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陶瓷艺术的发展前景如何

尊敬的导师
缓慢的花卷
2023-03-23 11:09:43

陶瓷艺术的发展前景如何?

最佳答案
孤独的黑米
迅速的香氛
2025-10-05 14:35:44

陶瓷艺术贯穿我们的整个生活,未来仍然有较大的广阔空间可供发展。其实陶瓷艺术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从古代开始人们从烧制花瓶和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碗,杯子开始,陶瓷艺术就一直在向前发展。从现在延续的陶瓷艺术来看我国的陶瓷艺术虽然进步比较缓慢,但总体上是有一个较为光明的前途。因为我国有着悠久且丰富的陶瓷生产历史,在掌握陶瓷生产和雕刻等艺术方面拥有着绝对优势。并且从目前来看,我国的陶瓷艺术在世界上取得了非常不错的反响。比如每年的各种艺术展览,都能看到中国陶瓷艺术的相关展品。并且我国也一直处于整个陶瓷艺术界的榜首。因此未来陶瓷艺术的发展前景还是比较广阔的。

陶瓷产品的广阔市场需求,不断地促进着陶瓷艺术的不断发展。陶瓷产品其实就是陶瓷艺术的根基,只有陶瓷产品在市场上的需求量不断增大,才会促进陶瓷艺术的更迭。并且从目前最近这几年来看,无论是从房屋建材还是从日常生活用具方面,陶瓷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量和份额比一直都比较突出。因此在未来陶瓷艺术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外伴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陶瓷艺术肯定要服务于现代生活,吸收现代文化,从而表现在陶瓷产品上,这样看来陶瓷艺术在未来的发展空间还是能够推陈出新,拥有巨大发展潜力。

陶瓷艺术本身就是一个不容易被淘汰的美学艺术。其实陶瓷艺术和我们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他本身就不断地接受着新鲜的文化来供自身的发展,这就决定了生活能够驱动着陶瓷艺术的更新。另外一方面,陶瓷艺术是最接近生活美学的艺术。在陶瓷艺术的表现产品上,往往能够体现着时代的特征和市场的需求。因此陶瓷艺术在未来的发展应该说是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地前进。

最新回答
明亮的大白
殷勤的大雁
2025-10-05 14:35:44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统一称呼,也是我国有名的手工艺品。其发展源头甚至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在那个阶段我国已有彩陶和黑陶,虽然品质不能与现在的相提并论,但也为以后的发展埋下了伏笔。陶瓷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渐成为质高形美的工艺品而闻名于世界。

     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景德镇的陶瓷逐渐与其他地方的陶瓷在质量、外观、文化上拉开差距。景德镇具体发展历程如下:

     首先,景德镇陶瓷的历史起源于汉代,在五代十国时期,以其白瓷的发源地和白瓷所获得的成就而奠定了自己在陶瓷界的地位,一举打破了当时青瓷在南方形成的垄断局面,形成了新的“南青北白”的势力格局。

     其次,当景德镇陶瓷发展到宋代时期,景德镇以青白瓷著称,其是在五代十国时期烧制的青瓷和白瓷的基础上烧制而成的。加工精致细腻,在当时有“素肌玉骨”的美称,白里泛青,莹润如玉。成为陶瓷史上一个极其珍惜的种类,使其可以在宋朝获得较高的声誉。在宋代,景德镇制作瓷器的行业就已经发展繁荣,不仅做出了闻名的青白瓷,更是将陶瓷的种类发展到了数百种之多。

     然后发展到元代之后,景德镇又成功的发明出青花瓷和红瓷。青花瓷以其外观上的花纹、主次分明的装饰特征和以彩绘为主的装饰技法,为我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并于红瓷结合,可称青花釉里红,两者结合更显陶瓷风采。

     最后经过明代的发展,景德镇真正发展成了“陶瓷圣地”,其吸收和消化了各大逐渐没落的窑场的优秀技术和其思想文化,博采众长。同时不拘一格,大胆的创新,为当时提供了无数的新外观、新装饰,为后来陶瓷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最后至现代,景德镇也从原来的经营模式转变成了民营企业,企业越来越大,创新的技术越来越多。以至于景德镇在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达民族文化和精神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阳光的小蚂蚁
内向的小天鹅
2025-10-05 14:35:44
天下名瓷出醴陵

 醴陵是一座古老而充满现代气息的江南城市,享有“瓷城”美誉,是举世闻名的釉下五彩瓷原产地。进入二十一世纪,醴陵陶瓷产业抓住机遇,重整旗鼓,开拓出一片新天地。随着“巴拿马金奖瓷”的成功再造,醴陵群力艺术陶瓷有限公司作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的对外开放,釉下五彩瓷这一陶瓷工艺奇葩绽放出更加迷人的丰采。

瓷器是中国独创的发明之一,至今英文仍把瓷器称之为“china”。醴陵陶瓷生产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远在东汉时期,醴陵就有较大规模的作坊,专门从事陶器制作。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醴陵开始烧制粗瓷。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醴陵瓷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仁人志士和能工巧匠,为醴陵瓷业的发展呕心沥血,作出了重大贡献。1904年,湖南凤凰人熊希龄(辛亥革命后担任北洋政府总理)与曾参与“公车上书”的醴陵举人文俊铎,本着实业救国的思想赴日本考察。在日本期间,他们发现日本瓷业技术先进,产品精良。第二年回国后,熊希龄在文俊铎陪同下,前往醴陵的主要粗瓷产地进行调查,找出了醴陵瓷业生产落后的主要原因,同时又看到了醴陵进一步发展瓷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消费市场广阔,瓷土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立学堂、设公司”等主张,得到了湖南官府的大力支持。当年,湖南官立瓷业学堂在醴陵正式开办,次年,湖南瓷业制造公司在醴陵成立,熊希龄任公司总经理,文俊铎任学堂监督。公司聘请日本技师和景德镇技术工人,引进了当时日本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开启了醴陵由粗瓷生产到细瓷开发的新纪元。独具特色的醴陵釉下五彩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制出来的。

此前,醴陵瓷器用单一的氧化钴(俗称土墨)作彩饰原料,手工描绘粗犷花草图案后,施釉覆盖,烧成釉下青花瓷。1907年至1908年,湖南瓷业学堂研制出草青、海碧、艳黑、赭色和玛瑙红等多种釉下颜料。湖南瓷业制造公司的绘画名师和瓷业学堂陶画班的毕业生,经过反复研制,采用自制釉下色料,运用国画双勾分水填色和“三烧制”法,生产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釉下五彩瓷器。釉下五彩瓷器瓷质细腻,画工精美,清新雅丽,别具一格,釉层下五彩缤纷,呈现出栩栩如生的画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它的问世,立即得到业内人士和国内外舆论的极大关注和好评。1909年到1911年,醴陵釉下五彩瓷分别参展武汉劝业会、南洋劝业会和意大利都朗国际赛会,连续获得金牌奖,醴陵瓷器开始名扬华夏,走向世界。“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就是醴陵瓷在当时赢得的良好评价。

1915年,醴陵瓷器远涉重洋,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参展的釉下五彩扁豆双禽瓷瓶和贵州茅台酒同获最高荣誉,为中国赢回了两枚金牌奖章。扁豆双禽瓷瓶是1911年湖南瓷业公司的经典之作。瓶高46.8厘米,撇口直径20厘米,瓶体洁白如玉,造型宛如凤尾,线条流畅,其釉面晶莹润泽,色彩沉稳典雅,花色构图生动自然,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被国外舆论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自此,醴陵瓷器举世闻名,采购客商络绎不绝,一批私营细瓷制造公司相继兴建,当时的盛况大有与景德镇并驾齐驱之势,釉下五彩瓷成为中国陶瓷的广大特色,世界性的创举。

釉下五彩瓷在经历了短短的一、二十年发展期后,二十年代末,受多次战争影响,生产开始下滑,醴陵百余家瓷厂停产,最早生产釉下五彩瓷的湖南瓷业制造公司也于1930年倒闭,釉下五彩瓷生产中断。

1949年,醴陵和平解放,奄奄一息的醴陵瓷业有如枯木逢春,以后几年中,醴陵瓷业迅速得到恢复并取得长足发展。1954年,为恢复中断20多年的釉下彩瓷生产,经过有关部门多次寻访,找到了原湖南瓷业学堂陶画班首届毕业生、釉下彩艺人吴寿祺。此时吴老已年近古稀,正在农村安享晚年。吴老出山后,一面培养釉下彩绘人员,一面改革传统工艺,将“三烧制”改为两次烧成,釉下五彩瓷生产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此后,湖南陶瓷研究所、醴陵瓷器公司艺术瓷厂(群力瓷厂)先后成立,成为专门从事釉下彩装饰研究和生产的单位。在此期间,醴陵瓷业很快实现了由手工到机械、由柴窑到煤窑的历史性转变,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釉下五彩瓷重放异彩,以至获得“国瓷”美誉。

醴陵的釉下五彩瓷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具有耐磨擦、耐酸碱、无铅毒、永不褪色的优点,属于真正的绿色环保产品,在国内外久负盛名。上世纪60年代以来,醴陵生产的工艺美术瓷和高档日用瓷等釉下五彩瓷成为国内外市场的畅销产品。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醴陵逐步发展成为全国出口陶瓷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1987年,醴陵华联瓷业有限公司自行研制开发出一种新的日用陶瓷产品——炻瓷。这是一种介于陶与瓷之间的低温瓷,具有强度好适合于机械洗涤、热稳定性好适应于高温蒸煮、铅镉溶出量低于国际标准以及器型新颖、釉色丰富、品质卓越等特点。醴陵炻瓷现有12大系列、840多个品种、1300多种釉色,在色釉和新产品开发方面处于国内绝对领先水平。醴陵炻瓷产品畅销全球,年产值达6亿元,年出口7000多万美元。

现在,醴陵拥有陶瓷企业400余家。2003年生产日用陶瓷9.76亿件,工业陶瓷15.94万吨,产品出口150多个国家地区,外贸出口总额1亿美元。醴陵陶瓷被列为湖南省标志性产业予以重点扶持,陶瓷科技工业园于2003年6月被湖南省政府列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醴陵陶瓷正赶上了一轮新的发展机遇。

知性的未来
负责的棉花糖
2025-10-05 14:35:44
2008年中国陶瓷业可谓跌宕起伏:从上半年的产业转移、扩张,到下半年的停窑停线;从上半年的原材料飞涨到下半年的市场急剧萎缩;加上呼啸而来的金融危机,广大陶瓷企业经历了最“琢磨不透”的一年。但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下,2008年的陶瓷行业发展轨迹依然依然隐约可辨。无论是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抑或是产业转移和市场布局,“高歌猛进”的投资热——扩建超大规模的陶瓷生产基地,调整产品配套而建设高产能的现代化生产线,在2008年上半年表现得“淋漓尽致”。2008年我国陶瓷出口增幅比2007年、2006年下滑了20多个百分点。我国陶瓷出口正经历着严寒的冬天。国内新农村建设、经济适用房推广等政策的执行,使多数外销陶瓷企业纷纷转向内销。

在陶瓷行业风雨飘摇之际,陶企纷纷扩张争地之时,更有企业展开了跨行作业。如有“瓷片专家”称誉的将军企业涉足抛光砖生产、2007年进入瓷砖市场的箭牌在广东四会、江西景德镇建设了5条生产线,携卫浴龙头品牌的地位强势进入瓷砖领域。目前,一批二、三线品牌纷纷避开一线城市高端品牌的锋芒,转入二、三级城市,2009年的二、三级城市必然成为企业争夺的新的市场制高点。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笼罩下,国内各行业普遍受到影响,但国家总共5万亿元的基础建设投资计划对于建筑建材行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对于建材行业拉动十分明显,从行业前景来看,建材行业在此次此次金融危机拥有较大的优势。目前建材行业景气度持续,未来行业集中度有望提高。由于我国目前固定资产投资依然保持高位运行——虽然投资增速回落较快的是房地产投资和工业投资,但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水泥等建材需求的拉动依然很明显。

中国投资网2009-2012年中国陶瓷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端庄的胡萝卜
俏皮的乌龟
2025-10-05 14:35:44
陶艺的前途是比较好的.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逐步进入快车道,这里强调的“进入”是一种自身文化姿态的主动进入,是外来文化被吸收、接受并被认同的进入,是高等陶艺教育在国内普遍实施的人才战略进入,也是陶艺从其他艺术的夹缝中崛起的进入。回顾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的这几年,最大的难度依然是陶艺文化身份的确立问题,而非中国陶瓷身份的认同问题。因为在传统陶瓷领域中国的“话语权”是世界公认的结论,而中国陶艺(现代陶艺或者当代陶艺)的“话语权”却微乎其微。如何来看待 “陶艺文化身份”的问题

现在都市生活压力很大.很多商家开陶艺.很多年轻人都很喜欢去.也就是说你不只可以陶艺老师去别的地方做工作 也可以自己开店,,现在也很流行陶艺老师DIY

工资的话没办法回答,首先是教那个层次的陶艺老师,然后是那个地区,最后是兼职还是全职

在大学的待遇可能好点。

如果在陶吧或者工作室的话就很低。

还有一种幼教陶艺老师,一个月一千的样子

从周一到周五每天一个小时。

胶胎陶艺老师的工资是很高的,因是特种工艺而全职的

震动的小蝴蝶
心灵美的溪流
2025-10-05 14:35:44
景德镇是世界闻名的千年瓷都,自然有她独有的魅力跟陶瓷文化。景德镇到处都是卖陶瓷的,到处都是做陶瓷的。也就是说,如果你真想学习,可以先在那找个地方住下,建议在老厂那边。因为老厂有许多小作坊,可以提供泥,坯,烧制服务。而且老厂那边有两个陶瓷相关学院,有许多在校师生也会去老厂烧制东西,你在那边租房,方便与他们学习交流。老厂那边的房价:小区两房一厅大概是800-1000一个月,什么都有的那种。民房条件差许多,大概在400-600元,单间更便宜。

还有什么不明白,你可以搜索三都汇艺术陶瓷找到我们,希望能帮到你。

老迟到的冬瓜
默默的白羊
2025-10-05 14:35:44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发明陶瓷的烧制工艺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作为一个陶瓷技艺名闻天下的国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我国的陶瓷艺术一直停留在不断的历史复制中,而很少有人去过问创新的陶瓷艺术的未来,甚至现代陶瓷发展还不如国外。

有人说:景德镇的大街上仿古陶瓷市场很是红火,却都是不停的复制复制复制,现代陶艺面临更大的挑战,具有创新的陶瓷艺术鲜为人知,少人问津,大家都在看着历史而并不前进。

面对这个问题我们今天来进行一下深度探讨。

仿古瓷是传统工艺的大体现,红火自有其道理,如一件仿古瓷的背后,是对过去制瓷环境的充分了解,是对传统制瓷工艺的完美继承,是陶瓷厚蕴的体现。虽然有些人,利用仿古瓷去谋取古董才有的价值利润,但这还是从反面衬映了,制瓷技艺的高超无比。而优秀的现代陶瓷艺术,应当是完全掌握与了解了传统制瓷工艺后的创作,才是有历史意义,现代价值。我们其实完全不必担心现代陶瓷艺术的未来,因为艺术充满灵性,它难以固定格式,难以客观规划,好的艺术自然会被时代选中,坏的东西呢,被淘汰也是指日可待,只要有人前赴后继地走在延续及发展陶瓷的路上,只要技艺不断代。

市中心包括传统的工艺瓷复制品大师瓷都已进入疲软期,反观雕塑磁场中以乐天陶社为代表的年轻一代,其创新性的作品市场也越来越红火,虽然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前景是好的。现代陶艺我认为是必然会成为主流的,陶瓷艺术要想跻身主流艺术领域,就更该探寻陶瓷本身的语言,既泥土与火的语言,陶瓷艺术是一门材料艺术,在中国有其深厚的历史传承,但缺少发展创新。景德镇大师们所形成的既得利益圈子严重影响大众对陶瓷艺术的审美认知,一支独大,必然自取灭亡。

我们的传统陶瓷曾经确实是非常辉煌,但是我们都知道我们不能永远吃老本儿,坐吃山空。事实证明,我们确实没有!我们中国现代陶瓷艺术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还是很快的!我们国内还是有很多了不起的现代陶艺家的。而且景德镇很多学生毕业也留在那里做陶艺,并不局限传统和商业瓷噢,艺术品也很多。而且越来越多的大学都开始开设陶艺课程,随着人们对现代陶瓷艺术关注越来越多,现当代陶瓷艺术品交易的平台就会越来越多,陶艺工作室也会多起来,大小展览中的现代陶艺作品也就多了??然后良性循环??国外很多陶艺家本职都不是专业做陶瓷的,建筑师啊设计师啊什么的,所以我们中国的现代陶艺虽然还没有很强大,但是会越来越好的。

现代生活甚至科技发展仍然离不开陶瓷,当代艺术领域更是活跃着大批以陶瓷作为创作载体的艺术家。曾章成(Johnson Tsang)1960年出生于香港,当代艺术家,专长陶艺、陶瓷雕塑,尤其以陶瓷塑造逼真的液态效果而著称。

所以陶瓷艺术不是萧条,而是越发分化、细化。

搜一搜匠人、陶瓷关键词,你会有很多不同发现。向来艺术和市场是关联性往前发展的。其实,现在一线城市的需求越来越精细化,无论是企业、餐馆,还是资本家、中产阶级,还是茶具、菜器、摆设、艺术,他们的需求是更加品质化要求、个性化需求。日本的陶瓷艺术发展,也是这么发展过来的。

帅气的蚂蚁
俏皮的火龙果
2025-10-05 14:35:44

建筑陶瓷的快速发展让人侧目。上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建筑陶瓷产业才开启了第一轮发展高潮,而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建筑陶瓷的产量已开始稳居世界第一,近年来更是占据全球半壁江山。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大规模城市化发展的良好时期,不但城市建设需要大量建筑陶瓷产品,随着广大农村地区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城镇居民消费不断升级换代,对建筑陶瓷的需求也将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在今后十年至二十年内,国内市场的强劲需求,仍将保证中国建筑陶瓷行业的稳定发展。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 中国建筑陶瓷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显示,2012年,我国建筑陶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597家,共实现销售收入2900亿元,同比增长27.1%实现利润总额230亿元,同比增长34.8%。当年年建筑陶瓷总产量75亿平方米,实现了“十一五”规划五年间年均13%的增长速度。2013年全年建筑陶瓷总产量接近85亿平方米,占全球总产量的68%左右。

愤怒的期待
温柔的外套
2025-10-05 14:35:44
陶瓷,是人类在生存空间中最早出现的几种艺术形式之一。从初始的实用为目的,渐渐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增加了美学的功能,使其成为集实用和欣赏为一体的工艺美术品,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欣赏品。由此基础上衍生的现代陶瓷艺术,则具有更多的价值内涵,其中尚待我们进一步认识的有商品价值、装饰价值和收藏价值等几项,但是要怎样通过市场来肯定这些价值呢?这是我们现代陶瓷艺术工作者所要面对的课题。

艺术品市场,首先是市场,然后才是艺术。艺术家在囊中羞涩时会使他们在艺术的道路上举步维艰,一个再有抱负的艺术家若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支撑,他的事业发展往往会成为一个幻想。作为一个陶瓷艺术工作者,应该首先下功夫去了解现代陶瓷艺术品市场,去研究这个市场中带根本性的规律。那么,我们就应该从下面几个方向去认识并熟悉它。

现代陶瓷艺术作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纯雕塑作品,第二类是画于平面瓷板上的瓷画作品,第三类是器物造型和釉彩绘画相结合的作品。每件陶艺作品都是独立的欣赏对象,并不受环境条件所影响。但目前大多数的消费者购买陶瓷艺术作品,是作为家居装饰,这样,现代建筑环境的相容性和互补性便成为购买者的考虑因素。纵观目前创作的一些现代陶艺作品,或大而无当或过于矫情,难以被大众接受。强化现代陶瓷艺术的装饰性,应注重时代感、多样性和轻型化。

陶瓷生产和艺术创作,总是随历史发展而前进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陶瓷艺术创作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器型、新材质、新手法、新思路不断产生。一批批大专院校出身的陶瓷艺术工作者,在陶瓷艺术名家的指导下迅速成长,成为新一代的陶瓷创作生力军,中青年陶艺家思维敏捷,善于接受外来文化的精华,吸收各方面的创作形式,融汇到艺术创作当中。青年陶瓷艺人善于借鉴、学习艺术名家的创作手法。以学院派为代表的新生代的现代陶艺作品,改变了传统陶瓷艺术的表现形式,有很强的艺术个性,表现了陶瓷艺术工作者的创造精神。

造型:传统陶瓷造型讲究规整、平衡、对称,器型的口、颈、肩、腹、腰、足的轮廓线长短、高低一致,陶瓷器型以实用的瓶、罐、碗、盘为主。现代陶艺造型变化万千,出现很多的几何造型。如:长方体、正方体、球形、三角形或多种几何体组合。植物造型的有:树叶、树枝、树根、花瓣、果实等等的原型或变形。更多的是人为艺术造型。如:爱心、人体、支体等多种表现的造型。

表现手法:传统陶瓷,釉面光洁细润,不能出现变形、斑点等缺陷。烧成后瓷器的裂痕、卷曲、变形等问题都属于废品,现代陶艺则注重从变形、卷曲、开裂的问题中发现自然美,寻找作品的独特视觉效果。从粗犷的材质、残缺的器皿中探索质感特技,从质朴的材料中显示出独到的形态,有意识地将坯体卷曲、挤压、切割、挖残成随意的形状。

经过艺术处理,器型材质产生出粗犷或细腻的肌理效果,犹如山峰、石林。用麻袋压印出纤维肌理等,施以多种釉料:如文片釉、无光釉、亮光釉、亚光釉、影青釉、结晶釉、窑变花釉、珍珠釉、青花料、色料等等。

在装饰设计上,以粗糙的涩底与光洁的釉面对比,以简朴的陶土与细腻的瓷土结合,完整画面与残缺相呼应,现代与古典相映衬,不规则与精细相融合产生强烈视觉对比效果,现代陶艺作品,虽然是人工创造,却必须依靠窑火的助力,适当的烧成温度是成功作品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恰到好处的肌理效果,也需要窑温的恰当控制才能产生出来。根据不同的器型形态,分别采用施釉、露胎、雕刻、按印、挤压等多种手法制作。以粉彩、新彩、绘画、书法雕刻等形式,在烧制后的坯胎上进行装饰。

要让现代陶瓷艺术品进入市场,首先当然应该了解买方喜欢什么样的艺术商品。鲁迅说过一句非常形象的话:“焦大不爱妹妹”,那些纯艺术的作品,曲高和寡,在当前这个形势下是不会有多少经济效益的。追求高品味的艺术品只是那些精通艺术的收藏家和博物馆,遗憾的是这部分人在艺术市场中所占的比例太小,形不成市场气候。我们艺术家能否选择一种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你的奋斗目标仍矢志不渝地去攀登艺术高峰,你也不妨多创作一些受市场欢迎的商业性作品,以求获得物质帮助来扶助自己所追求的事业,相辅相成,岂不乐哉。

现代陶瓷艺术品进入市场,千万别忘了包装,在艺术商品中,作者就是商标,名人就是著名的商标,有了著名的商标作品就好卖。推出一批名人是市场的需要,因为大多数顾客对于陶瓷艺术品的鉴赏能力还不太高,他们的鉴别方法只能从商标上来甄别。艺术名人是那些艺术圈中鹤立鸡群者,有极高的市场信誉。好产品也离不开好广告,我们的宣传机构要采取各种手段向社会广泛深入地宣传名人,尤其是宣传那些后起之秀的青年名家。实事求是地介绍他们的艺术成就,宣传他们的艺术特色,让社会真正了解他们的价值所在。

要将现代陶瓷艺术产品打入市场,除了要熟悉艺术市场的规律,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推销自己,我认为最有效的手段是寻找合适的经纪人。艺术市场的建立是由经纪人和艺术家共同完成的,经纪人主观为自己,客观为艺术家为社会,高明的经纪人会有办法把你推向市场。我们的艺术家要大气,真正让经纪人获得实惠,他们才会有积极性,当一支高素质的经纪人队伍形成之后,各类画廊,艺术商店才会兴起,艺术市场的许多配套工程也就会建立起来,如权威性的艺术品鉴定机构,艺术品当铺,艺术品的保险机构等定会应运而生。

对于现代陶瓷艺术品的收藏价值,中国人历来持保守态度,产生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人的崇古心理,总以为老祖宗的东西样样都好,新的哪怕再好也不足道。二是当代艺术尤其是陶瓷之类的工艺品大多粗糙简陋,确实无法和古代珍玩相比。因此,现代陶艺家和收藏家之间的通道是封闭的,只要打开这一通道,才能给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提供经济前提。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要做两方面的努力。

首先是培养市场。和中国收藏家不同的是,国外艺术品收藏并不以时间久远为收藏前提。几个世纪以前无名画家的油画仅值数百美元。当代大师的精心巨作价值几百万美元。艺术品价格高低的决定因素是艺术价值。现代陶艺作品釉彩的理化性能远超古代,不管是釉上彩、釉下彩都能应用自如,呈色艳丽。先进的技术条件加上现代艺术手法,更能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因宣传上的局限性,现代陶艺作品大多数人还知之甚少,不会欣赏,不懂价值,造成陶艺作品乏人问津的局面。

其次是精品意识。现代陶艺作品正处于剧变之中,艺术风格,表现手法都未定型、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现代陶艺作品中精品虽有但比例很小,大多数作品仍较粗糙甚至毫无美观可言。对于陶艺家来说,精心做好每件作品,不但是为了不欺骗消费者,也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技艺。可以肯定地说,只要有精品就必定有市场。

总之,现代陶瓷所形成的这些特质,只是近段时间较突出现象展现的。中国陶艺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遵循艺术发展规律,使这几点特质更加明晰或产生新的特质,也将慢慢形成更加多元的陶艺文化形态,形成新的陶艺文化语言,在艺术领域展现更加开阔的中国陶艺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