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盖托有用吗
有用。
壶盖托主要用来放置壶盖以保持壶盖的清洁、减少壶盖的磨损,同时防止盖上的水滴在桌上,所以壶盖托有用。
壶盖托也叫盖置,盖置是日本传统茶道具,用于放置铁壶、铁釜、银壶的盖子,材质有铜、铁、银、陶瓷、竹等等。盖置十分小巧,却是日本各种传统金工技艺的集中呈现,这是有些出人意料的。
支撑式盖置是筒状物,只能支撑住盖子的中心部位,因此盖子也要设计成有集水功能的,使盖上的水集到中心再滴到筒内蓄积,高度以略高于杯为宜,亦可用直筒杯代之,托垫式盖置可用各种盘子或用各式茶托。
「盖置」是日本传统茶道具,用于放置铁壶、铁釜、银壶的盖子,材质有铜、铁、银、陶瓷、竹等等。「盖置」十分小巧,却是日本各种传统金工技艺的集中呈现,这是有些出人意料的。
名家盖置典范器具有收藏赏鉴价值,原因如下:1.呈现了高超的手工技艺。在「小的表面」上进行艺术创作,相较于「大的表面」,往往具有更高的难度。盖置制型小巧,却要在方寸之间构造精细的画面、纹样,并结合手工雕刻、金银镶嵌、涂金银等多种技法,这基于终生制器形成的直觉。像中川净益这样的金工大师,技法出神入化,令人叹为观止。通过这小小的器物,管窥净益家族400余年制器的沉浮岁月。2.呈现丰富的艺术创意。日本茶道具创作生生不息,不断演进。与普通匠人相比,名家盖置上的创意更丰富,融合很多古代文化题材。有些还结合近现代的西方工艺美学思想,做出大胆尝试。从而带来品鉴赏玩的可能性和乐趣。3.适合作为文房雅玩。自古以来,作为「艺术化的生活」的一部分,「文玩清赏」不可或缺。为便于置于书斋案头,文玩不能大而笨重,而需为「小器」,讲求小巧雅致、精雕细琢,这是中国古代书斋文化的特色。
盖置的功用是保持壶盖的清洁,并防止盖上的水滴在桌上,所以盖置要有集水功能。支撑式盖置是筒状物,只能支撑住盖子的中心部位,因此盖子也要设计成有集水功能的,使盖上的水集到中心再滴到筒内蓄积,高度以略高于杯为宜,亦可用直筒杯代之托垫式盖置可用各种盘子或用各式茶托。
( 1) 形制:盖置可能用来放置壶盖、盅盖、或是水壶盖,目的是预防这些盖子的水滴滴到桌面,或是接触到桌面显得不卫生,所以多采取“托垫式”的盖置,且盘面应大于上述这些盖子,并有汇集水滴的凹槽。若遇到水方(存放泡茶用水的容器)这种大口径的盖子,或是使用“釜”作为煮水器时,这种大面积的盖子,就要以“支撑式”的盖置,斜靠在水方或炉子的旁边。如果无法这么做,只好平放在盖置上,这时水方盖不会有水滴的问题,然“釜盖”就要制成往中间集水的形制,而盖置也要设计成支点式,使盖底水滴汇集到中心点后滴落到盖置的储水槽内。
( 2) 高度:太高、太凸显的盖置会使茶具景观变得复杂,托垫式的盖置高度与杯相同即可,支撑式的盖置可以略高一些。
盖置是日本茶道用具中的一种。盖置是用于放置釜盖或柄杓的器具,有金属、陶瓷、竹等各种材质;用于炉与用于风炉的盖置在型制上略有不同。
日本茶道用具有敷板、炉、风炉、釜、盖置、水指、柄杓、水次、建水、枣、茶入、仕覆、茶杓、茶筅、茶碗、茶巾、帛纱、茶点、菓子箸、棚、杓立、饰火箸、釜据、切藁、毛毡、立礼桌、立伞。
日本茶道:
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原称为茶汤。日本茶道和其他东亚茶仪式一样,都是一种以品茶为主而发展出来的特殊文化,但内容和形式则有别。
日本茶道源自中国。现在日本的煎茶道、中国台湾地区的泡茶道都来源于中国广东潮州的工夫茶 ,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抹茶道与煎茶道两种,但茶道一词所指的是较早发展出来的抹茶道。
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而且通过茶会,学习茶礼,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
【简答】张义和造
----------------------
【辨识】瓷器底款,楷书白文。上图旋转180度为正像:
右上、右下;左上、左下。
(釉色烧花了,一般人不易辨识,但专家仍可一眼看破呵呵。)
【作者】张义和,清朝光绪年至民国初期制瓷名家。
【百度】『百度图片---张义和造』选辑,供比照:
茶道用具是喝茶人的珍宝,那茶道用具的图片有什么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茶道用具图片,希望对您有用。
茶道用具图片1 茶道用具图片2 茶道用具图片3 茶道用具图片4 茶道用具图片5 茶道用具的介绍1.置茶器
①茶则:由茶罐中取茶置入茶壶的用具。
②茶匙:将茶叶由茶则拨入茶壶的器具。
③茶漏(斗):放于壶口上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散落壶外。
④茶荷:属多功能器具,除兼有前三者作用外,还可视茶形、断多寡、闻干香。
⑤茶擂:用于将茶荷中的长条形茶叶压断,方便投入壶中。
⑥茶仓:分装茶叶的小茶罐。
2.理茶器
①茶夹:将茶渣从壶中、杯中夹出洗杯时可夹杯防手被烫。
② 茶匙:用以置茶、挖茶渣。
③茶针:用于通壶内网。
④茶桨(簪):撇去茶沫的用具尖端用于通壶嘴。
3.分茶器
①茶海(茶盅、母杯、公道杯):茶壶中的茶汤泡好后可倒入茶海,然后依人数多寡平均分配而人数少时则倒出茶水可避免因浸泡太久而产生苦涩味。茶海上放滤网可滤去倒茶时随之流出的茶渣。
4.品茗器
①茶杯(品茗杯):用于品啜茶汤。
②闻香杯:借以保留茶香用来嗅闻鉴别。
③杯托:承放茶杯的小托盘,可避免茶汤烫手,也起美观作用。
5.涤洁器
①茶盘:用以盛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盘子。
② 茶船(茶池、茶洗、壶承):盛放茶壶的器具,也用于盛接溢水及淋壶茶汤,是养壶的必须器具。
③ 渣方:用以盛装茶渣。
④水方(茶盂、水盂):用于盛接弃置茶水。
⑤ 涤方:用于放置用过后待洗的杯、盘。
⑥ 茶巾:主要用于干壶,可将茶壶、茶海底部残留的杂水擦干其次用于抹净桌面水滴。
⑦容则:摆放茶则、茶匙、茶夹等器具的容器。
6. 其它
①煮水器:种类繁多主要有炭炉(潮汕炉)+玉书碨、酒精炉+玻璃水壶、电热水壶、电磁炉等。选用要点为茶具配套和谐、煮水无异味。
② 壶垫:纺织品。用于隔开壶与茶船,避免因碰撞而发出响声影响气氛。
③ 盖置:用来放置茶壶盖、水壶盖的小盘(一般以茶托代替)。
日本茶道用具介绍茶道艺术中,器具的艺术欣赏占了很大的比例。"拜见器具"的说法本身以可以证明这一点。茶道用器具可分为四类:即接待用器具茶席用器具院内用器具洗茶器用器具。其中接待用器具和茶席用器具是同客人直接见面的器具即鉴赏物品。而院内用器具和洗茶器用具则是消费品。通常前者是作为茶具,后者是作为杂器为人使用的。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些器具的种类及用途。
接待用具包括壁龛处悬挂的轴字、轴画、吸烟用具、茶碗。茶席用具包括装饰壁龛的用具。有关炭的礼法的用具,茶道礼法用具。怀石餐用具。
茶席用具包括壁龛装饰器具、挂轴、花瓶。
炭礼法用具包括:釜、茶炉、香盒、灰器、炭斗。
茶道礼法用具包括搁板、水碗、茶碗、茶叶罐。茶器、茶杓、盖置、建水(盛涮洗茶碗后不要的水的容器。多为陶器制品,也有的是用薄木片做的圆盒)。
怀石餐的用具包括折敷(一种用薄木片作的容器,装米饭和大酱汤)、碗(饭碗、大酱汤碗、盛煮茶的碗)、向付(一种陶瓷器小钵,盛脍物用)、八寸(一种约24公分、四方形杉木质的器皿。用来盛酒肴)、烤物钵(一种稍大一些的陶瓷器)、酒器。
院内用具包括草履、圆形座墩、院内用柄杓、手桶水屋(茶室隅角洗茶器处),用具包括铜锣、水壶、茶巾盆、圆竹刷(搅和茶叶末使起泡沫的刷子)、茶巾、柄杓等。
平安时代初期,遣唐使中的日本高僧最澄和尚,将中国的茶树带回日本,并开始在近畿的坂本一带开始种植,这就是日本栽培茶树的开始,到了镰仓时代,神僧荣西在中国学到了茶的加工方法,还将优质茶种带回日本传播,他于公元1211年写成了日本第一部饮茶专著《吃茶养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