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如何在陶瓷杯上作画保证不掉色无毒可以用来喝水??
你不是在纸上绘画,定画液没什么作用。一般的颜料都对人体有害,杯子是用来喝水的,最好不要在杯子上绘画。如果lz在杯子上绘画只是观赏的话建议用:丙烯颜料(亚克力颜料)或陶瓷颜料(一般呈粉状)。望采纳!
1、揉泥
这一工序可以使泥土更加紧致,里面含的气泡较少,多余塑型有很大帮助。如果不这么做,在烧制时容易裂开
2、做坯
景德镇传统圆器做坯,即是依据最终的器型作出大致相应的坯体,以供后期印坯时使用。
3、印坯
做好的粗坯,在经过一定时间的自然阴干,就可以进入印坯工序。
印坯,是为了使手工成型的圆器在烧制后达到整齐划一。待手工拉坯的坯体自然阴干后,将半干的坯体置于土制磨具上以手按拍,使得坯体周正匀结。
4、利坯
利坯,是将印好的坯精加工,使其进一步光整圆润。
5、荡里釉
圆器制作,若是器内没有装饰的,则需要先上里釉。器物外面的釉则是后期第二次的浸釉。釉,是附着在陶瓷坯体表面的玻璃质薄层,与玻璃有着类似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釉一般以石英、长石、黏土等为原料。陶瓷施釉的方法有:喷、吹、浸、浇、荡等方法。
里釉(器物内部的釉面)和底釉(器物底足的釉面)我们采用的是传统的荡釉法,外釉我们采用浸釉法。
6、画坯
荡好内釉的坯,则可以进入画坯工序。
画坯用的青花料事先需要长时间的研磨,配方,则是每个工作室密不可宣的了。
混水:
青花瓷的魅力,就好比写意水墨山水在中国国画中的地位,而青花之美,不仅仅在精细的画工,青花的山水具有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的皴法和染法所具有的优美细腻的层次,而这一切都来自于混水这一道工艺。
7、施外釉
绘制完成的瓷坯,需要进行第二次的施釉工序。此时,杯子的底足还未形成。浸釉法需要师傅对坯体、釉料以及瓷器的预期有全面的了解和把握。瓷坯浸在釉水里的时间长短,直接影响到瓷器烧成后的品相。
8、挖底足
瓷坯外部施釉后,在釉面自然干燥后,就可以进入挖底足的工序了。由于我们制作的是釉足的器物,在挖底足时需要留出底足最外圈的坯,且必须保持外圈的基本一致,这需要很强的控制能力和功底
9、写底款、施底釉
10、装釉足
釉足,初始状态是在陶轮上手工制出的小圆泥饼。干燥后再次在陶轮上旋削出相应的造型,与每一个杯子一一对应。
11、满窑、烧窑
将制好的瓷胚均匀摆放在窖里,需要合理摆放,方便烟道流走,否则会影响烧制
12、开窑
经过12-18小时的自然冷却,在窑体内温度降至常温时,就可以开窑了。这是整个制作过程中最激动人心的一刻。
最后,还需要对烧制出窑的瓷器进行检验和底足的打磨。
将指甲油倒入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用杯子轻轻在水面一滚,指甲油会很轻松的沾到杯体上,然后放到通风的地方晾干即可。
下面略谈新彩颜色性质和用途:
1. 西洋红:为桃红色,是以金为着色剂,配以熔剂制成,质较硬,火度烧得恰到好处,呈色非常娇嫩,用于拓粉红花朵。西洋红很难使用,往往油调成渣,水调沉淀。我们在创作中可以根据它的不同性质,不断创造出更好的使用方法,如目前所用的水点洋红,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好方法,效果好,速度快。它可与黄色成赭色,可与大青合成青紫,与代赭色成红赭。
2.玛瑙红:呈色比洋红更紫一些,主要以铬的氧化物为着色剂,配以熔剂制成,性质柔和,呈色稳定,便于掌握,是新彩中红色花朵主色,它可与青色合成赤紫可与海碧合成兰紫,可与艳黑合成胭黑,可与熔剂合成水红。
3.西赤:为朱红色,以铁的氧化物为着色剂,配以熔剂制成,此色比较好用,彩、拓容易均匀,它只能与艳黑调成麻色,代赭,小豆茶可接触,其它颜色就不能调用了,假如调人其它颜色中使用,烧成后,朱红色会被其它颜色侵蚀掉。
4.红黄:为鲜明的桔黄色,以铬的氧化物为着色剂,配以熔剂制成,性质较软,呈色稳定性较差,烧后火度不到不亮,火度过头无色,这种颜色一般很少使用它。
5.草青:为深绿色,以铬,钴、锑和铜的氧化物为着色剂,配以熔剂制成,多用于画花草中深绿叶子,或配其它绿色,可与金红和冷色颜料调用。
6.川色:为草绿色,性质和草青相同,用于画嫩叶和山川,可与金红和冷色颜料调用。
7.青色:为墨绿色,以铬和钴的氧化物为着色剂,配以熔剂制成。呈色稳定,着色强,在新彩中用处很大,可与金红和其它冷颜色调用。
8.海碧:为深蓝色,是以钴的氧化物为着色剂配以熔剂制成,呈色稳定,性质柔和,可与金红和其它冷颜色调用。
9.甘青:为鲜蓝色,是以铬的氧化物为着色剂,配以熔剂制成。呈色比海碧浅,可与金红和其它冷颜色调用。
10.代赭:为黄赭色,以铁和锑氧化物为着色剂,配以熔剂制成,呈色稳定,在新彩中用处很大。
11.小豆茶:为紫赭色,以铁的氧化物为着色剂,配以熔剂制成,用于点花托。
12.薄黄:为淡黄色,以锑、锡氧化物为着色剂,配以熔剂制成,着色力强,可与其它颜色调用。此外还有浓黄,亦为黄色。呈色柔和,可与其它颜色调用。
13.白熔剂:为无色透明料,是以铅、钾、锌、钙等化合物与石英配合制成的硅酸盐熔剂,性质较软,主要用来配色,颜色中加以白熔剂,能使色彩减淡,降低颜色烧成温度,增加颜色的光亮度。
14.艳黑:为深黑颜色,是以铁、钴、铬,锰等元素氧化物为混合着色剂,配以熔剂
制成。
15.金水:为金色,是用少量黄金经王水溶解后制成液体再加入铋、铬和其它金属物制成,金水在彩剂中用处很大,不能和其它新彩颜色调用,否则会造成渗化失色,如果大浓了,可略加樟脑油。在色彩描金时,必须把其它颜色都画好,经过烤烧后,才能在色彩上描金,再经第二次烧成,呈色非常好看,金水用于画金边以及用于各种图案上描金。
16.电光水:有粉红、绿、黄、蓝、茶等色,是液体颜色。
要完成一个杯子的烤花需要有几个步骤,第一步,印花纸。通俗点讲花纸就是一层很薄的膜,专业点讲叫聚乙烯醇缩丁醛膜,在膜上面印刷要往杯子上做的图案,这是印花纸工序,也是杯子烤花的前提。
花纸印刷好了,接着就是第二步,贴花纸。这一步很简单了,就是将做好的花纸贴到杯子上面去。但是在贴花纸的时候有讲究了,花纸要很平整的、完全的贴到杯子上面去,中间不能有气泡,印有图案的部分不能有褶皱,否则杯子在高温烤花的时候容易出现爆花(也就是印刷的部分花掉了)的情况。但因为陶瓷杯不是标准件,所以所有的贴花都要由贴花工人手工来贴,这也就是我们可能见到的十个相同图案的杯子放成一排来看,印刷的图案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原因了。
杯子完成贴花后,下一步就是烤花了。这一步更简单,将贴好花纸的杯子放入窑炉里面用高温烤制。烤花的关键在于温度,温度是受花纸的颜色、陶瓷杯的材质制约的。也就是说不同的颜色需要有不同的温度来烤制,这样才能做出更好的产品来。若温度低于了颜色需要的温度,那么印刷的图案没有光泽,颜色不鲜艳,若温度高于了颜色需要的温度,那么印刷的图案颜色会变淡变白,甚至跟没有印刷一样。但是陶瓷杯的材质也会影响着烤花的温度的,因为烤花的温度要刚好使陶瓷杯上的釉开始溶化,这时候花纸上的陶瓷色剂才会渗入到釉的里面去,等到产品降温下来后,颜色和陶瓷杯成为一体,这样就达到了陶瓷杯不会掉色的目的。若烤花的温度太低,陶瓷杯的釉还没开始变化就已经完成了烤花,那么印刷的颜色只是附在陶瓷杯的表面上,若用湿毛巾用力擦拭图案便会掉的。
陶瓷杯完成了烤花,也就完成了印刷图案的全部工序。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不管是花纸的那层膜还是印在膜上的各种颜料,都是无毒无害的。花纸的那层膜叫聚乙烯醇缩丁醛膜,是由缩丁醛和酒精为原料制成的,印在膜上的各种颜色都是陶瓷专用颜料,也就是各种土、石头之类的东西。
所以说,凡是严格按照陶瓷杯烤花工艺制作的产品,肯定是不会掉色,更不会有毒害的。
中国字画可写在纸、绢、帛、扇、陶瓷、碗碟,镜屏等物之上,常见的有下列几种,壁画不入其列:
【绢本】
将字画绘制在绢、绫或者丝织物上,称为绢本。古画卷本虽多,但易被虫蛀,亦被折损,反而纸本更易保存。绢本看起来较名贵,但底色不及纸本洁白。由于绢本绘画前准备功夫较多,故不及纸通行。
【 纸本 】
中国字画用纸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容易受水的是生宣,生宣加了矾水就不易受水,是熟宣。
【壁画】
古人在墓穴、洞穴、寺壁、宫廷等绘制大幅壁画,不少的'壁画遗留至今,成为国宝。
【折扇】
古人扇画多较细小,以便携带。但现代人多用巨型扇画做室内装饰物,所以较古人更为实用。
【圆扇】
圆扇多呈圆形或椭圆形,面积不大。但也有绢本、纸本之分。古代宫廷用的大扇或者掌扇,大至高于人齐,现在很少见。
【陶瓷】
花瓶、杯、碟、镜屏等器皿,亦有字画制作,所用颜料及制法不同,但字画原理及欣赏不变。
【器皿】
除瓷器外,如日历、灯罩、鼻烟壶甚至现代领带及衣物等,亦有以字画作装饰,而且十分流行,别具一格。西方盛行的圣诞卡等,用中国字画作图案者甚为普遍。
[摘要]中国瓷器是一项精美的陶瓷艺术,瓷器上的装饰和绘画也是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一项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体。瓷器向来有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之称,在中国艺术史上有众多的艺术形式,陶瓷装饰艺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现代瓷器绘画艺术中的水墨画以其画面精美、色彩丰富、工艺独特、创意奇特以及观念的创新,为传统的瓷器绘画增添了新的内涵,以独特的工艺和出色的绘画使陶瓷文化更加具有独特的魅力。本文从瓷器水墨画设计的特点着手,深入探讨了水墨设计风格在现代瓷器绘画中的应用价值及范围,并遥望了一下现代瓷器绘画中的水墨设计未来之发展。
[关键词]现代瓷器 水墨设计 绘画
一、现代瓷器绘画中水墨画的应用特点
陶瓷绘画水墨画装饰就其内容和技巧来看,归根结底还是中国画中水墨画的画法。两者之间有很强的联系,水墨画为陶瓷绘画提供技法和内容相反,陶瓷绘画又给水墨画提供了新的载体。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和发展。风格上,水墨画的点线面的特征和画法技巧都在陶瓷绘画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不论是气韵还是笔法,都一一借鉴了过来,流畅的线条、飞动的笔势还有水分莹澈和淋漓酣畅的艺术效果都在瓷器绘画中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应。形式和风格上,瓷器绘画以瓷器为载体、瓷釉为颜料,技法和风格完全运用水墨画的表现形式。
水墨画因为笔墨的动态,形成了洒脱豪放的风格,这也正是水墨画与工笔画的不同之处,以水墨的写意代替工笔的写形。由于水墨画的写意特点,所以画家们更喜欢这种绘画方式,用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所想。而也正是由于画家的这种写意画法,更能体现绘画所表达的思想,更能体现出一种飘然的意境,所以水墨画也成为大家争相欣赏收藏的对象。
现代瓷绘即以瓷器本身作为画纸,以釉为水墨,并加入传统的青花等国画颜料作为点缀。瓷器釉彩和宣纸水墨的相似,所以造就了瓷器绘画这种艺术形式。由于瓷器上色可以烧制之前也可以烧制之后制作,所以为瓷器绘画增添了可塑性。既可以使用水墨的技法,也可以试用泼墨和泼彩的技法,除了瓷器本身的白色和水墨的黑色,还可以使用传统国画的五种色彩。其中有一种技法称为“意笔”,俗称为“粗笔”。即以极简练的笔调简单勾勒出事物的形态,而着重刻画所描绘事物的神态和韵味。水墨画中用笔有简有繁,有写形有写意,形简而意聚是水墨画所追求的境界,也是瓷器水墨绘画所追求的。釉彩的动势自由自在,刻画形象简练而不失神态,形乱而意境俱在,更能体现水墨画无拘无束的技法。
二、现代瓷器绘画中水墨的应用
水墨画属于传统中国画的一种表现形式,顾名思义就是以水和墨为绘画材料的一种画法。由于所用的水和墨比例不同,从而达到一种深浅层次各不相同的色调,进而表现出浓淡、焦清等各种不同的变化,以笔触表达作者的情感,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瓷器绘画的本质特征是在瓷器烧制前后以釉彩为颜料进行绘画创作,其载体本身就是一种立体的有厚度的肌理。传统水墨画基本就是平面作品,所以在瓷器绘画中的水墨画是一种立体的,先有技术后有绘画的艺术。画家以自己独到的笔法和技巧表现自己的思想、人格和社会形态,笔触的轻重虚缓成为绘画的关键,而最为本质的特点就是以笔触和水墨传达精神。传统的哲学观念,如“实源于虚、有源于无”的思想,更是造就了水墨画写意而不写形的特征。瓷器绘画中的.水墨画技法借鉴了这种思想,对釉彩的虚实运用从而表现所要表达的作者情感。
瓷器绘画以瓷泥为载体,以釉彩为颜料,虽然在笔法和颜料运用上与传统的水墨画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讲还是遵循了水墨画的绘画技巧和形态神韵。可以说瓷器绘画是水墨绘画的一个重要变化形式,也可以说两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承的技艺。两者都为彼此创造了更为丰富的绘画载体和多维化的表现形式。
水墨画的笔法和技巧与瓷器绘画的笔法和技巧,就像一种交响乐一样,“纵横变用,在乎笔也”。传统的国画理念和瓷器的制作技巧的结合、社会大众的审美观念,也推动了两者之间的融合与发展。瓷器绘画为水墨画提供的优良载体,水墨画为瓷器绘画提供的高超技法都对瓷器绘画创造了丰富的应用,相似的意趣为艺术的天地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三、水墨画设计在瓷器上的运用和发展
瓷器上的水墨画风格和传统作用上的水墨画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一是材质上的不同,相同点在于表现方式。瓷器作为一种工艺品,水墨画技法是其主要的绘画表现形式,由于瓷器烧制工艺的特殊性,使瓷器上的水墨画形式和国画中的宣纸水墨形式又有了很大的区别。宣纸水墨形式在表现时材质比较单调,所以要从宣纸的挑选和笔墨的使用上多用心。水墨的颜色一是表现在施工材料的厚度上,另一方面表现在窑的变化上,水墨技术比国画的宣纸水墨表现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是瓷器的艺术魅力的表现点。
综合瓷器水墨风格绘画的未来前景,它可以集国画宣纸的一些成功之处,又能运用自身的优势来发展新的空间形式。在水墨画上有研究的人士颇多,因为瓷器水墨形式和中国画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瓷器水墨画形式主要是以中国画的水墨形式为模板,用水墨的效果来表达瓷器绘画艺术的效果。所以,瓷器水墨画一要努力地吸收和模仿中国画水墨的笔法表现形式,还要注重本身材质的优缺点。融合东西方多种多样的水墨艺术技法和风格,尽力地去体现当代水墨画的文化风貌,给忙碌的人们带去一种轻松惬意的艺术享受。
瓷器艺术和中国水墨画艺术继承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象征,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相互交融和渗透,成为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世界性的语言行业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