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瓦窑村的制陶业中,烧制陶器的制作过程有哪些?5步
拉坯成型是利用拉坯机产生的离心运动,在旋转过程中,对含水半固化状态的泥料按照设计构思拉伸成型。泥板成型用泥板制作陶艺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容易形成较大的完整的表面,成型速度较快。泥板成型技术要求很高。要做好泥板成型作品,必须掌握好泥板制作,对所用泥料的感知,泥板结合等技术问题。
2/5
泥条盘筑,泥条法是通过泥条来构筑成型的一种盘筑技法。泥条可以是经手搓成,也可以通过压泥条工具挤压成型。素坯彩绘——用颜料在素烧的花瓶、碗、盘、罐等器物(素坯)上绘画。素烧:等泥坯晾干后进行装窑,并进行第一次素烧,烧到800度左右,使泥坯硬化,再等待冷却,出窑。
3/5
上釉,素烧过的瓷胎可以进行上釉,先施内釉。
4/5
正烧,上好釉的瓶子需要再次装入窑中,并进行正烧,正烧需要烧制高温,一般在1280度到1310度之间。
5/5
贴花:如瓶子需要商标、酒精度等其他文字说明或图案类的丝网印刷内容,则在烧成的瓶子表面贴上釉上彩的花纸,再放入烤炉进行烤花,大概烤到700-800度左右。
陶瓷制作过程如下:
1.练泥:从矿区采取瓷石,开始是人工用铁锤敲碎至鸡蛋大小的块状,再利用水碓舂打成粉状,淘洗,除去杂质,沉淀后制成砖状的泥块。然后再用水调和泥块,去掉渣质,用双手搓揉使得泥团中的空气挤压出来。这种瓷石加工方法历史悠久,应与景德镇制瓷历史同步。
2.拉坯:拉坯是成型的第一道工序。景德镇瓷器名扬天下,除当地“天赐”的优质黏土之外,基本上是那些“鬼斧神工”的技艺将这些普通的“东西”变成了人类的“宠物”。拉坯成型首先要熟悉泥料的收缩率。
3.印坯:印模的外形是按坯体内形弧线旋削而成的,将晾至半干的坯覆在模种上,均匀按拍坯体外壁,然后脱模。
4.利坯:将坯覆放于辘轳车的利桶上,转动车盘,用刀旋削,使坯体厚度适当,表里光洁,这是一道技术要求很高的工序。
这道工序首先是把黄色的泥坯放在所谓利坯车上,然后坐在车上,用专门工具使器物表面光洁,形体连贯、一致,而使泥坯陈显出皓白的颜色,是陶瓷成型中极为重要的工序,最终确定着器物的形状。
5.晒坯:将加工成型后的坯摆放在木架上晾晒。
6.刻花:用竹、骨或铁制的刀具在已干的坯体上刻画出花纹。
7.施釉:施釉工艺是古陶瓷器制作工艺技术的一种,是在成型的陶瓷坯体表面施以釉浆。主要有蘸釉、荡釉、浇釉、刷釉、洒釉、轮釉等七种方法,按坯体的不同形状、厚薄,采用相应的施釉方法。上自元代以后,中国瓷器彩绘装饰的历史。
8.烧窑:首先把陶瓷制品装入匣钵,匣作用是防止瓷坯与窑火直接接触,避免污染,尤其对白瓷烧造最为有利。烧窑时间过程约一昼夜,温度在1300度左右。先砌窑门,点火烧窑,燃料是松柴,把椿工技术指导,测看火候,掌握窑温变化,决定停火时间。
9.彩绘:釉上彩如五彩、粉彩等,是在已烧成瓷的釉面上描绘纹样、填彩,再入红炉以低温烧烘,温度约700—800度。烧窑前即在坯体素胎上绘画,如青花、釉里红等,则称为釉下彩,其特点是彩在高温釉下,永不退色。
2、拉胚:拉制出坯体的大致模样,是瓷具成型的第一道工序。
3、印坯:将坯覆盖在模种上,然后脱模。
4、利坯:将坯覆放于辘轳车的利桶上,转动车盘,用刀旋削,使坯体厚度适当,表里光洁。
5、晒坯:加工成型后的坯摆放在木架上晾晒。
6、刻花:用竹、骨或铁制的刀具在已干的坯体上刻画出花纹。
7、施釉:普通圆器采用醮釉或荡釉,而琢器或大型圆器用吹釉
8、烧窑:首先把陶瓷制品装入匣钵,匣是陶瓷制品焙烧的容器,以耐火材料制成,作用是防止瓷坯与窑火直接接触,避免污染。烧窑时间过程约一昼夜,温度在1300度左右。先砌窑门,点火烧窑,燃料是松柴,把椿工需要测看火候,掌握窑温变化,决定停火时间。
古人有诗赞云:“城府千层四方方,芝麻万点心计长。奈何八挂炉中烧,纵到唇边更放香。”缸炉烧饼多产于河北省,不过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对食品的口味及营养价值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烧饼,作为一种大众化食品,深受大家喜爱,食品是否美味可口不但取决于原料的选取,而且还取决于其制作工艺,目前缸炉烧饼的制作方法,分以下步骤:手工和面、制油酥、用手插酥、揪剂子、调馅、包烧饼、拢火刷缸降温、贴烧饼、开火控温刷油经缸炉外烘内烤均匀升温烤制而成。所谓缸炉,即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陶瓷大缸横卧用水泥和砖相砌而成,中间加保温材料而砌成的烤制烧饼的炉,其材料比热值较大,传热均匀,出炉后的烧饼呈园鼓形,散发着芬芳气味,色焦黄,味鲜美,香又酥可口,独具风味。
缸的制作
将尚未烧制好的、半生半熟的水缸,去掉底部,使之上下相通。用铁皮将缸包成圆桶,用土泥将缸与铁皮间的缝隙封严,然后大口向下,置于排列好的炉条上固定,即制成缸炉。
烧饼的制作
用响水(水温50℃~60℃左右)放入适量的食盐和白面调和。面和好后,置于案板上,用面杖反复碾压成层状,然后分成面团,将每一个小面团分别擀、叠成长方形,整齐排列在案板上,将水洒在上面,用手抹平,再将脱皮的白芝麻洒在上面,用手均匀制成烧饼胚后,即可入炉。 入炉和出炉:待缸炉烧烫后,将做好的烧饼胚一一贴在炉壁上,炉口盖上铁盖。约20~30分钟后,芝麻泛黄、发出香味时,即可起炉。用铁铲将烧饼从炉壁铲下,用手夹住取出,即可食用。
制作过程的注意事项
一、烧炉,所谓缸炉,即通常用的陶瓷大缸,纵1着打去少半,横卧成炉,用泥抹严,用炭火或洋槐树干枝,烧到炉成灰白色,大约达600℃,停火用水刷炉,使缸壁温度降到230℃,将做好的烧饼逐一用手背托贴在炉壁上。因炉壁有一定热度,烧饼即粘贴上面,上煎下烤,使烧饼熟透,放出芬香气味即成。烧炉火忌暴又忌弱,暴了烧饼易糊,弱了火力不足,烧饼会加生。刷炉要看炉壁色泽,温度高处要多上水降温,低要加火增温。掌握温度无法使用温度计,全凭经验看炉色。
二、包剂子,剂子大小要均匀,再撰成面皮,包好拍扁后的烧饼要在不贴炉的一面蘸满炒好的蜕皮白芝麻,以备上炉。
三、上烧饼,即烤功。烧饼做好,用手背一个个送卜炉壁,个个挨紧贴匀。此时炉壁温度非常关键,温度低,烧饼贴不住掉在炭火里就成废品。温度调节要靠炉门铁帘,温度高了打开帘,温度低了关闭帘。
缸炉烧饼的特点:园形,鼓胀焦黄,层层皮薄,酥脆清香。
自制参考
1.面粉500克加入温水350克和匀揉透,表面刷一层麻油,醒1小时待用。
2.面粉150克加麻油100克放入盆内,调成油酥。
3.肉、葱均切成1厘米见方的片,加盐、味精、胡椒粉、水50克、麻油50克葱调成馅。
4.将醒好的面擀成厚0.4厘米的片,抹上油酥,从边缘卷成筒,下剂子40个。
5.暗酥擀圆皮,包10克馅,收口成圆球状,球面沾上清水再粘芝麻,放案台上用手按成中间凹的饼坯。
6.饼坯表面刷一层麻油,入烤炉用200℃的炉温烤至上色,出炉再刷一层麻油,再入炉烤成金黄色即可。
陶瓷烧制的八个过程是:
1、练泥:采取瓷石,用铁锤敲碎到鸡蛋大小的块状,再用水碓舂打成粉状,经过淘洗,去除杂质,沉淀后制成砖状的泥块。
2、拉坯:把泥团摔在辘轳车的转盘中心,顺着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坯体的基本模样。
3、印坯:印模外形是按坯体内形弧线旋削而成,把晾到半干的坯,覆盖在模种上,均匀按拍坯体外壁,再脱模即可。
4、利坯:把坯覆放在辘轳车的利桶上,边转动车盘,边用刀旋削,当坯体的厚度适当即可。
5、晒坯:把加工成型的坯,摆放在木架上进行晾晒。
6、刻花:使用竹子、骨或铁制的刀具,在干坯体上刻画花纹。
7、施釉:普通圆器一般采用醮釉或荡釉,琢器或大型圆器是用吹釉。
8、烧窑:先把陶瓷制品装进匣钵里,烧窑时间约一昼夜,温度在1300度左右,还要测看火候,由此决定停火时间。
【输入面积,免费获取装修报价】
当今社会,多数人在装修新房时,都会设计一个大型鱼缸,增加室内的美观,同时可以缓解个人疲惫的身心,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那么大型鱼缸制作过程是怎样的,以及如何往自家鱼缸中添鱼,各位是否了解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r\n一、大型鱼缸制作过程是怎样的\r\n做出自家情况做出鱼缸设计图,购买所需材料‖使用砂纸将玻璃的边缘打磨平整后,根据设计图进行粘贴,需先在玻璃上打胶条,在进行玻璃拼接‖等大型鱼缸粘贴好2小时后,检查各个缝隙是否涂胶,并适当修补‖鱼缸做好后,放水看是否会渗漏。\r\n二、如何往自家鱼缸中添鱼\r\n1、在自家的鱼缸中添较大鱼的时候,将有两种情况:第一种,那就是鱼缸中多为较大鱼,就需要确保鱼的大小都是差不多的另外一种,就是鱼缸中的大多数都是较小鱼。\r\n2、自家鱼缸中的鱼,若是属于较大鱼,且均为差不多大小的鱼,那么再次往鱼缸中添加较大鱼的时候,就不会出现去吞食的情况,不过将有可能受到鱼缸原有的鱼追咬。\r\n3、而被追咬的鱼,在长时间没有得到食物的情况下,就会慢慢的变得消瘦,到最后死亡。因此,在放入新的鱼时,需要将鱼缸使用玻璃片进行隔离,等待一段时间后,在将隔离物取走。\r\n4、如果说鱼缸中,大多数都是较小鱼的话,那么在移入新鱼之后的3到5天,新鱼将会给鱼缸之前的较小鱼造成损害,出现反客为主的现象,因此也需要先隔离一段时间。\r\n关于大型鱼缸制作过程是怎样的,以及如何往自家鱼缸中添鱼,就先介绍到这里了,各位是否了解了呢?大型鱼缸摆放在家中带来的装饰效果是不一样的,不过需要如何在鱼缸中添加鱼群,确保不会出现互相侵害的现象。
【算一算你家装修要花多少钱】
大型鱼缸承载必须计算材料的厚度、应力的大小,符合国家标准,还需要有一定富余。
结构大有文章,玻璃鱼缸帮包底、底包帮要弄清楚,看具体情况。拉筋怎么拉,拉几层。底子分几块,几层。是否需要夹胶,是否钢化。胶缝留多宽合适,还要考虑加工误差。
鱼缸承重,鱼缸下面垫板?胶垫?木框?钢架?几条腿?等等。
循环不留死角,流速合适,配多大的水泵,几颗泵等。确定什么过滤:底滤、顶滤、测滤、背虑、底滤、内滤、挂滤、组合滤等。
制作大型鱼缸首先要设计,以上多方面的都懂得才可以,毕竟鱼缸压力大,不能马虎。
china,
大写
China,
其意则为中国。
我们的祖先和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如埃及、印度、希腊、波斯、西南亚的先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陶
器。陶器的制作也有近万年的历史,人类自从开始懂得制作陶器,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正如恩格斯所说的
那样
“
野蛮时代的最低级阶段
——
是由制陶术的应用开始的
”
。在制陶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上,中国人发明了
瓷器。陶瓷器的发明不仅解决了人们生活问题,如生活用具、建筑材料等,还提供艺术的享受。
陶器的发明
古代人类大多依山傍水而居,他们需要寻找贮水、汲水、贮存和蒸煮食物的器具。从技术上来讲,很早就知道土
壤加水就具有可塑性,加上用火的丰富经验这些都是制作陶器的准备条件。另一个条件就是要
“
定居
”
。因为陶器不
易携带,既笨重又容易破损。当然,陶器的生产又促使定居生活逐渐巩固下来。
有人推测,古人为了使枝条编制的器皿耐火和密致无缝而涂上黏土,经过火烧之后,黏土部分很坚硬,进而发现
成型的黏土不要内部容器也可以烧制成器,这可能是最原始的陶器。也有人认为,古人是偶然发现用手捏成的器物
经火烧之后变得结实了,而且不怕水,因此而发现了陶器。
我国已发现距今约
10000
年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残陶片。河北徐水县南庄头遗址发现的陶器碎片经鉴定为
10800~9
700
年的遗物。
此外,在江西万年县、
广西桂林甑皮岩、广东英德县青塘等地也发现了距今
10000~7000
年的陶器碎
片。
我国已发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残陶片,质地粗糙,厚薄不等,掺杂有大小不等的石英粒,质松易碎。用以烧制这
些陶器的原料都是就地取土。根据这些陶片中存在的矿物,以及测量少数陶片的烧成温度,可以确定这些陶器的烧
成温度大致在
700°
C
。在这些遗址中没有发现窑炉遗迹,可以推断是平地堆烧的。器型都是用盘筑或手工捏成型的
罐、钵之类的小型陶器。虽然这些陶器原料粗糙、造型简单、烧成温度低,但这毕竟是人类利用化学变化制造器物
的尝试,它大大地改进了原始人的生活质量。
距今
5
、
6
千年的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以红陶为主,灰陶、黑陶次之。当时处于新石器时代的母系氏族社会。从
出土的文物来看,当时的制陶业以比较发达,已发掘的陶窑遗址大部分在村落附近,表明为部落集体所有。烧制陶
器的黏土是经选择具有一定塑性的黏土。陶器基本上是手制成型,也有部分小型器件采用模制。到了仰韶后期开始
出现慢轮修整。普遍使用陶窑烧制陶器。在陶窑中陶器不再直接在火焰上烧烤,火力也比较均匀,减少了陶器的龟
裂和变形。
这是一个相当大的进步。
最能反映当时制陶水平的是细泥彩陶。
它表面呈红色,
里表磨光,
且造型独特,
可见当时的制陶工艺已达到相当成熟的阶段。此外这些陶器上还绘有生动逼真美丽的图案,这充分表现了绘画者的
想象力和创造才能,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解原始社会先民生活和生产的可靠信息。
一万年前,原始窑烧制时,由于陶坯与大量空气接触烧成的陶器为红色,成为红陶。
七千年前,在陶坯表面用红、白、黑等绘纹形图案,入窑烧制后花纹附着于器物表面,称彩陶。
龙山文化时期的陶器以灰陶为主,制陶工艺的珍品是黑陶这种陶器器壁薄如蛋壳而坚硬厚度仅
1
—
3
毫米,表面
漆黑有光。烧制这种陶器的关键工艺是在烧成后期,用泥封窑顶,同时渗水入窑,烟熏渗碳。
相当于中原龙山文化后期,
在江南和东南沿海一带出现一种印纹硬陶。
由于原料中酸性氧化物相对增加,
因此烧成
温度达
1100°
C
。到了商代印纹硬陶开始大量生产,它吸水率外型美观、坚硬耐用,成为深受欢迎的陶器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