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陶瓷行业的现状与未来

光亮的大侠
聪慧的睫毛
2023-03-23 10:06:49

陶瓷行业的现状与未来

最佳答案
花痴的唇膏
含蓄的灰狼
2025-10-05 20:44:47

在我国,陶瓷的主要产区为景德镇、高安、丰城、萍乡、佛山、潮州、德化、醴陵、淄博等地。陶瓷行业分析指出,传统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粘土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烧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100度则瓷化,可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

新型陶瓷则是采用人工合成的高纯度无机化合物为原料,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经成型、烧结和其他处理而制成具有微细结晶组织的无机材料。

陶瓷行业发展趋势指出,我国陶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复合增长率稳定在16%左右。主营业务收入前三位地区依次是江西、广东、山东。在市场需求方面,欧洲、中东、北美和亚洲是主要的陶瓷需求区域。我国的陶瓷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韩国、欧盟等。

陶瓷的发展已成为文化艺术和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

目前,受国家节能环保政策的影响,陶瓷行业的发展模式也正在发生转变,从过去以“量增长”为主的模式转向“调整优化存量、做优做强增量”并存。未来陶瓷产业以品牌、质量、服务、技术和设计创新为核心的内涵式、创新性发展成为主导。

伴随着互联网及大数据等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它不仅颠覆传统商业模式,还深刻改变人们的思维及生活消费习惯。在当前陶瓷市场环境下,传统实体店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当下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现传统的陶瓷店正面临着销售品类单一,无法跟上新零售的脚步,线上线下不通、缺少流量等问题。传统实体店的痛点也在不断加剧,商家无法打造品牌,进店客流低、营销宣传成本高、收入利润薄、效率低成为传统实体店需要解决的命题。

瓷品汇作为国内首个日用陶瓷连锁品牌,采用线下展示销售+线上宣传引流的新零售模式,保姆式的经营战略方针。以互联网为依托,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技术手段,瓷品汇推动新零售与新物流相互融合,实现即时消费供给本地化。

瓷品汇汇聚千款产品:餐具、茶具、花瓶、摆件一应俱全。在保证产品多样化的同时,对每一款产品进行严格甄选。

日用陶瓷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渗透到我们的一日三餐,瓷品汇除了解决传统的日用陶瓷重金属超标问题,还发展了新型的健康陶瓷,坚持走节能、降耗、减排、环保的发展道路。

在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零售时代的到来,瓷品汇坚信,只有通过品牌形象的塑造,提高产品的统一性和稳定性,并赋予深刻的企业文化,未来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可持续的发展。

最新回答
英勇的冷风
美好的龙猫
2025-10-05 20:44:47

只要是出口到欧美发达国家其次还有俄罗斯,巴西等等比例够大的国家。

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的一位负责人表示,由于我国的陶瓷行业原材料消耗比较高,利用率低,使得成本偏高,环境污染也比较严重,达不到国家的要求。在出口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增长快,但是价格低,出口产品的价格仅相当于进口产品的1/3。主要是因为我国进口的产品大多是档次偏高的,而出口产品则大多是中档以上的。在出口补贴等优惠政策的推动下,中国陶瓷出口数量连年增加,但却浪费了资源,也使得一批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弱、仅靠出口退税活着的企业充斥其中。这些企业为了生存在海外市场低价竞争,不仅损害了品牌企业的利益,也引发了多个国家对于我国陶瓷产品的反倾销诉讼。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陶瓷企业消耗大量的原材料、能源、劳动力,污染了环境,却只赚了小钱,或是赚了出口退税,也就是我们国家自己的钱,而大部分钱则被外国的企业赚走了。因此,陶瓷行业出口退税降低,直至最后全部取消是大势所趋。陶瓷行业是资源型的行业,瓷土等资源的耗能高,应该限制出口,应当引起全行业的共识。即便是有不同的意见,也应该站在国家和行业的立场上,而不能只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爱笑的小馒头
羞涩的豌豆
2025-10-05 20:44:47
您好,全球建筑陶瓷出口额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它反映了各国在建筑陶瓷行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根据国际贸易数据,2019年全球建筑陶瓷出口额约为1,200亿美元。

亚洲是全球最大的建筑陶瓷出口地区,其中中国是最大的出口国。中国的建筑陶瓷出口额占全球总量的近一半,达到590亿美元。其他重要的出口国包括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印度和土耳其等。

建筑陶瓷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和室内装修的材料,具有优异的耐久性、防水性和装饰性。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陶瓷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尤其是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然而,全球建筑陶瓷行业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环保和可持续性问题、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等。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各国建筑陶瓷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同时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专一的柠檬
缓慢的花瓣
2025-10-05 20:44:47
“如今,再想让洋人们乖乖买我们的陶瓷产品,可能不是那么容易了。对于陶瓷业来说,今年寒冬不仅远没离去,甚至还在加剧。”不少陶瓷经营者对记者如此感叹。

福建省德化县是中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现有陶瓷企业1400多家,从业人员10万余人,年产值上百亿元。作为外向型经济,受到外需不振、原材料涨价和人工成本上涨等影响,当地陶瓷产业已进入“微利时代”。

据泉州海关的数据统计,今年1-7月德化陶瓷出口1.5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5%。虽有上涨,不过在不少业者看来,陶瓷出口前景并不乐观。

对于陶瓷业来说,近年来频发的反倾销调查无疑是最严重的“外患”。今年7月,巴西公布陶瓷餐具反倾销案初裁结果。相关数据显示,此次初裁就将使案件涉及金额高达7000万美元,逾千家中国陶瓷出口企业会受到影响。

事实上,中国陶瓷出口已面临“多事之秋”。除了巴西之外,近年来,欧盟、韩国、印尼、阿根廷等地的贸易保护政策,也对我国陶瓷出口已经形成多方压制的态势。其中,欧盟、韩国对我国瓷砖曾征收最高达69.7%的反倾销税,而印尼对我国陶瓷餐具征收的反倾销税更是高达87%。

随着各国反倾销税的实施,不少业者反映,今年国外来的订单变少了,一些小厂的日子不好过了。记者从德化一些陶瓷企业了解到,目前一些企业库存预计要近半年才能消化。

以前出口到欧美,一个家庭一年会用两套餐具,现在是两年可能只用一套了。”德化龙鹏艺瓷总经理苏建堆感叹,“陶瓷业越来越不好做了,不少做了十多年陶瓷的现在转行做房地产和矿业。”

频发的反倾销调查加剧了中国陶瓷业低附加值之忧。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透露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作为日用陶瓷第一大生产国,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七成。我国虽是一个陶瓷生产大国,却不完全是一个强国。

德化县经贸局副局长苏玉卿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的陶瓷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出口产品以中低档为主,附加值较低,在国际市场售价不高。

“我们工厂里前几年满员时有工人3000多人,现在只有1000多人。整个行业毛利润只有10%左右,不少企业甚至是在‘零利润’硬撑着。”苏建堆说。

面对内忧外患的双重夹击如何破局?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在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情况下,陶瓷出口企业一方面应积极合作,参与应诉;另一方面,也要寻求升级改变的机会。如受此次巴西对华瓷砖反倾销的影响,一些企业将减少对巴西市场的出口,将重点转为新增的重点区域如开发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

而在市场改变的同时,技术创新也是陶瓷行业改善生存环境的关键。德化春秋陶瓷有限公司郭新端副总经理说,过去陶瓷产业只讲销量不讲技术创新,附加值过低。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未来陶瓷业必须要提高技术水平,在产品和渠道两方面进行差异化竞争。

平常的导师
不安的咖啡
2025-10-05 20:44:47

建筑陶瓷是用于建筑物饰面、建筑构件的陶瓷制品,具体可分为陶瓷砖、陶瓷薄砖、陶瓷薄板、建筑琉璃制品、饰面瓦和陶管等产品,其中以陶瓷砖为主。这些产品广泛应用在住宅装修装饰和公共建筑装修装饰中,性能突出、质量稳定、艺术感强、效果美观。

疫情爆发,我国建筑陶瓷出口逆势发展

2015-2020年,我国的建筑陶瓷出口总体波动变化。2020年达到437亿元。较2019年下降了7.8%。2020年是中国不平凡的一年,疫情在年初冲击了中国建筑陶瓷工业的发展然而在逆势下,2020年累计出口总额却是除2017年外,五年以来出口总额最少的一年。

由于疫情的爆发出乎世人意料,且疫情的持续时间也较长。疫情爆发一年多后的今天,许多国家仍然没有控制住病情,导致其国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中国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疫情控制情况最好的国家,国内的社会生活已经完全恢复正常,经济发展也重新回到正轨。

然而,对比中国2019-2020年两年12个月的建筑陶瓷出口金额的变化,不难发现,疫情在年初对我国的建筑陶瓷出口有着较大影响中国企业由于疫情的停摆以及海外疫情本身的发展将会对所有国家产生影响,这也会使得我国二季度出口将会持续减弱。

2020年,我国陶瓷出口省份中,广东、福建、广西分别占比为41%、20%、8.8%,前三省份占比约占70%。广东省全国瓷砖第一出口大省,2020年出口金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41%,受出口腰斩影响出口金额同比减少30%以上

广西作为新兴产区,出口额占比达到8.8%。海外疫情发酵,大量外贸订单被取消或推迟,全国瓷砖第一出口大省广东的陶企无疑受创最重。

我国消费升级引发对进口中高端产品需求的增长

2016-2020年,我国进口建筑陶瓷产品金额逐年上升,2020年,全年中国累计进口建筑陶瓷产品约为93亿元,连续5年增幅超5%。近年来,

建筑陶瓷产品进口市场方兴未艾,国外中高端产品不仅直接满足了国内消费升级的需要, 也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需要。

尽管,

外国品牌的进入使得目前国内存量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但是,通过竞争可以让国内建陶企业看到差距和赶超的目标与方向,同时还有先进标准和技术的溢出效应,有助于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产品结构调整、提升我国民族品牌的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为促进我国建陶卫浴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机遇。

从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来看,2020年,我国从欧盟进口的建筑陶瓷产品金额为28亿元,占比为30%,进口总额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是日韩,全年建筑陶瓷产品进口的总金额为27亿元,占比29%。

我国的建筑陶瓷产品主要从欧盟和日韩进口建筑陶瓷,欧盟中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比重最大。这是由于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建筑陶瓷行业在全球发展的历史悠久且以高质量、高颜值闻名,我国主要进口国外中高端的建筑陶瓷产品,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建筑陶瓷产品充分的满足了我国个性化消费,消费升级引发对中高端产品的需求例如意大利的陶瓷企业与国际著名奢侈品品牌合作。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建筑陶瓷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愤怒的奇迹
幽默的小土豆
2025-10-05 20:44:47
我的一点看法<br><br>一、我国外销瓷出口古往有之,亚洲和欧洲都有大量的中国外销瓷的收藏和流通,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曾是外销瓷出口三次高峰,中国外销瓷以它的精湛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一直受到国外包括皇室、贵族、收藏家及各界人士的认可、珍爱和广泛收藏,这些瓷器的外流不仅使国外更好的了解了中国文化,而且给国家换回更多的收入,今天目前在各大国际拍卖市场,中国外销瓷仍是国际藏家竞相追捧的拍品。<br><br>二、外销瓷在历史上一般是指民窑和实用器中的精品出口,主要是手工艺制品,每件成品都包含着传统工艺和民族文化的内涵,具有欣赏和收藏的价值,但建国后我国瓷器出口主要是日用品、工业用品等,因批量生产使用现代工艺,传统艺术上缺少传承和发展,逐渐失去了以往外销瓷的光彩。<br><br>三、由于出口外销瓷拍卖价格的不断攀升及国内兴起外销瓷收藏热,涌现出大量的古玩地摊市场,一些自称国际友人的国际古董商,不断光顾这里捡漏,一些人甚至出土现场批量收购,再转辗国外高价拍卖,使国家文物继续流失。<br><br>四、为了使外销瓷继续扬名国外,成为国家出口创汇的一项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建议采取的应对措施如下:<br><br>1、从源头上杜绝非法流通渠道 ,进一步整顿规范古玩市场,严格区分古瓷与工艺品,监管出关程序, 对私自携带者予以处罚。<br><br>2、从我国外销瓷出口的历史可以看出,外销瓷绝大多数是通过国对外贸易渠道流通各国的,成为当地政府重要收入来源。目前在东亚、东南亚、西亚、非洲和欧洲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都存有大量的视为珍宝中国瓷器。今天的外销瓷出口理应得到国家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出口的渠道更应该畅通,出口的规模、范围、品种和数量应该超过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使外销瓷继续成为国家出口创汇的重要的产业。<br><br>3、国家和省市地县区各级博物馆专家应以及社会收藏家应共同承担起古瓷精品回收、鉴定、拍卖的责任,将应回收的古瓷器分类定级,细分为馆藏品、大拍、中拍和小拍品,继续为国家创收,成为今天外销瓷出口重要内容。鼓励民间收藏家提供上拍品,国家对拍卖所得采取高收税的办法,使国家、公司和个人都有收益。国宝级的非拍品可应市场需求制成高仿品拍卖出口。<br><br>4、民间私人收藏或开办博物馆对外展出,具有保护国家文物的作用。应承认民间收藏家对保护国家文物做出的贡献,民间收藏家主动向国家捐赠拍品政府部门应给予适当的资金奖励,保护民间收藏家自觉收藏古瓷文物的积极性。<br><br>5、深入挖掘传统工艺技法和艺术形式,培养出更多的工艺大师,创造出更多的传统和现代工艺含量更高的现代陶瓷作品,进一步打开我国的外销瓷国际市场。再度创造我国当代外销瓷出口的辉煌。

瘦瘦的西装
暴躁的汽车
2025-10-05 20:44:47
广东省外经贸厅日前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由于出口猛增、企业竞争无序、产品缺乏不可替代性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目前建筑陶瓷出口仍面临贸易摩擦增多的风险。

据海关统计,2007年中国建筑陶瓷出口量和出口额均保持两成以上的增长,出口态势良好。但良好的出口形势并不能避免贸易摩擦的威胁。广东省外经贸厅指出,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陶瓷产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广东自2001年以来共遭遇了5起针对瓷砖产品的贸易摩擦,瓷砖成为我国加入WT0以来遭受贸易摩擦最多的单一产品。

2007年4月,印度贸工部应其国内部分瓷砖生产厂商集体提交的申请,对多家中国陶瓷企业启动“日落复审”调查,如果认定中国瓷砖企业对印度构成倾销,则目前印度对中国瓷砖企业的反倾销措施会持续至203年.

广东省外经贸厅认为,建筑陶瓷出口之所以频繁遭遇贸易摩擦,原因有三:一是2000年以来,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大量陶瓷企业纷纷转向国际市场。二是我国瓷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也对摩擦发起国内部产业造成较大冲击。三是目前广东的陶瓷企业总体上在国际市场营销中仍广泛采用单一的价格策略争夺客户,成为引发国际贸易摩擦的直接原因。

此外,我国陶瓷出口产品不可替代性较低,多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容易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形成直接的竞争。近年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同时诸多发展中国家也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得中国陶瓷产品的出口面临着“前堵后追”的国际环境。

广东省外经贸厅分析指出,目前造成我国建筑陶瓷产品出口频遭贸易摩擦的主要因素还没有消除,而且由于对欧盟等陶瓷发达地区的出口不断增长,建筑陶瓷产品在发达国家市场遭遇贸易摩擦的风险也随之增加,相关行业协会和企业应提前防范并积极应对。

高大的汉堡
神勇的小蘑菇
2025-10-05 20:44:47
——原标题:2019年中国陶瓷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提升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水平大势所趋

1、2018年中国陶瓷行业寒冬初显

2018年中国陶瓷砖产量大幅回落至2012年的水平,创下了行业有史以来产量的最大跌幅。2018年我国陶瓷砖产量90.1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1.2%。

重要建陶产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负增长,其中福建为-5.4%,广东、江西和山东增长均在-15%以上

新兴建陶产区唯有四川产量实现13.3%的增长,其他河北、河南、广西等产量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负增长。

2018年我国陶瓷砖出口下滑态势继续延续,全年陶瓷砖出口39.86亿美元,同比下降9.94%。

2007-2018年中国陶瓷砖产量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8年陶瓷行业的萧条并非没有征兆。陶瓷行业与建材行业相关。本游有严厉的环保政策限制,下游受房地产行业去杠杆、贸易战等因素影响,消费力度骤降,双重因素推动下,陶瓷行业寒冬降临。

2、2019年中国陶瓷行业乍暖还寒

进入2019年,因建材行业回暖,主要建材产品生产总体保持平稳。其中,陶质砖、瓷质砖、卫生陶瓷制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1.8%、8.6%、10.3%。

2019年H1中国陶质砖、瓷质砖、卫生陶瓷制品产量增速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产量增长的同时,建筑陶瓷制品、卫生陶瓷制品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26.3%、34.5%。生产数据与盈利数据双飘红,陶瓷行业似乎重现生机。

2019年H1中国建筑陶瓷制品、卫生陶瓷制品利润总额增速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3、2019年中国陶瓷行业消费市场分析

进一步分析陶瓷行业消费市场后,发现国内陶瓷行业仍不容乐观。据中国建材流通协会陶瓷卫浴经销商委员会、中陶家居网数据中心统计,截至2019年6月,全国瓷砖总需求量为31.6亿㎡,同比下滑10%。

陶瓷需求虽有所下降,但地区消费仍然呈现出一定亮点:

——东部地区(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个省市)10.7亿㎡,约占全国瓷砖总需求量的34%。

——中部地区(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个省)瓷砖需求量为8.8亿㎡,约占全国瓷砖总需求量的28%。中部地区正逐步成为瓷砖需求的主要市场。

——西部地区(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市、自治区)瓷砖需求量为10.1亿㎡,约占全国瓷砖总需求量的32%。云贵川是主要市场需求点,精耕细作市县市场将会有较大的空间。

2019年H1中国瓷砖地区消费需求占比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另外,2019年7月,国家海关总署发布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数据。数据显示,2019年1-6月中国陶瓷产品累计出口额762.5亿元,同比下降3.9%。陶瓷出口市场也不容乐观。瓷砖在国外的受挫,并非因市场需求收缩,更有其深刻的原因——中国瓷砖在世界各地正在遭遇着各种形式的反倾销与贸易壁垒,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让中国瓷砖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下降。

4、中国陶瓷行业尚未走出行业寒冬

产量数据,利润数据飘红的同时,市场需求却呈现出艰难的局面,经济数据的背离,背后是否有原因?

首先,要明确,2018年行业数据显示是过去20年中最差的,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寒冬,2019年对于2018年的增长是没有代表性,不能说明问题。

所以,2019年的需求数据,才更能说明行业的发展境况。2019年的需求数据,下降较上年更甚,说明陶瓷行业尚未走出行业寒冬。

5、中国瓷砖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其一,未来房地产行业将发生巨大变革,瓷砖行业必将受此波及。这里引用重庆市原市长在黄奇帆在世界华人不动产学会暨房地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国际研讨会上的一段话:

未来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因此,今后十几年,整个房地产行业将会迎来大洗牌,行业集中度会持续上升,这也决定了陶瓷行业的集中度在提升。

其二,环保之路势不可挡。2015年-2018年是环保倒逼产业转型,但在当下,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是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企业首先要环保达标才能够实现获得参与市场竞争的资格。故接下来在面临劳动力短缺的挑战下,需要不断地提高智能制造的水平。

其三,从行业机会看,装配式建筑、集装箱式建筑成为建陶行业新的拐点。同时新型材料、高附加值产品的进军与探索吹响了陶瓷行业跨界的冲锋号,特别是发泡陶瓷、功能性瓷砖。

一场深刻且持久的变革,正在陶瓷行业悄然发生。一等企业具有强烈的嗅觉,引领行业变革,二等企业及时掉头,跟随行业变革,三等企业会等在原地,后知后觉,最后感叹时不与我。考验功力的时刻到了,准备好了么?

——更多数据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日用陶瓷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害羞的洋葱
正直的金针菇
2025-10-05 20:44:47
18.60%。2022年,广东出口卫生陶瓷3308万件,占全国总出口量的30.10%,河北和福建紧随其后,分别占全国总出口量的18.60%和11.55%;。河北,简称冀,省会石家庄,河北在战国时期大部分属于赵国和燕国,所以河北又被称为燕赵之地。

单身的过客
狂野的羊
2025-10-05 20:44:47

我国从唐朝开始陶瓷出口。

11世纪的波斯著名历史著作《贝哈基历史》记载,波斯呼罗珊省总督阿里·尔萨向哈里发哈伦·拉希德赠送了一大批礼物,其中有二百件天子瓷器,有大盘、碗,其每一件都是任何国王都没见过的;另有二千件普通瓷的大盘、大碗、大罐。

“天子瓷器”应当是指贡瓷。这说明在唐代,中国瓷器就已经出口到波斯地区,但同时也说明,当时出口到波斯地区的贡瓷并不多,连阿拉伯帝国的统治者都从未见过此种货物,乃至成为哈里发宫廷中的稀罕货。

唐代瓷器的特点:

唐代无论青瓷、白瓷,其器型大多为日常生活需用的碗、盘、壶、罐、瓶等。碗一般较浅,有直口和45°角斜出口等多种形式。

其共同特征是口沿外部突出一周如唇状俗称唇口,圈足为平底或玉壁底,外部施釉不到底。壶最常见的是一种多棱形圆柱短流的执壶,壶腹一般为椭圆形或瓜棱形,壶柄为双排曲柄,壶口多为喇叭口,外部施釉不到底,底多为微微内凹的平底。

与唐代书法艺术普及相关,唐代亦多有瓷砚制作。唐代瓷砚的足较多,更有镂孔圈足,砚面明显向上凸起。总之,唐代器型从总体上看,往往给人一种浑圆丰满稳重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