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是不是泡水的瓷砖质量不好吗?
相信很多业主在装修的时候都看到过装修师傅将刚刚买来的瓷砖泡水吧?好好的瓷砖,为什么要泡水呢?泡水不会把瓷砖给泡坏吗?泡水不会让瓷砖的质量受损吗?今天就告诉大家瓷砖为什么要泡水?怎么泡水才合格?
【为什么要泡水?】
对于这个问题,小编也请教了公司的监理师傅,瓷砖或多或少会有一定的孔隙,铺前泡水,是为了让其孔隙充分吸水,而瓷质砖由于致密度较大,孔隙度小得多,也就使得吸水率低得很。特别是对于墙面铺贴,在墙面铺贴前,需要对墙面进行洒水工作,也是这个道理。
【所有瓷砖都需要泡水吗?】
是,很多人觉得有的砖不用泡,其实同志们,你们以为现在有全瓷么,很多都是假的,有一种碗是真瓷,透亮的碗真瓷,碗破了夹心里面带黑色假的,所以说贴瓷砖都要泡水,泡到不冒泡就可以,拿起来晾会儿,那样好贴,太湿不好贴,会往下滑,最主要是反面水泥要满,不能空,空了容易破!
【怎么泡水才合格?】
但是很多人对瓷砖泡水具体做法可能不太清楚,以为瓷砖泡过水就可以了,这样导致铺贴好了依然存在空鼓、脱落等现象。
【正确泡法】
瓷砖泡水的正确方法找个大盆,让砖完全浸入,不过,得注意轻拿轻放,防止瓷砖的掉瓷。
将瓷砖放在盛水的容器中,容器中放满水以没过瓷砖即可。一般泡水的时长约二三十分钟,具体以瓷砖完全浸泡后不冒气泡的时间为准。
【错误案例】
有些施工队为了敷衍了事,简单的泡了一下,如果水没有埋没过瓷砖,这样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墙上贴了瓷砖之后还是有可能会出现种种问题。
还有的工人,将瓷砖摞起来用水管向上面淋水,这样只能浸湿瓷砖,而不能让瓷砖充分吸水,这样的瓷砖铺贴好依然会存在空鼓、脱落现象。
自己家装修,可以观察一下,装修工如果这样给瓷砖泡水,不合格,立马让他走人!
泡瓷砖时,釉面朝上,陶面朝下。这样也能够避免造成磕磕碰碰。放置瓷砖时,地面上需要有纸皮子垫着。
【泡水泡多久?】
瓷砖必须先泡水,至少半小时后方可施工,并且全部泡在水中,这样砖在贴时才不会因吸水不足,不均匀而变型,砖一泡水饱合这样的砖贴出来效果更美观!
最后,提醒大家,瓷砖泡水之后是不能退的,泡水之后,瓷砖颜色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变得稍微暗了些,与新瓷砖就会存在色差。其实并不影响再利用,但大多数商家为了利益不会给你退。所以,瓷砖泡水,要用多少泡多少
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很多的瓷砖品牌逐渐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面对琳琅满目的瓷砖品牌,很多朋友都是觉得不知道如何选择的,其实波诺尼亚瓷砖就是你不错的选择了。但是读者朋友你对于波诺尼亚瓷砖熟悉吗?波诺尼亚瓷砖的质量可靠,美观大方,深受很多朋友的追捧,接下来,跟着小编的介绍,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波诺尼亚瓷砖有什么优点
1、优越的理化性能:波诺尼亚瓷砖选用了大量的优质瘠性材料(如金刚砂、石英、山玉)与黏土材料复合而成,因此聚晶瓷砖具有更优越的理化性能。
2、防污性能好:表面光泽度及平整度普通的渗花砖表面光泽度一般在65度左右,而波诺尼亚瓷砖大都能达到85度以上(超洁亮技术在90度以上)且波诺尼亚瓷砖砖体表面的针孔较少不容易藏污纳垢,抗污效果更好。
3、耐磨:微粉颗粒细度,波诺尼亚瓷砖对原料颗粒细度要求较高,一般不低于250目的微粉才能成为合格的粉料,渗花砖则要求较低。因此烧制成形以后,波诺尼亚瓷砖的砖体要厚实得多且在吸水率方面要远低于渗花砖,耐磨性更强。
怎么选购瓷砖
1.看砖体背面与颜色
一般纯正瓷砖颜色显示为乳白色(偏白色),不能发黑、不能发黄、表面有黑点更不行,发黑发黄证明砖体本身有杂质,杂质多了砖的密度更定下降,平常实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断裂、损坏。但是白的过头也是不行的,硅酸锆超标也会产生辐射。
2.看瓷砖侧面的颗粒体是否细腻均匀和是否通体
瓷砖颗粒体大、粗糙的砖体密度酥松,使用过程中肯定也会出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拿到房子时一般是毛胚房,墙面都是水泥面很是粗糙,当你使用了腻子粉后墙面就比较光滑、细腻了,你就用这样的标准去看就好了。
3.听声音
把瓷砖立起来,用手敲击砖体,声音越清脆证明砖体密度越高,品质就越好,声音越沉闷证明瓷砖密度越差,瓷砖的抗污、耐用能力就越差。
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波诺尼亚瓷砖就这么多了,相信大家对波诺尼亚瓷砖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在 装修 的时候,只需要多注重波诺尼亚瓷砖使用的技巧与方法,就可以突出优点,而且在选购瓷砖的时候,也要多多注意一些选购事项,以免购买到质量差的瓷砖。通过上文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于波诺尼亚瓷砖都已经比较熟悉了,希望我的介绍可以帮助到读者朋友。
2。地砖日常清洗可选用洗洁精、肥皂,加少许氨水和松节油的混合液清洗地砖,可使地砖更干净透亮;
3。
如有茶水、咖啡、啤酒、冰淇淋、油脂等可用氢氧化纳或碳酸氢钾溶液及时擦洗;
4。 如有墨水、水泥等污染物可使用盐酸、硝酸的稀释溶液;
5。如有油漆、涂料等污染物最好使用专用清洁剂;
6。
如果地砖的表面出现轻微的划痕,可在划痕处涂上牙膏,用柔软的干布用力擦拭便可修复。
先来讲讲瓷砖的种类,按材质分有瓷质砖、炻质砖(半瓷砖)、陶质砖这三种。简单的说,吸水率小于0.5%为瓷,大于10%的为陶,介于两者之间的为半瓷,也叫炻质砖。
炻质砖又分为:大于0.5%小于等于3%为炻瓷质,大于3%小于等于6%为细炻质。
国家标准:
3%≥地砖吸水率≥0.5%属于合格
12%≥墙砖吸水率≥3%属于合格
陶质砖
就是我们俗称的瓷片,也叫彩釉砖,釉面砖。其中又分为:普通瓷片、晶面瓷片、糖果釉瓷片。他们砖坯是一样的,区别在表面施的釉面不同,晶面瓷片和糖果釉瓷片比普通瓷片的釉面质量更好,抗污抗水的能力也更强。
晶面瓷片在普通瓷片的基础上加了一层晶面,所以更亮更平,重量也更重。
糖果釉瓷片就是表面施加糖果釉料,釉面有着砂糖般微细颗粒质感的瓷砖,略带闪光一样的视觉效果。
糖果釉瓷片
无釉砖
顾名思义就是没有釉面的砖,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抛光砖。只要是吸水率低于0.5%的抛光砖,也称作玻化砖、精工砖、完全玻化砖。其原理都是用瓷质通体砖表面抛光而成。表面一般采用丝网印花的工艺。
瓷抛砖,无釉砖中的高端产品,采用喷墨渗花工艺,能够渗透到瓷砖相当的深度。由于是新产品新工艺,价格比普通的抛釉砖还要贵。瓷抛砖可以说是集合了抛光砖和抛釉砖的优点:耐磨、花色质感比较强、抗污性比较好、光泽度高、耐化学腐蚀性强。由于是新产品新工艺,价格比普通的抛釉砖还要贵。
通体VS非通体
有釉砖—抛釉砖
顾名思义就是表面有一层釉,就像茶杯等陶瓷器一样,最后一道工序,在砖坯表面施釉。
根据釉面的不同又分为:超平釉、柔光砖、大理石瓷砖、金刚釉、通体大理石。
超平釉:也叫全平釉、高晶石、厚抛釉、纯平釉等。属于最普通的抛釉砖。
从上图可以看出明细的“水波纹”。
柔光砖就是介于哑光和亮光之间的瓷砖。
从左到右:哑光砖、柔光砖、亮光转。
大理石瓷砖就是印有大理石纹路的抛釉砖。
金刚釉(晶刚石、金刚石、金刚玉石、金刚晶)
其釉面会形成类似C60金刚石分子结构,硬度提升实现高耐磨,比普通抛釉砖更耐磨不容易刮花,也有更好的平整度。说白了就是釉面要更厚更耐磨,可以抛得更深更平整。
温馨提示:金刚釉瓷砖在铺贴完成后,会有四边平,中间微微凸起的的效果(有点像面包的感觉),视觉上能看出来,对用户实际使用影响不大。
原始瓷器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这个时期的瓷器被称作原始青瓷,是指这个时期胎色灰白,质地坚硬,器表施薄釉的处于低级阶段的青釉瓷器,是由陶到瓷过渡阶段的产物。
这个时期随着制陶工艺的逐步完善,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制陶原料的深入了解,人们渐渐烧制出一些初步达到瓷器标准。但在一些方面又不够完善的瓷器,因此这个阶段的瓷器被称为“原始青瓷”。
扩展资料:
原始瓷器
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和产量的不断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和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
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中国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