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越窑青瓷的来历是

跳跃的橘子
老实的汽车
2023-03-23 04:19:45

越窑青瓷的来历是?

最佳答案
贤惠的银耳汤
大气的月饼
2025-10-06 20:37:56

越窑是中国最古老的瓷器窑场之一。“越窑”一词,出现于唐代。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在《秘色越器》中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如向中宵承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的诗句赞美越窑瓷器的釉色精美。“茶圣”陆羽也在其论茶专著《茶经》中称:“碗,越州上……或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当然,这只是陆羽的一己之爱,邢、越之争,自古就有,在这里我们不作评论。

唐代文人对当时的越窑非常推崇,“越窑”之名由此而流传开来。

越窑烧造的青瓷有釉呈青色或泛淡黄色,呈玻璃质感,莹润碧翠,匀净柔和;胎质细腻坚硬,胎色灰白稍带淡黄;器物造型多生活用具如碗、盏、壶、碟、盂、盘、罐等;多素面而很少纹饰,质朴无华等特点。另外烧造方法,多用松柴烧制,由于火力软而火焰长,烧制中窑内充满火焰,因此釉在熔融呈青色时,受到还原作用。

由于越窑青瓷民间流传极少,故现今如能收藏到一件真正的秘色青瓷,可说是凤毛麟角,价值连城。

越窑的历史可分为起源、发展和鼎盛三个时期,这里有份最新的考古资料,不妨共享。

东汉时期是越窑的起源阶段。越窑瓷器出现于东汉。从东汉起,在浙江北部杭州湾内宁绍平原上的绍兴、上虞、慈溪、余姚、宁波等地出现一种器表施青釉的瓷器,这就是东汉青瓷。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浙江省上虞县上浦乡小仙坛东汉晚期瓷窑遗址出土的青釉标本进行过多项物理和化学测试,表明这些瓷器具有瓷质光泽,透光性较好,吸水率低,在1260℃—1310℃的高温下烧成,器表通体施釉等瓷器特性。

青釉葫芦瓶东汉越窑瓷器在上虞出现并不是偶然的。首先,这里蕴藏着大量的优质瓷土资源;其次,这里山峦起伏、森林密布,有丰富的烧瓷燃料;再次,上虞地处杭州湾南岸,曹娥江纵贯全境,水运交通十分便利。正是基于这三点,上虞越窑成为中国瓷器的发祥地。

六朝时期是越窑的发展阶段。越窑青瓷自东汉创烧以后,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迅速发展。绍兴、上虞、余姚、宁波、奉化、临海、萧山、余杭、湖州等市县都发现了瓷窑遗址。六朝时期的越窑是我国最早形成窑场众多、分布地区很广、产品风格一致的瓷窑体系,而中心窑场仍然集中于上虞县。六朝晚期从南朝起,越窑的制瓷中心逐渐转移到余姚县的上林湖地区(今属慈溪县)。

唐宋时期是越窑的鼎盛阶段。唐代有许多著名的青瓷窑,例如浙江的越瓷、瓯窑、婺州窑。湖南的岳州窑、长沙窑、江西的洪州窑、四川的邛崃(qióng1ái)窑等。然而唯越窑青瓷因其釉色,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成就而跃居众窑之首,成为当时青瓷的佼佼者。

越窑青瓷所呈现的那种细润如玉、光洁无疵的釉面。确实在我国青瓷烧造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

越窑青瓷不仅釉面精致无比,其造型也生动优美,各式钵、盆、灯、罐、瓶、执壶、唾壶以及瓷塑等应有尽有,许多器物还能逼真地模拟自然生物的形态,如仿照瓜形制作的壶,仿海棠花式的碗、盘等皆惟妙惟肖,其中模仿荷叶形状的洗子,则更充分发挥青釉莹润欲滴的特色。唐代青瓷因为追求一种“冰肌玉骨”的艺术效果。所以早期器物极少装饰,仅以“捩(liè)翠融青”的釉面取胜。晚唐五代时期出现的刻画花纹,则受当时丝绸、金银器、铜镜的影响。它以各种龙凤、游鱼、云鹤、鹦鹉、峡蝶、花卉等作主题,线条纤细流畅,纹饰生动活泼,使单调的釉面平添几分诱人的魅力,难怪清代自命风雅的乾隆皇帝也有“李唐越器世间无”的感叹了。北宋初年,越窑仍有一段辉煌的时期,当时全国窑场因各地战事平息,处于相继兴起之中,越窑青瓷便成了大家竞相模仿的对象。如北方的耀州青瓷,定窑白瓷,南方景德镇窑影青瓷等,都曾盛行越窑青瓷那种刻画文饰的装饰方法,直到北宋中期,这些窑场才逐步摆脱了越窑的影响,而形成各自的风格。

唐代越窑制瓷作坊仍集中在上虞、余姚、宁波等地。随着瓷器质量的提高和需求量的增加,瓷场迅速扩展,胎质更加细腻,釉色更加清纯,并具有玉质感,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唐代的越窑还首次进入宫廷,开始成为“贡品”。1987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唐代塔基地宫中曾经出土了十四件唐代越窑青瓷。据同时出土的《监送真身……并新恩赐金银宝器衣物帐》记载,唐懿宗所赐物品有:唐秘色碗“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叠(碟)子共六枚”。

这十三件碗、盘、碗是唐懿宗(860—873)时期的产品,也是中国最早的官窑瓷器。另一件青釉八棱瓶虽未见文字记载,但上林湖窑遗址中也有此类瓷片出土,可知唐代的上林湖地区曾经烧造过官窑贡品。

五代越窑瓷器的生产被钱越国垄断,且继续生产秘色瓷。五代秘色瓷在浙江钱越国贵族墓中有大量出土,如1966年杭州市玉皇山发掘的五代天福七年钱元瑾(钱越国第二代国君)墓;1980年临安县明堂山发掘的唐天复元年水邱氏(钱越国开国国君钱锣的母亲)墓和1996年临安县玲珑镇发掘的五代天复四年马氏(钱元瓘之妃)墓等,曾出土过精美的晚唐、五代越窑秘色瓷,其中还有当时仅限于皇室使用的龙纹瓷器。

北宋时期越窑继续烧造青瓷。据文献记载,宋朝立国初期,从开宝到太平兴国十余年间(968—984),钱越国控制下的越窑曾为北宋朝廷烧制青瓷贡品达十七万件之多,说明北宋初年越窑生产的青瓷不仅质精而且量大,许多珍品还作为礼品被宋廷赠与辽国,所以在北方辽代贵族墓葬中也常有越窑瓷器出土。

当青瓷出落得楚楚动人的时候,它终于藉海上贸易兴起之利,从海路大量出口,行销世界各国。日本陶瓷学者三上次男把这条运输瓷器的海上航路誉为“陶瓷之路”。1976年和1977年,在朝鲜新安海域打捞出的一艘中国元代沉船,内有陶瓷器计6463件,青瓷占一半以上。远在埃及的开罗郊外福斯塔遗址,发掘出从唐代到清代的中国陶瓷片,达2.2万多片,最多的是越窑青瓷。著名的土耳其托普卡珀宫博物馆,收藏有8000多件中国陶瓷,最显眼的就是越窑青瓷。

最新回答
美丽的秀发
潇洒的金针菇
2025-10-06 20:37:56

越窑青瓷特点是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

越窑青瓷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倍受人们的赞赏和青睐,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之一。越瓷的特点是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光彩照人。

越瓷不但是供奉朝廷的贡品之一,而且又是唐代的一种重要的贸易陶瓷。同时与唐代精美工艺品和文苑艺术交相辉映,在工艺美术领域里开创了一个新的世界。

扩展资料:

越窑青瓷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考古调查证明,它的主要产地是在浙江省的宁绍地区。即唐代明州慈溪县上林湖,五代时划归越州,唐代亦称越州)是中国主要的青瓷发源地。

在这片古窑厂中,保留着丰厚的陶瓷遗存。当时的陶瓷不但坚固耐用,而且质量较高,有耐酸碱,盛食不变味,易洗涤等特点。瓷器表面细腻光滑,滋润似玉,呈半透明色,极富美感。

因此,六朝时期有“陶瓷时代”的美誉。东汉后期,烧制青瓷的技术已基本成熟,在迅速发展和工艺长进的基础上,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青瓷的烧制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制瓷业的地域由南向北,几乎遍及全国。因此促使它不断发展,呈现丰富多彩、欣欣向荣的局面。

热心的丝袜
端庄的大米
2025-10-06 20:37:56

五代时期的越窑青瓷釉面光滑,釉层透明度好,造型趋于秀美,同时瓷器的装饰也集中了以前的各种方法并加以发展,刻花、印花、画花技术发展到了高度成熟的阶段。

装饰题材也进一步拓宽,其人物、鸟兽、花草一应俱全,矫健的各式蟠龙,翱翔天空的鹤、凤、荷花、秋葵、牡丹花丛中比翼双飞的鹦鹉以及钱塘江汹涌的潮水等。

刻画人物的也很多,轮廓勾勒都很准确,线条流畅生动。莲花瓣装饰也异常丰富,有10多种不同形式与不同刻法。此外,五代瓷器还出现了装饰有风景的画面。这些装饰承袭了唐代金银器和铜镜、织绣的特点,花纹精美,构图严谨,表现了五代青瓷的高度水平。

霸气的灰狼
生动的大雁
2025-10-06 20:37:56
唐代的陆龟蒙曾这样赞美越窑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代的文人雅士喜欢饮茶。越窑青瓷温润如玉的釉质,青绿略带闪黄的色彩能完美地烘托出茶汤的绿色。因此越窑青瓷受到了文人雅士的喜爱。盛行的饮茶风尚对越窑青瓷的形制也有所影响。唐代早期以瘦高的立型器为主,到了唐代晚期出现了荷叶式、花口式的盘和碗。瓷器装饰以光素为主,也有划花、刻花、堆贴和镂空的纹饰。以划花为多。常见的纹饰是花鸟、水草和人物等。线条流畅简洁,纤细生动。晚唐五代时期的越窑青瓷被称作“秘色瓷”,釉面青碧,晶莹润泽,如宁静的湖水一般清澈碧绿。

绍兴的陶瓷工业源远流长,“越瓷”名扬四海。绍兴、上虞一带是中国越瓷的发源地。早在2000多年前,这里有“龙窑”数百座,烧出的产品有釉陶和印纹陶,这便是“越瓷”前身。越瓷始于汉,盛于唐,特别在唐朝的中后朗,瓷器烧制的技艺已达到了纯熟的程度。那时,由于创造了将坏体盛于匣钵之中与火分离的操作法,从而使产品器形端正,坯胎减薄,胎质细腻,釉色晶莹。其中尤以“秘色窑瓷器”(青瓷)最为著称。晚唐诗人陆龟蒙曾赋诗赞曰:“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干峰翠色来”,并赞美越瓷“类冰似玉”。越瓷从唐代开始就出口到巴基斯坦、伊朗、埃及、日本等许多国家。

建国以后,越瓷更闪烁出绚丽的光彩,广大制瓷艺人充分利用会稽山麓、曹娥江畔蕴藏着的优质瓷土,采用先进的设施,制作出许多工艺精湛的产品,绍兴瓷厂还首创变幻莫测的变色釉瓷器,以及色彩纯真自然的钧窑新品——铜红釉;上虞瓷厂也生产出仿六朝青瓷器,这表明越瓷生产技术又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靓丽的滑板
文艺的小鸽子
2025-10-06 20:37:56
南宋越窑青瓷兽足香炉残片有没有收藏价值

收藏价值很不错的。有人说越窑青瓷是“母亲瓷”,但它更像是“一代宗师”,它是陶瓷的开端,更承担了引 领审美的使命。秘色瓷则是它一生中最荣耀的时刻。功成名就后,它便悄然退出历史舞台。留给我们那一弯澄澈绿水,那一抹叠翠山色……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越窑青瓷的优势从统治浙江地区的吴越国,以秘色瓷向北方中原政权进贡。唐代瓷器曾有南青北白之说,就是北方的邢瓷和南方越州瓷,两者都是朝廷主要贡瓷。然而到了五代由于战乱,北方白瓷衰弱,只有越窑青瓷一枝独秀了。

古人所谓“陶至唐而盛,始有窑名。”揭示了越窑名称的由来。然而唐代以州命名窑口的习惯也使得今人在越窑的概念上产生了分歧,曾有越窑青瓷研究专家提出过越窑系的概念,即包括了越窑、瓯窑、龙泉窑、以及福建北部窑系在内作为越窑系的组成部分,还有一些学者也在以州为名的指导下将越窑人为的分为了先越窑、越窑、后越窑。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作为最著 名的青瓷窑系以及“成熟青瓷”的代表,越窑在从东汉到南宋的一千多年间,其创制、发展、鼎盛时期所带来的各种技术和人才传播,为随后环浙江地区以及更广大范围内的青瓷“百花齐放”,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基础。

对于“青瓷的母亲”越窑有没有一丝惋惜呢?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也算是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了。只是万万没有想到宋代陶瓷市场的巨变来得那么突然而已,这一番变化,反而成就了早在市场中摸爬滚打、适应变化并及时做出调整的龙泉窑了。

传统的猎豹
深情的小甜瓜
2025-10-06 20:37:56
有。南宋越窑青瓷是“母亲瓷”,更是“一代宗师”,是陶瓷的开端,承担了引领审美的使命,南宋越窑青瓷兽足残更是其中的翘楚,有收藏价值。越窑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东汉时,中国最早的瓷器在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因此,越窑青瓷被称为“母亲瓷”,越窑持续烧制了1000多年,于北宋末、南宋初停烧,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窑系。

有魅力的眼神
超帅的丝袜
2025-10-06 20:37:56

越窑 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东汉时,中国最早的瓷器在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因此,越窑青瓷被称为母亲瓷。越窑持续烧制了1000多年,于北宋末、南宋初停烧,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窑系。 越窑青瓷 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倍受人们的赞赏和青睐,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之一。越瓷的特点是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光彩照人。越瓷不但是供奉朝廷的贡品之一,而且又是唐代的一种重要的贸易陶瓷。同时与唐代精美工艺品和文苑艺术交相辉映,在工艺美术领域里开创了一个新的世界。

发展: 越窑青瓷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考古调查证明,它的主要产地是在浙江省的宁绍地区。(即唐代明州慈溪县上林湖,五代时划归越州,唐代亦称越州)是中国主要的青瓷发源地。

六朝 青瓷的造型,一般说来比较单纯而相对稳定,变化不是太大,样式也不算太多。早期的瓷器因袭两汉旧制,显得拙朴规整,淳厚稳重,只有西晋青瓷造形丰富,承前启后,艺术性又特别强,设计方面做到了在实用的条件下适当注意美观大方。总体感觉清新典雅、柔和轻巧。

到了 唐代 ,各个艺术门类都得到了高度的发展。越窑青瓷在唐代辉煌璀璨文化的影响下,又有了突出的成就。唐代的秘色瓷是越窑的代表作品。

关于圈足: 中国古陶瓷器的底足,随着时代的变化,窑口互相借鉴传承,陶瓷器圈足形状也有相应变化。越窑是我国烧瓷历史最早的瓷窑之一,足有玉璧底、圈足底、卧足底、外卷八字足等,折射出圈足发展变化的历史,且越窑瓷器圈足的变化,在中国陶瓷器底足变化发展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在越窑瓷器的唾壶中:三国、西晋初期为六大口、圆腹、高圈足、平底或饼形足。南朝及隋时,腹更高,饼形足加高,有的有盖,下有托盘。唐中、晚期演变成大口、细短颈、圆腹矮圈足。五代、宋沿袭,没有多大变化。

越窑瓷器的碗:东汉时为半圆形平底,腹较深。三国时口大,小平底,器身较矮。西晋时碗体逐渐加高,至南朝,已演变成与现代碗形相似,唯底足为较矮的圆饼形实足。隋及唐初碗形与前代相同,但腹加深,圆饼形实足加高,同时还出现一种折腹碗。唐中期后又趋于平坦,海棠式碗多见。五代北宋时又向高和深发展,圈足外撇,有一部分圈足是粘接上去的。

可爱的老鼠
大意的水蜜桃
2025-10-06 20:37:56
1、越窑青瓷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考古调查证明,它的主要产地是在浙江省的宁绍地区。(即唐代明州慈溪县上林湖,五代时划归越州,唐代亦称越州)是中国主要的青瓷发源地。在这片古窑厂中,保留着丰厚的陶瓷遗存。当时的陶瓷不但坚固耐用,而且质量较高,有耐酸碱,盛食不变味,易洗涤等特点。瓷器表面细腻光滑,滋润似玉,呈半透明色,极富美感。因此,六朝时期有“陶瓷时代”的美誉。

2、东汉后期,烧制青瓷的技术已基本成熟,在迅速发展和工艺长进的基础上,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青瓷的烧制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制瓷业的地域由南向北,几乎遍及全国。因此促使它不断发展,呈现丰富多彩、欣欣向荣的局面。

懦弱的盼望
负责的书本
2025-10-06 20:37:56

越窑青瓷的生产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而烧制出成熟的青瓷是在东汉时期,其大力发展的时期是三国、两晋、南北朝,鼎盛时期是隋、唐、五代,最后到北宋时期逐渐衰落。

越窑青瓷的简介

越窑青瓷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其特点是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

而越窑青瓷的造型也随着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在东晋时期造型比较偏重经济适用;在南朝时,其造型变得挺拔修长、瘦俏轻盈,到了唐朝的时候,青瓷还出现了灯盏、熏炉等器皿。

狂野的小熊猫
超帅的草莓
2025-10-06 20:37:56

唐代越窑青瓷的釉色晶莹清澈,青翠莹润,不断得到唐代诗人的赞美。如:陆龟蒙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孟郊诗“越瓯荷叶空”;许浑诗“越瓯秋水澄”;茶圣陆羽称越窑青瓷“类冰”、“类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