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北流的文化

拉长的大米
酷炫的芹菜
2023-03-22 11:43:57

北流的文化

最佳答案
大气的羊
含蓄的可乐
2025-10-10 12:28:56

北流地处祖国南疆,两千多年来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

北流铜鼓文化、“贬官文化”

北流铜鼓文化源远流长,如今世界铜鼓王就是在北流出土的。

北流铜鼓出名,与之相应的铜鼓文化更是意义深远。

据专家考证,铜鼓的铸造,曾吸收了中原铸铜文化的成果。

至汉代,北流型铜鼓“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世界最大的铜鼓在北流出现,标志着北流文化的第一个高峰,也是难以逾越的高峰。

至晋代,葛洪为勾漏令,葛洪是道家的代表性人物,又是青史留名的医学家、化学家,著有《抱朴子》内外篇及《肘后救急方》等多种典籍。

唐宋以后,中原文化对北流大地的浸润影响加大,其中尤以“贬官文化”为甚。

唐宋间,贬官南来,路经北流者不乏其人,如唐代沈佺期、李德裕;宋代苏轼、李纲;明代的解缙等贬官,皆饱学之士,虽鸿迹之偶经,但对北流文化的影响却极其深远,其直接结果,便是北流文气初开,“敦品力学,代不乏人”。

中进士者,宋有冼积中、坦中庸,明有陈文昌、李文凤、李宏,这些人物的出现,不仅标志着北流文化已渐与中原文化融为一体,更重要的是为清朝乾隆、嘉庆北流文化黄金时代的到来造成了一种蓄势。

北流陶瓷文化

北流被誉为“中国日用陶瓷之都”制造陶瓷已有两千年之久。

2011年8月31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专家组同意授予北流市“中国陶瓷名城”称号。

北流陶瓷,最早起源于夏商,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断定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岭南一带便出现原始陶器是不成问题。

北流最早的古人类遗址——新圩“六马村石器文化”,除石铲、石斧等器物,却没有陶制品。

夏朝至商代,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不断进步,私有制出现萌芽,地处南方僻壤的北流河流域,出现了私有制陶作坊,但北流境内没有当时器物出土。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测试这类陶器,发现氧化铝的含量较高,在较高的温度中烧成,具备了某些原始瓷的性能。

在北流境内,已有这类陶器出土,现藏市博物馆的一件“米字纹陶罐”,口径22.8厘米,高28.3厘米,足径16.3厘米,惜口沿边缺一小口,有裂痕。

便是当时的器物,也是日前为止北流发现最早的陶器制品。

由此可断定出,印纹陶在当时的北流是普遍存在的。

北宋中期,制瓷窑炉已遍布广西各地,北流河流域的影青窑炉更是星罗其布,沿河顺流而下,较大规模的有:北流的岭垌村、仓田村、碗窑村,容县的城关、大化,岑溪的南渡,藤县的中和,瓷窑两百座之多。

古陶瓷专家韦仁义考证,地处北流河源头的岭垌窑,为北流河流域制瓷业之最。

丰富的陶瓷土资源,林产资源和水动力资源造就了其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如今岭垌依旧有“九十九条窑”的传说。

可以想象,那时岭垌,大小涧溪之中,至少有以粉碎瓷石、制作瓷土、釉果的水轮车1000余部、水碾800余支。

此外,与江西景德镇等瓷业的交流日益频繁,李鸿庆在《广西出土的陶瓷器》中介绍:“北流河流域宋代生产的影青瓷器可以景德镇的影青瓷媲美,有青出于蓝之誉,可以说北流河流域的瓷窑群是中国号称瓷都的景德镇的陪都。”因而达到其鼎盛期也不足为怪了。

北流制瓷业在宋末仍呈现出繁荣的局面。

加之元兵南下,大量北方制瓷艺人涌入两广,北流岭垌、仓田,碗窑村等瓷窑博取众家之长,虽然产量未递增,但产品质量更精,燃造出大批温润如玉,品种繁多的影青瓷器,且造型各异、风格独特。

北流的影青瓷,在风格上更接近景德镇的瓷器,据《中国历代名窑陶瓷工艺的初步科学总结》说“影青瓷是在江西景德镇宋代烧造的,也在安徽、福建以及潮州等地宋代瓷窑烧造,但都比不广西北流河流域中和窑和岭垌窑的品种美好”。

北流出土的“南宋嘉定元年李五都制造”、“绍兴二年壬戍岁梁二郎号记”的瓷器印花模,相当精美。

中科院文物院的李德金也认为,岭垌古窑挖掘的大量青白瓷器,为广西之最,全国罕见。

无论从质量、品种、规模来说,均处于当时世界前列。

北流曾经因陶瓷兴旺而富甲一方

古时的北流河流域,是中原通往交趾(今越南)的必经之地,秦汉起便接纳了来自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先进文化,并因陶瓷业的崛起,成为富庶之区。

陶瓷业的繁荣,带动了航运和贸易业的鼎盛,北流河沿岸便成为桂东南陶瓷的生命线。

沿岸的冲积平原,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河水丰盈。

沿岸的州县,靠它打破偏处一隅的局面;靠它上溯粤西高州、化州等名邑之境,源源不断运来制瓷原料、燃料。

盛产的陶瓷,又源源不断运抵梧州、广州,并“施及外洋”。

北流河两岸五百里,呈现一派“陶舍重重倚岸开,舟帆时时遮江来”的繁盛景象,舟楫穿梭,千帆竞放,陶瓷业自南宋兴盛一直延伸至清代乃至民国初年, 北流因此而富甲一方。

北流的陶瓷业经历代兴衰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矗于中国陶瓷发展史之林,她虽然制瓷史和兴盛晚于耀州、景德镇等先进地区的一些窑址,但她却创造了岭南甚至中国南方陶瓷发展史最瑰丽壮丽的一页;对南方历史文明产生深远的影响。

勾漏文化:勾漏洞位于北流市内,北流形成了鲜明的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相结合的勾漏文化,其中以勾漏粤语为代表。

地方粤剧:因为北流与粤西毗邻,故广东粤剧在北流较流行,长期以来就形成了如今的地方粤剧,以本地粤语为唱。

北流年例:年例,也可以叫年宵,但是和年宵又不同。

茂名、化州、高州、电白县、信宜及邻近的湛江、吴川一带,而和粤西人文相通、语言相同的广西北流南部六靖、清湾、石窝、白马、大伦、扶新、平政等乡镇每年亦都会举办年例,各地举办地年例的时间各不相同,集中在过完春节的农历正月、二月份,其余一些“翻秋”年例(在秋收后的一个月举行,大都是在农历三月至十一月)则每个月都有,年例节一般一个村庄一天,少数两三天。

也有附近数条村庄的年例节都是在同一日的。

农村年例大多以土地庙为中心,周围几个村子一起举行。

少数地方一年中还会举办两次年例。

最新回答
健康的小虾米
雪白的长颈鹿
2025-10-10 12:28:56

1、广西肉桂

又名玉桂、牡桂、亚热带常绿乔木樟科植物,是广西亚热带芳香药料植物中的“三宝”之一。肉桂树的皮、枝、叶用途很广。可作药用,可制香料和提炼桂油。成品有:桂皮、桂子、桂蛊、桂丁、桂辛和桂油等。防城区、上思县等地一般年产桂皮200万公斤以上,最高年产达350万公斤。

桂皮是传统的出口商品,多年前就已远销欧洲,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誉。“广西肉桂”系中国广西省南部亚热带地区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北流陶瓷

北流陶瓷是北流五宝之一,始于夏商,发展于上世纪80年代,壮大于近几年。尤其是建设广西北流日用陶瓷工业园区后,发展迅猛,已成为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北流市大力实施内强外引发展策略,对内扶强扶优,做强做大日用陶瓷产业;对外大力引进工业陶瓷、建筑陶瓷、卫生洁具和美术陶瓷产业,实现陶瓷产业多元化发展。

3、北流荔枝

北流荔枝以果大、色鲜、肉厚、味香甜爽口、耐贮运、不易变色变味、深受顾客欢迎。1994年获国家中联部采购北流桂味作为国礼送朝鲜国家政务院,1995年获“中国荔枝之乡”称号,2004年获广西首个无公害荔枝生产基地认证书,2006年北流“荔宝”牌鸡嘴荔,“顺丰”牌桂味、“荔宝”牌禾荔荔枝分别获广西名牌产品、优质产品称号。

4、凉亭鸡

北流凉亭鸡原产于广西北流市塘岸镇凉亭村,俗称“凉亭香鸡”,不仅是广西特色地理农产品,同时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北流凉亭土鸡,由于口感佳,品质好,深受广州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北流凉亭鸡等珠江三角洲地区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由北流凉亭美食城独创的“广西十大名菜”之一的凉亭水蒸鸡,以其独特风味及数十家连锁餐饮规模,成为首届广西十大餐饮品牌评选推荐活动的耀眼品牌。凉亭水蒸鸡用的主料是广西北流市的凉亭鸡。凉亭土鸡以它的蛋白质高,蛋固醇底,不含抗生素,激素等特点迎合了食客的宠爱,而土鸡本身具有的滋补,美容,养颜的功效,又为道菜锦上添花。

5、六地坡梅菜

六地坡梅菜是北流有名的农业特产,在两广、海南、港澳地区甚至东南亚等地享有盛誉。六地坡梅菜是选用上好的大肉包心芥菜(潮菜)、火筒菜,采用传统方法腌制加工而成,色泽棕黄,芳香浓郁,味道鲜美,口感脆嫩,含丰富的膳食纤维、蛋白质及镁、锌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具有降脂、消滞健胃等保健功效。老少咸宜,是家常便宴及馈赠亲朋的佳品。

笑点低的雨
务实的宝贝
2025-10-10 12:28:56
【钧瓷】北宋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城内的八卦洞。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盛誉。

【汝瓷】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为冠绝古今之中国磁器名窑。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宋时属汝州,故名。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蓝、淡粉、粉青、月白等,釉层薄而莹润,釉泡大而稀疏,有“寥若晨星”之称。釉面有细小的纹片,称为“蟹爪纹”。

【官瓷】官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有南北之分。官窑釉厚者开大块冰裂纹,釉较薄者开小片,哥窑则以细碎的鱼子纹最为见

【定瓷】宋代北方著名瓷窑。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始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金、元时期逐渐衰落。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

【哥瓷】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这里所说的哥窑是指传世的哥窑瓷。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

现实的蜗牛
生动的小丸子
2025-10-10 12:28:56
定瓷产地是河北。定瓷又称定州窑陶瓷,是一种古老的制瓷技艺,产地在今河北曲阳,古属直隶定州。定瓷胎质坚密、细腻、釉色透明,柔润媲玉,烧制始于唐、兴于北宋,失于元,是中国北方大地上繁衍几代而影响深远的一个窑系。同当时的汝、钧、官、哥窑一起,号称中国宋代五大名窑。

定瓷产地是河北。定瓷又称定州窑陶瓷,是一种古老的制瓷技艺,产地在今河北曲阳,古属直隶定州。定瓷胎质坚密、细腻、釉色透明,柔润媲玉,烧制始于唐、兴于北宋,失于元,是中国北方大地上繁衍几代而影响深远的一个窑系。同当时的汝、钧、官、哥窑一起,号称中国宋代五大名窑。

会撒娇的寒风
无奈的芹菜
2025-10-10 12:28:56
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涧滋村及东西燕村,在宋代属定州,故名。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终于元。以产白瓷着称,兼烧黑釉、酱釉和釉瓷,文献分别称其为“黑定”、“紫定”和“绿定”。

定窑是继邢窑而起的白瓷窑场。器型在唐代以碗为主,宋代则以碗、盘、瓶、碟、盒和枕为多,亦产净瓶和海螺等佛前供器,胎薄而轻,质坚硬,色洁白,不太透明。定窑由上迭压复烧,口沿多不施釉,称为“芒口”,这是定窑产品的特征之一。

定窑瓷器以其丰富多彩的纹样装饰而深受人们的喜爱。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还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印花以花卉为主,主要有莲、菊、萱草、牡丹等,也有鸳鸯、龙凤、狮子等动物图案,画面严谨,讲究对称,工整素雅的白釉印花定器历来被视为陶瓷艺术中的珍品。北宋早期定窑刻花、构图、纹样简洁,以重莲瓣纹居多,装饰有浅浮雕之美。北宋中晚期刻花装饰精美绝伦,独具一格。用单齿或双齿梳篦状工具,刻划出由深、浅不一的主线与辅线相衬构成的物象,生动自然,具有较强的立体感,装饰题材以花果、莲鸭、禽鸟、浮鸟、云龙等为主。

宋、金时小瓷枕广为流行,有最简单的长方形,亦有动物造型的,如虎形枕,及状似如意云状,取其吉祥意的如意枕,婴儿枕为其中造型较为繁复者。宋代婴儿纹样极为流行,传世宋瓷中,北方青瓷系、景德镇影青瓷、技法繁杂的磁州窑系以及本件所属的定窑系,均可见以婴儿或孩童嬉戏为纹样的作品。

定窑虽原为民窑,但北宋后期曾一度烧造宫廷用瓷,因此影响较大,其后各地纷纷仿制。有“土定”、“新定”、“北定”、“南定”、“粉定”等仿器。

高兴的煎蛋
顺利的帽子
2025-10-10 12:28:56

北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

北流市,旧称“粤桂通衢”“古铜州”,历史上曾“富甲一方”,素有“小佛山”和“金北流”之称。位于广西东南部,南与广东省高州市、化州市、信宜市接壤。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中国陶瓷名城、建筑之乡、荔枝之乡、百香果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慈孝文化之乡、世界铜鼓王故乡、中国乡贤文化之乡和广西第二大侨乡,也是百色起义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李明瑞,红八军军长俞作豫的故乡。

历史文化

北流被誉为“中国日用陶瓷之都”制造陶瓷已有两千年之久。2011年8月31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专家组同意授予北流市“中国陶瓷名城”称号。北流陶瓷,最早起源于夏商,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断定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岭南一带便出现原始陶器是不成问题。

北流最早的古人类遗址——新圩“六马村石器文化”,除石铲、石斧等器物,却没有陶制品。夏朝至商代,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不断进步,私有制出现萌芽,地处南方僻壤的北流河流域,出现了私有制陶作坊,但北流境内没有当时器物出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