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铁与水蒸气反应圆底烧瓶中为什么加碎瓷片

碧蓝的楼房
聪明的舞蹈
2023-03-23 11:26:03

铁与水蒸气反应圆底烧瓶中为什么加碎瓷片

最佳答案
冷酷的西装
孤独的衬衫
2025-10-05 14:43:46

本实验需要水沸腾产生水蒸气,而实验室加热液体时要么不断搅拌,要么加沸石,即常用的碎石片,否则会造成液体暴沸,对于封闭体系这是很危险的.

其实,液体沸腾过程中会产生气泡,在光滑的圆底烧瓶中,缺少液体气化中心,会在液面下产生较大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以大气泡的形式冒出来,这与我们生活经验一致.所以需要加入粗糙并且内部存有空气的碎瓷片充当气化中心,让液体沸腾时产生小气泡,沸腾变得温和,否则大气泡可能冲出密闭仪器,造成事故.

需要注意的是,用过的碎瓷片是不能再用的,因为其内部的空气在加热时放出,冷却时又吸入液体,这样的此片是不能作为气化中心的.

最新回答
孤独的鸵鸟
着急的西牛
2025-10-05 14:43:46

不一定哦!要看加热的液体是容易暴沸的,还是稳定沸腾的。碎瓷片是多孔性物质可帮助吸收一小部分多余的热量!如果不加的话液体可能会从圆底烧瓶内喷出,有一次我们做实验的时候忘了加沸石(碎瓷)然后液体很悲催的喷了出来。

完美的野狼
粗心的大碗
2025-10-05 14:43:46
放碎瓷片或玻璃球(珠)均可,为的是在实验室条件下无法控制升温速度,情况下可能引起的剧烈沸腾,为试验带来安全风险,故放入碎瓷片或玻璃球(珠)能减轻可能暴沸现象。

控制暴沸的原理也就是碎瓷片或玻璃球(珠)的比重要远大于反应液体的比重,故液体剧烈沸腾时能减少或避免液体因暴沸的飞溅现象。

魁梧的帅哥
任性的台灯
2025-10-05 14:43:46
由于沸石的多孔性硅酸盐性质,小孔中存有一定量的空气,常被用于防暴沸。在加热时,小孔内的空气逸出,起到了气化核的作用,小气泡很容易在其边角上形成。

碎瓷片同样是多孔性硅酸盐,可作为沸石,

可以给液体沸腾提供汽化中心,这是由于沸石含有很多毛细孔,其中存在有气体,加热沸腾时,气体受热逸出,提供汽化中心,从而防止暴沸. 所以很多多孔性的材料都可作为沸石,如碎瓷片

可靠的羽毛
顺利的冰淇淋
2025-10-05 14:43:46
圆底烧瓶底部的水发生了爆沸,产生了蹦蹦蹦的声音。

实验前在烧瓶中加入沸石,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是这个实验的注意事项。

沸石的结构当中有大量的小孔,可作为气泡的凝结核,使反应液平稳沸腾。在化学蒸馏或加热实验当中常用来防止暴沸

沸石可用敲碎至米粒大小的素烧瓷片代替。

时尚的飞机
调皮的眼睛
2025-10-05 14:43:46
答案 :1】 因为生石灰 比乙醇的吸水性还要强因为乙醇可以与水互溶生成的氢氧化钙不会蒸发也就是说分离有机物于无机物 通常用蒸馏法

2】 比例弄反了 无水乙醇和浓硫酸按体积比1 :3 我给你补充点内容

实验室制取乙稀的几个疑问

一、为什么温度计必须插入液面下?

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反应原理:

CH3-CH2-OHCH2=CH2↑+H2O,温度要迅速上升到170℃,防止140℃时生成副产物乙醚,因为:

CH3-CH2-OH+HO-CH2-CH3CH3-CH2-O-CH2-CH3+H2O。

该反应属于“液体+液体生成气体型”反应,两种液体混合后,装于圆底烧瓶中,加热要用到酒精灯,只有当温度计插入液面下,但不能接触瓶底,才能准确测出反应时反应液的温度,避免副反应的发生,确保产物的纯度。

二、为什么在圆底烧瓶中要加少量碎瓷片?

因为反应液的温度较高,被加热的又是两种液体,所以加热时容易产生暴沸而造成危险,在反应混合液中加一些碎瓷片是为了防止暴沸,避免意外。

三、为什么收集乙烯用的是排水集气法?

因为乙烯的密度和空气的密度相接近,而且乙烯又难溶于水,故采用该方法。

四、为什么浓硫酸与乙醇的体积比按3:1混合?

因为浓H2SO4在该反应中除了起催化作用外,还起脱水作用,保持其过量的原因主要是为了使浓H2SO4保持较高的浓度,促使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五、为什么制取乙烯时反应液会变黑,还会有刺激性气味产生?

因为在该反应中还伴随有乙醇与浓硫酸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C2H5OH + 2H2SO4(浓) 2C+2SO2↑+2H2O ;

C + 2H2SO4(浓) CO2↑+2SO2↑+2H2O,由于有C、SO2的生成,故反应液变黑,还有刺激性气味产生。

祝你成功

幽默的宝马
想人陪的钥匙
2025-10-05 14:43:46
(1)冷凝管采用逆向通水法,竖直放置时,进水方向与蒸气流向一致,即从B进加入、A流出,

故答案为:B;A;

(2)由于在冷凝管中蒸气会被冷却成液体回流到圆底烧瓶中,所以圆底烧瓶中的物质不会从上口跑掉,

故答案为:不会;因在冷凝管中被冷却成液体回流到圆底烧瓶中;

(3)浓H2SO4在酯化反应中起催化剂和吸水作用;混合液体加热时容易发生暴沸现象,所以加入碎瓷片可防止液体暴沸,

故答案为:催化剂、吸水剂;防止暴沸;

(4)由于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增加一种反应物的量可以增大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所以乙酸与异戊醇的物质的量之比0.35:0.14>1:1,目的是提高异戊醇的转化率,

故答案为:因反应可逆,增加一种反应物的量可提高另一种成本较高的异戊醇的转化率; 

(5)③中用蒸馏水洗涤,目的是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杂质乙酸和硫酸;④中用碳酸氢钠溶液洗去可能残存的少量酸,

故答案为:洗去乙酸和硫酸;洗去可能残存的少量酸.

超帅的银耳汤
包容的身影
2025-10-05 14:43:46
加入少量碎瓷片或沸石,防止暴沸

因为液体沸腾时候有气化中心,加入少量碎瓷片(相当于沸石)即是形成一个气化中心,那样液体不会向上窜腾,如果没有,液体很可能直接上去,达不到冷凝蒸馏分离效果了,再就是比较危险。

忧郁的航空
眯眯眼的招牌
2025-10-05 14:43:46
①左边圆底烧瓶中要加入几片碎瓷片,其作用是防止液体暴沸;

故答案为:防止液体暴沸;

②该装置中使用的玻璃导管较长,其作用是冷凝水蒸气;

故答案为:冷凝水蒸气;

③为了增强冷凝效果,可以用冰水混合物使水蒸气充分冷凝;

故答案为:冰水混合物;水蒸气充分冷凝;

勤恳的钢笔
愉快的大米
2025-10-05 14:43:46
(1)冷凝管(2) 防爆沸   D

(3)查漏     上口倒出 (4)除水分  (5)C  (6)C

试题分析:(1)装置b的名称是冷凝管,(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爆沸,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因为无法判断是否已经达到液体的沸点,故应该要.冷却后补加,所以本小题选择D;(3)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查漏;在分离过程中,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因为根据分液漏斗的使用规则——上层液体从上层倒出,下层液体从下层倒出,而产物环己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所以其在分液漏斗的上层,故应该从上口倒出;4)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除去水分;(5)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有圆底烧瓶、温度计、冷凝管、接收器,没有用到吸滤瓶,故本题的答案选C;(6)该实验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10g,而根据 ,设20g环己醇完全转化为环己烯为ag,所以100/82=20/a,故a=16.4g,故环己烯产率=10/16.4×100%=61%,所以本题的答案选择C。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合成中醇的消去反应,该考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本题由一定的综合性,但是难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