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你对中国瓷器的感受

闪闪的帆布鞋
兴奋的发带
2023-03-22 20:37:48

你对中国瓷器的感受

最佳答案
活泼的菠萝
无私的眼神
2025-10-08 10:30:26

中国瓷器,自古以来是中国的名片,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璀璨夺目的艺术品,是中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见证,但是现在的瓷器,有很多技术,都不如国外,真是遗憾,希望陶瓷业能奋起直追,拿回我们的荣耀

最新回答
风趣的鞋子
听话的鸡
2025-10-08 10:30:26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景德镇

景德镇陶瓷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瓷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薄胎瓷人称神奇珍品,雕塑瓷为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品。景德镇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

景德镇陶瓷有四大特点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

景德镇陶瓷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瓷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景德镇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

青花瓷

青花瓷创烧于元代,是以色料在坯胎上描绘纹样,施釉后经高温烧成,釉色晶莹、透彻、素静、雅致。青料溶于胎釉之间,发色青翠,虽色相单一,但感觉丰富。青花瓷经久耐用,瓷不碎,色不褪。

粉彩瓷

粉彩亦称软彩,是瓷器的釉上装饰,白清康熙晚期开始,到雍止、乾隆年代,益臻完善。其制法是:先在白胎瓷器上勾出图案轮廓,再堆填色料,在摄氏七百多度的温度下烘烧而成,颜色柔和,画工细腻工整,有国画风味。又有浮雕感,画面充满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有以中国历史故事和神话为主的人物,有秀丽多彩的山水,有栩栩如生的花鸟翎毛,有工整对称的几何图案等。

颜色釉瓷

在釉料里加上下某种氧化金属,经过焙烧以后,就会显现出某种固有的色泽,这就是颜色釉。影响色釉呈色的主要是起着色剂作用的金属氧化物,此外还与釉料的组成,粒度大小,烧制温度以及烧制气氛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说“自然界有什么颜色,就可以烧制出什么颜色的瓷器”,您如果参观一下景德镇的颜色釉瓷,就会相信此话不假。当然,有许多颜色釉的配料和烧制是十分困难的,如“祭红釉”,就有千窑一宝之说。

雕塑瓷

景德镇陶瓷雕制作可以追溯到一千四百多年前,远在隋代就有“狮”、“象”大兽的制作。当代的景德镇,瓷雕工艺精湛,工艺种类齐全,有园雕、捏雕,镂雕、浮雕等;产品多样,有佛像尊神、花草鱼虫、亭台楼阁、动物玩具等;造型优美、形神兼备、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装饰丰富,有高温色釉、釉下五彩等;艺术表现力强,有的庄重浑厚,有的典雅清新,有的富丽堂煌,色泽艳丽。

爱撒娇的高山
安静的板栗
2025-10-08 10:30:26

【感想】:

学习陶艺制作能切身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真正的可以让自己从心里静下来,去专心的做一件事情。

手指的触感能感受到文化的实质。

自己制作陶艺会从心底有满足感,乐趣十分的多。

【陶艺简介】:

陶艺,广泛讲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

从历史的发展可知,“陶瓷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文化积淀历程。

它与绘画、雕塑、设计、以及其他工艺美术等有着无法割舍的传承与比照关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介入,西方的“当代陶艺”观念对中国陶瓷艺术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陶艺”的概念也一度成为了陶瓷艺术界的新时尚。

它所体现的仍然是一种东、西方文华的矛盾与碰撞,诸如“何谓陶艺”,“陶艺与陶瓷艺术的关系如何”等一系列看似不是问题的基本的问题,直到如今未能取得统一认识和标准 。

陶瓷艺术在中国发源年代久远,分为传统陶艺和以个人艺术创作为特点的现代陶艺两大部分。

【制作方法】:

主要制作方法有拉坯成型、泥板成型、泥塑成型、泥条盘筑、捏塑、泥塑成型、素坯彩绘等等。

陶是土的艺术,火的艺术,其实更是人生艺术。

亲自动手,或拉坯,或捏塑,一件件作品从自己的手中诞生,带着泥的味道,更透出你的个性。

现代陶艺的创作主要通过作品的造型,材料,肌理,纹饰,釉色来表达作者的意念,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体现自我个性的要求,陶艺并列于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行列之中,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表现力吸引众多的陶艺家,艺术家,陶艺爱好者,学生以及少儿从事陶艺创作或制作。

从杀泥(练泥)开始,盘余,泥扳,捏塑,拉坯等技法的应用,一件件艺术品从自己的手中诞生出来,装点自己美丽的生活。

【陶艺的分类】:

陶瓷艺术在中国发源年代久远,样貌繁多,在世界历史上中国的陶瓷艺术一直是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也由于传承年代久远,技术不断更新,加上历经朝代更迭,不同民族性与生活方式影响了中国陶瓷的发展方向,若要加以分类,就非单一条件所能完整涵盖,所以有人以年代、用途、釉色、技巧或是产地来加以分类。

分为传统陶艺和以个人艺术创作为特点的现代陶艺两大部分。

【陶艺原材料的注意事项】:

硼砂—用于配釉:

如不慎吸入会导致呕吐,反胃以及腹部疼痛。

如接触皮肤会产生 *** 和灼伤。

食用会引起胃部不适,呕吐甚至肾衰竭。

钴(碳酸钴,氧化钴)—配釉原料:

吸入会引起气喘, *** 肺部。

接触会引发皮肤过敏。

不可食用,会引起呕吐和胃部不适。

铜(碳酸铜,黑色氧化铜,红色氧化铜)—配釉原料:

接触会 *** 皮肤引发皮肤过敏。

不可食用,会 *** 胃部导致呕吐,并引发威尔逊病(铜引起的肝痛)。

白云土—配制泥土:

使用后需彻底清洗双手,防止渗入皮肤。

不可食用。

熔块(所有不含铅的熔块)—配釉原料:

使用后需彻底清洗双手等,防止渗入皮肤。

不可食用,个别熔块会引发肠道疾病。

熔块(所有含铅熔块)—配釉原料:

在使用过程中部分含铅熔块仍然会释放铅元素到空气中,甚至烧制完成的釉(配料中含铅熔块)表面仍会析出铅。

不建议在陶瓷制作过程中使用。

在接触粉末过程避免粉尘吸入口腔,一旦吸入铅原料将永久沉积于肺中。

使用后彻底清洗双手,防止渗入皮肤。

不可食用,胃酸和铅中和会导致铅中毒,引发慢性消化不良,贫血症,头痛,身体不适,肾衰竭,甚至可能导致(如怀孕)畸形儿出生。

焦硼酸钠—配釉原料:

触摸会引发皮肤过敏,使用后需彻底清洗双手。

氧化铁(黑色,红色,黄色)—配釉原料:

氧化铁会引起呼吸道问题,加重哮喘,过敏和鼻窦感染,使用时需佩戴口罩。

氧化铅(红色)—配釉原料:

要完全避免使用各种形态的铅在陶瓷原料里,包含含铅融块。

烧制过程中铅元素会渗透到空气中,吸入会导致胃肠道中毒,贫血症以及神经肌肉等器官损伤,(如怀孕)畸形儿出生。

使用后需彻底清洗双手。

食用会导致红血球减少,过敏不适以及肾脏肝脏衰竭。

坚强的花生
害怕的宝贝
2025-10-08 10:30:26

引言:从古至今,有许多人喜欢中国的瓷器,无论是古时的文人墨客,还是现代的收藏家,都抗拒不了对瓷器的喜爱。瓷器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一大瑰宝,它明如镜,白如玉,晶莹剔透,是艺术的灵魂。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中国的瓷器艺术品呢?

一、瓷器有着精美的造型

人都是视觉动物,对美的东西往往抗拒不了,瓷器上细腻、完美和令人愉悦的作画,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瓷器的釉色,花纹和雕刻,美观华丽,工艺精湛。有许多瓷器被收藏家们收藏了之后都舍不得作为工具来用,大多摆在安全的地方作为装饰品来用,可见大家对于瓷器的美都是认可的。

二、瓷器价值存续时期长

大家都知道瓷器也算是一种古董艺术品,只要是古董艺术品,那么,就有一个特征就是它的不朽性,即使时间一直流逝,但是艺术品的价值却不会跟着流失,比如一幅齐白石的画,一副毕加索的作品又或者是老瓷器,这些都映射着当时时代最聪明,最有思想和最有表达能力的那些伟人。随着时间的增长,它的价值只会高而不会低。

三、物以稀为贵

众所周知,瓷器从世界文化角度上来看,只有中国才有,整个世界只有中国发明了“陶器上釉”的器皿,而其他国家只有金属器皿。后来,人们发现瓷器很难发生变化的,而金属器皿遇到空气和水之后很容易生锈。是中国人将瓷器送到欧洲,然后有许多外国人喜爱瓷器,就在中国元素的基础上再加了一些外国人喜欢的风格,在瓷胎上作画之后,便有了广彩的诞生。

瓷器作为我国文化的瑰宝,无论是成熟内敛还是中庸之道,又或者是礼仪廉耻,均可在瓷器上体现,它不仅仅是一种摆设,是一种收藏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美感与德行的综合。

清爽的机器猫
曾经的电灯胆
2025-10-08 10:30:26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来看,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

陶器是用泥巴(粘土)成型晾干后,用火烧出来的,是泥与火的结晶.我们的祖先对粘土的认识是由来已久的,早在原始社会的生活中,祖先们是处处离不开粘土,他们发现被水浸湿后的粘土有粘性和可塑性,晒干后变得坚硬起来.对于火的利用和认识历史也是非常远久的,大约在205万年至70万年前的元谋人时代,就开始用火了.先民们在漫长的原始生活中,发现晒干的泥巴被火烧之后,变得更加结实、坚硬,而且可以防水,于是陶器就随之而产生了.陶器的发明,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做斗争的新的一页,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从目前所知的考古材料来看,陶器中的精品有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1万多年的灰陶、有8000多年前的磁山文化的红陶、有7000多年的仰韶文化的彩陶、有6000多年的大汶口的“蛋壳黑陶”、有4000多年的商代白陶、有3000多年的西周硬陶,还有秦代的兵马俑、汉代的釉陶、唐代的唐三彩等.到了宋代,瓷器的生产迅猛发展,制陶业趋于没落,但是有些特殊的陶器品种仍然具有独特的魅力,如宋、辽三彩器和明、清至今的紫砂壶、琉璃、法花器及广东石湾的陶塑等,都是别具一格,倍受赞赏.

但是陶器始终是文明初级阶段的低级产品,它本身存在的缺陷注定了它逐渐被历史淘汰的命运.

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勤劳智慧的中国先民们点土成金,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亨有盛誉的中华古瓷,已成为世界各大博物馆里的明珠,也将越来越广泛地成为中国和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的研究对象,并受到广大收藏家和陶瓷爱好者的珍重.

中国瓷器的发明和发展,是有着从低级到高级,从原始到成熟逐步发展的过程.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已出现了原始青瓷,再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到东汉时期终于摆脱了原始瓷器状态,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器,这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代共330多年的发展,到了唐朝中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制瓷业的发展,如北方邢窑白瓷“类银类雪”,南方越窑青瓷“类玉类冰”.形成“北白南青”的两大窑系.同时唐代还烧制出雪花釉、纹胎釉和釉下彩瓷及贴花装饰等品种.

宋代是我国瓷器空前发展的时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局面,瓷窑遍及南北各地,名窑迭出,品类繁多,除青、白两大瓷系外,黑釉、青白釉和彩绘瓷纷纷兴起.举世闻名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的产品为世所珍.还有耀州窑、湖田窑、龙泉窑、建窑、吉州窑、磁州窑等产品也是风格独特,各领风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好局面,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元代在景德镇设“浮梁瓷局”统理窑务,发明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烧制出大型瓷器,并成功地烧制出典型的元青花和釉里红及枢府瓷等,尤其是元青花烧制成功,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宋、金时战乱后遗留下来的南北各地的主要瓷窑仍然继续生产,其中龙泉窑比宋时更加扩大,其中梅子青瓷是元代龙泉窑的上乘之作.还有“金丝铁线”的元哥瓷,应是仿宋官窑器之产物,也是旷世希珍.

明代从洪武35年开始在景德镇设立“御窑厂”,200多年来烧制出许许多多的高、精、尖产品,如永宣的青花和铜红釉、成化的斗彩、万历五彩等都是希世珍品.御窑厂的存在也带动了民窑的进一步发展.景德镇的青花、白瓷、彩瓷、单色釉等品种,繁花似锦,五彩缤纷,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还有福建的德化白瓷产品都十分精美.

清朝康、雍、乾三代瓷器的发展臻于鼎盛,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景德镇瓷业盛况空前,保持中国瓷都的地位.康熙时不但恢复了明代永乐,宣德朝以来所有精品的特色,还创烧了很多新的品种,并烧制出色泽鲜明翠硕、浓淡相间,层次分明的青花.郎窑还恢复了失传200多年的高温铜红釉的烧制技术,郎窑红、缸豆红独步一时.还有天兰、洒兰、豆青、娇黄、仿定、孔雀绿、紫金釉等都是成功之作,另外康熙时创烧的珐琅彩瓷也闻名于世.

雍正朝虽然只有13年,但制瓷工艺都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雍正粉彩非常精致,成为与号称“国瓷”的青花互相比美的新品种.

乾隆朝的单色釉、青花、釉里红、珐琅彩、粉彩等品种在继承前新的基础上,都有极其精致的产品和创新的品种.

乾隆时期是我国制瓷业盛极而衰的转折点,到嘉庆以后瓷艺急转直下.尤其是道光时期的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力衰竭,制瓷业一落千丈,直到光绪时稍微有点回光返照,但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清王朝寿终正寝.长达数千年的中国古陶瓷发展史,并至此落下帷幕.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古陶瓷发展史,它虽然是以衰退而告终,但是它给后人留下的这份珍贵而又丰富的遗产,将永远放射出灿烂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