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磨和加工老瓷片需要什么工具
打磨和加工老瓷片可以用小型气动研磨机。打磨和加工老瓷片的方法:1、采用Al2O3 微粉或金刚石磨膏进行研磨抛光;2、采用激光加工以及超声波加工研磨及抛光;3、用比氧化铝还要硬的金刚石、碳化硅等由粗到细逐级进行研磨;4、需要用施釉的方法(适合对表面光滑度要求很高的产品);5、用离子注入法对材料表面进行加工,离子注入陶瓷是对现有增韧机理的补充,是对制备好的陶瓷产品的深加工。
鉴定古瓷器主要从款识、造型、纹饰和胎釉特征方面下手,
每个朝代瓷器胎体的厚薄程度都不尽相同
提防新瓷作旧。把新瓷退去光泽,以显出古朴的风味
根据款式鉴别
识别真伪时,首先看款识,注意款识的笔法,由于每个人的书法不同,写官窑款的字体又必须经过选择,仿制者过于谨慎,就难免失于局促,笔法不生动不自然。这种破绽,为鉴定瓷器提供了线索。
根据纹饰和色彩鉴定瓷器
从纹饰和色彩方面看,陶瓷器上的纹饰同造型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随着绘瓷原料和技术的不断丰富改进,无论在题材内容及表现形式上都有其不同时代的水平和特点。因而也就成了划分时代、鉴别真伪的一条有力线索。
根据胎釉鉴别
从胎釉方面看,由于时代和地区的不同,在胎釉成分和烧造方法上也或多或少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别,故在鉴别瓷器时应对此细致的观察。
一般来说,从胎质、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窑口。
总之,辨别瓷器既要用眼来辨其色泽、厚薄、片纹、气泡,也要用手摩以别粗细,用指扣敲以察音响。必须耳、目,手三者并用。最后评定质量的优劣,以及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很多传世的官窑看上去跟新出窑炉似的,光亮如新。特别是在还未入门的外行人眼里,它与新瓷没有什么区别,和高仿品放在一起,外行人更是无法区分。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传世的官窑器自它诞生这一刻起就受到人们的宠爱,倍加呵护,或陈设在橱中,或置放在盒内,偶尔拿出观赏也是小心翼翼,故除了岁月的自然氧化形成的包浆外,与新器少有区别。这样保存下来的官窑器才是瓷中珍品,才是宝贝。
晶亮的釉面,毫无瑕疵的器身,仿佛刚出窑炉似的亮丽。佳士得、苏富比、邦翰斯等国际大牌公司上拍的中国历代官窑瓷器大多属这一类。只有极少量是残破件。这又佐证了“旧器如新才是宝”的观念。但恰恰是这些官窑佳器会被人们以为是新的,很多人都说古陶瓷水深难玩,这是个主要的原因。
古玩与文物
古玩在玩字上很有学问,从古至今它由古董、文物到古玩,不断在续写着故事。今天说的古玩与文物有区别,但也有等同之说。同是一件东西,放在民间叫古玩,放在国家博物馆就叫文物。这就是古玩与文物的区别之处,实际上也是名分上的区别。
玩古玩有各种玩法,就拿瓷器来说,有专门玩瓷片、有专门玩老窑器的、有专门玩明清瓷器的等等。收藏门类之多,每个人的爱好不同,玩出的品位也不同。
老瓷如新是精品,是对当今大建设从地下被翻挖出的那些不被专家认可的元、明、清比较稀有的瓷器。
对瓷器的玻璃相,既非稳定相也就是釉面用80倍放大镜观察,来寻找其釉面自然老化的微观痕迹,即本征时效,也就是非稳定相向稳定相过渡所产生的各式结晶体,也叫析晶,这些晶体放大镜下是有差异的,有的如白雾,有的如白点、冰碴、棉絮、松枝、雪花等。侵蚀时效是指釉面长时间受周围酸、碱、卤素离子的侵蚀而产生的大小不等,形状各异、颜色不同的坑凹斑痕。疲劳时效是指釉面老化,分子结构酥松及相互置换而产生的相关变异,如有的老瓷釉面长期与周围物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包浆光润如玉,一些釉面放大镜下,光线的折射使釉内已不清晰,变得混浊,结构的酥松使一些釉面脱落,一些老瓷片也变得不割手。上述本征、侵蚀、疲劳时效特征,都是古瓷釉面老化内在的本质的客观反映,就如同医生看病找到了病灶一样。而这些古瓷釉面自然老化的微观特征,是人工制作不出来的。因此,这些微观特征,也就成为我们区别新老瓷器的有力证据。再结合不同瓷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胎、釉、工艺、纹饰、韵味、老相等要素,运用掂、摸、弹、听、嗅等方法,做到经验与仪器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统一,成本与市场相比较,物质与精神相印证,综合分析判断,排除人为作旧因素,即可基本判断出器物的新老与朝代。因此说新老瓷器是可认可辨的,这也是目前识别新老瓷器科学的、可靠的、简便易行的方法,也是藏家普遍认可的。这就是:宏观断朝代,微观定真伪。
在瓷器收藏中,最大的风险就是花了钱,而买到的却是赝品。而瓷片却可以让人以较少的代价与古瓷器零距离接触,从而方便人们认识和研究古瓷的各种特征,以提高“眼力”。
从目前的收藏市场来看,从瓷片类别上进行收集,主要分为三类。首先是关注瓷片的釉色,专收一些高古名釉瓷片,如唐越窑、宋汝、官、钧、定窑瓷片以及龙泉、耀州窑瓷片等。另外一种是收藏以明清民间青花绘画研究为主,由于这些瓷片价格较低,特别是在江浙地带的山区,随便挖挖,就能看到不少瓷片,因此这个群体是越来越大。第三类则是专门收藏元、明、清景德镇御窑瓷片,上至元青花、永宣青花、成化斗彩,下至清代官窑残片,尤其重视有官窑底款的瓷片收藏。由于现在官窑整器的价格比较高,因此即使是残片,价格也不便宜。
除了按照瓷片的类型,按照瓷片的图案进行收藏,也逐渐成为了一种趋势。古陶瓷上的纹饰或图案,无论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强烈地反映着当时人们的审美观,都有那个时代的鲜明特色和风格。以瓷器装饰常用的龙纹为例,各个时代不尽相同。有的叱咤风云,有的细软疲沓,有的威武雄壮,有的老态龙钟。这些除了是瓷器鉴定的参考因素,也是当时的历史时尚、民族信仰、民间风俗以及美学、美术方面的珍贵资料,因此收藏有完整纹饰或图案的瓷片,价值相对也较高。
在收藏瓷片的时候,要牢记“贵精不贵多”,拥有太多的普通瓷片无异于垃圾,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许多唯利是图者制作伪瓷片出售,利用人们“破瓷片还会有假吗”的心理,使许多警惕性不高的收藏者上当受骗。同时,不要过高期待古瓷片的价值升值。一般来说,古瓷片除了一些特别稀有的品种,其他的是不可能具备升值空间的。
破瓷器有很多种用途,举几个例子。
破瓷器(瓷片)经过简单修整,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形状,用于装饰房间。
破瓷器(瓷片)还能粘贴在房屋外墙、围墙、步行道、花坛等等上面当作装饰。
经过精心挑选和加工,破瓷器(瓷片)还能拼贴成一幅幅磁画。
破瓷器(瓷片)经过精心修复,还能够恢复原有光彩,用于展示。
破瓷器(瓷片)还能用于修复其他破损不严重的瓷器。
破瓷器(瓷片)还能当作对比工具和标本,对其他年代不明的瓷器进行对比鉴定。
破瓷器(瓷片)虽然不起眼,也可能碰到值钱的。要是能碰到宋代钧窑破瓷器(瓷片),宋代影青瓷破瓷器(瓷片),或者其他几大名窑的残器,哪一个都要值大好几千块,要是能碰到天目盏的残器,六朝青瓷残器上万是一定的。
我捡瓷片的感悟,其中有精细之分,很多从土里出来的瓷片,放入水中清理时,有一种滑腻腻的感觉,像上了猪油一样。可是,没有过多少年,新仿的也有这种滑腻腻的感觉,可见,作伪者也是与时俱进。如果固守原来的认识,不仔细细究,就免不了要打眼了。
说了一大堆废话,见笑了,这是在下自己的感悟,不见得正确,每个藏友都有自我的收藏领悟,在下姑妄言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