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寞的水杯
2025-10-05 20:42:14
一、枢府釉瓷胎体特征。这类瓷器属白胎,白度虽然不高,但致密坚实。一般日用器皿作的较厚,较敦实。底足外沿露胎部分有浅浅的火石红现象。相比之下宋元时期的青白瓷胎体要薄得很多,许多作品精细灵巧,烧法程度比枢府釉好得多。
二、釉的特征,枢府釉是白釉,白度不高,有的微微闪青,有的微微闪黄,像鹅蛋壳的颜色,所以人称卵白釉。釉色很均匀明净,通体一致,多数不开片,只有少数作品局部位置开片。釉质虽然细润。但玻化程度不高,不透明。相比之下,青白瓷的釉青绿较明显,是一览无余的透明釉,玻璃质强。枢府釉面光泽弱,光泽呈半木光,这些情况导致不透明。
三、器物种类和造型特点。器物种类和青花瓷器一致,多数是日常生活用具,如侈口深腹碗,造型特点是口微侈,唇沿较薄,腹体深而宽,平底,胎体厚实,坚固耐用,圈足较小而厚,足底中心有镟挖足时在底心留下一个“脐带状”的小突起。
高挑的发带
2025-10-05 20:42:14
“枢府釉”是一种卵白釉,由青白瓷发展而来,制作了一种卵白釉色的新瓷,因这种器物上发现有“枢府”字样,故名“枢府釉”或“枢府器”,被后人称“枢府窑”瓷。枢府为元代掌管军事机构的枢密院的简称,带有“枢府”字样的瓷器当为枢密院的订烧器。枢府釉瓷器一部分是宫廷订烧器,一部分为外销瓷和民用瓷。枢府釉的发明,为明代白瓷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工艺基础。 枢府釉瓷器造型多为盘、碗、壶、高足杯、小罐等类,极少大件产品,其胎体比青白瓷厚重。典型的枢府碗均为小底足,盘、碗底是均露胎,旋削规整,底心有明显旋削痕迹,有的底心尚有乳丁凸起。图:元代—枢府釉白瓷暗花梅瓶 釉色近似鹅蛋壳色,除素釉者外,多用印花及文字装饰,也有少量以红绿彩和金彩装饰的。景德镇瓷器现代有新仿枢府釉瓷,釉色仿得很成功,但造型不太规范,胎体比真物略显轻薄。如进一步改进,将会有高仿作品出现。 枢府瓷的铭文大都印在盘、碗器物内壁口沿下,“枢”和“府”字分别相对。“太禧”、“玉”、字款瓷器为元代“太禧宗?院”、“玉宸院”这两个主持祭祀典礼政府部门定烧的祭祀用品,据此推测认为印有“枢府”二字的枢府瓷是设在枢密院公堂之西的武成王庙供奉孙武子、张良、诸葛亮等的祭祀供器,认为搞清楚这些带有官府名款的枢府瓷的用途对了解元代枢府瓷器型很有帮助,认为枢府瓷既然是祭祀礼器,自然就有祭祀礼器的各种器型,因此枢府瓷并非只有碗、盘、高足杯等小件器皿,各种器型品种应该很丰富,这种推测完全是主观片面的,枢府瓷如果从广义枢府釉瓷器的角度说造型品种必然是多种多样、大小齐全,从遗存物看各种器型都有,装饰和纹饰也并非如作者所说“大多是模仿先秦、两汉青铜礼器造型、纹饰而制作的汉族传统祭祀礼器”应该说延续了唐宋瓷器的风格,从这些带有字款的瓷器出土地域看;这些瓷器的用途和所有者并不相同,说明枢府瓷并非官府专用,枢府瓷是元代官窑瓷的观点早已经被事实推翻,枢府二字的用途很有可能类似监制部门的表示。因此,枢府釉在元朝时是最颇具影响也著名的瓷器品种。
负责的橘子
2025-10-05 20:42:14
工艺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元代时期枢府瓷器的制作工艺有所不同,有的釉面厚的是由于烧制时间长,釉料溶解均匀,有的釉面薄的则是由于烧制时间短,釉料溶解不均匀。
枢府瓷器是指中国古代枢密院所制作的精美瓷器,其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其特点是釉质温润而莹润,颜色上色灵活,纹饰精致多样。
超帅的缘分
2025-10-05 20:42:14
又名卵白瓷,是元代景德镇窑在宋代青白釉的基础上创烧的一个著名新品种。这种瓷器的胎骨洁白,胎质坚硬,胎体厚重,瓷化程度高。釉色一般都为青白色,釉层较厚,呈失透状,因包白微青,犹如鹅卯的色泽,故称“卯白瓷”。因这种卯白釉器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专门为当时掌管国家军政大权的朝廷重要机构“枢密院”定烧的品种,器物上有“枢府”等字铭,所以,人们称之为“枢府窑”瓷。枢府瓷器型丰富多样,但以盘、碗、执壶和高足杯为多见,且形体不大,大件器物很少见,其中以一种小足、平底、敞口、深腹的折腰式碗最为典型。早期的器物由于在釉中含铁量较高,釉色白中泛青;晚期釉内含铁量减少,釉色则趋干纯正。在装饰方法上以印花为主,题材常见有缠枝莲、菊瓣、牡丹、龙、凤、鹤、孔雀纹等,花纹图案多数看上去显得浑圆而不太清晰。在花卉间往往印有对称的楷书“枢府”二字,是枢密院在景德镇湖田窑定烧的瓷器。除了“枢府”款外,还有“太禧”、“福禄”、“寿”、“福”等字铭。“太禧”是元代掌管祭祀的“太禧宗院”的简称。此外,枢府瓷还有戗金的装饰。另有为数很多不带字铭的器物,当属民用瓷。
纯真的板凳
2025-10-05 20:42:14
枢府窑与枢府釉,其得名都与元代皇家的军事机构——枢密院密不可分。枢密院,通常简称为枢府。因为这类瓷器上常见“枢府”款,被认为是枢密院的定烧器,故而称为枢府瓷。过去,我们仅仅将此类瓷器定位在枢密院定烧上,现在看来是失之偏颇的。其他机构,如皇家祖宗影堂——太禧宗禋院,也定烧这样的器物,国内外收藏中可见“太禧”款卵白釉盘,据《元史》载,“太禧宗禋院,秩从一品。掌神御殿朔望岁时讳忌日辰享礼典。”这类盘子,应当就是其定烧器。笔者曾查考过“太禧”款瓷器可能的烧造年代,在此不再赘述。另外,御史台也定烧这种卵白釉瓷器,1998年,扬州发现过青花款“宪台公用”卵白釉碗残片,按宪台即御史台,这说明,当时定烧这种瓷器的不止枢密院一家。当然,从目前国内外发现的元代卵白釉瓷器来看,烧造最多的还是枢密院,因为很多瓷器盘、碗内印有对称的“枢府”两字,可见当时庞大的军事机构枢密院确实定烧了大量卵白釉瓷器。
优美的含羞草
2025-10-05 20:42:14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件瓷器标本属于元代江西景德镇枢府釉瓷器品种,枢府釉瓷,釉面肥润如凝脂,一般采用模印或青花装饰工艺,有的甚至模印“枢“、”府”二字,模印图案有大雁、龙纹、菊花等等图案,器型硕大,底足厚重,足心之处呈现了乳突特征,足墙为宽厚的近似玉壁底特征。枢府釉瓷器仅仅集中出现于元代,有盘、碗、矮杯、高足杯等器皿。具有比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市场价值。
懦弱的短靴
2025-10-05 20:42:14
先生您好!这个问题由我来帮您回答。您这宝贝,看器型,特别是看修足,元代前后没问题。这件宝贝盘心无釉,应该属于龙泉窑系青瓷,并非大窑 ,属于偏窑杂窑。而并非是卵白釉。卵白釉又称“枢府釉”是乳浊青白釉,是元代瓷器最高水平的标志,您这件明显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