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釉面厚度越后越好吗?
不是,通过釉面厚度来判断瓷砖质量,是非常不靠谱的做法。
因为像一些一线品牌的瓷砖,他们的瓷砖釉面不仅不厚,反而只有薄薄的一层,并且质量也非常好,所以说釉面的厚度并不代表瓷砖质量。再者,不是所有的瓷砖都是有釉面的,比如像抛光砖就没有釉面,表面仅仅是抛光后的效果,再比如通体砖,表面也是没有上釉的。只有釉面砖表面才会烧有釉层。因此,在判断瓷砖质量时,最好还是从多方面来看。
比如从它的吸水率上来看,测试方法也比较简单,就是在瓷砖背面滴上一些水,如果是全瓷砖或全抛釉砖的话,应该是不吸水的。而若是常规的抛光砖或者是釉面砖,那么都会吸水的,并且釉面砖的吸水率比抛光砖还要高。所以要判断吸水率的话,得先确定自己买的瓷砖是什么材质的,然后再来对比。
如果确定家里购买的是釉面砖的话,那么在测试釉面时,首先可以从耐磨度上来检验。如果釉面没有问题的话,即便釉面非常的薄,用钢针来回刮擦都不会出现划痕的。反之,则就要注意瓷砖的质量了。其次再来检验下釉面的防滑度,检验方法就是把瓷砖斜放在台阶上,然后撒上一些水,最后踩上去感受一下知道了。
而最后一步,就是检验釉面的抗污力,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可以用记号笔在上面随意写上几个字,然后擦一下,看看能不能快速擦拭掉,如果可以的话,那么这釉面就是没有问题的。否则在后期生活清理卫生时,会相当的痛苦。
瓷砖分为抛光砖、仿古砖、瓷片三大类。每个种类根据外形、尺寸、厚度的不一样,一般800*800的抛光砖在9mm--12mm左右、精工玉石在15--18mm左右瓷片300*450和300*600的在7-10mm左右仿古砖和抛光砖的厚度差不多。
扩展资料:
陶瓷砖是由粘土和其他无机非金属原料,经成型、烧结等工艺生产的板状或块状陶瓷制品,用于装饰与保护建筑物、构筑物的墙面和地面。通常在室温下通过干压、挤压或其他成型方法成型,然后干燥,在一定温度下烧成。
在铺贴陶瓷砖之前,必须要对建筑物表面进行预处理,去除建筑物表面粘污物。同时墙面还必须浇水润湿,如表面润湿不足,砂浆中的水分会被基层吸走,而导致空鼓、粘结不牢。
铺贴前需进行试排,以便使接缝均匀。铺贴时陶瓷砖应预先经过挑选,砖面应没有缺陷、色泽一致、花型匹配。使用前陶瓷砖还必须充分浸水,让其吸饱水分,否则陶瓷砖浸水时间过短,则砂浆中水分会被砖吸走,也会引起空鼓。
参考来源:陶瓷砖-百度百科
瓷砖的尺寸并不是固定的,而它的厚度有的比较大,有的比较小,正常范围在9~12毫米之间。结合不同的瓷砖类型,如果选择的是仿古砖,厚度稍微大一些,能够达到12毫米。而如果选择的是普通瓷砖类型,厚度一般来说是在10毫米左右。
如果选择的是抛光砖,它的厚度和仿古砖就相差不大。而铺设的时候,不仅要选对它的规格尺寸,还要考虑到厚度在什么范围之内,结合铺设的水泥砂浆的厚度。比如水泥、沙子厚度在做找平的时候,一般来说达到了3厘米,后期还要铺设瓷砖,瓷砖地面不能过高,要不然会影响到整个层高。
瓷砖注意事项
1、弄清楚瓷砖所使用的具体区域:厨房需要干净,整齐的感觉,一般建议购买浅颜色的瓷砖,因为太深的颜色会让空间显得压抑。卫生间是比较私密的空间,用来轻快我们的身心,不建议使用反光性很强的瓷砖,浅色舒渐的颜色即可,因其较为湿润的环境,所以要选择不易吸水的瓷砖。
2、查验瓷砖的外观:看包装上是否印有产品的名称、商标、规格、级别、色号及易碎、防水等方面的标志。看“面子”:越是好的瓷砖表面越光滑。釉面均匀、平整、光洁、亮丽、色泽一致者为上品表面有颗粒、不光洁,颜色深浅不一、厚薄不均甚至凹凸不平、呈云絮状者则为次品。
说釉面厚度越厚越好,得看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如果你是普通消费者的话,建议不要轻信。它是影响瓷砖表面质量的原因之一,但不是质量表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