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景德镇里御窑厂藏着哪些不知的秘密

拉长的溪流
温柔的魔镜
2023-03-23 22:29:51

景德镇里御窑厂藏着哪些不知的秘密?

最佳答案
贤惠的芹菜
微笑的白羊
2025-10-03 15:01:40

目前据文献记载,景德镇制瓷始烧于五代时期,也有不少专家据考古发掘的瓷片认为其早于唐朝便已有烧制,在当时的江西景德镇,并非"景德镇"之名,原名昌南,由数个窑口组成,窑址繁多。而景德镇的窑火之所以能至今不熄,究其 历史 沿革是有原因的。

唐代景德镇窑烧制青瓷为主,至北宋时以烧制青白釉瓷而著称。胎薄质坚、釉色青中泛白、白中闪青,瓷器具有天然青白玉效果,为景德镇新创。色调清新爽快,给人以清新爽快之感。宋代早期景德镇瓷以光素者为主,宋室南迁后,逐渐为印花所代替。由于这种青白釉瓷器的透光度较好,若仰光透视,其胎上所印、刻花纹可内外影见,故俗称"影青瓷"。

宋代景德镇瓷器高超的制瓷技艺受到皇室青睐,以致于宋真宗(景德年间)下旨将景德镇瓷器进贡朝廷,并将自己的年号赐作景德镇瓷器底款,在瓷器底部书写"景德年制"四字。景德镇、景德镇窑均因此而得名。在当时大有名气,行销海内外,深受喜爱。目前,在景德镇的考古工作中,已发掘出不少宋代遗址,并被公布为各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

元代,景德镇窑成功烧制出了青花、釉里红、红釉等品种,逐渐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直至明清时期,景德镇窑极大地发展,还出现了年窑、郞窑、唐窑等诸多御用名窑。官窑和民窑的数百个烟囱昼夜红焰蔽空、烟火相望,可谓盛况空前。

清代景德镇窑与宋代相比,主要体现在工艺种类的繁多,集陶瓷艺术之大成,进入炉火纯青的境界。工艺和品种应有尽有,琳琅满目,还有诸多创造发明,各类陶瓷艺术品璀璨生辉。以青花瓷为代表,还有五彩、斗彩、素三彩、釉下三彩、珐琅彩、粉彩等诸多瓷器。此外,单色釉品种也在不断创新,诸如黄釉、祭蓝釉、孔雀绿釉、豇豆红釉等等。

明清时期的空前发展,使景德镇被誉为"瓷都"。尤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鼎盛时期,跃上了 历史 的巅峰,使景德镇名气享誉内外。而御窑厂作为众多窑口中的杰出代表,也正是在此时达到了空前的境况。但实际上,御窑厂早在明清以前便有了,为什么到了清朝的时候却成为了罕见的皇家专用瓷器烧制之地呢?

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元朝皇室在景德镇设立专门烧造朝廷用瓷的官方机构"浮梁瓷局",确立了景德镇御用官窑地位,标志着景德镇御窑 历史 的开端。"浮梁瓷局"的设立,得以集中全国各地名窑的优秀工匠,加之强大的蒙古帝国统治区横跨欧亚,中西往来频繁。

繁荣的商贸活动促进了景德镇与海外的文化交流,推动了景德镇瓷业的发展。而这,可以说就是景德镇御窑厂的前身。在当时,景德镇陶瓷人将源于波斯的装饰风格及苏麻离青颜料,成功地与景德镇的青白瓷相融合,创烧了独具风格的景德镇青花瓷。青花瓷的烧造成功是景德镇在中国陶瓷史上书写的一个辉煌篇章,开创了以彩绘装饰为主流的新时代。青郁素雅、明净高洁,历数百年而不衰。

明代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明王朝在景德镇设立御器厂,专门烧造皇室用瓷。御器厂按照宫廷的需要,不惜工本,以雄厚的资金,集中全国各地最优秀的工匠,制出最精美的瓷器,形成"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壮观局面。

明代景德镇的瓷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兴盛时期,不仅是传统的青花瓷和白瓷发展很快,而且新创釉上彩瓷和颜色釉瓷的烧造成就也非常显著,在成型工艺上既能够烧造气势恢弘的大龙缸,又能烧制精美俏丽的薄胎瓷。各种精美瓷器琳琅满目。可以说,这一时期宋元时的各大名窑已是黯然失色,而景德镇瓷业则如日中天,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清代,满清政府入关后,于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在明代御器厂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建,改称御窑厂。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以后,景德镇御窑厂由朝廷直接派遣督陶官驻厂管理窑务,此后各时期的官窑常以督陶官的姓氏命名。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景德镇的制瓷业得到空前的蓬勃发展,这一时期的制瓷技艺更加娴熟精湛,品种更加丰富多彩,可谓集南北历代名窑之大成。景德镇御窑步入了一个极其辉煌的时代。登上了我国陶瓷 历史 上的极盛颠峰。而御窑厂则成为我国烧造时间最长的官窑,规模最大,工艺最为精湛的管办瓷厂。尤其以清朝为盛。

御窑厂集合了明清技术水平最优秀的工匠,烧制工艺精湛繁多,瓷器品种丰富。均采用质地最优的制瓷原料制作,釉面上的图案与纹饰皆出自宫廷画家之手。这类瓷器专门供奉给皇宫,满足帝王和朝廷之需,故而拥有最充足的资金。御窑厂造出了许多精美绝伦的瓷器,成为真正的无价之宝。御窑厂在陶瓷发展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民国初年,在"实业救国"的号召之下,一些民族工商业者开始革新中国陶瓷手工业,在景德镇创办了一些新式瓷厂。诸如"景德镇瓷业公司""江西瓷业公司"等,还创办了"景德镇陶瓷大学"等培养人才。

与此同时,出现了诸如"珠山八友"一类的名家。他们逐渐将绘瓷从历代传统的工艺中分离出来,对景德镇此后的发展影响巨大。相继有不少瓷业者转向陶瓷绘画发展。终结了传统陶瓷绘画艺术形态,自觉摆脱了五百多年来帝王审美对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制约,创作内容更加丰富自由,影响至今,他们所开创的陶瓷绘画风格,依然影响着景德镇。

新中国成立后,景德镇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开始重建制瓷业,国家积极鼓励大量工艺美术师投身于制瓷业。现代燃气窑炉、电窑炉逐渐替代了传统窑炉。景德镇陶瓷业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与发展。而御窑厂所产的瓷器具有重大的艺术和经济价值,是我国陶瓷文化中典型的代表性瑰宝。有不少产品为故宫博物院所珍藏,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瓷器文化的博大精深。但令人痛心的是,目前尚有部分御窑厂文物流失于海外。

2006年,御窑厂遗址公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达到国家4A级 旅游 景区标准,被批准为国家4A级 旅游 景区。现如今的景德镇在每一个爱瓷人的不懈努力下坚定不移地走在瓷器复兴之路上,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中国瓷器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

这是中国千年不断传承的文化,

亦是自古至今代代相传的智慧,

更是书写在血液里的祖先密码。

您且留步来聆听这生活的脉搏,

最新回答
昏睡的秀发
忧心的香烟
2025-10-03 15:01:40

很好,值得。

谢国福从艺二十多年以来,其作品先后被香港,澳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东亚国家及美国、澳大利亚等各国收藏家及馆藏机构收藏,他的瓷器值得收藏。

谢国福,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设计系,江西省高级工艺术美术师,景德镇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现为景德镇市珠山书画院高级陶瓷书画师、理事,景德镇市陶瓷商会副秘书长,景德镇老字号嘉德堂第六代传人。

忧伤的煎饼
无私的月光
2025-10-03 15:01:40
不一样。

1、中国陶瓷博物馆是国内第一家大型陶瓷专题博物馆,馆藏了自汉唐以来的陶瓷五万余件。前身为景德镇陶瓷馆,重新选址后于2015年10月18日在景德镇开馆。

2、景德镇御窑博物馆是2010年成立的民营博物馆,位于御窑厂遗址西侧,面积约为1320平方米。景德御窑是明清两代的皇家窑厂,烧造的瓷器专供皇帝御用,精美绝伦,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景德镇御窑文化艺术博物馆,是旨在传承御窑制造工艺、展示御窑瓷器精品、向大众传播普及御窑文化而建立的专题性博物馆。

怕孤独的发箍
失眠的汉堡
2025-10-03 15:01:40
元培学堂林晨雷老师讲座。

明清的瓷器大都讲的是官窑瓷器即御窑瓷器,比较有价值。

一、景德镇御窑厂的建立,明洪武二年,于景德镇珠山设立御器厂(于建文四年正式命名为御器厂)清代改称御窑厂,开创了明清官窑瓷器制作的历史。御窑厂在明万历晚期停烧,至康熙十九年恢复一直延续至清末宣统时期。明朝开始用瓷器祭祀,需要大量瓷器,就建立起来官窑厂。

二、御窑的定义。

1皇家出资建立的窑厂。

2皇家派人驻厂督造。明代一般以工部官员或宦官为督陶官,清代一般以工部官员内务府官员或江西地方从四品官员为督陶官。

3产品仅供皇家使用,一般不对外出售。皇家使用的含义即只能在故宫使用,官员和王府也不允许用官窑。明代落选的脚货官窑瓷器,一般打碎就地掩埋,清雍正时期,脚货瓷器要求一并解运进京,清乾隆七年六月旨令唐英:御窑厂烧造之脚货瓷器,不必进京,即在本处变价处理。

三、洪武青花。

明洪武时期的瓷器继承了元代风格,器型粗大,胎体厚重,但青花发色不理想,色泽多发灰发暗,(可能是烧造温度不够高的缘故),洪武的瓷器装饰风格常以缠枝绕为主图案,以莲瓣,卷草,芭蕉,回纹为辅助图案。洪武时期瓷器釉里红比青花多,青花比较少见。而其它年代青花比釉里红多,因为釉里红对温度的控制比较严格。元代的青花比较粗旷,洪武的青花比较细腻,

洪武瓷器典型的花纹:菊花花纹。洪武菊花的独特性,菊花里面一层花芯,成格子状,外面两层花瓣,里面一层花瓣是白花,外边一层是蓝色。

洪武官窑瓷器没有年款,至今未见“大明洪武年制”,或“洪武年制”的官窑瓷器。

官窑年款自永乐开始,至宣德成为定式,唯一一件有铭文的的洪武瓷器,为上海博物馆的青花云龙纹梅瓶,有“春寿”铭文。

四、永宣青花(幽蓝神采)

建文官窑无法分辨,或归为洪武,或归为永乐青花。

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青花的稀世珍品,发旷古之未有,开一代之奇葩。永宣青花的价值意义非比寻常。

明代瓷器的三个高峰:永宣时期,成化时期,万历时期。

永乐青花釉面肥厚,釉色白中泛青(受元代的影响),图案以小笔触着色(细笔比较细腻),底部为细腻润滑的细砂底,(看上去比较粗糙,触摸起来比较细腻滑润)圈足常有火石红。

典型的永宣青花使用苏麻离青(郑和下西洋从伊朗带回苏麻离青,成色比较好,发色浓艳,),呈浓重青翠,如蓝宝石嵌于釉下,有晕散,有锡斑,浓重处或浓聚处下凹且深入胎骨。永宣青花的造型受西亚影响较大。

永乐青花压手杯, 胎体厚重,重心在杯子的下部,口沿微微外撇,手握杯时,正压合于手的虎口处,给人以沉重压手之感,世上仅故宫4件,杯底内部花心署青花篆体“永乐年制”开创了官窑书写年款的先河。

永乐洪武的瓷器大多画青花,画人物比较少,至宣德时期较为多见,造型大都是碗,高足碗,普通碗,人物故事为二十四孝。

天球瓶是永乐年间开创的新器型。

尽管宣德朝仅10年,青花传世比永乐青花多。有进口苏料,与国产钴料混合情况,釉面常有密密麻麻小孔似橘皮样,称橘皮纹或棕眼。整体瓷器比起永乐瓷器灰暗一些。

器型与永乐时期大致相同,抱月瓶等。

宣德楷书款“德”字缺横,两种款,大明宣德年制或宣德年制。宣德款识满器身。(口沿)名品:把莲纹盆,宣德青花莲蓬漏斗,宣德青花鸳鸯形砚滴。

以上内容为本次林晨雷老师关于明清瓷器的讲座,对其文字整理。

野性的吐司
火星上的小松鼠
2025-10-03 15:01:40
景德镇御窑文化艺术博物馆,位于御窑厂遗址西侧,面积约为1320平方米。景德御窑是明清两代的皇家窑厂,烧造的瓷器专供皇帝御用,精美绝伦,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以下是中达咨询给大家带来的关于景德镇御窑文化艺术博物馆的详细介绍。

景德镇御窑文化艺术博物馆

景德镇御窑文化艺术博物馆共分上下两层。第一层展厅主要内容:通过观摩影像资料,触摸生产原料、颜料、生产工具等展品,展示御窑制瓷工艺的历史和传承,介绍这些珍品的原料和窑具,拉坯、成型、上釉、彩绘、填色的制瓷过程,以及历代帝王管理御窑、官员监督工匠生产的历史等。展品中包括一套精制瓷板,由御窑元华堂烧造。该套瓷板以釉上彩绘的形式,展现了清代唐英编著的《陶冶图说》全图。以瓷器展示《陶冶图说》内容,这种新颖独特的展示方式尚属第一次。

第二层展厅主要内容:展示元、明、清三代瓷珍的原件和高仿精品,展品达150多件。这些瓷器由景德镇文化部门组织业内高水平企业烧造,严格按照古代御窑工艺,纯手工制作而成。这批展品与原瓷器极为接近,在器形、胎质、釉色、花纹、底款等方面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为研究中国陶瓷史、科技史、手工艺史、艺术史和文化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同时,只有皇帝才能使用的御用瓷器走向民间,使群众有机会领略这些艺术珍品的魅力。

景德镇御窑文化艺术博物馆的建筑理念,运用了中国传统的五行观念,体现了金、木、水、火、土五大基本元素,符合瓷器的烧造过程。瓷釉含有金属成份,木是烧造瓷器的主要燃料,水是清洗和糅合陶土的必需品,火是使土化为瓷的神来之笔,土更是陶瓷的基本材质。瓷器烧造过程与中国的五行观念高度契合,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观念。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