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片为什么有薄有厚?
瓷片之所以有薄有厚是因为制作工艺、需求等不同造成的。
在建筑陶瓷领域,瓷片指的是应用在墙面铺贴的陶瓷砖产品,它的吸水率在8%至15%介于炻与陶之间。
不同制作工艺制作出的瓷片不一样厚,不同的需求也要求制作不同厚度的瓷片,就算是在同一制作过程中,不同位置制作出的瓷片也会有所差异。
由于瓷片表面纹路多变、细腻,主要应用于墙面的铺贴装饰,尤其适合厨房、卫生间和阳台的铺贴。
看瓷砖的质量厚度并不应该作为一个首要的选择,瓷砖并非越厚越好。的确,砖越厚,质量越好,心里会越踏实,可是另一方面,砖越薄对节约空间有利。目前,瓷砖尺寸的长、宽误差范围都有相关的国家标准,关于陶瓷地砖的厚度问题,目前国家尚未出台统一的强制性标准,一般由企业自定,在某种程度上,砖的厚度与质量有关,但这并不是唯一判断标准,薄了没关系,只要烧成时间够,压的密度够,不会发生变形,质量基本就是过关的。国家标准中虽然没有对砖的厚度进行严格规定,但在吸水率、抗热度等方面则有规定,因而只要是大品牌,都会严格遵守这个标准,无论薄厚都有过硬的质量。
一般来说都是厚的好,因为比较耐磨,就好像抛光砖一样,你磨开了表面那一层保护面,接下来的胚底也不会发黑。说釉面厚度越厚越好,得看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
如果你是普通消费者的话它是影响瓷砖表面质量的原因之一,但不是质量表现之一。
瓷砖厚度一般是6mm到18mm。它与瓷砖的品牌、大小有很大的关系,例如,800乘800的抛光砖,其厚度一般为8mm到11mm,而300乘600的抛光砖,其厚度一般为6mm到9mm。
这是因为元代时期枢府瓷器的制作工艺有所不同,有的釉面厚的是由于烧制时间长,釉料溶解均匀,有的釉面薄的则是由于烧制时间短,釉料溶解不均匀。
枢府瓷器是指中国古代枢密院所制作的精美瓷器,其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其特点是釉质温润而莹润,颜色上色灵活,纹饰精致多样。
陶瓷产品的功能决定其厚度
一般来说还是薄一点好
因为陶瓷材料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在生产陶瓷产品时是高能耗,高污染的
向薄的方向发展陶瓷制品是一个趋势。
不少产品都是越厚实质量越好,所以很多业主就会形成这一种固有思想,认为厚重的东西更加实在。
要是实用器肯定越厚越好,陈设瓷器多种多样,薄厚都有,但注重于秞面,工艺绘画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