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的成分是什么?
问题一:陶瓷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陶瓷原料包括高岭土.粘土.瓷石.瓷土. 着色剂.青花料.石灰釉.石灰碱釉等.
高岭土陶瓷原料.是一种主要由高岭石组成的粘土.因首先发现于江西省景德镇东北的高岭村而得名.它的化学实验式为:Al203・2Si02・2H20.重量的百分比依次为:39.50%.46.54%.13.96%.纯净高岭土为致密或松疏的块状.外观呈白色.浅灰色.被其他杂质污染时.可呈黑褐.粉红.米黄色等.具有滑腻感.易用手捏成粉末.煅烧后颜色洁白.耐火度高.是一种优良的制瓷原料.
粘土陶瓷原料是一种含水铝硅酸盐矿物.由长石类岩石经过长期风化与地质作用而生成.它是多种微细矿物的混合体.主要化学组成为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和结晶水.同时含有少量碱金属.碱土金属氧化物和着色氧化物等.粘土具有独特的可塑性和结合性.其加水膨润后可捏练成泥团.塑造所需要的形状.经焙烧后变得坚硬致密.这种性能.构成了陶瓷制作的工艺基础.粘土是陶瓷生产的基础原料.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蕴藏量大.种类繁多.是一种宝贵的天然资源.
瓷石也是制作瓷器的原料.是一种由石英.绢云母组成.并有若干长石.高岭土等的岩石状矿物.呈致密块状.外观为白色.灰白色.黄白色.和灰绿色.有的呈玻璃光泽.有的呈土状光泽.断面常呈贝壳状.无明显纹理.瓷石本身含有构成瓷的多种成分.并具有制瓷工艺与烧成所需要的性能.我国很早就利用亥石来制作瓷器.尢其是江西.湖南.福建等地的传统细瓷生产中.均以瓷石作为主要原料.
瓷土由高岭土.长石.石英等组成.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并含有少量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和氧化钠等.它的可塑性能和结合性能均较高.耐火度高.是被普遍使用的制瓷原料.
着色剂存在于陶瓷器的胎.釉之中.起呈色作用.陶瓷中常见的着色剂有计三氧化二铁.氧化铜.氧化钴.氧化锰.二氧化钛等.分别呈现红.绿.蓝.紫.黄等色.
青花料是绘制青花瓷纹饰的原料.即钴土矿物.我国青花料蕴藏较为丰富.江西的乐平.上高.上饶.丰城.赣州.浙江的江山.云南的宜良.会泽.榕峰.宣威.嵩明以及广西.广东.福建等地均有钴土矿蕴藏.我国古代青花瓷使用的青花料一部分来自国外.大部分属国产.进口料中有苏麻离青.回青,常用的国产料有石子青.平等青.浙料.珠明料等.
石灰釉主要物质是氧化钙(Cao).起助熔作用.特点是高温粘度小.易于流釉.釉的玻璃质感强.透明度高.一般釉层较薄.釉面光泽较强.能清晰地刻划纹饰.南宋以前瓷器大多使用石灰釉.
石灰碱釉主要成分为助熔物质氧化钙以及氧化钾(K2o).氧化钠(Na20)等碱性金属氧化物.特点是高温粘度大.不易流釉.可以施厚釉.在高温焙烧过程中.釉中的空气不能浮出釉面而在釉中形成许多小气泡.使釉中残存一定数量的未溶石英颗粒.并形成大量的钙长石析晶.这些小气泡.石英颗粒和钙长石析晶使进入釉层的光线发生散射.因而使釉层变得乳浊而不透明.产生一种温润如玉的视觉效果.石灰碱釉的发明与运用.是传统青瓷工艺的巨大进步.石灰碱釉出现于北宋汝窑青瓷中.南宋龙泉窑瓷器大量采用石灰碱釉.使釉色呈现出如青玉般的质感.如粉青.梅子青.可以说南宋龙泉青瓷已达到中国陶瓷史上单色釉器的顶峰.
问题二:陶瓷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主要原料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如粘土、石英等),因此与玻璃叮水泥、搪瓷、耐火材料等工业,同属于“硅酸盐工业”的范畴。
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
问题三:陶瓷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陶瓷是由粘土、石英及长石等天然矿物原料按不同配方配制,经加工、成型及烧成而得,其化学组成取决于所用天然原料及配方,不同地区不同窑口的古陶瓷由于所用原料的不同,配方的不同以及烧制工艺的不同,其胎釉化学组成、显微结构及物理性能就会有各自的特点。如果收集不同窑口发掘时有可靠地层年代的陶瓷标本进行系统地研究,把积累的数据资料如化学组成数据(包括主次量元素含量以及微量元素含量)建立数据库,并用适当的处理方法,譬如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找出具有特征意义的规律。对要鉴定的陶瓷的化学组成、显微结构、物理性能以及烧制工艺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将其化学组成数据与已知窑口和年代的古陶瓷的化学组成数据进行比较处理,再综合显微结构、物理性能以及烧制工艺等方面的信珐就可能对陶瓷作出鉴定。
陶瓷是混合物,成分特别多而复杂,而且根据陶瓷的产地不同成分也不同。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硅酸铝,硅酸钙等)。
问题四:陶瓷是由什么组成的 如果按组成成分的话就是,氧化铝、氧化硅和长石,这三类了。各个成分的组成比例关系和作用那就复杂了。
问题五:陶瓷主要成份 “陶瓷”是一种通称,“陶”和“瓷”在质地上、物理性能上有很大区别。中国是最早制造陶器的国家之一,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陶器的出现大约在距今1万年左右,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开始了定居生活,盛水、蓄物等日常生活的需要,促使了陶器的发明。中国陶器的分布比较广泛,主要集中的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其中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文化类型,以彩陶为特点,也称“彩陶文化”,它派生出半坡和庙底沟两个类型,装饰图案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马家窑文化是新石器晚期的文化类型,比仰韶文化略晚,距今约5000年。黑陶是继彩陶之后的又一伟大创造发明,距今约400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出现了工艺独特的蛋壳陶。近些年来,山东、河北一带多有仿制,有较高的收藏价值。秦汉时期的陶俑,是我国古代人物雕塑的高峰,使制陶技术和艺术达到了很高的境地。此外,唐代的三彩器、明清两代的紫砂器等,都是中国陶器文物的重要内容,很值得深入收藏和研究。
陶瓷(Ceramics),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瓷的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它包括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各种制品。由最粗糙的土器到最精细的精陶和瓷器都属于它的范围。对于它的主要原料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如粘土、长石、石英等),因此与玻璃、水泥、搪瓷、耐火材料等工业,同属于“硅酸盐工业”(Silicate Industry)的范畴。
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发明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英文中的china既有中国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就是陶瓷的故乡。changaiyin
早在欧洲人掌握瓷器制造技术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已经制造出很精美的陶瓷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陶器的国家之一,而中国瓷器因其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而备受世人的推崇。
所谓陶器和瓷器是指用可塑性制瓷粘土和瓷石矿做胎体,用长石和石英等原料制釉,并且通过成型、干燥、烧制而成的制品,主要有日用、艺术、和建筑陶器等三种。考古发现已经证明中国人早在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8000)就发明了陶器。原始社会晚期出现的农业生产使中国人的祖先过上了比较固定的生活,客观上对陶器有了需求。人们为了提高生活的方便,提高生活质量,逐渐通过烧制粘土烧制出了陶器。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近百年来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陶瓷品种。它们不再使用或很少使用粘土、长石、石英等传统陶瓷原料,而是使用其他特殊原料,甚至扩大到非硅酸盐,非氧化物的范围,并且出现了许多新的工艺。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文献已将“Ceramic”一词理解为各种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的通称。因此陶瓷的含义实际上已远远超越过去狭窄的传统观念了。
迄今为止,陶瓷器的界说似可概括地作如下描述:陶瓷是用铝硅酸盐矿物或某些氧化物等为主要原料,依照人的意图通过特定的物理化学工艺在高温下以一定的温度和气氛制成的具有一定型式的工艺岩石。表面可施釉或不施釉,若干瓷质还具有不同程度的半透明度,通体是由一种或多种晶体或与无定形胶结物及气孔或与熟料包裹体等微观结构组成。
陶瓷工业是硅酸盐工业的主要分支之一,属于无机化学工业范围.但现代科学高度综合,互相渗透,从整个陶瓷工业制造工艺的内容来分析,它的错综复杂与牵涉之广,显然不是仅用无机化学的理论所能概括的。
陶瓷制品的品种繁多,它......>>
问题六:瓷砖的成分是什么? 瓷砖的原料主要是含有硅、铝、镁、钾、钙、钠以及铁等成分的矿物原料组成的,加工过程是先把各种原料按照比例混合,加水,在球磨机中磨成泥浆,泥浆在干燥过程中喷粉,粉末在压机中被压成型,然后经过干燥,烧结,成为瓷砖,这是瓷砖的一般生产过程,至于釉面砖和抛光砖会有所差异,但是大体步骤就是这样的。
问题一:陶瓷、玻璃属于什么材料 都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具体点玻璃包含二氧化硅、硅酸钙、硅酸钠等;陶瓷有多种,多数都是钙、镁、铝的磷酸盐、硅酸盐等。
问题二:陶瓷原料是什么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 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陶瓷材料的成份主要是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钛等。常见的陶瓷原料有粘土、石英、钾钠长石等。陶瓷原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除了在食器、装饰的使用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重要角色。陶瓷原弗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粘土、石英、长石经过加工而成。而粘土的性质具韧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半干可压、全干可磨;烧至9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其用法之弹性,在今日文化科技中尚有各种创意的应用。
呵呵,希望对你有帮助
问题三:陶瓷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陶瓷 绝大部分材料由元素周期表中电负性小的元素和电负性大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构成,这种材料大部分以离子键,一部分以共价键、金属键为主体。就这一点来看,元素之间的组合形式多,表现出多种材料功能。陶瓷的共同特征是:①耐热性忧良;②除电绝缘性、半导体性之外,还具有磁性、介电性等多种功能;③不易变形,断裂时属于脆性破坏;④韧性低等。这些性质中的某些性质是优点,某些性质是缺点。通常进行的材料开发工作就是要起扬长避短的作用。
问题四:砖和陶瓷是什么材料 砖和陶瓷是无机材料中的非金属材料。两者都是由黏土烧制而成,其中砖为砌体骸料,陶瓷为装饰材料。
非金属材料由非金属元素或化合物构成的材料。自19世纪以来,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人类以天然的矿物、植物、石油等为原料,制造和合成了许多新型非金属材料,如水泥、人造石墨、特种陶瓷、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塑料)、合成纤维等。这些非金属材料因具有各种优异的性能,为天然的非金属材料和某些金属材料所不及,从而在近代工业中的用途不断扩大,并迅速发展。
砌体材料是房屋建筑材料中的重要部分,因为它是组成建筑的基本材料。随着建筑材料科学的发展,以及节约能源、节省土地资源的需要,近些年来在砌体材料方面涌现了各种材质的各具特色的板材、块材。
装饰材料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室外材料,一部分为室内材料。室内材料再分为实材,板材、片材、型材、线材五个类型。
问题五:陶瓷塑料是什么样的材料 5分 塑料与陶瓷原来不克不及亲密恭合,但日前日本(Japan)专家研讨出一种使塑料与陶瓷一体化的新技巧陶瓷。 &采取新技巧制作资料,起首在塑料概况涂上特别的无机资料,并利用一种特别的处置方式,使它的概况构造具有刹时的超耐热性,轻易与陶瓷作慎密的联合塑料。然后,再采取等离子熔射法,在摄氏2万度的超高温下,高速喷出陶瓷粒子
塑料陶瓷新材料,比钢铁硬一倍式,使它的概况构造具有刹时的超耐热性,轻易与陶瓷作慎密的联合。然后,再采取等离子熔射法,在摄氏2万度的超高温下,高速喷出陶瓷粒子,从而使塑料与陶瓷一体成型。
专家称,如许制成的复合资料其概况硬度是钢铁的2倍以上,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冲(chōng)击、加工机能好等长处,用处普遍。
问题六:陶瓷的材料有那些?
问题七:什么是陶瓷装饰材料 现在市面上陶瓷装饰材料挺多
如,陶瓷拉手,陶瓷洁具,等
问题八:陶瓷是用什么原料制成的? 陶瓷有很多种,根据不同需要选用不同原料,例如高温结构陶瓷包括氮化硅陶瓷,耿化硅陶瓷等,总之,陶瓷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高一化学课本是这样说的。通俗一点就是用黏土。长石。石英制造的
问题九:陶瓷、玻璃属于什么材料 都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具体点玻璃包含二氧化硅、硅酸钙、硅酸钠等;陶瓷有多种,多数都是钙、镁、铝的磷酸盐、硅酸盐等。
问题十:陶瓷原料是什么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 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陶瓷材料的成份主要是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钛等。常见的陶瓷原料有粘土、石英、钾钠长石等。陶瓷原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除了在食器、装饰的使用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重要角色。陶瓷原弗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粘土、石英、长石经过加工而成。而粘土的性质具韧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半干可压、全干可磨;烧至9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其用法之弹性,在今日文化科技中尚有各种创意的应用。
呵呵,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岭土陶瓷原料.是一种主要由高岭石组成的粘土.因首先发现于江西省景德镇东北的高岭村而得名.它的化学实验式为:Al203·2Si02·2H20.重量的百分比依次为:39.50%.46.54%.13.96%.纯净高岭土为致密或松疏的块状.外观呈白色.浅灰色.被其他杂质污染时.可呈黑褐.粉红.米黄色等.具有滑腻感.易用手捏成粉末.煅烧后颜色洁白.耐火度高.是一种优良的制瓷原料.
粘土陶瓷原料是一种含水铝硅酸盐矿物.由长石类岩石经过长期风化与地质作用而生成.它是多种微细矿物的混合体.主要化学组成为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和结晶水.同时含有少量碱金属.碱土金属氧化物和着色氧化物等.粘土具有独特的可塑性和结合性.其加水膨润后可捏练成泥团.塑造所需要的形状.经焙烧后变得坚硬致密.这种性能.构成了陶瓷制作的工艺基础.粘土是陶瓷生产的基础原料.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蕴藏量大.种类繁多.是一种宝贵的天然资源.
瓷石也是制作瓷器的原料.是一种由石英.绢云母组成.并有若干长石.高岭土等的岩石状矿物.呈致密块状.外观为白色.灰白色.黄白色.和灰绿色.有的呈玻璃光泽.有的呈土状光泽.断面常呈贝壳状.无明显纹理.瓷石本身含有构成瓷的多种成分.并具有制瓷工艺与烧成所需要的性能.我国很早就利用瓷石来制作瓷器.尢其是江西.湖南.福建等地的传统细瓷生产中.均以瓷石作为主要原料.
瓷土由高岭土.长石.石英等组成.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并含有少量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和氧化钠等.它的可塑性能和结合性能均较高.耐火度高.是被普遍使用的制瓷原料.
着色剂存在于陶瓷器的胎.釉之中.起呈色作用.陶瓷中常见的着色剂有计三氧化二铁.氧化铜.氧化钴.氧化锰.二氧化钛等.分别呈现红.绿.蓝.紫.黄等色.
青花料是绘制青花瓷纹饰的原料.即钴土矿物.我国青花料蕴藏较为丰富.江西的乐平.上高.上饶.丰城.赣州.浙江的江山.云南的宜良.会泽.榕峰.宣威.嵩明以及广西.广东.福建等地均有钴土矿蕴藏.我国古代青花瓷使用的青花料一部分来自国外.大部分属国产.进口料中有苏麻离青.回青,常用的国产料有石子青.平等青.浙料.珠明料等.
石灰釉主要物质是氧化钙(Cao).起助熔作用.特点是高温粘度小.易于流釉.釉的玻璃质感强.透明度高.一般釉层较薄.釉面光泽较强.能清晰地刻划纹饰.南宋以前瓷器大多使用石灰釉.
石灰碱釉主要成分为助熔物质氧化钙以及氧化钾(K2o).氧化钠(Na20)等碱性金属氧化物.特点是高温粘度大.不易流釉.可以施厚釉.在高温焙烧过程中.釉中的空气不能浮出釉面而在釉中形成许多小气泡.使釉中残存一定数量的未溶石英颗粒.并形成大量的钙长石析晶.这些小气泡.石英颗粒和钙长石析晶使进入釉层的光线发生散射.因而使釉层变得乳浊而不透明.产生一种温润如玉的视觉效果.石灰碱釉的发明与运用.是传统青瓷工艺的巨大进步.石灰碱釉出现于北宋汝窑青瓷中.南宋龙泉窑瓷器大量采用石灰碱釉.使釉色呈现出如青玉般的质感.如粉青.梅子青.可以说南宋龙泉青瓷已达到中国陶瓷史上单色釉器的顶峰.
古代烧制瓷器的原料都有什么?
烧制瓷器的原料,不仅指制作瓷坯用的原料,也包括配釉所需的原料。我国主要制瓷原料有:
(一)高岭土
高岭土是一种主要由高岭石组成的粘土。长石经过完全风化之后,生成高岭土、石英和可溶性盐类;再随雨水、河川漂流转于它处并再次沉积,这时石英和可溶性盐类巳分离,即可得高岭土。高岭土在瓷坯中所占的份量最大,是生产瓷器的良好原料。
高岭土名称的由来是很有趣的,据说十八世纪初,法国神父皮雷·得徙莱柯雷在他的《中国瓷器的制造》一书中,首先用景德镇附近的一个名叫高岭的村庄的名称命名中国瓷土,并转译为kaolin,后来逐渐被人们广泛引用,传播开来,就成了一个国际的名词。
我国高岭土的储量极大,分布极广,品种繁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江西星子高岭、江苏苏州高岭、湖南大德高岭。
高岭土亦称瓷土。一种主要由高岭石组成的粘土。其矿物成除高岭石外,还含多量的石英和云母。国际上对这类特殊的粘土均称为“高岭”(Kaolin)。高岭土外观一般呈白色或灰白色,被其他物质污染时,易变为黑、褐、粉、红、米黄等色。高岭土产出时呈致密或疏松的块状,无光泽、硬度接近于1,比重2.6,具滑腻感,能用手捏成粉末。
(二)瓷石
制造瓷器的主要原料之一。是含石英、绢云母为主并含若干高岭石、长石的岩状矿物。颜色白中微带黄色、绿色、灰色或浅红色。瓷石不是单一的矿物岩石,其矿物与化学组成较复杂,性质差异颇大。瓷石含有构成瓷的各种成分,如所含绢云母在常温起塑性作用,在高温中起熔剂作用;而所含的游离石英则起减粘作用。生产瓷器的三种作用瓷石兼而有之,制出的瓷器透明度和光泽均好,所以很早我国就用来制造瓷器。瓷石既可以单独制瓷,又可以配合部分高岭土制胎。有些矿区的瓷石还适用于配釉,所以又称“釉石”。瓷石单独制瓷因含易熔成分田间多,成瓷温度低,容易变形,成品的热稳定性较差,所以瓷质较软。
我国瓷石原料亦很丰富。江西的南港、三宝蓬、余干,安徽的祁门,湖南的马颈坳、麻坡,福建的德化,山东的大昆仑都盛产瓷石。
(三)麻仓土
元明时期景德镇制瓷的主要原料。它被发现、使用于高岭山粘土开采前,因产于景德镇附近的麻仓山而得名。明代万历初麻仓老土开始枯竭,遂被高岭山的粘土,即高岭土所取有代。
(四)不(音敦)子
制瓷原料经过加工,制成砖状泥块,称为“不子”或“白不”。原料 制成不子,更便于制作各种瓷坯。中外陶瓷文献一般都采用这一名词。
(五)釉桨
施于瓷坯表面的玻璃釉料,主要化学成分为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钾、氧化钠等。釉桨用浸、喷、浇等方法施瓷坯表面焙浇而成,可使瓷器表面光洁,防止对液体、气体的吸收,提高产品的机械强度和绝缘性能。
(六)钴土矿
一种含钴的矿物。除含钴外,还含有一定比例的铁和锰。铁和锰的含量比例因产地的不同而有差异。由于钴的着色能力强,经窑炉冶浇呈现蓝色,所以多用来作青花、蓝釉、蓝彩的呈色原料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瓷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公元前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用普通粘土在很高的温度下烧制陶器,这是一种粗糙简陋的器皿,以后经过不断改进,到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已经能造出比较光滑,质地较坚固而且具有不同颜色的陶器了,但它的缺点是容易渗水。到了奴隶社会的商代,人们已经发明了陶器上釉的技术,使陶器既美观,而且不渗漏,不易被污染。同时,人们已经开始选择比较好的粘土来烧制瓷器了。至此,陶瓷日用品和工艺品的水平不断完善。陶瓷产品最负盛名的当属宜兴和景德镇了。
江苏宜兴,以生产陶器闻名于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的大夫范蠡,在灭吴以后,带着西施隐居宜兴烧起陶器来,开创了宜兴的陶业,因此,历代制陶艺人都奉范蠡为祖师爷。宜兴的茶壶,曾为许多文人墨客所推崇,当年苏东坡择居宜兴蜀山,特别喜欢用提梁壶饮茶。重感情的陶工为了纪念他,就将这种提梁壶称为“东坡壶”。宜兴被称为“陶都”是当之无愧的。
江西的昌南镇,自汉朝开始烧制白瓷,到宋朝景德年间已盛名中外,从此昌南镇改名为景德镇,作为“瓷都”盛名绵延至今。
普通陶瓷以粘土、石英、长石为重要原料。故又叫三组分陶瓷。
粘土是一种细颗粒的含水铝硅酸盐,当与水混合时产生塑性。尽管各地的粘土,其化学、物理性质各不相同,但共同的特点是具有结晶状的电中心层状结构,从而使其有柔软性、润滑性、易于劈裂等一系列物理性能。陶瓷坯体中,粘土一般要占到 45%~ 60%,其主要作用是为成型提供细颗粒物质和良好的可塑性,并在烧成的过程中使坯体具有一定的强度与耐火性能。
制造陶瓷的第二种重要材料是石英。它的分子式是SiO2,大多以结晶态存在于石英矿中。石英非常硬,不溶于水,高温溶化时为无色透明液体。石英是酸性氧化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大的一类矿物。以它为基础的硅酸盐材料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中最重要的部分。石英在陶瓷中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坯体耐熔的骨架,使之不在烧成时变形,并且提高陶瓷的机械强度及半透明度。
瓷中是作为助熔剂的。在未烧成前,可降低可塑性,缩短干燥时间,减少坯体收缩,在烧成时,促进形成玻璃相,降低制品的烧成温度。
普通陶瓷的生产工艺大致相同,主要工序是:泥料制备、成型、干燥、上釉和烧成。
一、泥料制备
由于原料来源不一,制品品种繁多,成型方法各异,所以泥料制备十分复杂。
二、成型
成型又叫制坯。它是将泥料拌适量的水,灌注在石膏或金属模具中使之成为制品的生坯。
三、干燥
为了防止在烧成时裂开,生坯要进行干燥,通常在室式或隧道式干燥室内用热空气进行,也可用电热、远红外等进行快速干燥。含水量较大的坯体,在水份蒸发时,会发生较大的收缩,为了避免坯体翘曲或开裂,应小心控制干燥速度。
四、上釉
釉涂在陶器或瓷器表面,起着美观、光滑、不渗水等作用。釉是由长石、石英、硼砂、氧化锌调配而成的,其中还掺有少量的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铁、氧化铅、氧化铜等作显色剂。
五、烧成
陶瓷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是烧成,坯体在高温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形成一定的物相组成与显微结构,从而使陶瓷具有所需要的机械、电、热等性能。
烧制时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主要为脱水、分角和氧化。
脱水 分解 烧成
另外,还发生了重量、体积、颜色、强度、硬度和形状等物理变化。经过高温烧制的坯体还要放在窑里让它渐渐冷却,到80℃时开始出窑,取出来的就是美观、坚固的陶瓷品了。
陶瓷是最古老的硅酸盐材料。精致的中国陶瓷制品,至今仍然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客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特殊优异性能的现代陶瓷材料也飞速发展起来,并且已被非常广泛的应用,被人们誉为永不凋谢的材料之花。
陶瓷经过特殊的“极化”处理后,它在机械力、光能的作用下,能把它们转变成电能,在电场作用下,又能把电能转变为机械能。这种特殊的功能叫做“压电效应”,具有这种压电效应的陶瓷叫压电陶瓷。核试验员带上用透明压电陶瓷做成的特殊目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原子弹爆炸,当核闪光强度达到危险程度时,由于光的作用护目镜的控制装置马上就把它转变成瞬时高电压,防护镜自动地迅速变暗,在千分之一秒钟里,能把光强度减弱到只有万分之一,险情过后,它还能自动复原,不影响驾驶员的视力。这种压电陶瓷护目镜结构简单,重不过几十克,只有火柴盒那么大,安装在防核护目头盔上携带十分方便。
新型陶瓷的种类有很多,如具有气敏、热、电、磁、声、光等功能互相转换特性的各种“功能陶瓷”,用于人或动物肌体,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生物陶瓷”等等。下面再介绍一种十分有趣的陶瓷——“啤酒陶瓷”。
说起“啤酒陶瓷”的出世,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美国化学家哈纳·克劳斯在研究一种用于导航容器的材料配方时,无意中错把身旁的一杯啤酒当作蒸馏水倒入一个盛有石膏粉、粘土以及几种其他化学药品的烧杯中,然而,正是由于这个“无意之中”的举动导致了啤酒陶瓷的问世。这一杯啤酒一倒入烧杯中,就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奇特现象,烧杯中的那些混合物立即产生了很多泡沫,体积突然膨胀了约两倍,不到30秒就成了硬坯。这次偶然制成的啤酒陶瓷居然是一种具有很多优良特性的泡沫陶瓷,这是谁也没有料到的。这种后来被人称作“啤酒石”的陶瓷具有釉光、重量轻、无毒、防火性能好等特点。由于啤酒石形成时固化速度快,并有那么多优良特性,它将在增强运载工具的绝热性能、安全储存核废物以及在包装业、汽车制造业、农业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商业价值。一些专家认为,啤酒石最重要的用途之一是储存核废料。大家知道,核废物如储存不当,会对环境造成非常有害的核污染。当前处理核废物较大的问题是容器,传统的方法是用防锈、不漏气的钢鼓储存,容器的内壁常用一种塑料作为防护套。但是,一旦粘结剂失效,就会发生泄漏,由于啤酒陶瓷具有自行上釉的特性,所以可将其喷在新钢鼓的内表面,或旧钢鼓的外表面,形成啤酒陶瓷釉,成为一个不破裂、不泄漏的防护套,这样就可安全地储存核废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