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的发展
在我国古代,制陶业已经有辉煌、独特的成就。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众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陶器碎片。其中有许多已不仅仅是生活日用品,而且具有明显的艺术倾向成为陶制艺术品,如代表制陶业突出成就的彩陶和陶塑。
随着制陶业的发展,自殷商时代早期,即已出现了以瓷土为胎料的白陶器和烧成温度达1200℃的印纹硬陶,开始了由陶向瓷的过渡。至东汉时期,浙江的越窑出产了成熟的青瓷,这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瓷器业的成熟。
魏晋南北朝在中国瓷器史上属于起步发展阶段,青瓷一统天下,烧造的地域进一步扩大,但也有少量的黑釉瓷和白瓷被发现。这个时期,社会动荡,战乱不断,民族的融合及佛教的传入,促使陶瓷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到了北朝晚期,白瓷首先在北方出现,这说明制瓷技术发展到一定高度,胎釉中的含铁量受到控制,克服了铁的呈色干扰,为后来彩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白瓷的成功烧造,是中国瓷器史上新的里程碑。
隋唐时期,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商业贸易空前繁荣,推动了制瓷业的进步和瓷器市场的扩大,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南方以生产青瓷为主,越窑为最典型的代表,瓷胎轻薄致密,釉层晶莹细润,取得了极高的瓷艺成就。唐代邢窑白瓷为所谓“北白”的代表,瓷胎、瓷釉白度都很高,瓷胎坚实、致密,叩之发出金石之声。中晚唐时期,青、白瓷烧造进一步成熟,黑、黄、花瓷及绞胎瓷器成功烧造,以唐长沙窑为代表的彩瓷、唐代青花器的出现,打破了“南青北白”的比较简单的抗衡,从唐末五代开始,中国瓷器史上开始出现了名窑林立的局面。
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继汉唐之后的第三个繁荣时期,科技、文学、艺术和手工业高度发达,陶瓷业蓬勃发展,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地方风格浓郁,可以概括为“六大窑系”和“五大名窑”。
瓷都景德镇在元朝时崛起,并以青花瓷、釉里红瓷和卵白釉枢府瓷驰名天下。
中国陶瓷艺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到明清时期呈现出灿烂辉煌的景象,各类陶瓷艺术品璀璨生辉。以青花瓷为代表的彩瓷兴盛起来:五彩、斗彩、素三彩、釉下三彩、珐琅彩、粉彩等等,明清彩瓷集陶瓷艺术之大成,极富艺术魅力。颜色釉瓷的烧造进入炉火纯青的境界,单色釉品种不断创新:霁蓝釉、祭红釉、郎窑红釉、豇豆红釉、黄釉、孔雀绿釉等等。制瓷技术也有新的突破,陶车旋刀取代了竹刀旋坯,并开始运用吹釉技术,瓷器的质量与数量由此迅猛提高。明清时期的制瓷业,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顶峰,对今天的中国瓷业有着重大影响。
当今时代,中国是全世界的制陶中心,日用陶瓷已出口至世界166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总量与出口金额均居世界首位。2001年我国日用陶瓷产量达120亿件,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0%;近年来全国各地也不断的在涌现出优秀的制陶厂家,陶瓷作为日用品将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沙特石油出口排名世界第一
南非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和出口国
秘鲁的银矿产品的出口突破2005年世界第二的纪录,跃居世界第一
智利在世界铜经济中占有三个第一:储量第一、产量第一、出口第一
铁矿石俄罗斯800多亿吨为探明储量第一
南非的铂族金属、锰、铬、黄金、红柱石、矾资源储量占世界第一位,萤石、钛、蛭石、锆资源储量占世界第二位,金刚石、锑、磷酸盐资源储量居世界第4位,镍、铀资源储量居世界第5位,铅、煤、铁矿资源储量分别居世界第7、8、9位。
南非产量排名世界第一的矿产有黄金、铂族金属、红柱石、铬铁矿、铬铁、钒和蛭石;锰矿和钛矿产量居于世界第二位。
中国的稀土产量约占全球的70%为第一
中国石材生产出口跃居第一
中国水泥出口第一、生铁出口第一、焦炭出口第二
中国钢铁出口第一
中国服装出口量多年来始终保持着世界第一位
泰国水稻出口第一,世界上最大的水稻出口国
巴西水资源居世界第一。农产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
加拿大木浆出口第一
美国去年军火出口世界第一
中国手机出口世界第一
世界家具出口第一位是意大利
巴西牛肉出口世界第一
中国IT产品出口世界第一
巴基斯坦芒果出口世界第一
2006年斯里兰卡茶叶出口世界第一
中国焦炭出口世界第一
中国天然橡胶出口排世界第一
中国葱姜蒜出口量世界第一
中国柠檬酸、木糖醇出口居世界第一
中国电器电子出口居世界第一中国手机出口居世界第一
中国皮革行业出口世界第一
中国蔬菜出口量居世界第一
阿根廷马肉出口居世界第一
德国是世界第一涂料出口国
哈萨克斯坦钾出口量世界第一
中国茧丝绸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
巴西肉鸡出口额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电解锰产量、出口量和国内消费量迅速增长,目前这三项指标均跃居世界第一
中国茶叶总产量稳居世界产量第一的位置
中国艺术陶瓷和日用陶瓷的产量与出口额均居世界第一
中国禽蛋产量世界第一
澳大利亚是世界煤炭第一出口国
摩洛哥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的矿产是磷酸盐.
08年我黄金产量将居世界第一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现在总产量已居世界第一,
南非金刚石的产量都占世界第一
中国钼矿世界第一
这些都可能有一定的年份.如果现在不是也不要奇怪.现在世界变化太大了.
很多都不是一层不变的.
河北唐山
唐山陶瓷行业一直是支柱和特色产业,素有“中国陶瓷看三山,北方陶瓷看唐山”的美誉。唐山陶瓷始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久负盛名,品种众多,主要有日用品、建筑瓷、卫生瓷、工业理化瓷、高新技术瓷、美术陈列瓷等,造型新颖,巧妙别致,题材广泛,品种齐全,刻意求新。唐山北方陶瓷城已成为唐山陶瓷行业重要的产品集散地。
山东淄博
淄博是全国重点陶瓷产区,被誉为“ 中国陶瓷名城”、“北方瓷都”和“淄博陶瓷 当代国窑”。淄博日用陶瓷被党和国家机关国宴场所长期选用,艺术陶瓷常常被作为国礼赠送国际友人,在全国高档宾馆用瓷中,淄博陶瓷独占鳌头。制瓷水平被国内陶瓷权威专家张守智教授誉为“当代国瓷淄博生辉”。
淄博陶瓷生产历史源远流长,传承8000年的淄博陶瓷史是齐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后李文化时期,境内先民们就开始掘地筑窑,焚柴而陶。到南北朝时,聪明智慧的淄博陶瓷工匠已经从技术上,完成了由陶向瓷的历史性飞跃,淄川寨里窑成为中国北方唯一的青瓷产地,成为中国 陶瓷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南长葛
长葛的卫生陶瓷行业起步于1974年,长是我国北方中低档卫生洁具生产基地。这里集聚着70余家本土陶瓷企业,有100多条生产线,几乎都是从事卫浴洁具生产,目前,长葛陶瓷产区比较着名的卫生洁具企业,有金惠达、恒尔、远东、蓝鲸等公司。近年来。长葛生产卫生洁具产品的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到2008年时,长葛的卫生洁具总产量已达2900万件,产值逾2个亿人民币。目前,长葛瓷区生产的卫生洁具产品产量,在全国卫浴洁具产品中已经占第三位,可谓“中国卫浴洁具产品长葛占其三”。
二、主要性能特点:
1、陶质材料:与瓷相比,陶的质地相对松散,颗粒也较粗,烧制温度一般在900℃—1500℃之间,温度较低,烧成后色泽自然成趣,古朴大方,成为许多艺术家所喜爱的造型表现材料之一。陶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黑陶、白陶、红陶、灰陶和黄陶等,红陶、灰陶和黑陶等采用含铁量较高的陶土为原料,铁质陶土在氧化气氛下呈红色,还原气氛下呈灰色或黑色。
2、瓷质材料:与陶相比,瓷的质地坚硬、细密、严禁、耐高温、釉色丰富等特点,烧制温度一般在1300℃左右,常有人形容瓷器“声如磬、明如镜、颜如玉、薄如纸”,瓷多给人感觉是高贵华丽,和陶的那种朴实正好相反。所以在很多艺术家创作陶瓷艺术品时会着重突出陶或瓷的质感所带给欣赏者截然不同的感官享受,因此,创作前对两种不同材料的特征的分析与比较是十分必要的。
艺术陶瓷行业将体现如下发展趋势:
1,市场需求多元化、个性化 由于消费者在生活水平、文化背景、艺术欣赏偏好等方面存在差异,进而对产品的需求也不完全相同,因此,未来艺术陶瓷市场将发生一系列明显变化,其主要特点表现在档次高、功能全、花色多、造型新颖的产品将越来越受市场欢迎,即产品需求朝着多元化趋势发展。另一方面,产品朝着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也正在朝着个性化方向发展,现代人越来越追求家居饰品的个性化,“人无我有”的艺术陶瓷产品越来越受欢迎。
2,艺术陶瓷趋于功能化 随着艺术陶瓷的不断发展,目前艺术陶瓷已从纯粹的时尚装饰行业中不断创新,也开始向功能化方向发展,其实用价值得到提高,应用范围得到拓展。一方面,它作为独立的艺术品形式具有审美的艺术价值;另一方面,它以实用的形式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例如艺术台灯、艺术坐凳等,不仅具有使用价值,同时起到室内装饰和点缀环境的作用。
3,艺术陶瓷趋于高档化、环保化 近年来,由于科技的进步以及消费者需求档次的提升,人们对陶瓷产品提出了更多更高的新要求,艺术陶瓷产品不断往高档化和健康化发展。在高档化方面,陶瓷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随着高新技术、高新材料的应用,陶瓷产品也日渐呈现高档化的趋势。展望未来,质量优异,花色、器型新颖,功能齐全,具有个性和品牌的新型陶瓷制品将受到市场青睐。其次,在健康环保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陶瓷产品的环保要求也逐渐成为人们追求的热点。
4,各种陶瓷文化趋于相互交融
艺术陶瓷是由陶瓷材质、造型和装饰三个基本要素有机组成的整体,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文化的特征。艺术陶瓷产品从造型到外观装饰方面,均逐渐体现出“中西方文化交融”和“传统与现代的跨越”的发展趋势,这也是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的产物,使得艺术陶瓷在传承传统陶瓷文化的基础上,提升陶瓷文化品位和产品的附加值,为产业升级带来新的发展方向。
5,组合应用多种材质,逐步丰富艺术陶瓷的表现载体 艺术陶瓷的造型是其最重要特征之一,有些器型的特点,在陶瓷成型中具有难度,可以采用树脂材料组合成型。另外,将陶瓷与金属组合,能提高产品的耐冲击强度,提高产品档次,有利于发展更多和更新的陶瓷品种,例如英国皇家御用艺术陶瓷。陶瓷与木材的组合,在家装陈设方面能进一步体现艺术特色,该类产品在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因此,多种材质在艺术陶瓷中的组合应用,逐步丰富了艺术陶瓷的表现载体。
6,工艺技术不断创新,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艺术陶瓷产品的高、中、低温烧成,为器型的发展和花色的增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特别是低温烧成产品,节约成本,有利于大批量生产。采用无毒有机涂料装涂,可以节省烤彩工艺的能耗,有些品种可以不施釉(胚体素烧),加工彩绘,缩短生产流程。对于园林艺术陶瓷耗材和耗能较大的特点,趋向低温烧成或免烧方向发展,并注重产品花色的更新,使得产品的生产不断往节能、环保、经济的方向发展。
随着当代名家收藏体系的基本确立,在过去的10年中,当代名瓷的认可度和流通性大大提高,并逐渐融入到“大美术”的范畴。当代陶瓷收藏家饶中亮介绍:“随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评选规范化,以及学院派的迅速崛起和著名美术家的参与,构成了公认的当代名家的收藏体系。” 日前,广州御藏展览有限公司举办的2013年秋季大型艺术拍卖会,你可以去看看。
根据资料,“近现代陶瓷”专场总成交额6194万元,成交比率高达94%,与其2008年首开陶瓷专场拍卖的1000万元总成交额相比,3年时间增长了6倍多。
如果是单纯地欣赏,“有钱难买心头好”,掏钱购买便是。
同时,佛山陶企迫于环保、能源、土地、运输、原材料等压力,陶企向外迁移已成定势,有不少陶企已开始向周边地区迁移,而实力强大的陶企甚至扩张到外省区,比如新中源在四川夹江、湖南衡阳投资。另外,各地陶瓷产区加大了在佛山的招商力度,今年就有来自江西、山西、内蒙古自治区、辽宁、{HotTag}安徽等省、区及周边的清远、肇庆等地的招商团信心十足地来佛山陶业招商,招商团的接踵而至,成了2006年佛山陶业界一幅靓丽的风景画。这样,除了晋江、夹江、淄博、临沂这些中国陶业园地的“大花”之外,包括山西阳泉、辽宁法库在内的各地陶瓷工业园等陶瓷园地的“小花”更是蓬勃盛开。
佛山建陶:消?
佛山地区陶瓷业经过十多年的大力发展,目前已拥有陶瓷新旧生产线近千条,生产涉及建筑陶瓷、卫生陶瓷、美术陶瓷、日用陶瓷等多个品种,是全国甚至世界最大产区。佛山陶瓷目前已拥有鹰牌、东鹏、钻石、欧雅、嘉俊、欧神诺、爱和陶、金舵、冠星王、新中源、圣德堡、宏宇等影响越来越大的品牌。
与往年相比,虽说2006年佛山地区的墙地砖产量没有超过15亿平方米,产能在全国建陶业中的比重下降,但其所占的四成左右的份量仍不可小视。同时,佛山陶瓷自有其品牌力的价值。佛山原产地的抛光砖,产品质量档次高,产品质量标准远严于国家标准,产品烧结度好,致密度高,吸水率低(≤0.1%),质感细腻,花纹图案清晰流畅,给人予艺术品的美感。不过,从今年的情况看,佛山陶瓷遇到了来自其他产区,尤其是山东陶瓷的强有力挑战。
山东陶瓷产区根据佛山陶瓷近年来的发展状况,认为抛光砖生产属暴利行业,近年来猛增抛光砖生产线60多条,且今明两年,预计山东、河北、山西、陕西、吉林、辽宁等省新上抛光砖生产线近40余条。由于佛山陶瓷在全国陶瓷行业内成为响当当的名牌产品,故80%的北方陶瓷企业均注册佛山商标,以此与佛山陶瓷分庭抗礼,争夺北方陶瓷市场的半壁江山。今年初,行业中流行着这么一句戏言:“北方投产一条线,佛山关闭四条窑”。
晋江建陶:长!
建陶业是晋江历史最悠久的产业之一。全市现有陶瓷生产企业350多家,从业人员4.3万人,陶瓷年产值70亿元,外墙砖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5%,琉璃瓦产品则几乎垄断全国市场。以陶瓷业著称的磁灶镇被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授予“中国陶瓷重镇”的荣誉称号。目前,晋江的陶瓷建材业已被列为国家星火区域性支柱产业,与广东佛山、山东淄博、四川夹江并列为全国四大建筑陶瓷生产基地。
晋江是中国品牌之都,晋江陶瓷企业家的品牌意识亦越来越强,2006年以晋江为主的福建建陶界就有9家陶企审报了中国名牌。
名牌产品必须以质量为基础,晋江陶企在产品质量方面严格要求。在国家质检总局网站公布的2006年荣获国家免检产品及生产企业的名单中,福建20家建陶企业榜上有名,其中泉州19家,闽清县1家。分别是:福建华泰集团有限公司“华鸿”、福建晋江豪源陶瓷有限公司“集源”、晋江晋成陶瓷有限公司“晋成”、福建晋江市豪山建材公司“豪山”、晋江市矿建釉面砖厂“美胜”、晋江市内坑社仔顺兴陶瓷建材“彩菱”、晋江市远方陶瓷有限公司“远方”、晋江市永源建材有限公司“联兴”、福建省晋江万利瓷业有限公司“万利”、福建省茂兴建材发展有限公司“玛拉兹”、福建省闽清豪业陶瓷有限公司“图案”、福建南安市华盛陶瓷建材厂“华盛”、晋江恒达陶瓷有限公司“恒达”、晋江南盛陶瓷有限公司“国邦”、晋江前兴陶瓷有限公司“阔兴”、晋江市品质陶瓷建材有限公司“国星”、晋江腾达有限公司“腾达”、晋江远东陶瓷有限公司“信源”、南安协进建材有限公司“协进、三辉”、泉州荣达陶瓷有限公司“荣达”。而远方是唯一一家荣获此项殊荣的专业生产内墙砖企业。
据悉,从去年以来,晋江建陶业就形势一片大好,不断增加新的生产线。2006年,晋江陶业产销两旺,陶瓷总产量达到3亿平方米。
山东建陶:稳!
山东建陶主要集中在淄博和临沂。其中淄博又是全国陶瓷行业门类最齐全的产区,集中了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工艺美术陶瓷和高技术陶瓷,更有着陶瓷机械设备、陶瓷新材料、陶瓷原辅料和陶瓷装饰材料等门类齐全的陶瓷产业体系。淄博市的建筑陶瓷发展迅速, 已成为全国四大建材基地之一,共有建陶企业近300家,生产线近500条,其中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有百余条,占总生产线的20%。涌现出以皇冠集团、常鑫集团、东岳集团、城东集团、耿瓷集团、狮王陶瓷、强冠陶瓷、齐鹏陶瓷为主的一批大型本土企业,这些企业的生产装备先进、技术水平高、规模优势明显,已构成淄博建陶的中坚力量。以山东东鹏、山东亚细亚、博艺陶瓷、山东百度为首的投资生产企业,构成了佛山、上海等地企业北方的生产基地,为进一步开拓北方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山东省作为国内第二大陶瓷产区,不仅有着覆盖东北、华北、华东及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更因为山东陶企的生产装备情况还要稍稍好于佛山企业,山东陶企的生产线从压砖机、窑炉、抛光砖全部采用国际国内名牌陶机生产厂商。优良的设备性能为山东陶企的产品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抓生产,山东陶企是有办法的,山东陶企欠缺的是产品市场的营销建设。
据悉,2006年山东陶业界形势一片大好,陶企亦呈现出产销两旺之势。今年山东墙地砖生产量达到7亿平方米,占全国总产量的20%。
夹江建陶:!
陶瓷业是夹江经济的支柱产业。到目前为止,拥有“西部瓷都”之誉的四川省夹江县已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建陶产业集群,共拥有建陶企业110多家,生产线380多条,90余家配套企业及160余家外来相关企业的经营、服务、办事机构。夹江已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建陶生产基地和销售中心,是中国的四大墙地砖生产基地之一。
夹江陶瓷产品质量在稳步提高,夹江人的品牌意识也在日益增强。2006年11月28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了2006年度国家免检产品及生产企业名单,四川共有6家陶企的13个品牌榜上有名,它们分别是四川新中源陶瓷有限公司拥有的巴丹、天伟、圣卡、珠江四大品牌全系列;四川建辉陶瓷有限公司拥有的建辉、欧罗兰、宇嘉、皇家马四品牌全系列;四川米兰诺陶瓷有限公司生产的米兰诺墙地砖系列; 四川新万兴瓷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万茂墙地砖系列; 四川威远白塔新联兴陶瓷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白塔牌45×45至800×800的干压陶瓷砖系列;四川南充市维康陶瓷有限公司生产的维康荣欣高档釉面装饰砖系列。12月22日,夹江县人民政府在成都为六家陶企的13个免检品牌召开新闻发布会,大大提升了夹江建陶的知名度。
据悉,夹江陶瓷和山东陶瓷一样,2006年也是产销两旺,有的产品还供不应求,墙地砖年总产量达到2亿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