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到底有哪些特点呢?
承德避暑山庄的慈禧新居陈设着很多雍正粉彩,自从观赏过后我便一直对粉彩情有独钟,后来才知道,最为漂亮的粉彩并不是从前令我膛目结舌的那些,而是以乾隆年问的最为知名。粉彩是瓷器釉上彩的一种,又名“软彩”,是在康熙彩色的基础上受搪瓷彩的影响发生的新品种,制造技术最精深的是雍正期间,所以称为“雍正粉彩”,粉彩是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始于康熙晚期,之后历朝盛行不衰。
清雍正粉彩过枝桃树纹盘故宫博物院藏
粉彩是先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勾画出各种图画的概括,然后再用一种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将颜料涂在这层玻璃白上,按色彩的深浅用干净的笔轻轻地将色彩铺开,这么的技法能使人物的衣服和植物的花瓣和叶子有明暗的感受。
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粉彩与其它彩瓷相比,有着独具一格的特色:
一、从外型上看
乾隆期间粉彩外型多以天球瓶、葫芦瓶和鹿头尊等为主。粉彩款式新颖,做工精细,一些动物、生果、植物之类的常常被做出粉彩瓷器的款式。乾隆瓷器考究附加装修,例如瓷瓶两边装修象耳、鹿耳、羊耳等不一样兽耳。更不能疏忽的是:镂空雕器是乾隆期间新创的款式,如转颈瓶、转心瓶、套瓶等一些款式,是别的期间的瓷器技术无法做到的。别的,百鹿尊是乾隆期间多见的品种。这种瓷器大多在白底上绘画青山绿水等风景,然后山水或许森林问有很多梅花鹿奔驰嬉戏,色彩美丽,层次也很清晰,规划疏密分配合理。可是乾隆期间的百鹿尊撒播下来的现已很少了,大多是光绪年间拷贝的,质感也没有乾隆粉彩光泽亮丽。
清乾隆青花八仙过海图葫芦瓶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期间对瓷器的规划请求非常严苛,每个作品都是烧制和规划而成的,对外型技术的请求也是精雕细镂,不管瓷器的巨细,都是通过皇帝的审阅才干在宫中使用的。
清乾隆黄地搪瓷彩开光西洋人物纹绶带耳葫芦瓶故宫博物院藏
二、从纹饰上看
乾隆粉彩陶瓷的数量是有限的,在用色和施彩方面较前代有了很大的开展,呈现了新的技法和技术水平。清代乾隆期间的官窑粉彩瓷器主纹通常都是将传统的牡丹花、莲花、荷花等花朵的花与叶子变形,形成了现代所谓的机理的感受,仿佛像西洋花卉通常。纹饰中的主人公也偶然会有西洋人物,正表现其时与西方往来的亲近。斑纹中通常以缠枝作为主体,然后再别离施加一些动物作为吉祥物,构成各种寓意着吉祥如意、美意延年的图画。
清乾隆黄地粉彩勾莲纹大尊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粉彩一部分继承雍正期间在白釉上绘制美丽纹饰的特色,纹饰品种很多,多见的纹饰有花鸟、百鹿、仕女、八仙、花蝶等。乾隆期间,大多瓷器在花瓶中心画上牡丹,周围有菊花等其它花卉,这种瓷瓶称为“万花堆”或“如虎添翼”,几乎是乾隆粉彩的首要体裁。
清乾隆黄地粉彩勾莲纹大尊(底部)故宫博物院藏
三、从胎釉上看
乾隆粉彩前期还在沿承雍正期间粉彩的细润光泽的特色,晚期胎质逐步变得粗糙。
清乾隆霁蓝釉描金地开光粉彩花鸟纹方瓶故宫博物院藏
四、从施色上看
乾隆粉彩在设色方面不断立异,继承前朝以粉彩绘画为主,一起还与金彩、黑彩或许青花等颜料画在一个瓷器上,颜料的运用愈加丰厚了,这种将众彩集于一身,比雍正期间的粉彩色彩愈加艳丽明亮,再加上画匠的绘画技术,更充沛的说明了乾隆期间彩陶艺术的开展。乾隆粉彩除以粉彩绘画为主,还常加绘料彩、金彩或黑彩,或与青花彩色、斗彩并施于一器,使用粉彩粉润柔软的质感,用粉化的各种彩料拷贝各种技术品。
清乾隆粉彩雕镶荷叶香橼盘故宫博物院藏
五、从立异上看
乾隆期间的粉彩初次呈现松石绿釉,松石绿釉色彩简略亮丽,润滑的像粥皮一样,涂在器物的口部及底部,这是乾隆粉彩的一个特色。乾隆粉彩能够活灵活现的拷贝出各种动植物和瓜果等,对粉彩的使用非常娴熟,瓷器表现出粉彩粉润柔软的质感,也能够使用粉彩拷贝出各种别的技术品,如铜器、漆器和大理石等。
乾隆粉彩归纳了两朝制瓷技术,进一步开展了本朝瓷器,然后创造出很多新颖的粉彩瓷器。通过对乾隆粉彩的材料查阅,假如想要完全了解乾隆粉彩,还需要通过更多的路径,通过实地考察才干更充沛的学习到粉彩诱人的技术技术。中国上下五千年,陶瓷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反响了中国古代人民空前的技艺水平与审美才能,也反映了其时社会现状和经济富裕的程度,中国陶瓷参与并影响着现代美术的革新。
粉彩瓷器是乾隆朝彩瓷的主流!官窑和民窑都大量烧造,除白地粉彩外、有各种地色的粉彩器。如:豆青地、红地、黄地、蓝地、绿地、胭脂红地、木纹釉地、碎纹地等。 鉴定要点:
一、 器型:形制上丰富多样,特别是用于陈设的各式大型器,如转颈瓶、转心瓶、天球瓶、扁瓶、多角瓶等甚为流行。
二、 胎釉:乾隆早期瓷器的胎还是保持雍正时细润的特点,晚期由于督陶官的不力和经济原因,胎质不如唐英督陶的清早中期,但比晚清仍胜一筹。早期釉质莹润与雍正无太大差别,晚期渐糙。精致的粉彩瓷器釉面坚致,细润如脂似玉,光洁无瑕疵。一般粉彩瓷器釉面或莹润,或不够干净,釉面常有均匀似涟漪的小皱纹,以陶瓷板画表现最明显,但没有晚清时期釉面不平的波浪釉严重。
三、纹饰:乾隆粉彩器纹饰种类众多,有山水、人物故事、花鸟、婴戏、仕女、花果、花卉、题诗,均以当时名画家的绘画为蓝本,兼糅西方绘画技法,勾染皴擦,浓淡分水,清新明艳,立体感强。
四、 彩绘:乾隆粉彩具有用色浓艳、装饰方法多样、富丽华缛的风格。乾隆官窑粉彩集压印、剔划、绘画、开光、色釉、堆塑、描金多种工艺于一体。有的陶瓷器物下部分为色地,腹部为白色或白地开光,开光内绘粉彩纹饰。
五、款识:乾隆粉彩官窑瓷器大多书“大清乾隆年制”篆书六字款,少数书‘乾隆年制“篆书四字款。民窑粉彩器亦有书六字款和四字篆书款的,但款识书写极不工整。掌握了以上五点就基本懂得如何鉴定乾隆粉彩瓷器!
附录:五幅乾隆粉彩瓷器图片。一、黄地粉彩八宝纹花觚 二、黄地粉彩缠枝花卉暗八仙纹瓶 三、霁蓝地描金花卉纹开光式粉彩山水楼廓图瓶 四、金地粉彩缠枝蕃莲大吉瓶 五、 松绿地粉彩赶珠云龙纹长颈瓶
粉彩瓷和浅绛彩瓷都是釉上彩瓷,不同的是:粉彩填色之前需用玻璃白打底,也有一种说法是加入铅粉,让色彩看上去很粉嫩的。浅绛彩不用,它是直接将淡矾红、水绿等彩色直接画上瓷胎,所以粉彩会有渲染而浅绛没有。
粉彩摸上去突出感强,尤其是雍正乾隆的粉彩,用料多,显得又粉又厚。浅绛的突出感极弱。清末民初时期的浅绛彩多加入了文人画的风格,而粉彩则是沿用青花的绘画风格。从磨损程度而言,浅绛彩更易受磨损,往往脱彩严重。人物或者花鸟都到了看不清的地步。粉彩由于彩料较厚,相对较易保存完好。
扩展资料
粉彩始创于1919年,主要用于绘制粉画,有很强的覆盖性,色彩明快,颜色种类繁多,在任何粗糙的表面(素描纸,黑板,石头,猫脸等等)都可绘制,笔触类似油画,作画方法类似水彩画先薄后厚,先浅后淡,上色辅助工具是纸擦笔,手指,海绵等。
早在清康熙年间,粉彩作为瓷器釉上彩绘艺术已开始了萌芽;到雍正时期,已趋成熟,并形成粉彩装饰的独特风格;乾隆时期粉彩已非常兴盛。粉彩的艺术效果,以秀丽雅致,粉润柔和见长,这与洁白精美的瓷质分不开,它们相互衬托,相映成趣,有机地结合起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粉彩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粉彩
在品种繁多的瓷器世界里,青花瓷器自诞生起,几百年来它都一直占据着瓷器界霸主的宝座。但是在康熙朝晚期,创烧出了一种新的瓷器品种,它的出现一下子打破了青花瓷垄断的局面,这就是粉彩。
“粉彩”名称的本意就是加了粉的彩,过去的彩,例如五彩,用手触摸图案,会发现是一个平面,但是粉彩摸上去是凹凸不平的,就是因为加入了粉。加了粉后,有了过渡色,各色可以从浅色过渡到深色,绘画出来的图案更富有立体感。过去彩瓷是没有过渡色的,红是红,绿是绿。自珐琅彩引进中国以后,才开始有了这个过渡。
康熙朝经过60多年的发展,百姓的生活已经恢复到一个比较安定富足的时刻。人们的生活趋于安定,心态趋于温和。而这种温和被艺术捕捉到的时候,它也要表现一种艺术上的温和,这就是为什么硬彩向软彩转化的一个根本原因。
粉彩在雍正、乾隆两朝大放光彩,成为了瓷器中最主要的一个品种。以审美层次来看粉彩处在金字塔的最底层,有着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每一个百姓以拥有粉彩为乐趣,粉彩一扫五彩的热烈,改变了那种强势的色彩风格,变成了一种非常柔和的色彩表现。这种表现非常适合大众的心理,尤其适合清中期到清晚期的大众心理。
五彩是我们中国人创造的彩瓷,粉彩是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一种彩瓷。西方画油画,我们画国画。国画更多是讲究写意,而西方的油画则讲究写实,逼真。所以16、17世纪西方的油画都画得非常逼真。粉彩实际上是模仿了西方的油画技法。油画讲究写实,注重阴阳向背。而我们过去的彩瓷画叶子的时候,阴面阳面都一样。但是到了粉彩这一级的时候,它已经开始注重阴暗和层次了。
在追求艺术写真上,粉彩改写意为写实,非常准确的描述了翎毛走兽、花鸟鱼虫。比如花卉,它已经开始注重阴阳向背。比如翎毛,它注重了羽毛的质感。这些都是过去瓷器中所不能呈现的,粉彩是一个飞跃,它改变了中国彩瓷的表现力。
由于粉彩的色彩丰富、色调淡雅柔和、做工精美,自问世以来马上成为了清朝皇室的新宠。而且直到现在,粉彩依旧倍受人们的青睐,翻开近年来中国陶瓷拍卖成交表,粉彩瓷器从2000年开始价位连年飙升。其中2002年香港苏富比拍卖的一件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成交价4150万港元,创清代瓷器市场最高价。
如果您对陶瓷感兴趣,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查看往期精彩内容。或者您还有那些想知道的,都可以关注【景德壹瓷】私信给我们。
了解更多景德镇和陶瓷的资讯尽在一点号景德壹瓷
文/景德壹瓷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