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丝绸之路”与“陶瓷之路”有何联系和区别

霸气的月饼
专一的枕头
2023-03-23 01:13:20

“丝绸之路”与“陶瓷之路”有何联系和区别?

最佳答案
潇洒的早晨
端庄的星星
2025-10-07 12:29:27

区别:

1、丝绸之路有陆上和海上两条运输渠道,陶瓷之路只走海上一条运输渠道,海上丝绸之路也就是陶瓷之路。

2、丝绸之路主要运输丝绸,陶瓷之路主要运输陶瓷。

3、路线的形成时间不同。丝绸之路东汉时期形成,陶瓷之路西汉时期形成。

联系: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都是中外商贸的重要渠道。

具体如下:

陆上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和纺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

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陆上的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

汉武帝以后,西汉的商人还常出海贸易,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海上交通的路线。中国的丝绸除通过横贯大陆的陆上交通线大量输往中亚、西亚和非洲、欧洲国家外,也通过海上交通线源源不断地销往世界各国。

因此,在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横贯东西的陆上交通路线命名为丝绸之路后,有的学者又进而加以引申,称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路线为海上丝绸之路。

后来,中国著名的陶瓷,也经由这条海上交通路线销往各国,西方的香药也通过这条路线输入中国,一些学者因此也称这条海上交通路线为陶瓷之路或香瓷之路。

扩展资料:

南方丝绸之路

南方陆上丝路即“蜀-身毒道”,因穿行于横断山区,又称高山峡谷丝路。大约公元前4世纪,中原群雄割据,蜀地(今川西平原)与身毒间开辟了一条丝路,延续两个多世纪尚未被中原人所知,所以有人称它为秘密丝路。

直至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发现蜀布、邛竹杖系由身毒转贩而来,他向汉武帝报告后,元狩元年(公元前122 年)汉武帝派张骞打通“蜀-身毒道”。

使者分别在氏、莋、昆明受阻。汉武帝为征服西南夷,在长安西南凿周长40里昆明池,习水军以征伐,后由郭昌率数万巴蜀兵平定西南夷,并分土置郡县。

南方陆上丝路延续2000多年,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出海通道被切断,沿丝路西南道开辟的滇缅公路、中印公路运输空前繁忙,成为支援后方的生命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丝绸之路

百度百科—陶瓷之路

最新回答
苗条的钢铁侠
殷勤的薯片
2025-10-07 12:29:27

日用陶瓷渠道策略的重要性是原则和安全。

1、日用陶瓷渠道策略原则是保证易洗涤,不藏污垢这样的产品得到家庭主妇的喜爱。

2、日用陶瓷渠道策略安全生产观念不可疏忽.保障全体工作人员的人生安全,确保生产的正常运转,日用陶瓷要保证渠道正规安全,卫生达标,操作技术无误。

开朗的钢笔
端庄的凉面
2025-10-07 12:29:27
首先,你要明确,你这个目标客户群体是哪一类,所谓的陶瓷原料那么它能应用到哪些方面?你应该想清楚。比如说应用到一些电力设备,一些工业设备,还是说应用到其他一些领域或者说家庭日用品的加工。你要明确这个下游的范围。这样才好进行下一步的营销,毕竟你的目标客户群体一旦确定了就可以根据这些群体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营销。而不仅仅局限于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因为你这种销售的产品更多是直接和工厂打交道的需要线下的途径和负责采购的和工厂的人员进行沟通线上的方式,虽然有前景,但是未必能够很快的打开局面。

合适的帆布鞋
迅速的小蘑菇
2025-10-07 12:29:27
永乐年间以后瓷器输出的途径主要是:1、政府的对外馈赠,2、入贡国使节的回程贸易,3、郑和的大规模远航贸易和民间的海外贸易等等。通过这些渠道,明朝的瓷器不仅继续畅销亚洲各国,而且也开始大量销售到欧洲。这就是我国瓷器出口到欧洲的最早时期。谢谢

潇洒的季节
淡定的茉莉
2025-10-07 12:29:27
我的一点看法<br><br>一、我国外销瓷出口古往有之,亚洲和欧洲都有大量的中国外销瓷的收藏和流通,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曾是外销瓷出口三次高峰,中国外销瓷以它的精湛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一直受到国外包括皇室、贵族、收藏家及各界人士的认可、珍爱和广泛收藏,这些瓷器的外流不仅使国外更好的了解了中国文化,而且给国家换回更多的收入,今天目前在各大国际拍卖市场,中国外销瓷仍是国际藏家竞相追捧的拍品。<br><br>二、外销瓷在历史上一般是指民窑和实用器中的精品出口,主要是手工艺制品,每件成品都包含着传统工艺和民族文化的内涵,具有欣赏和收藏的价值,但建国后我国瓷器出口主要是日用品、工业用品等,因批量生产使用现代工艺,传统艺术上缺少传承和发展,逐渐失去了以往外销瓷的光彩。<br><br>三、由于出口外销瓷拍卖价格的不断攀升及国内兴起外销瓷收藏热,涌现出大量的古玩地摊市场,一些自称国际友人的国际古董商,不断光顾这里捡漏,一些人甚至出土现场批量收购,再转辗国外高价拍卖,使国家文物继续流失。<br><br>四、为了使外销瓷继续扬名国外,成为国家出口创汇的一项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建议采取的应对措施如下:<br><br>1、从源头上杜绝非法流通渠道 ,进一步整顿规范古玩市场,严格区分古瓷与工艺品,监管出关程序, 对私自携带者予以处罚。<br><br>2、从我国外销瓷出口的历史可以看出,外销瓷绝大多数是通过国对外贸易渠道流通各国的,成为当地政府重要收入来源。目前在东亚、东南亚、西亚、非洲和欧洲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都存有大量的视为珍宝中国瓷器。今天的外销瓷出口理应得到国家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出口的渠道更应该畅通,出口的规模、范围、品种和数量应该超过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使外销瓷继续成为国家出口创汇的重要的产业。<br><br>3、国家和省市地县区各级博物馆专家应以及社会收藏家应共同承担起古瓷精品回收、鉴定、拍卖的责任,将应回收的古瓷器分类定级,细分为馆藏品、大拍、中拍和小拍品,继续为国家创收,成为今天外销瓷出口重要内容。鼓励民间收藏家提供上拍品,国家对拍卖所得采取高收税的办法,使国家、公司和个人都有收益。国宝级的非拍品可应市场需求制成高仿品拍卖出口。<br><br>4、民间私人收藏或开办博物馆对外展出,具有保护国家文物的作用。应承认民间收藏家对保护国家文物做出的贡献,民间收藏家主动向国家捐赠拍品政府部门应给予适当的资金奖励,保护民间收藏家自觉收藏古瓷文物的积极性。<br><br>5、深入挖掘传统工艺技法和艺术形式,培养出更多的工艺大师,创造出更多的传统和现代工艺含量更高的现代陶瓷作品,进一步打开我国的外销瓷国际市场。再度创造我国当代外销瓷出口的辉煌。

快乐的曲奇
细腻的牛排
2025-10-07 12:29:27
销售技巧 瓷砖销售

瓷砖不同于其它耐用消费品,它需要更多的专业化服务,只有通过切割,混搭,各种瓷砖的重新组合,才会展现出诱人的风格,这需要瓷砖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一步步的引导。本期为大家带来瓷砖销售技巧的七招,给瓷砖销售人员参考。

第一、打造权威形象,挖掘顾客需求

什么样的顾客最容易搞定?当然是把你当成权威人士当成专家的顾客最容易搞定,同样是买药,在药店买药的顾客面对导购人员的殷情介绍与热情推荐可能还会无动于衷,自己选择,而在医院面对医生的药方却不会提出任何怀疑。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在顾客的心中,药店的导购人员只是一个销售人员,推销商品的,而医生则是一个专家一个权威人士,也就是说,顾客会因为医生的权威性而对他产生更多的依赖感和信任感。同样的,在销售瓷砖的过程中,顾客也会因为形成导购人员的专业权威形象而发生信任转移。

对产品的信任、对品牌的信任、对导购的信任和对销售环境的信任是决定顾客购买的信任因素的四个方面,这四大信任中,产品、品牌、销售环境都是客观的有着既定认识的,只有导购信任是主观感受且具有一定变化性的,如果导购人员能在礼仪、综合、形象、心态、知识等方面给顾客留下良好的印象,特别是在综合知识方面能让顾客产生一种请仰视权威的感觉时,你就向销售成功迈出了一大步。

打造权威形象只是成功销售的第一步,成功销售的前提是明白顾客的需要并成功找到销售的切入点,如果不懂得顾客需要而漫无目的去推销产品,就只有失败。同时,如何让顾客感到有新鲜感,而不是千篇一律的说法呢?因此,在接待顾客的过程中销售人员不要用无法触动顾客需求的这类“我们家产品质量很好的,便宜又实惠”、“请四处看看”等这类无效话,销售人员应该有自己精心设计的话术语,在顾客回答的过程中,渐渐显示出自己的需要。了解了顾客想要什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容易多了。

第二、影响思维,引导消费

让顾客产生渴求是取得订单的核心,导购员对顾客思维的影响是这个渴求产生的原因。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一个年轻人去百货公司应聘销售员,老板问他曾经做过什么?

他机灵的说道:“我曾经挨家挨户的推销过商品。”

他的机灵让老板录用了他。

隔天老板来视察工作,问他说:“今天成了几单啊?”

“1单,”小伙子回答说。

“只有1单?”老板非常生气:“那卖了多少钱?”

“3,000,000元,”年轻人说道。

“怎么可能,你是如何做到的?”老板惊讶道。

“事情是这样,”小伙子说,“有位男士进来公司买东西,我先后卖给了他一个小号、中号、大号的鱼钩。然后,我又卖给了他小号、中号、大号的鱼线。接着我问他要到哪里钓鱼,他说去大海边。然后我建议他要买条船去,所以我把他带到公司售船的专柜,他买了一艘有双个发动机20英尺长的纵帆船。然后他的大众汽车拖不动20英尺长的纵帆船。于是我将他带到汽车销售区,他买了辆新款豪华型丰田车。”老板退了退,难以置信万分惊讶地问道:“一个顾客只是来买个鱼钩,你居然卖给他那么多商品?”

“他不是来买鱼钩的,”年轻人说道,“他只是来给他妻子买卫生巾的。然后我就对他说‘你这个周末毁了,为什么不去钓鱼,放松一下呢?’”

你这个周末毁了,为什么不去钓鱼,放松一下呢?虽然是个故事,但从股市里销售人员一步一步的引导顾客来看,他完全对男人休闲放松心理了如指掌,从而让顾客产生要去海边钓鱼的渴求,并且通过购买一系列必要工具而实现。瓷砖销售也是一样,顾客需求并不是你家的瓷砖,只不过是实现需求必须工具而已,顾客真正想要的是一个舒适、安全、美观的家,至于这个实现需求的工具是哪个品牌,就要看你销售人员如何引导了。

第三、阐述利益,提供证明

在推销产品过程中,最让客户看重的是产品感观还是产品功能,是客户的自我表现型利益还是情感利益?面对精神情感利益与经济物质利益的交错,将客户的需求转换成客户自身的利益是销售人员成功的关键。客户有很多,各自需求也都不一样,有看吸水率,有看综合效果、有看核心花色、有看品牌,面对客户的不同需求,销售人员可以从形式产品、延伸产品及核心产品三方进行介绍,然后击破客户最关心的利益。当然,在阐述完利益之后,还要用些手段去强化客户的感受,即提供参照物或提供证明。有这样一个案例:

客户进店就问道:“你家这种砖耐磨吗”,店主回答到:“我家这种砖那可好了,十大名牌之一,经过7800吨压机压出来的,很结实很耐磨,7800吨啊,那可是装满货物的130节火车皮的重量,如此重的压力压出来的砖,可是非常耐磨的?”,客户点头赞同,但最后还是走出了店门。店主的介绍已经算不错了,但客户为什么还是走掉呢?原因是店主阐述的可信度不够――有句话叫做,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你说耐磨就耐磨啊,你说7800吨就7800吨啊,客户又不是三岁小孩。没有事实的足够证明,客户对你说的耐磨也就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然后跑去其他店看了,但如果你在说完耐磨后,用钥匙用钢钉在砖上划几下,用事实证明给他看,那结果客户还会走吗?后来,当另一个客户来店里的时候,店主就把这个“体验营销”的方法用上了,很快一笔几千块的订单成交了。说不如做,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体验的过程中,让客户对你的话得到验证,让他真正的相信你所说的耐磨。

第四、与客户互动

与顾客的互动有四方面:即表情、动作、语言、思维四个方面互动。

表情的互动对于销售效果十分重要,冷漠的、尴尬的、不带形式表情的表情会使客户产生潜意识的抵触心理,想要说的话也就不愿意说出来了,而欢迎、欣赏、肯定的表情能够使顾客得到鼓舞,从而打开心门说出更多的需求。谁不想处在一个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的生活环境中呢,一个会心的微笑往往能引发客户的认同。

语言的互动,通过自身的语调、表达内容、语气、语速等要素在销售过程中传递赞赏、鼓励、共鸣、信心、肯定、认同等信息。思维的互动则是在交谈过程中,隐藏于语言的表述中进行,就是通过对方交谈中所传递出来的信息,抓住关键点深入沟通交流,让双方就某个问题上,思维在同一轨道进行。

互动还要有动作,一个赞赏的手势、一个点头赞同的动作能让客户如沐春风,而一个描述场景的肢体语言则能让客户身临其境。

所以,在销售的过程中,适时的通过表情、语言、手势等动作来强化交谈的效果,客户与你的交谈将会变得更加流畅与融洽。

第五、处理客户异议

在销售过程中很容易碰到类似的问题:

客户:“我家在三楼,光线很不好,用颜色浅的砖”

导购:“是啊,颜色浅的砖用在比较低的楼层是再合适不过了”

客户:“但是浅色的砖很容易脏,卫生难搞啊”

沟通过程中,客户无意间给我们挖了个坑,不是说这有问题就是说你家的价格很贵,每个客户都会有自己的意见。能否恰当的处理好客户的异议,则是关乎到今天搬砖、倒茶、发烟、介绍等工作没有白做。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要学会做好台词,把平时遇到的问题记下,并整理出来,然后针对不同客户列出不一样的答案,如此,经过一段时间的琢磨与积累,当你熟背台词的时候,就能够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

第六、临门一脚达成交易

很多销售人员都曾经后悔过:明明谈的时候很好,但客户就是不下单走了呢?

其实,这跟我们平常求婚是一样的道理,主动逼婚的女孩只是少数,很多谈得好的女孩最后跟别人结婚,而不是你。不是她不想嫁给你,而是你在当时没把握时机向她求婚,最后被其他人抢走了。这就跟销售人员在最后时刻问客户:“您认为可以吗,还有哪些不符合您要求的地方?”一样,结果是客人想一下,来一句:我再考虑一下……转身出门走了。

所以,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一定要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在感觉与客户谈得可以的时候,要主动跟客户要求成交,如“这是订货单,您再核实一下”、“您看明天给你送货过去还是后天送过去方便呢?”、“一共一万八,您是交定金还是交全款呢?”,如此,在前面沟通的基础上,加上求婚式的临门一脚,出于顾全面子的心理和前面的销售认同,很多时候谈得不错的客户基本上就能够达成交易。

第七、跟上时代,人有我有,人无我有

在这信息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跟不上时代的洪流,你就会被淹没在时代的汪洋大海中。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是对死对头,众所周知。但之前百事可乐只是个默默无名的公司,甚至一度濒临破产,但现在百事可乐不仅起死回生,而且在中国的销量远超可口可乐。2000年的时候,可口可乐为其进入中国制定了一套系统,即可口可乐101系统,这套系统为可口可乐在2000年到2004年的销售立下了汗马功劳,恰好也是这四年间中国经济发展最快,城乡变化最大的四年,中国市场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开始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一样,但在研究市场变化之后,百事可乐提出了“通路精耕”策略。其结果就是新兴渠道包括中小超市、网吧、餐饮、工厂,由于专门的投入和促销,百事可乐全面领先于可口可乐。终端几乎看不到可口可乐的形象广告,可口可乐淹没在百事可乐的终端形象广告的海洋里。现在到处都是百事可乐的广告,喝百事的人比可口的多得多。

因此,任何时候都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要固步自封。做瓷砖销售也是一样的,先前的营销手段是不错,但你应该再想想,还有什么可以增加瓷砖的销售。比如说,先前你向客户展示了瓷砖的耐磨,接下来客户要选择瓷砖,怎样选择,如何搭配,你就在那滔滔不绝跟客户说,哪种颜色配哪种。但是客户都没看到效果,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时,你就该想想,有什么办法或者有什么瓷砖软件,能让客户看到你所说的效果,让客户信服你的话,找到满意的瓷砖,为销售成功奠定基础。东西再好,客户看不到优点,也是枉然的。在别人没有的时候,你有了样优势,那成功的天平就会向你倾斜。

笑点低的斑马
淡然的小蜜蜂
2025-10-07 12:29:27
经陶瓷工作者的认真研究和对出土实物进行的科学测定证明,在我国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末期,我们的祖先就用瓷土为原料,烧制出胎质灰白、器表无釉、火候较低的器皿,即所谓的灰陶。约在奴隶社会初期的夏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艺水平的提高,人们又在瓷土中掺入一定数量的长石、石英石等成份,烧制出了一种胎质呈白色、质地比较坚硬的器皿,就其烧结性能和坚硬程度而言,已不同于陶器,而接近原始青瓷。由于器表无釉,所以称之为“原始素烧瓷”。\x0d\x0a在商周时代,又能普遍地制造一种青釉器物。这种青釉器,胎色灰白,结构坚密,火候高,硬度大,叩起来能发出铿锵的金属声;特别是器表施有一层青色或黄绿色的玻璃质高温釉,看起来它与一般陶器很不相同,而与瓷器颇多一致处。经化学分析,其胎质、釉料、烧成温度、吸水性能及物理性能等各项数据都说明它已具备瓷器的标准条件,是瓷而不是陶。因此,这种青釉器就是我国最早的青瓷。但是由于当时的工艺技术水平较低,原料的处理和坯泥的练制比较粗糙,没有经过精细的过滤、淘洗、捏练、陈腐等工艺过程;而且胎料的可塑性较小,造型比较单调;同时胞料中的杂质尚多,胎体颇多裂纹,釉色也不稳定等等,与后期成熟的瓷器比较,便带有明显的原始性,所以称之为原始青瓷。\x0d\x0a从战国到西汉,是从原始青瓷到成熟青瓷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青瓷,在烧结性能和器表施釉等各个方面,都比原始青瓷有了较大的进展,但与成熟的青瓷相比,仍有一定的差别。\x0d\x0a经过原始青瓷和早期青瓷的漫长道路,到一千八百年前的东汉时期出现了青瓷器。在浙江上虞、宁波、慈溪。永嘉等地先后发现了汉代瓷窑遗址;在河南洛阳的中州路、烧沟、河北安平逯家庄、安徽亳县、湖南益阳、湖北当阳刘家家子等东汉晚期墓葬和江苏高邮邵家沟汉代遗址中,都曾发现过瓷制品,而尤以江西、浙江发现的更多。其中有东汉延熹七年(164年)纪年墓中所出土的麻布纹四系青瓷罐,熹平四年(175年)墓内出土的青瓷耳杯、五联罐、水井、熏炉和鬼灶,熹平五年(176年)墓中发现的青瓷罐,还有与朱书“初平元年”(190年)陶罐同墓出土的麻布纹四系青瓷罐。这些有确凿年代可考的青瓷器的发现,使我们确信,我国瓷器的发明不会迟于汉末,把它定为东汉晚期,不仅有大量的考古资料作为依据,也是比较确切的。\x0d\x0a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江南瓷业迅速发展壮大的时期。东起东南沿海的江、浙、闽、赣,西达长江中上游的两湖、四川都相继设立瓷窑,分别烧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瓷器。其中以越窑发展最快,窑场分布最广,瓷器质量最高。\x0d\x0a从西晋八王之乱到十六国混战的一百多年间,北方一带兵连祸结,经济凋敝,手工业极端衰落。因此,这一段时间,制瓷工艺一直独让南方专美。439年北魏太武帝统一了中国北部,450~451年侵宋失败,从此确立了南北分立的局面。458年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扶助依附农民立户分田,限制普通地主使用奴隶,使得农业得以恢复发展,从而也使手工业的复兴有了可能。\x0d\x0a从河北、河南出土的青瓷来看,河北、河南一带,很有可能成为北朝青瓷的中心产区。白瓷最早出现于北朝的北齐。早期的白瓷,胎料细白,显然经过淘练,但未上护胎釉;釉色乳白,釉层薄而滋润;釉厚处呈青色,而且器表普遍泛青。白瓷的出现,为制瓷业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有了白瓷,才有影青、青花、釉里红,才有斗彩、五彩、粉彩??等等琳琅满目、色彩缤纷的彩瓷。所以白瓷的发明,是我国陶瓷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x0d\x0a黑瓷的产地源于南方,东晋之后,北方开始了黑瓷的烧造。河北平山县北齐崔昂墓出土的一件黑釉四系缸,标志着北齐时期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黑瓷。1975年在河北赞皇县东魏李希宗墓里,曾发现了一块黑釉瓷片,器型虽无法了解,但釉色漆黑光亮,瓷胎也坚硬细薄,制作也规整。这块黑瓷片,比崔昂墓出土的黑瓷缸要早十二年,可以推知东魏时期北朝已有黑瓷了。\x0d\x0a青瓷、白瓷、黑瓷的出现,标志着北方制瓷手工业的迅速发展,从而为唐宋北方名窑的普遍出现,奠定了基础。\x0d\x0a隋以北朝为基础统一全国,隋初的文化面貌也带有较浓重的北朝色彩。随着南北的政治统一,也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合流和交融,开始了一个新的时期。\x0d\x0a唐代烧造的白瓷,胎釉白净,如银似雪,标志着白瓷的真正成熟。目前已发现的有河北临城邢窑、曲阳窑,河南巩县窑、鹤壁窑、登封窑、郏县窑、荥阳窑、安阳窑,山西浑源窑、平定窑,陕西耀州窑,安徽萧窑等都烧白瓷。其中邢窑白瓷成为风靡一时、“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名瓷。因此,人们通常用“南青北白”来概括唐代瓷业的特点。邢窑白瓷与越窑青瓷分别代表了北方瓷业与南方瓷业的最高成就虽是事实。但实际上,北方诸窑也兼烧青瓷、黄瓷、黑瓷、花瓷,也有专烧黑瓷与花瓷的瓷窑。北方诸窑中,很多瓷窑烧瓷的历史较短,没有陈规可以墨守,因而敢于作各种尝试和探索。釉色不厌弃青、白、黄、黑、绿、花,制胎可以两色重叠拉坯,形成纹理,不薄雅素,更喜富丽。这代表了一种新的自信和进取的时代风格。在南方的唐墓也发现了相当数量的白瓷,只是没有发现白瓷窑址,但这是一个白瓷向倾向于保守的青瓷进行冲击的迹象。\x0d\x0a五代时期,白瓷的生产仍以北方地区为主。唐代的窑址,大多仍在继续烧造,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曲阳窑、鹤壁窑、耀州窑系的黄堡镇窑和玉华宫窑等。曲阳涧磁村窑址出土的五代白瓷器皿就有碗、盘、灯、碟、盒、罐、瓶、枕各种用具。每一器类的式样繁多,如碗的式样竟达八种,可见当时生产的发达。但也正因为在全国分裂、割据的形势下,各地瓷窑之间借鉴、仿制以至市场竞争不太可能,这种进步与发展又是有限度的,瓷业的新发展与繁荣还有待于北宋统一全国。\x0d\x0a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瓷系与窑系的形成,是我国古代各地制瓷工匠互相学习,不断创新的结果;也是制瓷工艺在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受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生活习俗的影响而产生的。瓷器在东汉早期浙江出现后,很快地在长江下游一带传播开来,井逐渐波及长江中游、上游地区,以及福建、广东一带。约在6世纪初叶的北朝时期,中原地区也出现了自己的烧造瓷器。从此我国的制瓷业便形成了南北两大瓷系。\x0d\x0a南方瓷系产品的特点是:\x0d\x0a一、造型比较秀气,胎色瓦灰,胎质颗粒较细,有的略呈红色或黄色;气孔细,孔隙度小,胎中黑点少。\x0d\x0a二、瓷器胎料的化学组成是:三氧化二铁的含量一般在2%左右,高于北方。二氧化钛和三氧化二铝的含量都较低;而二氧化硅的含量则较北方为高。\x0d\x0a三、釉层青绿发翠,有的略带暗黄色,有羊木光。\x0d\x0a四、瓷器烧成的温度较低,一般为1200℃左右,甚而还达不到这个温度就出现过烧现象。\x0d\x0a北方瓷系产品的特点是:\x0d\x0a一、器物造型新颖,粗犷雄伟;胎体比较厚重,胎色浅灰,颗粒结构粗糙,胎内有黑点和气孔,孔隙度大。\x0d\x0a二、胎料的化学组成接近于质量差的粘土原料,三氧化二铝含量较高,一般都在26%以上,最高的达32%;二氧化钛含量超过1%,二氧化硅的含量普遍都低于南方,所以胎的呈色较南方偏深一些。\x0d\x0a三、釉层较薄,玻璃质感强,颜色灰中泛黄。\x0d\x0a四、瓷器烧成温度较高。如河北省景县封氏墓出土的青瓷,在1200℃的烧造温度下还是生烧。\x0d\x0a景德镇青白瓷窑系属南方瓷系。青白瓷又称影青,是宋代以景德镇窑为代表烧制成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其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有白,白中显青,因此称青白瓷。青白瓷釉色的硬度、薄度、透明度以及瓷里莫来石结晶的发达,都达到了现代硬瓷的标准,代表了宋代瓷器的烧造水平。特别是采用覆烧方法之后,产量倍增,对东南沿海地区的影响极大。自宋迄元,青白瓷盛行不衰,形成了一个著名的青白瓷窑系。\x0d\x0a景德镇烧青白瓷的窑址已发现有湖田、湘湖、胜梅亭、南市街、黄泥头、柳家湾等;江西南丰白舍窑、安徽繁昌柯家冲窑、福建闽清窑及湖北武昌金口窑等都烧造青白瓷。属于这个窑系的还有江西吉安吉州窑、广东湖安窑、福建德化窑、泉州碗窑乡窑、同安窑、南安窑等。\x0d\x0a以上的瓷窑系之所以能形成,固然是唐代“南青北白”的瓷业布局与发展趋势的合乎逻辑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是宋代历史条件下瓷业市场竞争的结果。它们在历史渊源上和某些工艺特征上都可溯源于唐代,但它们又大大不同于唐瓷。它们的进步与发展不仅使唐瓷膛乎其后,而且还使得一代名窑如邢窑与越窑从此都渐渐湮没无闻,成为历史的陈迹。\x0d\x0a宋代制瓷工艺在我国陶瓷史上的最大贡献是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钧瓷的海棠红、玫瑰紫,灿如晚霞,变化如行云流水的窑变色釉;汝窑汁水莹润如堆脂的质感;景德镇青白瓷的色质如玉;龙泉青瓷翠绿晶润的梅子青更是青瓷釉色之美的极致。还有哥窑满布断纹,那有意制作的缺陷美、瑕疵美;黑瓷似乎除黑而外无可为力,但宋人烧出了油滴、兔毫、鹧鸠斑、玳瑁那样的结晶釉和乳浊釉。磁州窑的白釉釉下黑花器则又是另一种境界,釉下黑花器继承了唐代长沙窑青釉釉下彩的传统,直接为元代白瓷釉下青花器的出现提供了榜样。定瓷图案工整严谨的印花,耀瓷犀利潇洒的刻花都是只知有邢窑白瓷与越窑千绿翠色、秘色、如冰似玉的唐和五代人所不及见、不及知和不可想像的新的仪态和风范。\x0d\x0a辽朝是10世纪初我国契丹族在北方建立的地方政权。契丹族是古代北方民族鲜卑族的后裔,晋末始称契丹。南北朝以来,契丹在今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流域一带游牧,与中原的关系逐渐密切。唐朝以其地置松漠都督府,并任契丹首领为都督。唐朝后期,契丹已成为我国北方民族中最强大的一支。唐末,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及邻近各部,于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年)建立了辽朝,遂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随着契丹人由畜牧、渔猎生产为主转向以农业、畜牧业生产为主,由游牧生活转向定居生活,手工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在手工业中,制瓷业则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x0d\x0a辽代的瓷窑,已知者共七处,其分布情况是:上京地区有林东辽上京窑,林东南山窑,林东白音戈勒窑;中京地区有赤峰缸瓦窑;东京地区有辽阳_(gang刚)官屯窑;南京地区有北京龙泉务窑;西京地区大同市西郊青瓷窑村也发现了窑址,所烧器物为黑釉鸡腿坛等。由此看来,契丹人在其未立国以前,主要是以游牧、渔猪为业,瓷业是没有根基的。辽的瓷业成就主要是华北地区汉族烧瓷工人的贡献。辽瓷以富有游牧民族特色的皮囊壶(因形如鸡冠,又称鸡冠壶)、鸡腿瓶的造型而闻名于世,并且受到收藏者的珍爱。辽瓷除了某些器物造型特异,烧瓷品系与工艺也大体与华北白瓷系统诸民窑相同。\x0d\x0a金朝是我国女真族于12世纪初,在东北、华北地区建立的一个地方政权。金代陶瓷器在我国陶瓷史上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历史文献有关金代陶瓷的记载很少,实物资料又所见不多,所以对金代的陶瓷,过去没有人作过系统的研究。50年代以前出版的一些陶瓷史著作,也没有金瓷之说。人们即使见到了金代的陶瓷,也往往把它视为宋元之物。\x0d\x0a从1127年的“靖康之变”到1153年的金海陵王迁都,在这近三十年间,金兵每次南犯,都把掠夺人口、财富、土地作为主要目标。今河北、河南省境是北宋瓷器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有高度发展的陶瓷手工业,但长期的战争,使它受到空前的破坏。后二十多年间,金代中原地区的陶瓷生产,可能由于战争的破坏和窑工的南逃,基本上处于荒废的状态,到金世宗完颜雍“即位五载而南北修好”。在他在位的近三十年间,据《金史·世宗纪》载:“群臣守职,上下相安,家给人足,仓廪有余??号称‘小尧舜。’”金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必须会刺激陶瓷业生产。目前发现的带有纪年的金代瓷器和墓葬出士瓷器,有大定二年(1162年)磁州窑系白釉黑花乌纹虎形枕、佛光普渡大安二年(1210年)白釉黑字罐、大安二年(1210年)耀州窑青瓷片标本、金明昌三年(1192年)白釉砂圈瓷碗、大定十七年(1177年)和廿四年(1184年)金墓出土的许多定窑瓷器。但很少发现金大定以前的产品。显然它是中原地区的陶瓷业在大定年间得以恢复和发展的反映。\x0d\x0a但是在南方则相反,南宋立国水乡、海隅,交通发达。南宋朝廷为了充实财力又以发展海外贸易为国策,瓷业得到发展。\x0d\x0a陶瓷为我国独有的商品,海外有广大市场。我国瓷器的外销,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通过对外国使者、元首的赏赐和馈赠输出的,二是通过贸易形式由陆路、海路运出的;三是由外商来我国收购、订购、订造等直接经营方式而销往国外的。\x0d\x0a隋唐开始,我国的瓷器就已输出国外。当时越州窑的青瓷,邢窑和定窑的白瓷,以及长沙窑的瓷器,便已随着交通和贸易的发展,运往亚洲、非洲各个区域。东达朝鲜、日本,南到东南亚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南亚的印度、巴基斯但、斯里兰卡,西至西亚、西北亚的伊朗、伊拉克,远抵非洲的苏丹和埃及,在这个广大的地区里,都有隋唐瓷器的足迹。\x0d\x0a唐代瓷器的输出路线,除了由新疆到波斯,由波斯抵叙利亚,以达地中海各国(如腓尼基、巴勒斯但等)商埠的这条“丝绸之路”外,还通过交州、广州、泉州、扬州四大港口由海路运往国外。只是隋唐瓷器的输出,主要是作为礼品赏赐来使和馈赠外国王室的。通过贸易渠道而出口,大概始自晚唐,特别是五代时期。\x0d\x0a宋代出口的瓷器,主要是江西景德镇窑、吉州窑和浙江龙泉窑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德化、同安诸窑的产品;也有广东湖安、广西西村、陕西耀州、河南临汝等地烧造的瓷器。由于景德镇的青白瓷与龙泉窑等地的青瓷大量输出国外,再加上窑工的南迁又带来了北方形成的新工艺,于是南方的青瓷白瓷的工艺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前进和发展,而形成了后来元朝瓷业中心南移的新局面。\x0d\x0a元代在我国历史上只存在了九十多年。由于当时蒙古族落后的生产方式,给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一度带来了逆转。但元初就提倡农业,诏修《农桑辑要》,主张推广种棉。育蚕缫丝也相当发达。农业原料的大量生产,必然会产生一批独立于原料生产的加工者。元政(蟹)府对于具有一定技能的工匠是比较重视的,官匠兔除其他一切差科,其地位可以世袭,这在客观上对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元帝国的建立,结束了宋、金、西夏三分对峙的分裂局面,国内市场的统一,有利于商品经济的繁荣,这就刺激了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元政(蟹)府特别重视对外贸易,元在未建国前,早就与西域、阿拉伯国家有贸易往来。统一全国后,即设立泉州等处市舶司。至元廿一年(1284年)以后,政府欲将海外贸易变为官办。由政(府备船只,出资金,招人经营,所得官取十分之七,经营者得十分之三。禁民间私自贸易,但根本无法禁绝。因此终元一代,官营和民营的海外贸易都十分发达。外贸商品需要量的增加,必然会促使各类手工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游记》中说“元朝瓷器运销到全世界”,可见其外销之广。据元代汪大渊所著《岛夷志略》一书中记载,我国瓷器外销地,包括印度支那、印尼诸岛、马来亚半岛、巴基斯但、菲律宾群岛和阿拉伯半岛的麦加、波斯沿岸的甘埋里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元代的瓷器生产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x0d\x0a明朝建立以后为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对工商业采取了降低商业税率等政策。改变了元代对手工业工人采取的工奴制度。明洪武时规定“凡工匠二等:曰‘轮班’,三岁一役,役不过三月,皆复其家;曰‘住坐’,月役一旬”(王鸿绪《明史稿》第五十四卷)。“住坐之匠月上工十日,不赴班者输罚班银月六钱,故谓之输班”(《明史》第七十八卷)。这种“轮班”和“住坐”的封建性超经济的剥削制度,对于明朝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起了很大的阻碍作用。但和元代的工奴制相比,则轮班匠三四年中除了为官工业服役三个月外,可自由经营手工业,而住坐匠户若能每月交纳六钱罚班银后,也能从事自己的业务,这对于当时手工业生产的发展,无疑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x0d\x0a明朝初年,社会相对安定,洪武、永乐年间,除了原有的城市继续有所发展外,南北各地又出现了一批新的商业中心。明成祖朱棣把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以后,疏浚会通河,修整自济宁至临清的一段运河,畅通潜运,使运河沿线的一些城市也繁荣起来。城市的繁荣,增加了对手工业产品的需求。\x0d\x0a到16世纪,明代的社会经济中资本主义因素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的重要手工业,如纺织、冶铁、采煤、印刷和瓷器制造业,都有一部分进入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时期。明代的瓷器生产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x0d\x0a明代的日用瓷器,除了宋元时期的大窑场如磁州、龙泉等地仍有烧造外,不同程度的粗、细陶瓷器生产遍及山西、河南、甘肃、江西、浙江、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其中,山西的法华器、德化的白瓷和江苏宜兴的紫砂器更是这一时期的特殊成就。\x0d\x0a法华又称珐华,是明代中期以后在晋南一带盛行的具有特殊装饰效果与独特民族风格的日用器皿。法华器的胎与琉璃器完全一样,釉的配方也和琉璃器大体相同,只是助熔剂有差异:硫璃以铅作助熔剂,而法华所用的助熔剂是牙硝。《南窑笔记》说:“法蓝、法翠??本朝有陶司马驻昌南,传此二色,云出自山东琉璃窑也。其制用涩胎上色,复入窑烧成者。用石末、铜花、牙硝为法翠,加入青料为法蓝。”这里的法蓝、法翠很可能就是指法华的蓝色和孔雀绿色。在古代华和花是一个字。为什么在色彩上要加一个法字,它的最早记载见于何时,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法华的装饰方法,是“采用彩绘中的立粉技术,在陶胎表面上用特别带管的泥浆袋,勾勒成凸线的纹饰轮廓,然后分别以黄、绿、紫釉料,填出底子和花纹色彩,入窑烧成”(高寿田:《山西琉璃》,《文物》1962年4、5期)。山西所制的法华器,一般都是小件的花瓶、香炉、动物之类。景德镇在嘉靖前后也仿制法华器,但它和山西法华不同。首先是景德镇用瓷胎而山西法华用陶胎,因而烧成的温度就不一样。景德镇的器物有饰以花鸟、人物的瓶、罐、钵等。在器物的底色上,琉璃一般是黄、绿二色,但法华则以紫或孔雀绿为主,缀以黄、白、孔雀蓝的花纹,就更能突出艺术效果。\x0d\x0a清代前期和中期,从整个社会来说,是处于封建制度没落和资本主义因素发展时期,清初,由于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冲击,土地实行了再分配。清政(蟹)府为了有利于它的长期统治,采取了一些措施,诸如兴修水利、临时性地蠲免一些赋税和对于部分手工业工人废除“匠籍”的束缚等等。在广大农民和手工业工人的艰辛劳动下,清代前期的瓷业生产在明代的基础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x0d\x0a康熙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他从小就努力学习汉文化,而且对西洋的科学、技术、医学和艺术都有爱好。当时用西洋进口的珐琅彩料绘制的瓷胎画珐琅器,对粉彩瓷器的创造有直接影响。雍正在位十三年,他也十分爱好瓷器,而且直接干预瓷器的生产,决定瓷器的造型和装饰。乾隆对各类艺术的爱好,达到了狂热的程度。他的君主地位,使他能独占全国最佳的能工巧匠,以及他们所制造的艺术珍品。这些因素对于瓷器生产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作用。\x0d\x0a清代前期,我国瓷器的外销,主要是通过正常的民间贸易来进行。清代前期,我国瓷器的外销,主要是通过正常的民间贸易来进行。清朝历代帝王虽然还对各国入觐的使节馈赠瓷器,但数量很少。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海禁开放之后,便允许江南、浙江、福建、广东一带沿海地区,用五百石以上船只出洋贸易;随之而来的,便是瓷器的大规模外销。当时美洲、非洲和澳州各国都通过各种渠道购买中国瓷器;而东南亚、婆罗洲、爪哇、苏门答腊以及马来亚等地,更是中国瓷器的外销重要市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瓷器在欧洲市场的畅销。\x0d\x0a由于欧洲对中国瓷器的需求日益增长,经过清廷的允许,18世纪初叶,英国、法国、荷兰、丹麦和瑞典都先后于广州设立了贸易机构。有些国家的船舶获得了直接到广州的通航许可,将中国瓷器直接运输到欧洲。有的还与清廷官商签订瓷器贸易协定。所有这些,都大大促进了中国瓷器的外销。与此同时,在欧洲一些城市出现了经销中国瓷器的专门商号,仅在伦敦就有五十二家之多。\x0d\x0a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社会经济的一个繁荣时期。中国瓷器的生产,也在这个时期达到了高峰,进入了制瓷业的黄金时代。凡是明代的已有的工艺和品种,这时大多有所提高或创新。例如康熙青花的色彩鲜艳纯净,别具风格;康熙五彩因发明釉上蓝彩和黑彩,比明代的彩色更丰富,而且由于烧成温度较高,比明代更透彻明亮;斗彩的品种增多;单色釉中雍正青釉的烧制达到了历史上最成熟阶段;黄、蓝、绿、矾红等色釉也有很大的提高;明代中期一度衰落的铜红釉和釉里红,在康熙和雍正时期都已恢复并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同时还创制了许多新的彩釉和品种,例如粉彩、珐琅彩、釉下三彩、墨彩、乌金釉、天蓝釉、珊瑚红、松绿釉以及采用黄金为着色剂的胭脂红等。乾隆时期发展了很多特种制瓷工艺,当时仿古、仿其它工艺和仿外国瓷的制品都极为精致。康熙五彩、雍正粉彩和珐琅彩的突出成就,是和当时白瓷胎、釉的高度精细分不开的。当时白瓷胎中的高岭土的用量比明代更高,而釉中的CaO的含量则进一步降低,原料的选择和加工比以前更加讲究,烧成温度已达到现代硬质瓷的要求。此外在窑具和窑炉的改革、烧成和气氛的控制技术等方面也在明代的基础上益加精进。从技术角度看来,我国传统的制瓷工艺在清代达到了它的成熟期。清代高级白瓷的质量,无论在外观上或是在物理——机械性能方面都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x0d\x0a随着欧洲瓷器的发展和日本瓷器的竞争,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我国国内制瓷业渐趋衰落。20世纪上半叶,制瓷业更加衰败。进入5O年代以后,瓷都景德镇才开始苏醒,一些名窑中断了一段时期后,也获得了新生。中国的瓷业又开始再度出现了百花争艳的局面。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将超越康、雍、乾的黄金时代,而焕发古老瓷国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