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陶瓷烧制温度是什么

酷酷的玉米
优美的招牌
2023-03-23 04:59:22

烧陶瓷的温度是多少度

最佳答案
积极的乐曲
天真的啤酒
2025-10-06 18:21:06

陶器烧成温度一般都低于瓷器,最低甚至达到800℃以下,最高可达1100℃左右。瓷器的烧成温度则比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达到1400℃左右。

陶器烧成温度低,坯体并未完全烧结,敲击时声音发问,胎体硬度较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钢刀划出沟痕。瓷器的烧成温度高,胎体基本烧结,敲击时声音清脆,胎体表面用一般钢刀很难划出沟痕。

最新回答
自觉的水池
冷傲的大树
2025-10-06 18:21:06

一、烧成温度不同

陶器烧成温度一般都低于瓷器,最低甚至达到800℃以下,最高可达1100℃左右。瓷器的烧成温度则比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达到1400℃左右。

二、坚硬程度不同

陶器烧成温度低,坯体并未完全烧结,敲击时声音发问,胎体硬度较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钢刀划出沟痕。瓷器的烧成温度高,胎体基本烧结,敲击时声音清脆,胎体表面用一般钢刀很难划出沟痕。

三、使用原料不同

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即可制坯烧成,瓷器则需要选择特定的材料,以高岭上作坯。烧成温度在陶器所需要的温度阶段,则可成为陶器,例如古代的白陶就是如此烧成的。高岭土在烧制瓷器所需要的温度下,所制的坯体则成为瓷器。但是一般制作陶器的黏土制成的坯体,在烧到1200℃时,则不可能成为瓷器,会被烧熔为玻璃质。

四、透明度不同

陶器的坯体即使比较薄也不具备半透明的特点。例如龙山文化的黑陶,薄如蛋壳,却并不透明。瓷器的胎体无论薄厚,都具有半透明的特点。

五、釉料不同

陶器有不挂釉和挂釉的两种,挂釉的陶器釉料在较低的烧成温度时即可熔融。瓷器的釉料有两种,既可在高温下与胎体一次烧成,也可在高温素烧胎上再挂低温釉,第二次低温烧成。

含蓄的眼睛
俭朴的流沙
2025-10-06 18:21:06
由于行业的不同导致的陶瓷烧制温度区分类别不相同的情况:

陶瓷行业一般分为建筑陶瓷和日用陶瓷、工艺陶瓷以及特种陶瓷几类,其各自的高、中、低烧制温度归类情况为:

建筑陶瓷一般的划分:低温陶瓷(700℃以下),中温陶瓷(700--1200℃),高温陶瓷(1200℃以上);

日用陶瓷和工艺陶瓷一般划分方法为:低温陶瓷(1200℃以下),中温陶瓷(1250℃左右),高温陶瓷(1300℃以上);‘

特种陶瓷就比较难说,有很低烧成温度的,也有超过1800℃烧制温度的适合高技术应用范围的特殊陶瓷.

再就是工艺陶瓷烧制分釉上和釉下烧制工艺,烧成温度也有差别,自然其烧成温度区分类别也是不相同.釉上瓷器,是建立在已经成瓷后的瓷器上再加工而成的瓷器工艺品,其中贴花瓷器又分高温陶瓷(1300℃左右)、中温陶瓷(1200℃左右)、低温陶瓷(700-800℃)烧制.

而釉上手绘瓷器的分类比较单一,一般都是700-800℃烧制而成;极少耐高温的釉上手绘瓷器.

陶瓷行业一般分为建筑陶瓷和日用陶瓷、工艺陶瓷以及特种陶瓷几类,其各自的高、中、低烧制温度归类情况为:1300℃:高温釉,古御窑、釉下彩、釉里红等色,均为高温釉.景德镇独特烧制高温陶瓷,烧制温度1300度以上.1200℃:中温釉,古民窑常用技法1000℃:低温釉,日常餐具常以低温烧成,成本低廉,易于批量生产.950℃:釉中彩,常用于釉中青花嵌金二次烧结的专用技法.900℃:浮雕金,在1300℃高温釉面,以千足金水施以浮雕金技法,国际标准含量12%-18%,不易氧化,历久如新.800℃以下:称色料,器表类瓷非瓷,类釉非釉,称之为色料.500℃:玻璃金烧成温度,与玻璃质辅料混合烧制,金层含量约5%-9%,易氧化,不耐磨.400℃-600℃:烤花仿釉,当代常以色料喷涂、印花处理俗称烤花玻璃涂料,施于透明白釉,仿红黄瓷器及金边诸色均可乱真.高温陶瓷日常领域:在日用与工艺收藏瓷中,高温瓷指烧成温度在1300℃以上的釉彩,我国古代的釉下青花、釉里红等传统瓷器,均为高温制成.陶瓷釉质是二氧化硅稳定的三角锥形化学键结构,只有在1250℃以上,方会出现分子层面的变化,使着色剂稳定的置于分子结构以内.因此,高温瓷在色泽、色彩、材质致密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效果.

动人的菠萝
成就的玉米
2025-10-06 18:21:06
陶瓷作为一个大类有很宽的烧成范围一般700度到1400之间都有可能,要视原料的不同和使用功能的区别1050度以下陶的居多1250度以下烧成的一般叫软质瓷。

陶瓷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以及各种天然矿物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以及各种制品。人们把一种陶土制作成的在专门的窑炉中高温烧制的物品叫陶瓷,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

机智的身影
负责的大雁
2025-10-06 18:21:06
高温陶需要在1200-1235度烧制8个小时左右.

低温陶700-900度4个小时就可以烧结成功.

两者所用的陶土不同,釉料也不同.

瓷器的烧成温度一般在1235度以上.

帅气的电源
健康的曲奇
2025-10-06 18:21:06
陶器不是中国独特的发明,考古发现证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发明了制陶术,但是,中国在制陶术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大步――最早发明了瓷器,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瓷器和陶器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但是两者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没有制陶术的发明及陶器制作技术不断改进所取得的经验,瓷器是不可能单独发明的。瓷器的发明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制陶过程中,不断认识原材料的性能,总结烧成技术,积累丰富经验,从而产生量变到质变的结果。

有关陶器与瓷器的区别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烧成温度不同

陶器烧成温度一般都低于瓷器,最低甚至达到800℃以下,最高可达1100℃左右。瓷器的烧成温度则比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达到1400℃左右。

二、坚硬程度不同

陶器烧成温度低,坯体并未完全烧结,敲击时声音发问,胎体硬度较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钢刀划出沟痕。瓷器的烧成温度高,胎体基本烧结,敲击时声音清脆,胎体表面用一般钢刀很难划出沟痕。

三、使用原料不同

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即可制坯烧成,瓷器则需要选择特定的材料,以高岭上作坯。烧成温度在陶器所需要的温度阶段,则可成为陶器,例如古代的白陶就是如此烧成的。高岭土在烧制瓷器所需要的温度下,所制的坯体则成为瓷器。但是一般制作陶器的黏土制成的坯体,在烧到1200℃时,则不可能成为瓷器,会被烧熔为玻璃质。

四、透明度不同

陶器的坯体即使比较薄也不具备半透明的特点。例如龙山文化的黑陶,薄如蛋壳,却并不透明。瓷器的胎体无论薄厚,都具有半透明的特点。

五、釉料不同

陶器有不挂釉和挂釉的两种,挂釉的陶器釉料在较低的烧成温度时即可熔融。瓷器的釉料有两种,既可在高温下与胎体一次烧成,也可在高温素烧胎上再挂低温釉,第二次低温烧成。

摘抄

野性的黑米
义气的煎饼
2025-10-06 18:21:06
不同的瓷砖烧制的温度不一样。墙砖的烧制温度要在1100度以上,地砖的烧制温度要在1300度以上。建筑陶瓷一般的划分:低温陶瓷(700℃以下),中温陶瓷(700--1100℃),高温陶瓷(1200℃以上)温度越高釉的结晶密度越大,瓷面强度高,不易产生划痕,斯米克生产的大部分产品,都是通过1200℃-1280℃烧成。

丰富的银耳汤
精明的彩虹
2025-10-06 18:21:06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它们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

早在几十万年前的远古时代,世界各地的先民学会了用火。在漫长的原始生活中,人们需要打水和盛放食物的器具。他们发现被火烧后的泥土变得非常结实,而且不漏水,于是便用泥土捏成罐、盘、盆之类,然后用火焙烧,这就是最早的陶器。当时没有专门的窑炉,烧制温度只有700℃左右。

后来人们逐渐学会选择黏土为材料,采用陶轮、模塑等方法加工成碗、杯、瓶、瓮等造型较复杂的器皿,并建造了专门的烧制窑炉,在800~900℃的高温下焙烧成形。由于黏土中含有的元素成分不同,因此有灰陶、红陶、白陶、黑陶等种类。爱美的人们还在陶坯上用颜料绘制纹饰,烧成后形成彩绘,这就是彩陶。一些地方还创制了表面施釉的陶器,称为釉陶。著名的秦代兵马俑和唐代的唐三彩都属于釉陶。直至今天,一些地方出产的紫砂壶、琉璃及陶塑等仍深受人们的喜爱。

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独有发明,它是人们在烧制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摸索出来的。瓷器与陶器的区别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土或高岭土,烧成温度在1200℃以上,坯体完全烧结呈玻璃化,表层具有高温烧制的釉面。

瓷器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由于原料中含有铁,当时瓷器大多为青色。魏晋以后,制瓷工艺有了很大提高。到了唐代,形成了北方邢窑白瓷和南方越窑青瓷两大窑系,此外还有雪花釉、纹胎釉和釉下彩瓷及贴画装饰等品种。部分瓷器远销海外,成为皇室和上层贵族喜爱的珍品。

宋代是制瓷业空前发展的时期,瓷窑遍及南北各地,除青、白两大瓷系外,还出现了黑釉、青白釉和彩绘瓷等,质薄色润,光洁精美。元代又出现了用钴料或铜红料作为呈色剂在胎上作画,然后罩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气中一次烧成的著名青花瓷与釉里红瓷器。明代从制坯、装饰、施釉到烧成技术都有很大发展,在釉下青花的瓷器上添加红、绿、黄、紫等釉上彩,即著名的“斗彩”和“五彩”瓷器。清代又出现了在白釉上进行彩绘,再入炉中低温二次烧成的“粉彩”和仿铜胎画珐琅效果的“珐琅彩”瓷器。

中国制瓷技术在10世纪最早传播到朝鲜和日本,11世纪传到波斯和阿拉伯,15世纪传到意大利及欧洲其他国家。到了近代,西欧一些国家也能生产高质量的瓷器,并发明了骨灰瓷等新品种。

认真的便当
紧张的糖豆
2025-10-06 18:21:06
 这是在烧制瓷器时窑内温度变化过程。谢谢

 1、低温阶段:排除干燥过程中不能排粗去的自由水,提高坯体强度。

2、氧化分解阶段:主要是让坯釉料中的一些分解物能充分分解,气体能排解。

3、高温阶段:包括氧化保温阶段、强还原期、弱还原期三个阶段,其中强氧化保温这一阶段主要是为了使得坯釉料里的一些分解物能够充分的分解,使得气体能充分的排出。

4、高温保温阶段主要作用:缩小窑内温差,使得产品的坯釉料反应时间充分完全,是的釉面更加平整、光亮,使整个产品性能趋于稳定。

5、冷却阶段:正压还原气氛。 负压 氧化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