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乾隆斗彩瓷器特点以及鉴定要点

可靠的汽车
苹果大山
2023-03-22 14:45:20

乾隆斗彩瓷器特点以及鉴定要点?

最佳答案
激情的哈密瓜,数据线
缓慢的龙猫
2025-10-09 11:49:03

清代乾隆朝生产的斗彩瓷器、乾隆斗彩器具有器形变化多端、装饰华丽繁缛、色彩绚丽缤纷的特点。

传世斗彩器各种器形均有,特别是高达五十至七十厘米的大型斗彩器尤为流行。乾隆斗彩除釉下青花和釉上五彩结合外,也有釉下青花与釉上粉彩相结合的品种,还有釉下青花与五彩、粉彩、珐琅彩等装饰技法组合在一件器物上的品种,这种组合的装饰是前所未有的

除此之外,金彩在乾隆的斗彩中广为运用,金彩使乾隆斗彩显得更加富丽堂皇。器形主要有盘、碗、瓶、罐、高足碗、花觚、盒等。

乾隆官窑斗彩纹样大多是按朝廷送来的样稿或按圣旨要求设计的,纹样大多寓有一定的吉祥含义j以缠枝莲花、双鱼、灵芝、八吉祥等各种祥瑞物组成的寓意“吉庆有余”、“福禄长寿”、“富贵大吉”等吉语纹样最为流行。乾隆斗彩器形有的全仿明成化、嘉靖、万历和清康熙朝的制品,其中有的书“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和“大明万历年制”款,也有书本朝款的。

最新回答
淡定的奇异果
耍酷的小白菜
2025-10-09 11:49:03

据历史文献记载,斗彩始于明宣德,但实物罕见。成化时期的斗彩最受推崇,明清文献中也称之为"成窑五彩"或 "青花间装五色"。传世成化斗彩瓷器图案绘画简练,内容主要是花鸟、人物。它的做法是先用青花在白色瓷胎上勾勒出所绘图案的轮廓线,罩釉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按图案的不同部位,根据所需填人不同的彩色,一般是3至5种,最后人彩炉低温烧成。按照专家陈万里先生的意见,成化斗彩又可以分为点彩、覆彩、染彩、填彩等几种。成化斗彩除个别的大碗外,多数造型小巧别致,有盅式杯、鸡缸杯、小把杯等。还有一种绘有海马或团花的盖罐,底有一"青花"字。清朝斗彩瓷器的产量要大于明朝成化时期。康熙、雍正、乾隆官窑也有不少精品堪与成化斗彩媲美,而且出现了较大的器型。总的来看,清朝盛世的斗彩瓷器大多数绘画精工,改变了成彩 "叶无反侧"、"四季单衣" 的弱点,图案性更强,但也失去了成彩清秀飘逸的风采。康、雍、乾官窑都有一些仿成化斗彩产品,特别是雍正时期己能有把握地仿烧出成化斗彩,但这些仿品大都署本朝年款或不落款,只有少数寄托成化款。对这些器物要从胎、釉、彩绘等儿个方面仔细辨别。另外雍正时期还烧成了粉彩斗彩,使斗彩瓷器更加华贵。乾隆以后,斗彩仍在生产,图案内容多为花草,且多团花,延续了清朝盛世时期的风格,但笔法日渐草率。斗彩荷塘鸳鸯纹盘、碗 (四件) 清光绪 直径11·1厘米估价:RMBl5000-25000 成交价:RMB24200"大清光绪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光绪本朝。盘、碗皆以工彩绘荷塘鸳鸯图案,色彩艳丽,一只盘沿爆釉。斗彩番莲团菊文盖罐 清乾隆 高12厘米估价:RMB300000此罐的形制与纹饰均仿明成化斗彩瓷。白釉底,圈足较大,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官款。此罐所绘花卉与成化朝器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以彩绘出花蕊,并突破成化朝器用五彩色料不多的局限,用色达五六种,色料平涂,纹饰呈图案式,规整对称,是乾隆朝官窑斗彩的上品。此器制作精细,保存完好,殊为难得。斗彩缠枝莲纹瓶 清乾隆 高15厘米估价:RMB60000一80000

无语的白猫
花痴的手套
2025-10-09 11:49:03
清代青花斗彩绿色开片的,理由如下:瓷器年代久远开片是正常现象,开片是瓷器的釉和胎的收缩不一致造成的,一般经过一、二百年以上都会形成细微的开片,如点彩、五彩等都会开片,宋代哥窑就根据开片原理烧制而成,清代至今最少也是一百多年了,青花斗彩绿色开片在所难免,因此清代青花斗彩绿色是开片的。

矮小的火龙果
认真的柜子
2025-10-09 11:49:03
清初,康熙年间在北京皇城设造办处,归内务府所管。清代粉彩、五彩瓷器等,均是由景德镇造模拉胚做成半成品,而后送入宫廷造办处由宫廷画师专填彩描摹再次烧造。由于皇帝的喜爱,很多造办处所产精美瓷器亦有皇帝参与设计。

由于康熙五彩瓷的名贵,从嘉靖朝开始到民国时期以至今日,一直都是被仿制的对象。对于这种状况,Neil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些康熙五彩瓷器特点以便进行对比和识别:

1、胎体。康熙五彩瓷的胎体与康熙其他瓷器品种一样,胎质坚硬细密,瓷化程度较高,且洁白如玉。器物造型端庄稳重,器物无论大小,重量的比例合宜。后仿制的瓷胎无坚硬感,略显疏松,与之相比重量不是过轻就是过重。

2、釉面。康熙五彩瓷的釉面纯净细润,胎与釉结合甚密,光泽自然柔和。后放者釉面浑浊不清,釉面的光泽显得漂浮,胎与釉的结合不够紧密。

3、彩料。清代初期五彩瓷的彩色用料一般使用明代遗留下来的旧颜料,因此有些色彩仍然带有明代材料的特点,有坚硬感,侧视下的釉面与彩有五光十色的光晕,俗语称其为“蛤蜊光”,即便是在白釉地的五彩瓷中,环绕在彩色纹饰的周围,也闪着类似彩虹一样的光晕,这种光晕是因为年代的久远而自然形成的。后仿者釉面的彩色带有新彩的特点,无自然形成的光晕。

4、纹饰。康熙五彩瓷的纹饰画面有浓淡深浅的变化,并有阴阳向背的立体感,笔道自然流畅,刚健有力,绘画工致精丽,生动传神,改变了明代嘉靖、万历时只重色彩而不讲究造型的粗率画风。其施彩较明代均匀,勾勒轮廓所用线条以焦墨为料,笔锋劲挺有力,后用油墨彩料,笔触圆润柔和。后仿者纹饰的层次不清,笔道显得无力、呆板,因为是可以的模仿,往往线条生硬,画面多是有形无神。

5、造型。康熙五彩瓷造型品种很多,大的造型所占比例也多,如尊、觚、鱼缸等都超过前代。康熙时造型新颖,许多器物开陶瓷造型之先河,反映了制坯技术的精熟。如观音尊、棒槌瓶、玉兰花觚、葫芦瓶等,造型饱满、挺拔,有很强的装饰性和艺术性。造型方面康熙五彩选择的瓷料精细,拉坯修坯端正细微,一丝不苟,坯体接口不留痕迹,这一点和明代不同;瓷胎是经过精心修坯的,但造型气势不失,仍留有古拙、凝重、质朴的感觉,这一点与清后期造型过于雕琢、轻薄之风亦不相同。康熙时无论官窑还是民窑,瓷器造型都很规矩严谨、古朴端庄,这和原料制备、制坯成型等工艺技巧的纯熟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