 分南北两部分,有三个穿堂大院,内套15个小院,有房舍270多间。

整个院落院中有院,错落有致,具有高耸、厚重、古朴的特色。这个布局完整的建筑体系,不仅融合了南北方建筑的特点,而且还吸收 了欧洲建筑文化的理念。 建筑风格独特,是中国北方古代传统 民居建筑 的代表之一。

地址: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北汪乡北汪村

门票:75元

五、 皇城相府

山西大院数不胜数,而冠以皇城,又被称之相府的,仅有这一处。 皇城相府分为内城和外城,城下城门相通、内外相连,两城浑然一体,登上环绕皇城相府四周的城墙,气势恢宏的古城尽收眼底。

皇城相府,是 康熙皇帝的老师、 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的故居,总面积3.6万平方米,其建筑依山就势,极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筑。

都说皇家的宅子看故宫,官家的宅子看相府,皇城相府犹如一座固若金汤的堡垒,城墙内有藏兵洞,楼顶有瞭望敌情的垛口,地下有直通 城外的暗道, 皇城相府鲜明突显了 集官宦宅邸、庙宇宗祠、书院学堂和防御工事为一体的独特建筑风格,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地址: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

门票:114元(携程)

六、李家大院

李家大院始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有二百年的 历史 ,其建筑 以晋南传统民居为基础,又体体现了建筑中西合璧的特点,建筑风格与其它大院不同,也源于家族的特殊经历有关。

李氏子孙李道行出国留学,娶西方女子为妻,其建筑也融合 北方四合院、徽式建筑和欧洲“哥特式”建筑三大建筑风格,既有晋南民居特点,又具有江南宅第的秀美, 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并称为“晋商三蒂莲”,素有“乔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说。

李家大院代表了典型的晋商文化,白手起家,诚信经营,富甲一方后不忘行善助人,民间也流传对这个家族的赞誉,称之为“李善人”,其行善之道从建筑本身也能窥见一斑,建筑墙体上有365个善字,表示一年365天每天都要行善济世。

李家大院以其古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而久负盛名,并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专家考察后称李家大院是研究晋南民居建筑的活化石。

地址: 山西运城市 万荣县闫景村

门票:60元(携程)

七、柳氏民居

柳氏民居是柳宗元后裔建于明清时期的府邸,这里有朱熹、吴道子、文征明、王阳明等名人碑刻手迹和画碑, 原建筑有13座院落,现仅存4座,均为封闭型四合院,占地三万平米,是中国目前唯一以同祖血缘世代聚居的原始古村落,柳氏民居作为明清古建筑,被列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名单。

柳氏民居 最具有代表性的院落是“司马第院”,坐北朝南,两进四合院,除两座石牌坊为明代所建,其余皆为清代建筑。

柳氏民居从祠堂、庙宇、楼台到木石雕刻、匾碣,无不蕴含着精湛的建筑艺术和深邃的文化内涵。

地址: 山西省晋城市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西文兴村

门票:50元(携程)

八、吕家大院

吕家大院建于清光绪年间,是清朝财政大臣吕塘的宅院, 其主人吕塘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举,步入仕途后亦官亦商,后经李鸿章推荐出任清朝财政大臣,传说吕家大院是由慈禧太后命政府出资修建,大院里还保存有御赐斜砖砌地等,反映出当时吕家显赫的 社会 地位。

吕家大院 占地40亩, 保存至今的房舍有102间, 建造用了13年的时间。 大院融合了云南、河南等多地域建筑风格, 现存较为完整的旗杆院,由六个相互连通的院子组成,门上曾经悬挂着进士、贡士等御赐牌匾,门前栽有旗杆,有威严的石狮,朱漆的大门,雕梁画栋,流光溢彩,现存的建筑依稀可见当年的风采。

吕家大院 建筑规模当年在在晋北堪称一流,如今走进大院,很多宅院已经显出不同程度的破败和萧条,到处野草丛生, 残破不堪,经历了数百年的战乱和风雨的洗礼,吕家大院过去曾经的 厚重和瑰丽都将灰飞烟灭,并即将称为永远的回忆。

地址:山西大同县落阵营村,

门票:无

九、申家大院

潞商作为晋商的先驱,明清时期就以经营盐铁、丝绸等闻名天下,到明朝中叶,潞商已经成为国内举足轻重的商帮,而此时的晋商还尚未形成气候,更没有什么显赫的乔家大院,直至清代以后,随着食盐贸易被徽商垄断,晋商才以经营汇兑业务后发制人,走上 历史 舞台。申家大院是潞商辉煌的 历史 见证。

申氏家族作为潞商的代表,从其宅院建筑规模上还能看出当年雄厚的实力。申家最具代表性的宅院要数中村的棋盘二十四院,其布局保留了 明代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 即古朴典雅,又不失豪华, 外观上看有破败之处,但仍掩饰不住申家昔日的辉煌,是 研究明清两代民居建筑最有力的实物例证。

地址: 长治市郊区西白兔乡中村

门票:无

十、阎锡山故居

阎氏故居始建于1913年,1937年抗战前夕停工,耗银近140万两。阎锡山作为当年的封疆大吏, 主政一方的风云人物,他的家宅也修得极为气派,有大小院落三十四个,房间七百多间,东花园是阎府中最气魄豪华的院子。

1929年~1930年阎冯倒蒋前后,这里曾一度成为全国军事政治中心,遍布主要建筑物下面的地道、地下室又将这座故居罩上了一层神奇的面纱。阎锡山旧居是目前保存较完整的 旧中国 最大的官僚私邸之一,民国初年仿古建筑中的杰作,极具 历史 价值,现为河边民俗博物馆。

地址:山西定襄县 东北22公里处的 河边村

门票:40元(携程)

欢迎关注慕士塔格的季风,让我们一起去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