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景德镇陶瓷批发大市场最便宜

内向的画笔
高贵的狗
2023-03-23 22:16:45

景德镇陶瓷批发大市场最便宜

最佳答案
娇气的宝马
儒雅的人生
2025-10-03 15:51:12

是的,景德镇陶瓷批发大市场最便宜。

1、中国陶瓷城位于景德镇西郊,简称西客站,占地426亩,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号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陶瓷专业市场。中低端陶瓷市场,陶瓷品种丰富。

2、景德镇金昌利陶瓷广物广场距离人民广场附近,旅游市场,低中高商品都有。商品和国贸差不多,日用陶瓷居多,尤其是餐具。

3、景德镇锦绣昌南陶瓷市场位于景德镇市昌江以西的迎宾大道北头西面,属中国江南徽派古建筑风格,集陶瓷制作、商贸展览旅游、居住、休闲、物流集散,陶瓷文化研究与交流为一体的景观园区。低中高端陶瓷均有。周六或周日有老瓷片市场。

4、景德镇国贸陶瓷批发市场,人气最好,有很多小作坊的瓷器档次偏低,日用瓷,陈设瓷,艺术瓷等都有,价格相对便宜周一早市格外热闹,众多摊贩简单地把货物散放在地上,供买家挑选。除了当地收藏爱好者外,不少外地玩家也经常专门来“赶集”。

5、景德镇陶瓷学院陶艺街在景德镇陶瓷学院附近,陶院学生做的基本上都是艺术瓷,即使生活用瓷也带有艺术的审美,已经成为景德镇瓷器的一个重要部分,被划分为学院派。

最新回答
丰富的电源
欢喜的音响
2025-10-03 15:51:12

瓷房子,是天津市赤峰道一座用多件古董装修而成的法式洋楼;瓷房子主人张连志亲自设计,用他自己多年收藏的古瓷器、汉白玉石雕、水晶石与玛瑙,以及数以万计的瓷片等作为装修材料,让洋楼华丽“变身”,披上“中式外衣”,变得古色古香,珍贵的用料也让房子堪称价值连城。

地点:天津市和平区赤峰道72号

瓷房子造价究竟有多高,张连志说连他自己也无法估算。从开工至今,已经用掉可统计的大约有:四千多件古瓷器,四百多件汉白玉石雕和二十多吨水晶石与玛瑙,近百只随处

可见的瓷猫枕,三百多个年代不等、大小不一的狮子。用掉的瓷片不计其数,没有一片现代瓷,其中还不乏钧窑、汝窑等五大名窑的瓷片。瓷器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有晋代青瓷、唐三彩,宋代钧瓷、龙泉瓷,元明青花、清代纷彩等各个时代的精品。建造瓷房子的四年间,没有一丁点建筑知识的张连志说他近乎得了“魔症”,常常半夜三更,一有灵感就会驱车直奔瓷房子,甚至夜宿瓷房子与工匠同吃同睡,以便能更好地沟通。他说自己特别喜欢流畅曲线带来的感觉,于是与施工工匠沟通,要求瓷房子的每一部分都要和音乐一样有节奏有生命。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只要线条活了,就对了。”

线条的流畅在围墙的设计上可见一斑。十余米长的围墙,一共用了六百三十多个瓷瓶,且大都以元青花为主。大小不一的古瓷瓶如同将要行军打仗的士兵,听从将军的安排站在自己最需要的位置上。瓷瓶与瓷瓶之间的缝隙用水晶、玛瑙填充,为了保证瓷瓶的安全,在每个瓷瓶被当作“材质”修建平安墙之前,都有专门的工匠在空瓶子里填注水泥,确保瓷瓶不中空,以保证它的坚固性。

将瓷片固定在墙上也不是容易的事。先是要在一箱箱的古瓷碎片中寻找到合适的,备用的瓷器有瓶、有罐、有碟、有碗,凹的、凸的、带把的、起棱的各色俱全,因此,在用时首先要根据颜色和形状区别开。另外,瓷片不同于瓷砖,底面不平会进空气,不易挂住,所以使用的是白色硅酸盐水泥混合石膏粉,然后加入强力胶水,一起勾兑后形成的白色胶状物进行粘贴。

瓷房子外围的装饰工作已经完成,但更具有难度的室内“壁画”装饰目前才完成一半。整个瓷房子加上顶楼一共五层,屋内正中央用瓷片包裹的天井扶梯一路蜿蜒直达顶楼。屋内墙壁上是专业画师画的各个朝代书画大师的代表作。工匠师傅们再用瓷片将其展示出来,有宋代《古木怪石图》、唐代《五牛图》、元代《鹰松图》等等,每层楼都有四至五幅不等。

细致入微的笔画是贴瓷工作的巨大挑战。张连志说,比如这幅鹰松图,鹰的羽毛蓬松乍开,瓷片也要按照原画的笔锋细腻展现,就需要在上万片瓷片中寻找合适的,有时棱角锋利了点就需要将它磨圆。最难的是,要表现一根根羽毛,那就要在一个瓷片上再用机器磨出一条条粗细分明的线条,手心大的瓷片往往会刻上十余条线。一块小瓷片将其打磨成能入画用的材料,会耗费工匠们半小时时间。

张连志认为,瓷房子对于他的意义,不单单是一件艺术品收藏的集合体,更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符号。他期待着用瓷房子这种形式将中国文化的精髓展示给世人,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

无限的衬衫
魔幻的路人
2025-10-03 15:51:12
收藏瓷片当然可以与整器收藏一样,到古玩市场、地摊、乡下等地方去淘换,,但还有一些特殊的途径值得一提。

途径一:野外捡到宝贝。在过去,陶瓷基本上都是生活用品,人们打碎了可能就会扔了。几百年以后,这些瓷片就埋藏在地下。特别是像北京、西安、南京这些历史文化古城,往往一动土底下就有瓷片。因此建议一些朋友,也可以像搞地质、生物的人常到野外采集标本一样,去野外收集瓷片。比如可以经常到正在修建公路的工地上去楚摸踅摸,这就是很好的时机。

途径二:抓住城市建设的机会。搞基本建设与城市改造会有很多土方工程,经常会有一些瓷片出土,而通过这个方式淘换来的瓷片一般都是真品。此外,瓷片的种类与数量会因地区而定。比如北京是元、明、清三朝古都,明清时期的瓷器非常多,尤其是明代。再比如,古城扬州唐代的瓷片较多,因为当时它是一个港口,所以在扬州比较容易出现盛唐时期各个窑口烧造的瓷片。同样,杭州是南宋的者p成,瓷片也非常多,据说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出土了很多南宋时期的瓷片。因此,有些人出差或旅行时,会来到一个地方有针对性地重点收藏一些瓷片。

当然这种收藏方式是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并且不影响他人施工。通过这个方式淘换来的瓷片是不违法的,而到窑址去挖掘却是不被允许的。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北京四中兴建一栋教学楼时,出土了大量明代早期的瓷片,确切地说是洪武时期的瓷片。更早的在20世纪70年代时期,北京现在的北二环,出土了很多元代或明初时期的瓷片。北二环当时是明代的城墙,永乐时期建明代城墙时,基本上是两边打墙、中间夯土,有很多明代的瓷器等都埋在了城墙地下。因此,许多人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都在北二环捡到过精美的明青花瓷片。

途径三:枯井下觅宝。瓷片容易埋在地下是有历史原因的,当时的垃圾不像现在这样集中处理,儿乎就是就地掩埋的状况。其中枯井也是瓷片藏身的一个地方。因为当时人们饮用井水,当一口井不出水时,人们就会把碎瓷片等填到井里,或者是打水时不小合落下瓷器。枯井下的瓷片一般保存得都比较好,因为那个时期地下水位比较高,有利于保护瓷片少受损失。

俊逸的钢铁侠
清秀的丝袜
2025-10-03 15:51:12
一、招远的历史

新石器时代,招远境内就有人类活动。

夏、商、周属青州莱国地。

春秋时,齐侯迁莱于倪地,始属齐。

战国为齐东郡。

秦属齐郡东境。公元前201年(西汉高祖六年),在今县治西22公里处的西曲城村附近设曲成县,于黄县西南置惤县,今招远大部为当年青州东莱郡的曲成县和惤县地。东汉、曹魏、两晋因之。

470年(北魏皇兴四年),分青州置光州,析曲成县为曲成、东曲城县。此时招远县境为东曲城、曲成及惤县地,属光州东莱郡。

556年(北齐天保七年),并东曲城、曲成县入掖县,并惤县入黄县,仍属光州东莱郡。隋因之。

623年(唐武德六年),在今县治置罗峰镇,属河南道莱州郡掖县。五代因之。

北宋时属河南道京东东路莱州郡掖县。

金初,属山东东路定海军掖县。

1131年(金天会九年),析黄县西南境和掖县东境,在罗峰镇建城,置招远县,属山东东路莱州。

元初,属山东东西道益都路总管府莱州,1264年(中统五年)属淄莱路,1336年(至元二年)属般阳路。

1368年(明洪武元年)属莱州府,1376年(洪武九年)属登州府。清因之。

1913年废府置道,招远属山东省胶东道,1925年改属东海道,1928年废道直隶山东省,1934年属山东省鲁东行辕第九专员区,1936年属山东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区,“七七事变”后,属山东省鲁东行辕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区。

1940年2月,招远县抗日民主 *** 成立,属胶东区行政公署西海督察专员公署。

1941年1月,招远县析为招远(俗称南招县,属西海区,1945年10月改属北海区)、招北县(属西海区,1942年8月改属北海区)。1950年1月1日,招远、招北县合并,称招远县,属北海区。

1950年5月,属山东省莱阳专区。1958年11月,属烟台专区。

1983年11月,改为烟台市辖县。

1992年3月撤县设市,归山东省直辖,烟台市代管。

二、什么是招远市的历史沿革

新石器时代,招远境内就有人类活动。

夏、商、周属青州莱国地。春秋时,齐侯迁莱于倪地,始属齐。

战国为齐东郡。秦属齐郡东境。

公元前201年(西汉高祖六年),在今县治西22公里处的西曲城村附近设曲成县,于黄县西南置惤县,今招远大部为当年青州东莱郡的曲成县和惤县地。东汉、曹魏、两晋因之。

470年(北魏皇兴四年),分青州置光州,析曲成县为曲成、东曲城县。此时招远县境为东曲城、曲成及惤县地,属光州东莱郡。

556年(北齐天保七年),并东曲城、曲成县入掖县,并惤县入黄县,仍属光州东莱郡。隋因之。

三、招远的历史

新石器时代,招远境内就有人类活动。

夏、商、周属青州莱国地。

春秋时,齐侯迁莱于倪地,始属齐。

战国为齐东郡。

秦属齐郡东境。公元前201年(西汉高祖六年),在今县治西22公里处的西曲城村附近设曲成县,于黄县西南置惤县,今招远大部为当年青州东莱郡的曲成县和惤县地。东汉、曹魏、两晋因之。

470年(北魏皇兴四年),分青州置光州,析曲成县为曲成、东曲城县。此时招远县境为东曲城、曲成及惤县地,属光州东莱郡。

556年(北齐天保七年),并东曲城、曲成县入掖县,并惤县入黄县,仍属光州东莱郡。隋因之。

623年(唐武德六年),在今县治置罗峰镇,属河南道莱州郡掖县。五代因之。

北宋时属河南道京东东路莱州郡掖县。

金初,属山东东路定海军掖县。

1131年(金天会九年),析黄县西南境和掖县东境,在罗峰镇建城,置招远县,属山东东路莱州。

元初,属山东东西道益都路总管府莱州,1264年(中统五年)属淄莱路,1336年(至元二年)属般阳路。

1368年(明洪武元年)属莱州府,1376年(洪武九年)属登州府。清因之。

1913年废府置道,招远属山东省胶东道,1925年改属东海道,1928年废道直隶山东省,1934年属山东省鲁东行辕第九专员区,1936年属山东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区,“七七事变”后,属山东省鲁东行辕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区。

1940年2月,招远县抗日民主 *** 成立,属胶东区行政公署西海督察专员公署。

1941年1月,招远县析为招远(俗称南招县,属西海区,1945年10月改属北海区)、招北县(属西海区,1942年8月改属北海区)。1950年1月1日,招远、招北县合并,称招远县,属北海区。

1950年5月,属山东省莱阳专区。1958年11月,属烟台专区。

1983年11月,改为烟台市辖县。

1992年3月撤县设市,归山东省直辖,烟台市代管。

四、招远有什么名胜古迹

位于招远市城东北15公里处罗山南麓的“班仙洞”为道观“觉观”。

因班姓羽士在此修炼影响较大,加之“觉观”地形险奇,民间称为班仙洞,“仙洞石门”旧为招远八景之一。班仙洞建为元末明初。

旧志记载:元代全真教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栖霞人)曾修炼于此,并题有“春风浩荡满山谷,自上纵欲超天庭”诗句。胶东为道教的发韧地之一,王重阳与其徒“北七真人”修炼的道教遗迹遍布胶东各处,“班仙洞”便为其中之一。

此观分为东西两院。峭壁之下为正殿,东西两院各有配殿。

南临悬崖高墙之上建有客室。西院有西侧殿。

下通道之上为钟楼,钟楼北为居室斋。居室斋北为伙房、磨房等。

1988年文物普查时,班仙洞保存下来的只有正殿、西侧殿、下通道。所以能保存下来,主要是墙体厚,为大块石筑,顶为砖券。

其它为清代土木建筑,为以后陆续补建而成。班仙洞数百年来香火不衰,西侧500米处“道士茔”墓群,为历代道徒葬身之处。

至20世纪40年代初期,观内已无道士住持。因无人管理,逐年衰败,至修复前,清代建筑已不存。

1992年,玲珑镇 *** 筹集资金,与招远市文物管理所一起,根据文字、照片资料,实地勘查测绘,制定修复班仙洞方案,1993年竣工。班仙洞成为招远市重点风景旅游区之一,烟台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曲成故城址发现于1955年。1981年,文物普查小组对城址进行详细调查,确定城址保护范围。

1988年烟台市文管会与招远县文管所进行复查,将城址范围进一步扩大。城址位于招远城西偏北30公里处的蚕庄镇东曲城村南。

城形属小盆地,三面环山,一面平缓。北有望儿山、金华山,东为灵山。

城址东西长约950米,南北宽约200米,总面积约19万平方米。当地群众按自然地形将城址分为东南城、南城和西南城。

城址内地表、断崖上陶片很多,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从断崖上发现文化层厚约3米,分为四层:第一层为耕土层,厚约0.4米;第二层为近代扰乱层,黄褐色土,内含少量的汉代陶片及近代瓷片。

厚约1.1至1.2米;第三层为汉代文化层,黑褐色土,内含较多的筒瓦、板瓦和陶片等遗物,厚约1.05至1.1米;第四层土质较紧,黑褐土比三层稍黑,厚约0.8米,内含陶片较少,形制与三层相同。多年来,平整土地和烧窑取土,故城址遭到严重破坏。

1973年春,东南城整地取土发现夯土城墙一段,高约1.2米,宽约4米,南北长度不清。夯层分为八层,每层约为0.12至0.17米不等,夯窝直径为0.05米。

另从断崖观察,见有多处文化堆积。在城址中部东断崖上,发现三个凹坑,形制相似,最大的口径1.9米,深1.4米,底较平,用途不详。

城址内采集到的陶片多为夹沙灰陶,次为夹沙红陶。纹饰以绳纹为主,次为弦纹和卷云纹,绳纹主要饰在筒瓦上,弦纹饰在缸和盆等器物上,卷云纹主要饰在圆瓦当上,可辨器形有豆、盆、缸、鼎、瓮、筒瓦、板瓦、方砖等。

1958年春,在曲城村南土崖处修筑地瓜育苗床时,离地表一米时出土一批西周时期青铜器,有鼎、盆、壶、簋等。1980年,曲城东邻的洼子村挖河引水出土了青铜器。

1987年复查,在水渠边冲刷出一个洞穴(可能是墓葬),清理出几十件陶器(多数为碎片),为西周时期的豆罐等器物。在东南城南断崖上发现十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多为土坑竖穴,亦有砖室墓,从墓葬断面暴露的陶片分析,质料和形制与故城内出土器物相似,可能是当时的墓葬区。

1981年调查时,据76岁的老人滕克述讲,70年前(1910年)他家在南城烧窑取土时,挖出一个红漆木箱,内装满古铜器,后被贩卖至北京。解放前,在南城西半部断崖以北十余米处,在原地表以下3米处发现一口盖有石板的汉砖砌井,一直使用至1979年被填没。

曲成故城历史悠久,从城址断崖暴露的文化堆积分析,文化层内含大量汉代的筒瓦、板瓦残片,不见晚于汉代的遗物。城址中部和东部,文化层内多处见有夯土层,可能是殿堂和城墙基础的残迹。

地表散存较多的汉代陶片和汉砖。1958年以来,故城范围内及附近,多次出土西周至战国时期的铜器、陶器等,系墓中随葬品,但未见汉代以前的地层堆积。

商周时期,此地属莱国地。《竹书纪年》载:“周成王十四年,秦师围曲成克之。”

(清朝孙渊如校正本作齐师)旧《招远县志》载:招远“汉为曲成县,在今县治西四十华里,属东莱郡,东汉因之……元魏(北魏)以其地,置东曲城。”其地与今之曲成故城相符。

又据《晋书·地里志》载:“曲成属青州东莱国”。这些出土文物和史书记载充分证明,曲成的历史远远早于汉代。

曲成为汉代故城址当是无疑。虽遭严重破坏,但仍不失重要的历史保护价值。

1984年2月20日,招远县人民 *** 第一批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4月27日,烟台市人民 *** 第一批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6月12日,山东省人民 *** 第二批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辛庄古墓群当地群众1973年冬垫河滩造地取土时发现。

1974年春,县文化馆派员进行调查,回收18件完整的或者可以复原的出土陶器。1981年3月末,县文化局组织各乡镇文化站人员学习班,对此古墓群中暴露的一座墓葬进行了调查。

? 该古墓群位于辛庄镇辛庄。

五、招远有哪些地方好玩

1、招远罗山黄金文化旅游区 景区称号:乡村旅游(山东省“逍遥游”示范点)罗山黄金文化旅游区规划有“罗山黄金旅游带、森林公园景区、金都峰景区、金色田园度假区”四大主题区,在空间布局上呈现“一带三区”格局。

主要景点有中国黄金实景博览苑、罗山国家森林公园、淘金小镇和招金舜和大酒店、《大金脉》影视拍摄基地等,荣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山东省农业旅游示范点”、“山东省自驾游示范点”、“到山东不可不去的100个地方”、国家、省、市、县四级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2、辛庄滨海旅游度假区 辛庄滨海旅游度假区位于招远市滨海新区,海岸总体坡度平缓,浅海面积辽阔,沙滩细软,海水清澈,为天然海水浴场,素有黄金海岸之称。

岸上林木茂盛,横贯整个沿海滩涂,绵延数十里,属国家重点保护林带。海区潮汐属一日两涨两落不规则半日混合潮,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季平均水温26℃左右,极适旅游度假,是天然的海水浴场和避暑胜地。

3、招远黄金珠宝首饰城 招远黄金珠宝首饰城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包括凤凰岭公园、珠宝首饰城两部分。珠宝首饰城,是中国北方最大、最具有吸引力的金银珠宝首饰集散地,省级旅游商品研发基地以及首批“山东省旅游购物六真店”,集“品牌中心、批发中心、服务中心、休闲中心”于一体,城内主要从事黄金首饰、铂金首饰、白银首饰、珍珠首饰、镶嵌首饰、宝玉石项串、首饰配件、金属工艺品、雕塑工艺品、工艺标牌加工销售,珠宝鉴定、珠宝首饰设计、珠宝信息服务及古玩字画等,是旅游休闲购物的必到之处。

凤凰岭公园,占地面积18.67公顷,诸多造型别致的建筑群与公园的绿树、鲜花、青草交映生辉,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4、架旗山游乐园 架旗山游乐园位于山东招远市区西郊,距离市区0.5公里,东临龙王湖水库,地形丰富,山水相映。

游乐园景观规划设计面积20.98万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积3.9万平方米,包括深水区31873平方米,浅水区7056平方米,投资3.8亿元。

该项目由游客服务中心、水上乐园、美食娱乐城、峡谷漂流区、儿童乐园、山地CS区、高尔夫俱乐部、会馆、露天温泉九大功能区组成,拥有各类大型游乐设备30多台套,能够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游乐园整体呈东西走向,建筑、景点顺山势梯次布局,依山傍水,自然时尚,是招远首座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融园林艺术和娱乐设施于一身的大型现代化游乐场所。

5、魁星公园 魁星公园位于招远城区中心地带,始建于1982年,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现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公园分为四个主景区:一是人文景区,主要以浅浮雕的形式将招远历代历史名人及诗文佳作集中体现;二是古代风景区,重点凸现招远古人当时美丽的自然环境;三是娱乐休闲景区,它以“一山、一水、一状元、七仿古、八大景、环园甬路”等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性格、不同年龄的人对休闲娱乐环境的需要;四是绿化景观区,绿化植物为“春、夏、秋、冬”四个层次,体现出“春有花、夏有雨、秋有果、冬有绿”的自然风光景色。

6、招远金街银巷文化街区 招远市金街银巷文化街区位于开发区金街,由招远金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招远佳恒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烟台齐土文化有限公司承建。“招远市金街银巷文化街区”由4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以书画交流创作、交易展览为主题,包括:“中国金都大学堂”暨新罗峰书院、金银工艺博物馆、金丝楠木博物馆、招远白银加工业商会及书画等50家文化创业商户;第二部分以琴棋书画及音乐舞蹈培训为主题;第三部分以高端博物馆、民间工艺展览、交易为主题,展现和交流中国金都传统文化底蕴;第四部分以幼儿教育、才艺培训、影视文化为主题,并为园区内文化交流配套高档会所、餐饮休闲等。

7、招远市三联南海林苑 招远三联南海林苑商务有限公司,是集畜牧养殖、农作物和果树种植、观光、绿色餐饮、商务、会务、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观光农业基地,位于招远市金岭镇大户陈家村南2公里,整合开发荒山荒坡1000亩,种植200亩苹果及其他干果建成观光示范基地一处,各种农作物种类齐全;建成6700平方米的养殖区,现生猪存栏量1000多头,山地蛋鸡1.2万只,山地公鸡5000多只;绿色无公害蔬菜大棚6个,棚外绿色蔬菜种植园面积10余亩。餐饮、会议、康乐区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

8、招远春雨桃源山庄 桃源山庄依山傍水,景色秀丽,背风向阳,环境优雅僻静,山庄建筑古典别致,风格独特,针对顾客的爱好还设立了垂钓,水上划船的多种娱乐项目。凭借大自然所厚赐的恩泽,山庄内在不同时节开满了槐花、桃花、樱花等色彩绚丽的花朵,随后桃子、核桃、栗子、柿子、石榴等也相继挂满枝头,真可谓春来绿揽千风脆,秋风红妆万果香。

集团公司还会根据游客的爱好安排各种农事活动、休闲活动。还可以尽享自采自摘之乐,在这里可举行篝火晚会、烧烤、爬山等活动,还可以享用各种山野菜地道美味。

山庄经过绿化,现在已是绿树成荫,夏可纳凉,冬可避寒。

忐忑的咖啡豆
悲凉的茉莉
2025-10-03 15:51:12

瓷片收藏可以让人与古瓷器零距离接触,所以大部分的人都会想要收藏瓷片。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古瓷片的收藏价值,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古瓷片的收藏价值

第一,它量大品全,容易寻找。自东汉至今,无论何朝何代,全国各地瓷窑林林总总,有的此起彼伏,有的长盛不衰。除有宋以来朝廷设官窑专为宫廷烧制非卖品的御用瓷外,以商品生产为目的的各地民窑,生产过数量极大的古瓷运销大江南北。虽经历史的振荡,传世的完整器为数不多,但这无数古瓷以残伤或碎片的状态仍然留存下来,或在窑址,或在弃坑,或在村落旧址,或在城镇遗迹,甚至田间地头、断崖陡坡都会有古瓷残片散布。它像一座古代瓷器的实物宝库,供给学习者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参考资料。

第二,古瓷片内涵丰富,信息量大,几乎专家著作中对各朝代各时期古瓷特征的所有论述,都能从古瓷片中找到实物证据,这为学习者从本质上理解古瓷特征与发展规律提供了直观的教材。不同时代、不同窑口瓷器的造型、胎质胎色、釉质釉色、彩料呈色、纹饰特征、烧制工艺以及明代以降各朝官民窑器的款识花押等,都能通过瓷片的收集得到感性认知。古瓷片真是一部能看能摸的古瓷百科全书!

第三,碎瓷片真品率高,通过对它的观察学习能得到真知。一般说来,古瓷片大都是从工地、遗址以及古代各个时期人们生活过的地方出土或散布于地表浅层的。它售价低,利润少,几乎无人专门仿制,因此,在古瓷仿品泛滥成灾之今日,古瓷片的真品率是最高的,是古瓷收藏者最廉价、最可靠的学习材料。

瓷片收藏知识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城市化、小城镇建设在国内如火如荼,不夸张地说,整个中国像个“大工地”。如此的“大兴土木”,基础设施建设纷纷打桩筑基,带来一个直接的结果是:诸多不同年代堆积的文化层,因“掘地三尺”而见天日。几乎每个城市,均有基建带来的“抢救性发掘”。而一块工地,只要历史上该处有人“安居乐业”过,古瓷片被挖掘出的例子便不胜枚举,繁复缤纷。以往,也许偶然有爱好者来到工地寻寻觅觅,图省事的只需花包香烟钱,请推土机师傅手下留情,就能在推土掩埋之前,拾捡起一些有年代、著名窑口、图案完整而稀有的古瓷片。更多的情况是,这些古瓷片在施工者的“视而不见”中被掩埋。甚至,为了土地不含“杂质”,有些工程处还专门请人来拾捡这些“麻烦”,然后集中敲得更碎,倾倒河沟或掘坑深埋。无数古瓷片也许失去了再“见天日”的机会。

伴随着国内历史上的第4次收藏热潮掀起,在媒体的宣传鼓噪、周边收藏人士增多的影响带动、以及完整古瓷器传世少、价格越来越昂贵使一些初学者却步的情况下,拾捡无赝品、几乎“零成本”的古瓷片之风在这两年内陡然兴盛。以至于一旦一个新工地开工,总能见到三三两两的“淘宝者”前来搜索推土机师傅也“嗅觉灵敏”,附带主动“帮助”施工单位捡起混于土中的古瓷片然后“待价而沽”。古玩地摊、网上平台上,古瓷片的交易也开始“火”起来。

长期被藏主忽视、“不待见”的古瓷片,如今境遇稍稍改变,其价值到底何在?

首先,中国是瓷之国,自东汉以后,瓷器出现,窑口陆续遍布大江南北,官窑、民窑、外销瓷,宋五大名窑,明永宣青花……瓷器的生产总量数以亿计。瓷器的特点是易碎,但神奇之处在于,碎了之后被掷弃到任何地方,无论是丢进河里,还是为泥土逐渐掩埋,这些瓷器依然千年不腐烂、消解,青瓷的花纹、图案及至釉下的“青花”均永不凋谢。山水、庭院,人物,花鸟,走兽……曾经的碎片待到重见天日之时,只需擦去泥土、积垢,水中一洗,即清亮如新。时代的特征、文明烙印一目了然。中国幅员辽阔,瓷器生产虽历时漫长,但除了宫廷、达官贵人之收藏,民间保存的古瓷完整器总体数量还不是很多,而古瓷片浩繁如海,灿然若星,真正存留完整图案者,也不是太多。加上许多古瓷片虽埋在大地中却不知具体在何处,有机缘在当下这个时代见天日且图案纹饰完整、稀缺者,总体而言,更是数量有限。

古瓷片的优点在于,它们“出土”后几乎没赝品,除非这瓷片所属的瓷器当初是仿品,但碎骨后到今天,因时间久远也成了文物。

瓷片收藏前景

所谓“瓷片”,就是瓷器破碎后产生的瓷器残片。产生瓷片的原因很多,中国制瓷历史悠久,历代瓷窑在烧制瓷器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出大量的残次品,这些残次品的命运就是被打碎埋入地下。特别是古代官窑瓷器,生产时都有专门的官员监督制作,不论成品多少,只要选出官家所定数量,其余瓷器都要全部打碎深埋。另外,我们的先人由于陪葬及日常生活中的损坏等原因,也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瓷片。瓷片虽然残缺,但它的制作、绘画艺术等一如完整瓷器,代表着一个时期的瓷器工艺水平,因而也有着比较高的收藏价值。而且,瓷片往往还是瓷器收藏者学习鉴定的依据,有许多民间的瓷器收藏家都是从玩瓷片开始的。

藏界收藏瓷片者历来不乏其人,但一直没有形成“规模”。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筑施工高潮迭起,很多深埋地下的瓷片被从地里挖出,被一些有心人发现,于是出现了“瓷片一族”,瓷片收藏遂成为古瓷收藏的一个热点。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各地逐步出现了古瓷片交易场所,而其中尤以北京、南京、郑州等一些古城为胜。北京的报国寺、潘家园也是瓷片交易的重要场所。不少大中城市还开设了专门鉴赏、研究瓷片的沙龙。北京甚至还有专门收藏和展览古瓷片的睦明唐瓷片标本博物馆。当今,江河之畔、工地上下,乃至遗址周围,处处可见“瓷片族”们忙碌的身影。

淡淡的香菇
爱笑的发带
2025-10-03 15:51:12
为什么用瓦片种植好于用瓷片种植?

瓦片有缝隙透气性好,瓦质花盆,有孔隙,水气通透植物可以呼吸。能在土壤中形成空隙,利于根部的呼吸作用,防止烂根。粗糙背面可以防止粘土附着,能有效防止土壤板结成块。利于水分均匀分布,更好的透水透气,更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尤其是放在地上,或半埯地下栽培,瓦盆还可以吸收周围土壤中水分,及养分。瓷片无缝质地紧密,通透性较差,非常坚硬,植物无法生长,还容易划伤人。

避免花盆积水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在花盆下面放上一枚瓦片,这昂就能够很好地起到一个透气的效果。

选择栽培基质时,不仅应考虑其固有的养分含量,而且要考虑它保持和供给植物养分的能力。所以,栽培基质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必须具有疏松、透气与保水排水的性能,瓦片就有这个作用,而瓷片不行。其二 要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瓦片主要是用泥土烧制成的,所以主要有硅、氧、钙、碳及少量的其他元素,可以给植物提供养份。使用时首先,要把瓦片弄成碎片,然后在上面铺上土,在土壤里种植上植株,这样就可以。除了好的瓦片有这样的功能,还可以用烧好了的煤炭的渣渣也可以用,有同样的功效。或者是陶的粒子也可以,去市场上就有卖的。其实我们种植什么植物,适合什么样的透气性的东西,我们自己根据需要的不同进行选择就好。

忐忑的自行车
发嗲的御姐
2025-10-03 15:51:12

瓷砖和地砖与瓷砖的差异在于,瓷片用在墙上、瓷砖和地砖用在地面上。下面从进行分析:

瓷片指的是墙面用的表面有次面的薄层贴片,而瓷砖则是指有瓷面的地砖。两者最明显的差异就是厚薄程度不一。

瓷片越光滑越好,而瓷砖要求表面有一定的防滑性。最佳的瓷片内部不存在一星半点气泡,否则很容易受冻碎裂,而瓷砖对内部是否存在气泡要求不高。

瓷片应当属于通体陶瓷,但不属于砖,而属于片;瓷砖是瓷,是由瓷土烧制而成的。

地砖是用来铺地面的砖,地砖分为3类:釉面砖、瓷质砖、拼花砖。

扩展资料:

瓷质地砖

就是吸水率在0.5%以下的瓷砖。

材质:粘土、石英、长石烧制而成。

生产工艺:生产工序一般为选料、配料、粉碎、沉浆、喷雾干燥、压坯成型、干燥、烧结、检验及包装等步骤。

计算公式:需要数量=总面积/瓷砖的长度/瓷砖的宽度

瓷片保养除污

瓷片日常清洗可选用洗洁精,肥皂等清洗:用肥皂加少量氨水与松节油的混合液,清洗磁砖可使磁砖更有光泽。

在生活中如果不小心把茶水或者其它日常生活用品附着在磁砖上面,应及时擦洗干净,必要时应用相应清洁用品清洗;抛光砖应定期对其打蜡处理,时间间隔为2~3个月为宜。

当砖面如出现划痕,可在划痕处涂抹牙膏,用干布擦拭可修复。砖与砖缝隙处可不定期用去污膏去污垢,再在缝隙刷一层防水剂可防霉菌生长。

瓷片常用的除污方法:茶水、咖啡、啤酒、冰淇淋、油脂等污染物用氢氧化钠或碳酸氢钾溶液;墨水、水泥等污染物用盐酸、硝酸等稀溶液;油漆、涂料等污染物请使用专用清洁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瓷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地砖

机智的酒窝
开心的红牛
2025-10-03 15:51:12

大红袍的传说

福建的“大红袍”是武夷山中的一种著名的药茶,关于它的传说更是引人入胜。

传说有位老和尚在山脚下救起一位昏倒在路旁的穷季才。穷季才病愈后告别老和尚赴京赶考,老和尚从山上一棵茶树上摘了三片叶子,用对戏布包好送给他,并嘱咐道:若遇急难时,茶叶可以帮忙。穷秀才来到杭州,身上的盘缠已经用尽,住在客栈里一筹莫展。这时,城里的一位员外夫人得了急症,四处求医无效,正在以重寻聘良医。穷秀才心想,员外家终日鱼肉饱食,莫非吃坏了胃口。便带了一片茶叶到员外家,将茶叶泡好端给员外夫人。谁知,茶到病除,穷秀才得到一笔赏金直奔京城。可等赶到京城,考期已过,穷秀才懊丧不已,绝望之极便想投河一死了之。路过城门时,看到一张皇榜,说皇太后有疾欲求神医。穷秀才摸了摸包里的茶叶,心想反正也无路可走了,不如去碰碰运气。他揭了皇榜,进了皇宫,将茶叶冲泡。太后饮后,病居然好了。皇帝极为高兴,召见了穷秀才,问他有什么要求。穷秀才便把赶考误期一事讲了一遍。皇帝恩准他参加科考,见其文章句句华彩,便御赐状元。

新状元衣锦还乡时,没有忘记拜见救命恩人老和尚,并将身上的状元红袍披在那棵茶树上。从此,“大红袍”的名字就传开了。

茶文化发展史

茶文化从广义上讲,分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文科学两方面,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指茶对精神和社会的功能。由于茶的自然科学已形成独立的体系,因而,现在常讲的茶文化偏重于人文科学。

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韩、美、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份份主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浙江新昌、泰顺、湖北英山、河南信阳的茶叶节不胜枚举。都以茶为载体,促进全面的.经济贸易发展。

1、 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以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2、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

3、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780年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

4、宋代茶文化的兴盛

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 。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庭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给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5、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

中国茶叶的发展史

茶在我国的传播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世界上的茶树原产地并不是只有中国一个,在世界上的其它国家也发现原生的自然茶树。但是,世界公认,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有着卓越的贡献,这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并且逐步地传播到中国的周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

〖秦汉以前〗:巴蜀是中国茶业的摇篮

顾炎武曾道:“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认为饮茶是秦统一巴蜀之后才开始传播开来,肯定了中国和世界的茶叶文化,最初是在巴蜀发展起来的。这一说法,已为现在绝大多数学者认同。巴蜀产茶,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或更早,巴蜀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茶区,并以茶为贡品.关于巴蜀茶业在我国早期茶业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西汉成帝时王褒的《童约》,才始见诸记载,内有“烹荼尽具”及“武阳买茶”两句。前者反映成都一带,西汉时不仅饮茶成风,而且出现了专门用具﹔从后一句可以看出,茶叶已经商品化,出现了如“武阳”一类的茶叶市场。西汉时,成都不但已形成为我国茶叶的一个消费中心,由后来的文献记载看,很可能也已形成了最早的茶叶集散中心。不仅仅是在秦之前,秦汉乃至西晋,巴蜀仍是我国茶叶生产和技术的重要中心。

〖三国两晋〗:长江中游成为茶业发展壮大

秦汉时期,茶业随巴蜀与各地经济文化而传播。首先向东部、南部传播,如湖南茶陵的命名,就是一个佐证。茶陵是西汉时设的一个县,以其地出茶而名。茶陵邻近江西、广东边界,表明西汉时期茶的生产已经传到了湘、粤、赣毗邻地区。三国、西晋阶段,随荆楚茶业和茶叶文化在全国传播的日益发展,也由于地理上的有利条件和较好的经济文化水平,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在中国茶文化传播上的地位,逐渐取代巴蜀而明显重要起来。三国时,孙吴据有东南半壁江山,这一地区,也是这时我国茶业传播和发展的主要区域。此时,南方栽种茶树的规模和范围有很大的发展,而茶的饮用,也流传到了北方高门豪族。西晋时长江中游茶业的发展,还可从西晋时期《荆州土记》得到佐证。其载曰“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说明荆汉地区茶业的明显发展,巴蜀独冠全国的优势,似已不复存在。南渡西晋之后,北方豪门过江侨居,建康(南京)成为我国南方的政治中心。这一时期,由于上层社会崇茶之风盛行,使得南方尤其是江东饮茶和茶叶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茶业向东南推进。这一时期,我国东南植茶,由浙西进而扩展到了现今温州、宁波沿海一线。不仅如此,如《桐君录》所载,「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晋陵即常州,其茶出宜兴。表明东晋和南朝时,长江下游宜兴一带的茶业,也著名起来。三国两晋之后,茶业重心东移的趋势,更加明显化了。

〖唐代〗: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茶叶生产和技术中心

六朝以前,茶在南方的生产和饮用,已有一定发展,但北方饮者还不多。及至唐朝中后期,如《膳夫经手录》所载「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中原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都嗜茶成俗,于是南方茶的生产,随之空前蓬勃发展了起来。尤其是与北方交通便利的江南、淮南茶区,茶的

茶文化与陶瓷文化的悠久历史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人们不可以须臾离开的。正由于人与茶息息相关,久而久之,对于茶的品类,烹茶之水,泡茶之法,饮茶之具,敬茶之礼,有着许多讲究。于是,产生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饮茶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江南人已有了饮茶的习惯。到了魏晋南北朝,士大夫中已形成饮茶之风。唐代中期,一些较大城市开始出现专营茶水的茶肆。江淮一带的茶叶,被商人车装舟载贩往各地。著名诗人白居易在长诗《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之句。浮梁即今景德镇,为当时茶叶集散地。

中国又是瓷国,陶瓷文化更是博大精深。茶文化与陶瓷文化一旦相撞击相结合,两者相得益彰,更提高了文化品位。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是唐人陆羽的《茶经》,其中便谈到茶汤的颜色与陶瓷茶具颜色的关系。

唐宋时代有斗茶的习俗,王公贵族、平民百姓,竞相以此为乐。所谓斗茶,是将茶饼置于杯中,冲以沸水,依色泽和汤花的优劣定输赢。斗茶最讲究的是茶盏,宋人多把福建建窑烧制的黑釉带有鹧鸪斑或兔毫、油滴之瓷盏视为珍品。今天,我们在南京城内的一些建筑工地上,常可拣到这类瓷片的标本,可见“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的南京当时斗茶风之盛。

谈到茶具,最为珍贵者要数明代永乐青花压手杯了。其造型优美,纹饰清雅,钴兰纯正,极富美感。如此高贵的茶杯,专供皇宫和贵族之家享用,烧制的数量自然甚少。据载,万历时已所剩无几,尽管历代皆有仿制,但皆难以企及其艺术高度。现时,永乐压手杯世间仅存三只,当是稀世之宝;且不说原物,即便前朝仿品的残片,也难得一晤。

明代中期以后以壶泡茶渐成风尚,其中小巧古朴的紫砂茶壶最受称颂。因为紫砂壶较之银、锡、瓷壶更具优点和特点,可以说每件都是精巧的艺术品。李渔说:“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阳羡就是江苏宜兴。

曹雪芹是一位谙于茶道的大家,在他的《红楼梦》中,有97回写了与茶有关的情节。最为精彩的第41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妙玉招待贾母等人的茶是“老君眉”,水是“旧年蠲的雨水”,茶具是“成窑五彩小盖钟”、“官窑脱胎填白盖碗”,自是不凡。而与宝钗、黛玉吃的体己茶更是不同。茶具是王恺定制、苏轼鉴赏过的“分瓜瓜包”,似钵而小镌着垂珠篆字的“点犀”;水则是五年前收的梅花上的雪,自然清醇无比。这充分体现了中国贵族的气派,大约也是最高层次的茶文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