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广东松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出口到哪些国家

聪慧的毛衣
开心的蜡烛
2023-03-22 06:09:02

广东松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出口到哪些国家

最佳答案
心灵美的大叔
跳跃的铃铛
2025-10-12 08:33:20

东南亚、澳大利亚。广东松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2002年,如今产品已销往东南亚、澳大利亚、北美、欧洲,并在当地建立起强势的品牌地位。现已成为一家集陶瓷产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主要经营日用陶瓷、酒店用品、家瓷、陶瓷酒瓶、艺术瓷等。

最新回答
高大的乌冬面
称心的大侠
2025-10-12 08:33:20

未来机会在海外?建陶走出去的3种模式

疫情反复、国际局势波谲云诡,而2022年的建陶整体产销率低迷,企业不得不停窑甚至降薪裁员,终端卖场关门撤店也成为常态。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少企业的海外业务表现优异。陶城君了解到,很多瓷砖、陶机、色釉料企业今年出口订单都获得了增长。甚至有相关人士表示:如果不是有出口订单撑着,单靠国内已无法生存。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有人预测困难的日子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两条腿”走路的重要性也就更加凸显,以科达、力泰、马可波罗、欧文莱、纳来等为代表的企业对海外市场经验丰富,它们的经验值得其他企业借鉴。

1

产品与营销的全球化

改革开放后,依靠土地、人口、制度等红利,建陶快速积累起制造及成本优势,开始进入出口扩张期。有的企业选择自营出口,有的企业通过OEM订单涉足出口,高峰时曾有企业单年出口额超10亿。

欧文莱成立之初一直专注于出口业务,并坚持产品高端化,很早就成为高端瓷砖出口第一品牌。从早期的抛光砖和全抛、半抛仿古砖,到后来的现代仿古砖、素色砖,欧文莱一直站在国际化的维度进行创意设计和工艺研发。产品因此受到全球客户的认可。

通过与B&Q、OBI、Homebase、HomeDepot等知名建材连锁超市和零售商进行贸易合作,欧文莱在海外拥有1300多个销售网点,产品卖到了六大洲。即使如今发展重心转回国内,欧文莱的海外销售占比依旧保持在五成左右。通过不断与世界市场接轨,深入了解各地的文化和审美偏好,欧文莱对国际流行趋势了如指掌,这也让其产品更具国际化属性。

而另一个将产品渗透到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品牌——纳来,凭借对产品和自主品牌的坚持,也在国际市场上闯出了一片天。

2010-2013年,在国内多数企业还在生产抛光砖、抛釉砖的时候,纳来已经将喷墨打印、干粒效果、表面质感应用于产品研发。纳来创始团队在深度参访意大利瓷砖的设计、研发、生产体系后,坚定了“来源于国际,着眼于全球”的产品理念,并以“纳来”品牌为唯一输出窗口,产品系统全球共享,由此逐步在海外市场建立口碑,在澳洲、加拿大、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表现优异。

2

组织与供应链全球化

走出去在海外建厂或成立分公司(办事处)是全球化的另一种模式。相比单纯的产品出口,在海外设厂可以享受生产所在地的市场、政策、资源(人口、土地、能源、原材料)等红利,还能节省关税和运输成本,对于抢占空白市场,辐射周边市场意义非凡。

最显著的例子就是科达非洲项目。2016年,科达与广州森大合作在肯尼亚投建第一座陶瓷厂,实现了“当年动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当年盈利”。随后科达持续加注非洲,陆续在肯尼亚、加纳、坦桑尼亚、塞内加尔、赞比亚等国投资建立陶瓷工厂,覆盖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建陶市场需求。2021年,科达非洲建材业务营收23.45亿元,同比增长31.05%;2022上半年,科达非洲建材业务营收15.26亿,同比增长43.73%。

与科达类似的,还有以旺康集团为代表的一批温州企业和福建企业,他们走出国门在中东、非洲、拉美等地建立陶瓷生产基地,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相较而言,一些品牌厂商选择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建厂,旨在以中高端产品开拓欧美市场。例如马可波罗在美国田纳西州建立生产基地,成功打进欧美品牌阵地,有效提升了品牌高度;而欧文莱与MML合作在马来西亚设立生产基地,不仅避开了很多国家的反倾销调查,还提高了海外供货的灵活性。

与此同时,陶机、色釉料企业则以成立办事处或分公司的形式耕耘海外市场。力泰从2003年开始出海,逐步建立起海外营销服务团队,还招募了数十名外籍员工,下一步计划在发展前景良好的市场就地设厂,实现本地化运营。新景泰在越南、印度都有办事处,接下来将在非洲与伊朗地区建立长期业务和服务团队,实现从非洲到中东、中亚、东南亚的全球化布局。

3

团队与资源的全球化

比海外设厂更高阶的全球化,则是通过合资或并购的方式,从全球视野构建人才、研发、技术、渠道、服务等全方位的竞争优势,提升全球化竞争力。

纵观世界建陶产业链,莫和克、西斯特姆、埃思玛格拉斯·意达加、EFI快达平等知名企业能有今天的成绩,背后无不伴随着多笔跨国并购。在建陶行业,这样的企业还不多,科达算一个。

2019年,科达并购意大利陶机企业唯高(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条全自动化墙地砖生产线正是从唯高引进),这是首例陶瓷装备企业海外并购案。并购完成后,科达通过优化中、意资源配置和技术融合,构建起“制式”、“意大利制式”、“中意制式”三种产品结构,满足不同市场的客户需求。

并购唯高后,科达顺势成立科达欧洲

科达董事长边程透露,唯高公司原有40多名员工,科达并购后扩充到了60多人,现在业务发展很良性,“跟我们的结合让他更壮大了”。接下来科达还计划在意大利成立研发院,借助欧洲的先进技术和高校科研力量,加强公司的技术研发水平。“现在是研发哪适合就放哪,生产哪适合就放哪。”边程说。

诞生于意大利的道格拉斯瓷砖如今也是一家中意跨国公司。2001年,道格拉斯进入市场,逐渐成为高端瓷砖代表品牌。随后道格拉斯在建立生产基地,并依托意大利道格拉斯的生产和设计研发资源,实现了“意大利设计+意大利制造”和“意大利设计+制造”两种产品模式。

凭借对100%意大利设计的坚持,道格拉斯瓷砖得到了及海外广大追求高品质生活用户群体的喜爱。在此基础上,道格拉斯在佛山成立国际运营中心,在香港、北美等地设立分支机构,以亚太区为中心辐射全球市场,最终目标是全球化布局和本土化运营。

道格拉斯中 国总部

由世界陶瓷评论最新发布的《世界瓷砖生产消费进出口报告》显示,2021年世界瓷砖产量为183.39亿㎡,同比增长7.2%;2021年全球瓷砖消费量为182.09亿㎡,增长了6.8%。全球瓷砖生产和消费正在复苏。

以科达为代表的一批企业正大力在海外跑马圈地,瓷砖品牌也可以以全球化的视角,重新审视发展路径。建陶,增长机会或许在“全球”。

无限的野狼
彪壮的楼房
2025-10-12 08:33:20
慕古陶瓷。慕古是一个拥有近一个世纪历史的西班牙顶级陶瓷品牌,在世界享有极高声誉。上世纪20年代,慕古陶瓷在西班牙北部比利牛斯山麓的一个小镇创办了它的第一个陶瓷工厂,开创了慕古品牌的先河。此后慕古陶瓷事业蒸蒸日上,其设计精美、品质出众的瓷砖产品不仅在西班牙上层社会赢得美誉,还在世界的名流贵族中广受欢迎。

闪闪的鱼
美满的菠萝
2025-10-12 08:33:20

西班牙瓷砖品牌DUNE杜尼成立于1993年,公司拥有清晰的使命:成为原创空间的独创者。我们的设计和创意是我们品牌的基石,甚至使得DUNE成为了国际范围内备受好评的著名风格风向标。时尚和艺术是我们的灵感;创意和期望促使我们去探索材料领域的各种可能性:DUNE把陶瓷、石头、玻璃、金属等材料转化为令人惊喜的装饰方案,也使它们成为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设计独特项目的工具。

Dune

MARCACORONA是意大利一家瓷砖制造公司。公司自1741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生产高品质的陶瓷地板和墙砖制品。MARCACORONA是意大利瓷砖领域的世界领先企业,它是一个生产的陶瓷表面材料的领导品牌。而且通过了国际的ISO14001认证哦(科普下:ISO14001认证全称是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该认证适用于任何组织,包括企业,事业及相关政府单位,通过认证后可证明该组织在环境管理方面达到了国际水平,能够确保对企业各过程、产品及活动中的各类污染物控制达到相关要求,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Marca Corona

意大利进口瓷砖BLUSTYLE设计的10毫米瓷砖和地板系列,针对来自于不同环境的色度和材料的研究,提出最适合改善房屋居住环境的方案。寻求优雅的木、石和大理石效果,以及提升陶瓷最珍贵的美学特征,旨在通过尊重自然的生产方法,使每个空间独一无二。丛林系列瓷地板的灵感来自现代城市、工业空间和当代伟大作品,将陶瓷地板线,典型的城市水泥色调,原始图形和两个迷人的现代风格展现的淋漓尽致。

Blustyle

从1987年至今,已经用有33年历史的葡萄牙瓷砖品牌CRISTACER,采用第四代烤炉先进的生产技术,有两条新的生产线,使用最新的应用设备,研磨和切割器械。瓷砖规格的多样化,以及强大生产线,无论是家装还是项目需求都能满足。而且同时还有拥有ISO900国际质量认证,ISO14001国际环境认证,拥有3C证明,也具备出口中国的资质。

Critacer

DOMCERAMICHE坐落于意大利Sassuolo的中心区域,这里是在创新、品质、风格和技术层面上全球最先进的工业区,尤其是瓷砖行业。DOMCERAMICHE一直都以陶瓷行业尊崇的独立精神而立足于市场,正如其本身那样,将密集的研发工作投入到原材料、各种类型的陶土和矿物质中。随后这些材质都在这里变成了陶瓷材质的地砖和墙砖产品。

Dom ceramiche

动听的河马
强健的黑夜
2025-10-12 08:33:20
排名不分先后

欧美(中国驰名商标,中国陶瓷行业名牌,一线牌子,广东欧美陶瓷有限公司)

蒙娜丽莎(中国驰名商标,一线牌子,广东蒙娜丽莎陶瓷有限公司)

马可波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一线牌子,广东唯美陶瓷有限公司)

奥米茄 (中国陶瓷行业名牌,一线牌子,广东奥米茄陶瓷有限公司)

斯米克 (中国名牌,一线牌子,上海斯米克建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诺贝尔 (中国名牌,杭州诺贝尔陶瓷有限公司)

慕古陶瓷(中国名牌,香港西班牙慕古陶瓷有限公司)

欧雅陶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陶瓷行业名牌,一线牌子,广东欧雅陶瓷有限公司)

新中源 (中国驰名商标,,一线牌子,广东新中源陶瓷有限公司)

冠珠(中国驰名商标,,一线牌子,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司)

开心的小兔子
秀丽的跳跳糖
2025-10-12 08:33:20
尊敬的用户您好,康窑陶瓷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陶瓷窑厂之一,始建于唐朝,兴盛于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五大名窑之一。康窑陶瓷的产品以青花瓷和白瓷为主,其瓷器制作工艺精湛,造型优美,装饰华丽,被誉为“中国瓷器艺术的瑰宝”。

康窑陶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康窑在宋代达到鼎盛时期,成为当时瓷器生产的中心之一,其产品远销海外,享有盛誉。明清时期,康窑陶瓷的生产逐渐衰落,但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仍然被后人所传承和发扬。

总之,康窑陶瓷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瓷器制作的重要代表之一,其瓷器制作工艺和艺术风格对后世的瓷器制作和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坚强的狗
义气的海燕
2025-10-12 08:33:20
一: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在瓷砖行业中非常知名,是广东省著名商标,中国名牌,马可波罗这个品牌也是最具价格品牌500强,隶属于广东马可波罗陶瓷有限公司品牌知名度非常高,很受市场欢迎。

二:东鹏

东鹏瓷砖有很高的知名度,很多人在选购瓷砖之前都会主动了解东鹏瓷砖的信息,东鹏公司拥有专业的生产线,在产品设计和开发上投入很大,瓷砖虽然不是新科技产品,但它仍然有很大的可创新之处,而东鹏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好。

三:诺贝尔

诺贝尔是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杭州市的著名商标,知名度不小,除了在浙江有所发展之外,诺贝尔瓷砖还走向全国,甚至进入国际市场,销售网络不断扩张,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四:冠珠

冠珠是广东省著名商标,中国500最具价格品牌,隶属于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司所有,经过多年的打拼,冠珠已经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在瓷砖行业中,冠珠已经成为行业领先品牌,引领行业的发展。

五: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是广东蒙娜丽莎陶瓷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该公司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广东名牌,在陶瓷业中拥有一定的地位和知名度2016年,经过实际调查,蒙娜丽莎仍然以强劲的实力登陆十大品牌排行榜,延续了十大品牌的成就。

六:惠达HUIDA

惠达创立于1982年,是中国驰名商标,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是唐山惠达陶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品牌,惠达在陶瓷行业有一定的历史,企业管理和产品生产设计都很有经验。

七:冠军

冠军是台湾名牌,行业知名品牌,冠军是信益陶瓷(中国)有限公司的品牌,中国500最具价格品牌,在十大品牌排行榜中,冠军已经是多次获此殊荣其产品也得到了市场欢迎。

八:新中源

广东新中源陶瓷有限公司是我国大型现代建筑陶瓷生产企业,不仅企业实力雄厚,而且在产品设计和研发上,新中源也很有心得不断的进取和创新让新中源有了新的活力,使新中源在市场竞争中长期处于优胜地位。

九:斯米克

上海斯米克建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是上海高新技术企业,在陶瓷行业中具有一定知名度,斯米克作为上海名牌登录陶瓷市场,让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

十:宏宇

宏宇是广东宏宇陶瓷有限公司的品牌,宏宇陶瓷有限公司是现代化大大型陶瓷企业,拥有强劲的企业竞争实力和产品竞争力,产品系列丰富产品种类多样,有很大的竞争性。

大家都知道瓷砖的类型是非常多的,光是普通的类别就有十几种,更不要说按照砖面细细划分下来,其种类更是达几十种,因此即使我们选好瓷砖品牌,但要在那么多瓷砖种类中挑选出自己心仪的那一款也绝非易事。所以大家在购买瓷砖时,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确好自己的铺砖需求,其次就是挑好瓷砖图案,剩下的就交给装修师傅来搞定吧。希望大家都能买到满意的瓷砖产品。

老迟到的花卷
心灵美的大米
2025-10-12 08:33:20

青花瓷在欧洲的变革其实是源于在与元朝时期的瓷器贸易,当时中国的瓷器开始走入以青花瓷为主导的时代,所以贸易到欧洲后,青花瓷逐渐成为了欧洲的主流瓷器款式。而青花瓷本身的魅力也由此而来,不过对于青花瓷而言,产生还是源于染料的进步和高岭土的烧制工艺的改进,所以当时青花瓷成为了中国的一张独特名片,而被世界所接受。

南宋末期,蒙古铁骑除了正面与南宋军队作战以外,还在中亚与各个小国作战,所以这迫切需要一些成本低并且耐用的瓷器来支撑军队作战,而当时蒙古骑兵从中亚带回来的染料就给景德镇瓷器烧造处一个启发。

如果利用蓝色的染料进行简单绘制,并利用高岭土高温烧制快速形成一种轻而耐用的瓷器,不就解决了军需问题了吗?可当初的军需问题后来成了贵族都追捧的玩物,所以这也一时间兴起了青花瓷热。不过在青花瓷刚刚诞生的那段时间里,青花瓷的图案还是比较单调的,直到元代中叶才形成了较为复杂的瓷画,这给欧洲后来青花瓷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参考。同时在16世纪初,欧洲就已经形成了完备的青花瓷生产工艺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艺术之路。

一、欧洲青花瓷的起步晚但发展快

相比于中国在元朝初期就发展青花瓷,欧洲要晚上400年,也是在中国明代晚期,欧洲青花瓷才自成流派,成为一个独具艺术价值的一体。不过这也是明朝隆庆开国贸易以后带来的发展转变,原本实行贸易壁垒政策的明朝居然主动开国做起了贸易。

一方面是为了弥补嘉靖时代留下的财政赤字问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增强国力。所以明朝开国做生意以后,吸引了欧洲大批瓷器生产商,希望明朝能够回购一批,不过明朝的回购不代表欧洲的瓷器水平就已经真正赶上了中国,相反欧洲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所以明朝时期的回购瓷器也是给了欧洲一个信心,让其相信还有有机会可以追上中国的。

明朝外贸促进了欧洲大力生产瓷器,除了意大利的几个瓷器生产企业以外,在神圣罗马帝国内部也有几处瓷器生产点为出口瓷器做准备。虽然同样用高岭土烧造,可是欧洲差的一些功夫却要在后来利用工业化生产工艺的方法来弥补,所以此时出口明朝的瓷器也只能说是处于中国青花瓷的中流水平,远达不到皇室要求的水准。

而同一时期明朝生产的官窑却是远销欧洲给欧洲瓷器生产企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因为当时不少官窑瓷器的出口依旧是欧洲贵族的一个把玩奢侈品的渠道。相比于欧洲本土生产的青花瓷,当时的明青花瓷不仅在颜料上更胜一筹,并且在瓷画上表达也更为丰富,成为欧洲各家瓷器生产企业所要模仿的对象。虽然当时欧洲在管理上很有优势已经形成了具有规模的股份制公司,可还是不得不承认中国依旧还是比较有优势的,所以这也导致了欧洲青花瓷真正走上了自己的道路。

二、欧洲青花瓷具有独特的绘画风格

虽然欧洲后来的青花瓷脱胎于明代的青花瓷,可是在瓷器绘画上却独具自己的风格,不像明青花瓷那样单调,而当初明青花瓷设计单调图案也是有原因的,那就是明朝在开国时期对贪官打压形成的一贯对策,所以较为简朴的图案有利于明朝进行反腐倡廉的运动,而这项反腐倡廉的工作一直到了万历时期才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

明青花瓷开始变得华丽了起来,可是在外貌上这也让欧洲瓷器设计师第一次看到了如此精美但又华丽的青花瓷,所以欧洲的青花瓷艺术也是在明朝万历年间开始走向从模仿到独立创作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不少欧洲的瓷器生产企业也逐渐脱颖而出成为了当时上流社会的宠儿。

其实最早开始尝试生产青花瓷的欧洲瓷器生产企业在法国,也是应波旁王朝的要求,第一批带有独特欧洲纹路的青花瓷开始出现在欧洲各地。而当时来看,因为瓷器是一个体现实用和珍藏价值的结合物,所以一直受法国贵族的青睐,可是法国当时生产出来的青花瓷并不能严格意义的成为青花瓷,因为它仅仅只是在高岭土的烧造上变得可以逼近中国,可真正赶上并超越中国只是欧洲在绘制图案上有了独特风格以后,形成了一种艺术上的超越。

当然后来因为法国内部的战争导致青花瓷生产量越来越低,最终欧洲青花瓷的主要生产基地几乎都集中在了神圣罗马帝国之中,而最为耀眼的就是梅森和皇家哥本哈根公司了。原本都属于罗马教廷专用的瓷器生产基地,在后来逐渐成为德国统一以后拿的出手的奢侈品,虽然如今奢侈品都是以意大利和法国为主,可实际上在19世纪前,奢侈品集中地主要还是神圣罗马帝国。

当时意大利尚未统一,依旧有爆发战争的可能,所以罗马教廷将主要的工业生产基地几乎全部搬迁到了相对安全的地区,而其中瓷器又是重要的一环,所以瓷器生产基地的搬迁又意味着欧洲瓷器生产基地将主要集中在中欧地区。一方面是上层社会喜欢,另一方面又是瓷器过于昂贵。

而神圣罗马帝国区域内没有什么成行的瓷器加工点,因此在瓷器生产基地搬迁至此以后还要降低瓷器的生产成本是一个主要目的,当然铁矿的匮乏让罗马教廷不得不拿出一部分瓷器来赈济灾民,所以这两家瓷器生产点可谓是承担了诸多使命。可两家生产至今的瓷器生产企业之所以能生存至今,是因为在瓷器普及化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而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同时又能保证自己的利润水平,可谓是一举两得,所以这两家瓷器生产企业在当时却是不折不扣在运作国家体制。

三、欧洲青花瓷的绘画风格差异巨大

欧洲青花瓷的画风差异巨大,这是留给不少第一次看欧洲青花瓷的观众的印象,因为欧洲青花瓷在绘画上更加偏重于形象表达,所以在欧洲的青花瓷,更加偏重于绘画艺术的直接表达,不少青花瓷上甚至出现了一整幅写实的画,这也是代表青花瓷在欧洲的发展其实更加偏重于写实性艺术而已,所以在绘画上就如此。

不过对于欧洲较早一批生产青花瓷的梅森瓷器而言,现在都可以看到其风格艺术,在瓷器上印一个logo就出厂,在欧洲生产青花瓷早期因为技术不成熟,所以有一段时间被迫只能采用简单性的logo表达,只表达自己为官窑瓷器的身份就可以了,所以不少欧洲瓷器收藏家都很关心瓷器的出产地问题,无非也就是对于品牌问题的纠结而已。

同样的问题在中国的官窑上却不会出现,主要还是中国的官窑不仅印有国家独一无二的时期性标志,而且官府烧造的瓷器,无论在图案的复杂性还是艺术性表达上都是民间瓷器所不能相比的,所以在中国瓷器的发展中,自从元代选择景德镇以来就一直没有改变过生产基地。

而在欧洲则不然,虽然早在16世纪就开始生产青花瓷,可是生产基地上一直不稳定,这也与罗马教廷的选择有关,如果罗马教廷选择了所需要的生产基地,那么不少诸侯国也无法干涉,正如同原本的意大利的生产基地搬迁到了神圣罗马帝国一样,表面上是对战争的避难,实际也是对诸侯国的变相征税。

部分诸侯国也利用这个机会烧造仅属于罗马教廷的专用瓷器,获得了罗马教廷更多的经济支援,所以也有了日后德意志的强大,不过当时罗马教廷并没有想这么多,它仅仅只是一种对诸侯国的变相征税而已。以至于会不会促进地区的资本主义发展,它变全然不管也不顾,最终导致了管辖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越来越大,这也是导致局部战争的一个诱因。

但不可能否认自从在烧造瓷器的基地搬迁至神圣罗马帝国以后,瓷器的发展更加迅速了,将写实的画搬进瓷器中也是诸侯国们打算回馈罗马教廷的一种方式,而它最早则是源于奥地利赠送给罗马教廷的礼物,以便于稳定奥地利在神圣罗马帝国中的主导位置,可是这样一来就打开了青花瓷绘画的新篇章。

四、欧洲瓷器绘画得益于颜料技术的进步

欧洲发展青花瓷不足百年就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瓷器绘画体系,主要还是得益于颜料的进步。欧洲化学工业在16世纪有了一次质的进步,也是这一次进步让欧洲在瓷器制造水平上快速赶超了当时的主导者中国,虽然当时中国也在瓷器绘画上大有改进,并且也是瓷器烧制革新的一个时代,可是与欧洲在化学工业上的进步相比还是稍有一点落后,因此颜料的生产速度比不上欧洲,质量也不如欧洲鲜艳,所以如此一来欧洲烧造的青花瓷开始占据市场有利位置。

因此到了17世纪,中国陷入动荡的时期,欧洲在青花瓷生产上便更进一步,也开始占据市场的主流地位,而欧洲这些瓷器生产基地真正成为企业还是到了18世纪初,因此神圣罗马帝国来了一次整体性改革,而改革的推动人就是当时波旁王朝的外交官员,他建议神圣罗马帝国也要与法国一样做国有资产改革,改成股份制公司,比较有利于国家征集资金,以及动员战争。

这样一来,神圣罗马帝国也做出了相应了的改革,于是有两个大型的瓷器生产企业诞生了,当时也都在神圣罗马帝国。一个在丹麦的哥本哈根,也是皇家哥本哈根的雏形;一个在维也纳,也是德国梅森瓷器的雏形。所以这两个欧洲瓷器生产巨头也是在后来国有企业改革中形成了股份制公司,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他们生产瓷器,在成立公司以后生产瓷器变得越来越讲究独特性,而梅森瓷器也是第一个印有本公司logo的瓷器生产企业也是代表了当时罗马教廷的选择,在当时也是绝对的奢侈品。

皇家哥本哈根的发展与梅森瓷器类似,但也得益于颜料工业的进步,因为在此之前它仅仅只是丹麦皇室自营的一家小作坊而已,每年的生产量比较低所以在颜料工业进步以后,皇家哥本哈根也做出了改革,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梅森瓷器相比,它算是北欧地区规模最大的瓷器生产企业,也是在市场上与梅森瓷器竞争最为激烈的一个。

皇家哥本哈根是最早学习梅森瓷器首先在瓷器旁印一个公司的logo,然后再进行其他的瓷器绘画。不过皇家哥本哈根的瓷器绘画很特别,这种波浪形的纹饰,是不少人对皇家哥本哈根的第一印象,后来也是鉴别它的主要图案的方法,本意还是更加突出这个公司文化与品牌文化的信念,所以在品牌文化上,梅森和皇家哥本哈根都比较占有文化优势。

当然这也是当时对付市场上强劲对手中国瓷器的方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中国瓷器在艺术绘画上可谓是花样繁多,所以在当时中国无论是民窑还是官窑相比于这边些本土生产瓷器的公司而已都是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因此这些公司原先打算以数量取胜,后来又形成以绘画风格来取胜,总之两者都表现出欧洲在瓷器发展上要取胜于中国瓷器就必须通过加强印象的logo,以及集中的产品数量和迎合欧洲人欣赏水平的瓷器,这样才能做到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虽然欧洲青花瓷起步较晚,可是发展比较快,比较具有地方特色,最后还形成了股份制的制造瓷器公司,这些都体现出欧洲在瓷器发展水平上其实并不落后于中国,只是在一袭技术上的瓶颈突破以后走上了与中国瓷器发展差异比较大的路线。

习惯将瓷器作为一个绘画的工具,而中国则喜欢将瓷器作为身份的一个象征性表达。二者虽然有目的重合之处,可是欧洲更加偏爱于企业文化以及艺术的表达,所以权力在官方瓷器上表达并不多,而中国则不然,权力在瓷器上有一个完美的表达闭合,比如官窑和民窑有着巨大差异等等,这都是体现权力导致了价值的不同,而欧洲则是由里至外用艺术表达的独特性来显示出瓷器的价值所在,这也是后来欧洲瓷器受追捧的原因。

长情的龙猫
机灵的老虎
2025-10-12 08:33:20
一个。广东宇邦陶瓷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各种规格建筑陶瓷的现代化陶瓷企业。公司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全套引进陶瓷自动生产线,确保生产一流产品,并以质量稳定,价格合理等优势,公司截止2022年旗下只有一个陶瓷品牌即宇邦陶瓷品牌,畅销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及出口到东南亚,中东,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广大用户的信赖。

激情的犀牛
幽默的百褶裙
2025-10-12 08:33:20
你好,卡斯玛雅确实有一款鱼肚白瓷砖,是一款900×1800mm、一石六面、任意无限连纹的岩板,现在很多厂家会做瓷砖但是做不了岩板,说起瓷砖,我们为大家科普一下陶瓷业的来源。

世界陶陶瓷产业发展的史历渊源

世界陶器产业的起源从历史看有三大区域:①东亚区域;②西亚、北非、欧州区域③美州区域。美州制陶业在哥伦布发现美州大陆之前一直独立、缓慢地发现着。东亚陶瓷主要是中国为源头及核心不断向周边的热南、朝鲜(高丽)、日本及东南亚扩散。中世纪欧州陶瓷的发展主要是受中国和西亚的影响到,最初阿拉伯人将伊斯兰陶器经西班牙传入意大利,在意大利发展成风格独具的锡釉花饰瓷,制瓷技术再越过阿尔卑斯山脉,在法国出现锡釉软质瓷,直至17世纪荷兰的锡釉陶以仿制中国青花和五彩而闻名天下,中世纪欧州瓷是在伊斯兰陶器和中国瓷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虽然陶器世界很多地方在几千年前均有生产,但瓷器却被公认是中国人的发明,自14世纪开始的东西方陶瓷贸中,由于欧州存在着巨大的贸易逆差,造成大量白银流失,为增加本国财富,18世纪欧州各国都加紧了陶瓷的研制。欧州最早的瓷器是德国的迈森工厂生产的,然后制瓷技术扩散到意大利及英法等国。

日本陶瓷业

年,归化日本的朝鲜人李参平在日本有田盯(Arita)发现瓷土并成功烧制出青花瓷,宣告了白本瓷器时代的来临,日本瓷器真正繁荣起来要到17世纪50年代,年中国由于清军入关,国内陷入战乱,中国瓷器外销停滞为,日本瓷器乘机成为市场宠儿,年起,日本成为一个面向亚洲、波斯湾和欧洲市场的重要瓷器出口国。

如今日本依然是世界性的陶瓷强国。日本的陶艺较为发达,存在相当规模的职业陶艺家,日本的日用陶瓷在世界中高档市场中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另外日本在材料科学领域一直走在世界的前沿,特别是在高技术陶瓷材料方面占有领先、突出的地位。一般来看,日本和欧美乃至中国在陶瓷材料研究方面水平相差并不大,但在新型陶瓷材料的产业方面日本在世界上占有绝对领先的优势。

日本陶瓷产业有如下特点:

①在原材料方面,由于国内陶瓷原料供应不足,日本陶瓷企业从国外进口陶瓷原料数量逐年增长,如可塑性高岭土原料需从韩国及新西兰进口,进口量已达总进口量50%以上。另外,从英国与中国进口高岭土原料数量逐年增多。随着原料的进口,导致产品成本增加,迫使企业必须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产品的档次。在陶瓷原料开发利用方面,日本不再局限于满足过去普通的陶器与瓷器制品生产,而是强调更多地满足日用陶瓷的使用功能与用途,如增强陶瓷餐具的抗菌性能,对于卫生瓷强调产品的防污性、节水效果等;研制新产品中他们很注意提高环境保护的标准与有利于人体保健的效果,如对于釉料、色料含铅镉溶出所造成的污染进行规划治理。如日本的东陶公司将日本在新材料、电子方面的优势与陶瓷相结合,发挥了电子技术及人工智能优势,其卫浴品牌TOTO已成为世界卫浴的顶级品牌。

②日本瓷器在造型、纹饰、色彩及功能上变化之多,是日用瓷强国英、德无法比拟的,依据其材料科学方面的优势,研究出高可塑性的人造粘土,降低产品的成型难度,为加快设计与开发,日本不仅早已实现计算机化,而且正在实施设计实体化,即采用电脑的CAD/CAM语言,利用光造型等新型制造技术。

③日本陶瓷生产工艺与技术装备基本完成了自动化与智能化等高科技改造,如连续式自动化原料加工、高强度磁性除铁工艺、等静压与水压成形工艺、自动施釉、自动干燥乃至全自动控制烧成技术等。除极少数工序尚待完善外,凡是可由机械代替人工操作的部分全部实现全自动化操作。

欧州陶瓷业

在欧共体,建筑瓷、日用瓷、卫生瓷工业拥有家企业,从业人员大约人。建筑瓷是最重要的行业,占据年销售额的60%,余下的日用瓷和卫生瓷基本平均。日用瓷和卫生瓷也有一些集中性生产区域,但不象建筑瓷、卫生瓷生产集中在少数的跨国公司,日用瓷生产分布在欧洲多个独立的生产企业。欧洲传统陶瓷工业的强大生命力在于生产工艺和产品不断创新,欧洲机械设备销往世界各地,虽然几乎每个国家都能生产陶瓷设备,但其质量不如欧洲产品。

(1)英国陶瓷业

英国日用瓷生产占据了欧洲的四分之一,骨质瓷的初始产地在英国。英国骨质瓷价格昂贵,其著名品牌皇家道尔顿和威奇伍德一套20件左右的餐具要卖到欧元,产品也是美伦美焕,让人叹为观止。

英国卫生瓷与德国和西班牙共占欧州的三分之一;英国、西班牙和法国分享世界20%日用及卫生陶瓷设备市场。在英国,制陶业包含范围很广,大致可以分为家用物品、建筑用品和工业用品三大类。许多基础产业都用到陶瓷器具或零件,例如建筑业、能源的生产和使用、运输和娱乐业等。英国对建筑陶瓷产业采取了限制发展的政策,年进口量万平米,排世界进口国第5位。

英国陶业各具体产品销售情况如下。餐具等:销售额为5.41亿英镑,其中进口占2.29亿英镑;卫生洁具等:销售额为1.99亿英镑,其中进口占0.67亿英镑;陶瓷地砖等:销售额为1亿英镑,其中进口占2.34亿英镑。近几年来英国陶瓷市场一直保持稳定,市场销售额一直保持在20亿英镑左右,陶瓷进口份额不断增加。具体陶瓷产品其销售情况不同,例如餐具、耐火材料和工业用品出口较多,其出口占到年总销售额的50%左右,而砖、瓦、管道等建筑材料的国际交易量较小。从进口的国家来看,以意大利、西班牙的产品居多,中国等东方国家建筑卫生陶瓷产品进入该国的很少,但是中国的艺术陶瓷出口英国占有相当的份量。

(2)德国陶瓷业

德国日用瓷生产占据了欧洲的四分之一,年餐具的营业额为5.57亿欧元,其中国内销售2.87亿欧元,出口2.70亿欧元。卫生瓷与英国和西班牙共占欧州的三分之一,

德国的日用瓷和卫生瓷工业设备占世界80%的市场份额,另外的则由英国、西班牙和法国分享。德国对建筑陶瓷产业采取了限制发展的政策,年进口量万平米,排世界进口国第3位。德国产的骨灰瓷质量非常好,价格虽然高,但在市场上有竞争力,很畅销。骨灰瓷咖啡杯每件14.80马克(1美元一1.73马克),骨灰瓷中杯碟23.9马克,骨灰瓷15头茶具马克,浮雕小杯碟78马克,大汤杯碟(拓器)32.5马克,美术陈设瓷象10公分高的雕塑小女孩马克,折合美元,25公分高的雕塑人物马克,折美元,价格高得惊人。

(3)法国陶瓷业:

法国卫生瓷的生产占欧州的五分之一,同英国、西班牙分享另外20%的陶瓷设备市场.法国的日用瓷在欧州在产量上排英、德、意之后,属世界性日用瓷强国,其著名的世界性品牌有:爱马仕、CHRISTOFLE昆庭、ARDAUD柏图、塔若等

法国塞利姆公司(CerlimFrance)是专门生产陶瓷设备的公司,生产的陶瓷设备技术先进,英国的皇家瓷厂就使用此公司生产的陶瓷设备。一台等静压成型机为25万美金,每小时能生产件产品。

(4)意大利

意大利是当今世界陶瓷的一流强国,其日用瓷生产占据了欧洲的四分之一,建筑瓷产量占欧洲总产量的50%左右,卫生瓷生产接近欧洲的三分之一。另外意大利建筑陶瓷工业设备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领先地位,意大利除陶瓷种类齐全外,陶瓷产业链非常完整,产业分工较细,各环节均发育良好。

意大利瓷砖工业现有陶瓷墙地砖企业接近家,这些公司属下共有家工厂,条窑,拥有名从业人员,年产量达到5.7亿平方米,总营业额达到55亿欧元,其中出口达到总销售的70%。

(5)西班牙陶瓷业西班牙建筑瓷产量占欧洲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大约80%的瓷砖集中在发达地区(castellon)。卫生瓷与德国和英国共占欧州的三分之一,同英国和法国分享20%的世界日用及卫生陶瓷设备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