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重庆荣昌安富陶被称作「四大名陶」?有什么特点?
1、荣昌陶器已有800年的历史。荣昌陶器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安富场五里长,排列泥精列成行”、“前山矿子后山炭,中间窑烧陶罐罐”,这些从宋、清代就开始流传的民谣栩栩如生地描绘出当时荣昌生产陶器的规模和销售的盛况。
因此,荣昌区和江西景德镇、江苏宜兴市、广东佛山市一起并称四大陶都。
2、特点:据了解,荣昌陶传统制作方法至少有20多道工序,有晒泥、碾泥、过浆、制坯、打磨、装窑、烧窑、观窑、闭窑等。重庆荣昌红泥和白泥矿产资源丰富,是极佳的制陶原料,其质细色正,可塑性强,烧结性能好,烧制的荣昌陶清脆悦耳,体形秀丽精巧,釉质光润,享有“泥精”之美誉。
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
荣昌陶吸引过不少国内外陶艺大师和陶艺爱好者们慕名而来,切磋陶艺。此外,重庆荣昌陶与云南建水陶、广西钦州陶、江苏宜兴紫砂陶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陶,荣昌陶制作技艺于2010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国四大名陶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新闻网-探秘中国四大名陶——荣昌陶的非遗技艺
如果是要选择一种能够代表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物品,那么必然是陶瓷。我国是陶瓷的故乡,在外国人眼里陶瓷就是我国的象征,同时陶瓷文化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文化艺术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其中宜兴的紫砂陶、广西钦州的坭兴陶、云南建水的紫陶和重庆的荣昌陶被称为我国的四大名陶,因为它们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工艺。
首先,宜兴紫砂陶是我国四大名陶中最受人们喜爱的陶器。宜兴陶瓷历史悠久并且有上千个品种,其中以紫砂茶具最为著名。紫砂陶的魅力在于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妙的造型工艺,明代清初一些文人雅士喜欢将诗词画作雕刻在紫砂陶上,并且在外观造型和工艺方面不断创新,久而久之形成了紫砂陶独特的儒雅文化,使得紫砂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钦州坭兴陶有万年桂陶的美誉,是广西上万年的制陶文化传承至今的优秀产物,其独特窑变艺术和优美的造型使其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坭兴陶在烧制的过程中会产生窑变,尽管不添加任何颜料,但其成品的颜色和花纹绚丽多彩,所以也被称为我国陶瓷中一绝。
其次,云南建水紫陶因成品呈赤紫色而闻名。建水紫陶距今有九百多年历史,由于无轴磨光的工艺,使得紫陶瓷器集实用性和观赏性于一身。后来距考古学家研究发现,云南建水早在3500多年前已经有制陶业,所以建水紫陶以不凡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四大名陶之一。荣昌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主要以工艺美术陶、园林艺术陶和日用陶为主。荣昌陶采用的泥土可塑性强,因此烧制而成的瓷器具有不渗透、保鲜能力强的特点,因此也有泥精的美誉。其次荣昌陶色泽天然,给人古朴的感觉,但敲击声清脆悦耳,所以经常会用来做茶具、酒具等日用品,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最后,在我国几千年的陶瓷艺术发展中,得益于匠人们倾尽血汗,使得我国陶瓷行业得到很好的发展,作为年青一代我们要有必要去了解我国辉煌的文化历史,丰富我们的文化内涵。
荣昌陶器主要生产日用陶、包装陶、工艺美术陶、园林建筑陶,由于荣昌的陶土黏性和可塑性强、烧制的容器具有不渗漏、保鲜好等特点,素有“泥精”的美称,人们因此给了荣昌陶器“薄如纸、亮如镜、声如磬”这9个字的评价。
荣昌陶品种繁多,工艺陶中素烧的“泥精货”,具有天然色泽,给人以古朴淡雅之感。以各种色釉装饰的“釉子货”,观之有晶莹剔透之形,叩之能发清脆悦耳之声,装饰大方朴质而富于变化,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和“重庆名特小吃”等称号,成为香飘巴渝,享誉神州的经典美食。
二是特色产品:
荣昌特色资源得天独厚,特色产品极具开发潜力。夏布、茶叶、陶器、折扇等传统特色产品得到不断发展,香脆竹、兰草、鱼苗等新的特色产品正在形成。
荣昌夏布_
俗称麻布。荣昌的夏布生产,源远流长。早在汉代,就有“蜀布”记载,其上品在唐代就已成为贡品。绿茶“天岗玉叶”获1997年中国农博会金奖;。荣昌陶器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已有800多年的生产历史;
荣昌折扇已有300多年的生产历史,是我国三大名扇之一,与苏杭扇齐名。三是特色产业:荣昌猪、鹅、蜂在重庆市畜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荣昌猪是世界八大名猪、中国三大名猪之一,母猪存栏量常年在10万头左右,占全市的十二分之一;肉鹅出栏量150万只左右,占全市的六分之一;蜂产品1400多吨,占全市的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