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杯的分类
陶瓷杯主要按照中国历代陶瓷的制作方法分为釉上彩、釉下彩、釉中彩三种。
釉上彩——(烧制温度800度左右,俗称低温杯)陶瓷用颜料制成花纸贴在釉面上或直接以颜料绘于产品表面,再经高温烤烧而成,由于烤烧温度达不到釉层熔融的程度,所以花面不能沉入釉中。用手触摸釉上彩陶瓷,感觉花面有明显的凹凸感;科勒颜料的低温釉上彩颜料化学性能稳定、耐酸、耐碱、低温烤烧、节能、高抗蚀。广泛使用于强化瓷、骨质瓷、软质瓷、硬质瓷、日用瓷等瓷种的釉上装饰。
釉中彩——(烧制温度1100—1260度快烧,俗称中温杯)陶瓷的烤烧温度可令釉料熔融,颜料可沉入釉中,冷却后被釉层覆盖,制品表面平滑,手触无明显凹凸感;釉中彩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的瓷器装饰材料和技法。亦称高温快烧颜料。颜料的熔剂成分不含铅或少含铅,按釉上彩方法施于器物釉面,通过1100~1260℃的高温快烧(一般在最高温阶段不超过半小时),釉面软件包化熔融,使颜料渗入釉内,冷却后釉面封闭。细腻晶莹、滋润恍目,抗腐蚀、耐磨损,具有釉下彩的效果。并解决了陶瓷画面铅的溶出问题。科勒颜料的包裹颜料正是釉中彩颜料,由于科勒颜料良好的品质。目前市场上已是供不应求。
釉下彩——(烧制温度1350度左右,高温杯)陶瓷全部彩饰在瓷坯上进行,施釉后经高温一次烧成,花面被釉层覆盖,看上去光亮、平整,手感光滑,具有永不变色,永不掉色,安全卫生的优点,像醴陵釉下五彩瓷就是采用这种制作方法。科勒颜料的陶瓷颜料正是均可耐1300°C高温的陶瓷颜料。
从自己选定的造型和花色品种中,一件件里外查看,看表面是否破损、光滑、有无斑点、气泡。然后把瓷制品放在手掌上,用手指或小物件轻轻敲几下。如声音清脆,说明质量好;如声音沉闷或沙哑,则表明破损或没有烧好,是劣质品。
看外形是否周正,把瓷制品放在平面上观察,要求平稳且变形小。
看装饰花面是否美观大方、色调和谐,挑选有金、银装饰的瓷器时,还要用手擦一擦,看是否减色脱金。
选购成套陶瓷制品时,要看每件的釉色、画面、光泽、式样是否一致匀称、协调。
薄胎陶瓷制品在太阳光或灯光下照看,要有透明感,既薄又轻,且厚度均匀。
以上其实就是说明瓷好杯子就好
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样式图纹
景德镇的瓷是很有名的!!
(1)、温度:高温瓷烧制温度为1200度以上;中温瓷烧制温度在1000-1150度;低温瓷烧制温度在700-900度。
(2)、色泽:高温瓷颜色更饱满,细腻,晶莹;中低温瓷则颜色比较木滞。
(3)、手感:高温瓷光滑、细腻;中低温瓷稍微粗糙。
(4)、声音:高温瓷比较清脆;中低温瓷比较低闷。
(5)、质地:高温瓷硬度较坚固;中低温瓷更易碎。
(6)、当然高温陶与中低温瓷最明显的区别是吸水率,中低温陶瓷的吸水率较高,高温陶瓷的吸水率低于0.2%,产品易于清洁不会吸附异味,不会发生釉面的龟裂和局部漏水现象。中、低温陶瓷的吸水率大大高于这个标准且容易进污水,不易清洗还会发出难闻的异味,时间久了还会发生龟裂和漏水现象。
1、可塑性好。以紫泥为例,它的液限为33.4%,塑限15.9%,指数为 17.5%,属高可塑性,可任意加工成大小各异的不同造型。制作时粘合力强,但又不粘工具不粘手。如嘴、把均可单独制成,再粘到壶体上后可以加泥雕琢加工施艺;方型器皿的泥片接成型可用脂泥(多加水分即可)粘接,再进行加工。这样大的工艺容量,就为陶艺家充分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施展工艺技巧,提供了物质保证。
2、干燥收缩率小。紫砂陶从泥坯成型到烧成收缩约8%左右,烧成温度范围较宽,变形率小,生坯强度大,因此茶壶的口盖能做到严丝合缝,造型轮廓线条规矩严而不致扭曲。把手可以比瓷壶的粗,不怕壶口面失圆,这样与嘴比例合度,另外可以做敞口的器皿及口面与壶身同样大的大口面茶壶。
二:玻璃杯(glass)是指玻璃制成的杯子,通常由原材料高硼硅玻璃,经过600多度的高温烧制而成,它是新型的环保型茶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玻璃杯是分双层玻璃杯和单层玻璃杯,其生产工艺不同,双层主要适应广告杯的需要,可在内层印上公司的logo,用于促销赠品或礼品等,并且保温效果更加出众。
三:陶瓷杯就是用陶瓷做成杯子,用来喝盛酒、水、茶等的器皿。 所谓“陶瓷”就是粘土制成一种形状, 由粘土或其它无机非金属原料,经成型、烧结等工艺处理,用于装饰和保护建筑物墙面及地面的板状或块状陶瓷制品。经过干燥后加热到某一种程度使它硬化,不再溶于水。
色泽均匀,杯口肉眼看不出变形,
杯的把子安装正直,特别是连接杯体的地方不能出现缩釉那怕是一丁点都不行,
没针孔
没铁屎或其它瑕疵,杯底不能有因施釉过程操作不当而出现的粘板现象。若出现以上的任何问题,那说明这杯子最少是
2级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