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釉瓷盛行那个时期
绿釉最早见于汉代,从汉代的铅绿釉陶开始,低温绿釉的烧制一直都没有间断过,宋代的磁州窑和定窑等都有烧造,定窑所烧的绿釉被称为“绿定”,弥足珍贵。金代扒村窑和元代磁州窑都有绿釉釉下彩褐彩的制作。元代景德镇在优质的瓷胎上烧制成了孔雀绿釉釉下青花的新品种。明代的绿釉以孔雀绿色釉为主,早期有呈色似瓜皮的“瓜皮绿”,永乐年间有淡绿色釉。另据《南窑笔记》记载:“法蓝、法翠二色旧时为成化窑有,最佳。”这说明孔雀绿翡翠绿釉在明成化年间的烧制成功。孔雀绿即“法翠”,也叫翡翠釉或吉翠釉。釉色有深浅二种:深者釉色鲜明艳丽,色调葱翠,衬有酱白釉底,且釉内有细碎的片纹;深者还主要在彩绘中配合着使用,如青花等釉器上常加有孔雀绿,使得青花色调变黑,颇有宋代磁州窑孔雀绿黑花的效果。另如茄皮紫等釉器上也常加有孔雀绿。孔雀绿是一种以铜为着色剂的低温色釉,最早在宋代的磁州窑有发现,其创烧于宋、元时期的民窑。
明代成化年间,景德镇开始烧造有单一孔雀绿釉的瓷器。其烧造方法有两种:一是在素胎上直接挂釉烧制,这样的釉面容易开片剥落;一是在白釉器上罩釉烧成,这样的釉面剥落较少。但从传世的实物看,孔雀绿以正德年间为多为精,它突破了宋元以来绿釉色调深暗的原始状态,色如孔雀尾翎上的翡翠羽毛,碧翠雅丽,绿釉掩映着黑蓝色鱼藻纹样的装饰,别有情趣,是正德时期瓷器的典范。嘉靖时期,在瓷坯上挂含铜釉料,经高温氧化气氛烧成翠绿釉。清代康熙时期是绿釉烧制的全盛期,色调丰富,原有品种“瓜皮绿”在清代康熙年间烧造最为成功,尤其是用这种釉色装饰造型为瓜行的器物,更是弥足珍贵。雍正时期,瓜皮绿釉层肥厚滋润,绿中泛黄,似春天的柳叶。清代绿釉新品种有郎窑绿、鹦哥绿、松黄绿、龟绿、湖水绿、鱼子绿、秋葵绿等多种。其中,“郎窑绿”又名“苹果绿”、“苹果青”、“绿郎窑”,是郎窑红的窑变产品。郎窑红制品在窑内烧成的最后阶段,因铜红釉误被氧化,使釉中的低价铜氧化为高价铜,里外釉面均呈浅绿色,显玻璃光泽。而有的比郎窑红更为名贵,其釉色微绿莹润而泛五色光,器身布满极细小的纹片,故又有“绿哥瓷”之称。郎窑红还有一个窑变品种是“反郎窑”,因铜红釉的氧化、还原不一,形成器里釉为红色,器外釉为绿色,类似绿郎窑而得名
首先,汉绿釉陶壶、罐、樽、盘等作品都是红陶胎,颜色呈浅红色,比较粗松,质地较软。露胎部分由于表层的粉化,底部成型时出现的轮旋纹理虽然看得见,但不够清楚,用指甲抠划,胎体上会出现划痕。其次,汉代各类罐中的小型罐,造型特点是小口、短颈、口沿平滑圆润,有的口沿中央有一条小沟槽,其肩部丰满,腹部圆鼓,下腹缓收,平底,从肩部到底都很饱满,线型结构上收放都很缓慢,底部不向外张哆,这也是汉绿釉的特点。第三,从装饰花纹上看,釉陶壶、罐等类器物的肩部往往有一圈模印出来的狩猎纹。这类纹样也用在其他作品上,如樽、博山炉等。其构图生动活泼,人处于进攻状态,动物上下腾跃,山石树林作陪衬,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完整谐调。第四,从釉上看,汉代遗留下来的真品绿釉有两种:一种深沉凝厚,釉光莹润悦目,比较暗,没有浮光。器物肩部的纹饰猛一看不够清晰,仔细端详就会发现花纹内容丰富,安排很有章法,能看清楚,釉面不够平整,在口沿,肩腹部分常有窑粘现象,往往釉层被粘掉一块,露出红色陶胎,用放大镜看这个部位,可以看出陶质比较粗。另一种釉层薄,釉光比前一种明亮,釉色略微浅淡,施釉也不够整齐,也有窑粘现象。这两种釉的釉层都有流釉现象,或叫垂釉现象。这个流釉现象大多都不是从器物口沿流向底足,而是由器底向口沿方向流动,即由下向上流动,许多器物底、下腹部位釉层较薄,口、颈部分釉层料厚,尤其口沿部分,常有一些不整齐的滴珠,这与汉代釉入窑焙烧时的装烧方法有关,往往是两件相同的作品一上一下扣起来,叫对口烧,于是就出现了上述特征。
汉绿釉其实也是汉代低温铅釉的一种统称, 其釉色还包括黄与褐色或赭红等, 它的种类繁多,器型也多种多样,有盆、罐、灯、在、仓、灶、楼台、亭榭等,当时所用的器具,在汉绿釉中一般都能见到。
汉绿釉是国家一级文物。
釉在克服陶器的吸水率上有着当仁不让的功劳。这是因为陶器上了釉,从而就能减弱陶器吸水率,所以釉陶比陶器更方便盛装食物酒水。凡是釉里含铜就会呈现绿色;凡是釉里含铁就会呈现黄色、褐色或黑色。
因为釉料加铅,既可以降低釉的熔点,还可以使釉面更具明亮,使器身平整光滑,使着色剂呈现不同的颜色。其中烧制绿釉最多,绿如翡翠,光彩四溢。
汉代器物距今也有两千多年了,根据考古人员鉴定,无论银绿釉还是银黄釉,其“银釉”形成的原因是器物在湿度高的地下埋藏,釉面长期受潮,所以釉层表面会析出釉下多层的沉积物。
后来经过漫长岁月反复析出使得釉面越积越厚,因而在光线的折射下,会产生出如云母般的银白光泽。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二,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
各个国家对文物的称谓并不一致,其所指涵义和范围也不尽相同,因而迄今尚未形成一个对文物共同确认的统一定义。
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各类文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当时生态环境的状况,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希望对你有帮助。
纯手打望采纳。
1、绿釉瓷器最早在汉代出现,汉代的绿釉瓷器为铅绿釉陶,金代扒村窑和元代磁州窑出现了绿釉釉下彩褐彩的制作,元代景德镇烧制成了孔雀绿釉釉下青花的新品种。
2、明代的绿釉以孔雀绿色釉为主,早期为颜色与瓜皮相似的瓜皮绿,永乐年间出现了淡绿色釉,但是清代康熙时期是绿釉烧制的全盛期,原有的瓜皮绿在清代康熙年间也是烧造最成功的。
3、此外清代出现了郎窑绿、鹦哥绿、松黄绿、鱼子绿等多个种类,其中郎窑绿也叫苹果绿、苹果青、绿朗窑,它是郎窑红的窑变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