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剩余的瓷砖有什么用途,如何变废为宝
装修剩余的瓷砖的用途如下:
1、剩余瓷砖用于门厅处,不少人喜欢购买特殊造型的瓷砖铺在门厅处,业主可以估算碎料剩余量,然后在门厅处预留出合适的位置,待碎料集中后,直接将瓷砖碎料铺在门厅位置,这样做不但富有新意,还能节约开支。
2、剩余瓷砖用于卫生间马赛克装饰,有的业主喜欢在卫生间坐便器背后的墙面位置贴上马赛克,使卫生间显得更为别致。其实,只要在坐便器背后墙面预留两条约15公分宽的槽,把碎砖裁成规则碎片,再铺贴在槽内,不仅节约,而且还达到了马赛克的装饰效果。
3、剩余瓷砖制成装饰品,如果剩余的瓷砖是漂亮的花片,本身就已是精美的装饰品。挑个富有质感的画框把它们镶起来,挂在墙上便成为独一无二的“画作”。铺墙时损坏了的瓷片,可以收集起来,将各种不同颜色、形状的碎片拼贴起来,也能做成瓷砖画。
4、剩余瓷砖制成杯垫、锅垫等,瓷砖的另一妙用是用作杯垫、锅垫,尤其是8×8厘米规格的马赛克砖最好利用,单片便可以作为杯垫。30×30厘米大小的瓷砖做锅垫最合适。如果家中装修后剩下备用瓷砖,储藏起来颇费空间,你可以干脆把它们垒成两叠,上面搁块大小长短适合的木块,就可以充当玄关椅,要不在上面放个质朴的艺术品,让瓷砖的质感与它相映成趣。
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北站街道光复路。
它是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六层大厦,占地0.3公顷,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屋宽64米,深54米,高25米。这座仓库创建于1931年,为当时闸北一带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筑物。它原是大陆银行和北四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及盐业银行)联合仓库。
工具:大漆、糯米粉若干、松节油
1、首先,我们准备一个裂开的瓷器。
2、把大漆,糯米粉,松节油三者混合在一起。
3、我们要搅拌呀搅拌,等它们变得粘稠。等到像麦芽糖一样能拉住搅拌棍。如果太稀不黏稠是不行的,这一步一定要认真搅拌。然后把我们配制好的胶状物涂在破碎的断口处。
4、然后把缺口粘起来。最好把粘合断口处用胶纸贴住,不然的话待会它自己又会裂开。
5、把我们修复好的次成品放在通风口处,等待漆干,等漫长的一夜,你可以把胶纸撕开。继续等待大概十来天。把修复的裂口旁的多余的漆用小刀刮掉,也可以用砂纸在上边轻轻的抛光。
6、然后用红漆沿着缝描一遍,红漆上用松节油稀释后涂很薄的一层就够了,十分钟以后当表面半干的时候用毛笔刷上金粉。然后我们就把多余部分的金粉轻轻擦掉,然后就修复成功了。
实拍手艺人的修复艺术: 一盏茶壶锔200多道钉。
2017年10月22日,郑州,“锔瓷”是中国一门古老的手工技艺,世人所知的“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这句歇后语就是从锔瓷这一行当里来的。简单的说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铜、铁、锡等金属钉钉起来使瓷器得以修复再次使用。
现代因社会的发展,一般瓷器坏了就坏了随手就扔掉了,慢慢的这个行业也就没落了,锔瓷工艺渐渐失传。然而还有少数人还在坚持。今年32岁的新乡人陈颖,自幼喜欢中国传统手工艺,四年前因在北京看到锔瓷手艺而被深深吸引,继而在工作之余投入到了研究锔瓷手艺中,经过了艰苦的摸索和实践,陈颖迅速成长为圈内小有名气的锔瓷艺人,很多人慕名找他锔瓷。
10月22日,在郑州一间狭小的工作室内见到陈颖时,他正在小心的锔着朋友送过来委托他修复一个不小心打碎的壶盖。陈颖先在打碎的壶盖两侧用笔画上需要打孔的位置,然后小心翼翼的用手钻钻出两个小孔,在用细小的铜条镶嵌在两个小孔内用小锤轻轻敲平,最后填粉打磨。
这件曾经摔烂了的茶壶,陈颖一共锔了两百多道钉才修复完整。
陈颖说,一件打碎的瓷器,要经过找碴对缝、打孔、做钉、装钉、打磨、填粉等工序,少则需要四五个小时,复杂的要两三天时间。现在有人前来锔瓷不在器物的价值高低,而在予对器物的感情,所以在修复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细致不能有丝毫的差错。陈颖开玩笑的说,我们这一行可以说是在“修复情感”。
每当看到顾客前来取货时那一脸的欣喜,我就很满足。我希望能把这门正面临逐步衰退、消亡的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手工技艺传承和发扬下去。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变废为宝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变废为宝作文1有一天,小明和小东一起到商店帮妈妈买了一个盘子。
他们正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小明一不小心,盘子从手里滑落,掉到了地上,摔成了两半。小明吓得说不出话来,无奈地从地上捡起摔成两半的盘子,正准备扔进垃圾桶,小东制止说:“等等,让我想想这个盘子还有什么用途。”小东想了想,说:“有了,我们可以做一件艺术品送给妈妈!”小明说:“怎么做?”小东找来了彩色笔,和小明一起在两半盘子上画起鱼儿来,不一会儿,破盘子就变成了两条可爱美丽的小鱼。小东把它们挂在墙壁上,越看越好看。妈妈下班回来看到了,高兴地笑了,夸奖小明和小东:“你们真棒!变废为宝,真是好样的!”小明和小东也开心地笑了!
变废为宝作文2星期六,小明到小强家去玩,正好碰上他们家在吃饭,小强的爸爸妈妈都出去散步了,小明和小强就开始收拾餐具,砰的一声,小明手一滑,盘子在摔破了一个小口。他们俩人都大吃一惊,小明连忙说:都是我不好!小强忙说:没什么,都是我自己不小心。
他们俩人自责后,小强立刻将破盘小心翼翼的捡起来,准备扔进垃圾桶里,小明摆了摆手说:不要扔!你去把画笔和颜料。
小明高兴地说:我可以把这些破盘变成一条条鱼,你相信吗?只见小明蘸了绿色的颜料,画了一条斑纹,又蘸了粉红色的颜料,画了一条斑纹,就这样,一条一条鱼身就画好了。再用蓝色的颜料点上眼睛,小明的鱼就画好了。再看看小强,他画的鱼可与众不同了,他先用蓝色的颜料画鱼鳞,再画鱼的身体和头,最后用红色的颜料点上眼睛。两条热带鱼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们眼前;看上去,真像真的与在桌子上游来游去的呢!
生活真的很多废品利用起来就可以变废为宝呢!关键要看你是不是有心人呢!
变废为宝作文3今天,老师让我们每个同学都做一个小制作,做什么呢?这时,我灵机一动,做个风车吧!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爸爸,爸爸说:“我和你一起做吧。”
我们先准备做风车需要的材料,我先把旧的遥控汽车拆下来,找了一个马达,又找了一个瓶子,还有气球、胶布、飞盘、电池、剪刀。
我把瓶子剪了一个长方形的口子,接着把剪的那一点儿垫地下面,然后把气球缠在马达上,再把马达安在口子上,又把飞轮安在马达的齿轮上,再把马达的一个导线安在电池上,最后,再把电池粘在瓶盖上,只要导线一接触电池,风车就会飞快地转起来,风车不仅能当电风扇,还能刮风须,还能扫地。我拿去给妈妈看,妈妈说我做的好。
我给风车起了个名子叫“多功能风车”,我把它带到学校去,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抢着玩,李老师看了表扬我是制作大王,余老师说:“这个风车很有创意,你把电池粘好,它将代表我们班参加比赛。”
变废为宝作文4小明无可奈何地捡起了破盘子,走向垃圾箱:“咱们快点……快点把……碎片拾掇一下吧!要不父母该好好教训大家了!”
“不!”小刚的声音追过来:“或许它们还有用!”说完小刚让小明把手里的破盘子放到桌上。
小明摸着脑门,皱着眉头看着两半破损的盘子,问小刚:“碎成这样,必定成废物了,难道还能粘怎么样?破口的地方这么锋利,很轻易割伤手的,你还想用它做什么呢?”
小刚神秘地拿出颜料和彩笔:“你看,盘子的破口有点像鱼嘴,大家来涂上颜色,看看像不像鱼。反正已经这样了,应该不会更糟糕吧,大家一起来试一试。”
半小时过去了,他们的小鱼完成了,色彩鲜艳,活灵活现。他们把这对小鱼挂到墙上,看上去很漂亮,小明认可地说:“还真像是天生的艺术品啊!”
小刚也高兴地说:“原来废物只不过是一件物品以不适合它的形式出目前不适合它的地方而已,大家只须动一下脑子,或许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哦!”
变废为宝作文5今天,老师教我们做手工——太阳花。我们准备的材料有废旧纸杯、一次性筷子、水彩笔、剪刀和胶带。
老师讲完方法,我们就开始制作了。第一步:用剪刀把杯壁剪成宽约一厘米的细条。我小心翼翼地剪着,害怕把手剪了,也怕把纸杯剪坏了,突然,我听见“呀”的一声,原来是张许诺不小心剪到了手,其他同学就更小心了。第二步:把剪好的太阳花放在桌子上压平。这一步很简单,我三下五除二就压好了。第三步:给花瓣涂上漂亮的.颜色。第四步:用一次性筷子做花茎,把花朵固定在。花茎上。最后一步:给花茎贴上叶子。这样,一朵太阳花就做好了。
做完太阳花我开心极了。自制太阳花不仅能变废为宝,还能锻炼动手动脑的能力,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啊!
变废为宝作文6星期天,我在梁潇家玩。当梁潇不小心打碎了水果盘时,他们正玩得开心。“哎呀,真可惜!”小亮遗憾地说道。他弯下腰,捡起已经碎成两半的果盘,正要扔进垃圾桶。“等一下!”明明连忙拦住梁潇,说:“我们可以用它做点别的。”梁潇说:“好主意,就是节能环保。”然后,明明去书房拿了几支水彩笔。他们用彩笔在破盘子上画了一条彩色的鱼。不一会儿,他们把破盘子装扮成两条漂亮的鱼挂在墙上,让白墙看起来生机勃勃。看着他们创作的作品,他们开心地笑了。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废物的再利用,练习本的使用可以计算,废纸送到回收站等。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个节能环保有创意的孩子。
变废为宝作文7在快乐作文课上,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它们是一次性筷子、布、橡皮筋、剪刀和羊毛。“这是干什么用的?”我好奇地问老师。老师神秘地说:“今天,我们将变废为宝。你马上就会知道了。”听到这些话,我很困惑,真想打破罐子,问个究竟。
我们开始吧。我们首先把布子对折,然后切成条状。但是我们的剪刀似乎不太适合我们!我们花了半天时间修剪一点。这时,老师来帮助我们了。她太好了,以至于用手把布子撕成了碎片。接下来,我们把布条像千层面一样折叠在一起。然后,把橡皮筋绑在千层面的中间。哇!多么大的弓啊!最后,我们把筷子插入弓,然后用另一个橡皮筋来固定它,我们就完成了!然而,我无法修复它。多亏老师的帮助,我才得以坚持住。哦!什么事?它实际上是一个小拖把!
我看着自己做的小拖把,感到非常高兴。我也学到了一个道理:平凡的东西经过加工后会变得美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丑小鸭会变成天鹅!
变废为宝作文8随着城乡工业飞速发展,水污染、空气污染日益威胁这人们的居住环境和身体健康。
当今是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日常生活中很多物品都可以循环再利用。我也学会了变废为宝的一招——制作纸巾,下面我就简单地介绍介绍我是如何进行纸巾制作的吧。
首先把废纸浸湿,揉成纸浆团放在杯里。再加点水化开纸浆,调成糊状。接着再加些水搅拌成均匀的稀纸浆。然后,把稀纸浆倒在平铺好的棉布上,盖上毛巾挤压吸水。最后把纸浆均匀的铺平、晒干。很快,一张洁白的新纸巾就会出现在眼前。
其实除了面巾纸以外,还有很多的纸样,如:报纸、墙纸、牛皮纸、图画纸等,人们都可以将它们“变废为宝”。
变废为宝作文9以前我不知道废旧塑料有什么用?7月4日上午,公公带我到店口塑料厂去参观了一下废塑料的用途。
到了塑料厂我就走进去看见有许多塑料碎片堆在一起,有红的、黄的、绿的……老板说:“这些塑料都是塑料瓶、塑料盒……利用做成的,然后再用水洗干净。”我想这些有什么用呢?
我又走进去,一股难闻的臭气迎面飘来,“是什么东西呀这么臭?”我边说边往里走,只见是塑料磨碎机在磨塑料碎片,又用电炉在加热熔化,变成了塑料颗粒哦! 原来如此,废塑料是可以回收的。老板说:“塑料用处可大了呢!可以做很多东西,比如电风扇、摇控赛车、生活用品甚至人造卫星等等许多产品。
塑料的用途真大呀,我们以往不知道东丢西抛,既不文明,又不讲卫生。通过这次参观使我学到不少知道,以后要保护环境,变废为宝。
变废为宝作文10一个阳光明媚的周六,小红作为客人来到小明家。小明带水果招待小红。小红道:“你吃,我在家吃过。”。小明说:吃吧,这么热可以凉快凉快!小明说话的时候,不小心打碎了盛水果的盘子。
这是怎么做到的?小红着急的问。小明拿着扫帚,正要把破盘子扔进垃圾桶。小红说,不,我们把它变成宝吧!变废为宝?小明觉得奇怪。小红说:我们把它画成一条小鱼吧。小明说:好主意,就这么办,我们开始吧!很好。小红说,小红带了颜料,小明开始画画。他首先在盘子上画了一个圆眼睛,然后画了一个圆肚子和一个漂亮的鳍。不一会儿,两条可爱的小鱼就做好了。小红说:太好了!我终于把盘子变成了宝。
在这之后,我明白了我们必须学会使用废品。有句话说,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只要多动脑筋,就能把一些看似无用的东西变成有价值的东西。
变废为宝作文11有一天,小明和小东一起去店里帮妈妈买盘子。
他们走在回家的路上,小明不小心把盘子从手里滑了出去,掉到了地上,摔成了两半。小明吓得说不出话来。他不情愿地捡起从地上摔成两半的盘子,正要扔进垃圾桶。小董停下来说:“等等,让我想想这个盘子有什么用。”小董想了一下,说:“对,我们可以给我妈做一件艺术品!”小明说:“怎么做?”小董找了个彩笔,和小明一起在两个盘子上画了鱼。不一会儿,破盘子变成了两条可爱又漂亮的鱼。小董把它们挂在墙上。越看越好看。妈妈下班回来看到了。
她开心地笑了笑,称赞小明和小董:“你们真棒!变废为宝真好!”小明和小董也笑得很开心!…
变废为宝作文12一天晚上,冬冬在厨房美滋滋地刷着碗。
突然,两只盘子“当啷”一声从冬冬的手里调皮地跳了下来,唱起了响亮的歌 冬冬垂头丧气地 拎起盘子向垃圾桶走去 .好朋友明明急忙拦住他,机灵地说:“别扔,扔了多浪费啊!看我来变废为宝。”冬冬挠挠头不解地说:“你别逗我了,废盘子还有什么用?”明明笑着说:“你 家有颜料盒和毛笔吗?”冬冬说:“有啊!”明明说:“你帮我把颜料盒和毛笔拿来。”东西拿来了,明明想了想,就认真地图起来。过了一会,明明大声说:“好 了。”冬冬好奇地伸过头来一看。“哇塞”随着一声赞叹声,两个废旧的盘子就变成了美妙绝伦的装饰品。
冬冬指着两个装饰品说:“多好的创意啊!”明明说:“这下还扔不扔盘子啦?”冬冬笑着说:“不扔了,不扔了,变了宝贝还扔。”
变废为宝作文13今天,我正在看电视,只听见厨房里叮叮当当响了好一阵,接着就见妈妈拿着一大袋饮料瓶和废纸走出来。 妈妈,您这是干吗? 我好奇地问。
妈妈说: 扔了,没有什么用!
我想:这么精美的饮料瓶子扔掉多可惜呀!老师经常告诉我们要注意环保,如果把这些瓶子拿来做一些手工制作,不是既废物利用了,又保护了环境吗?于是,我对妈妈说: 留下它们吧,我还有用。
妈妈疑惑的问我: 这些都是废品,留着也不卫生,你能有什么用? 我神秘地一笑,到时您就知道了。
吃完午饭,我就准备了剪刀开如加工这些废品,首先我拿起一个塑料瓶这儿比比,那儿量量,接着用剪刀很快剪成了一些竖条,然后再把这些竖条慢慢地编起来,不一会儿,一个美丽的花篮展现在我的眼前,我还用健力宝瓶做了一个烟灰缸,妈妈看见我利用废品做出的精美作品,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许多东西看似没用,但只要肯动脑筋,它们就会被我们所利用。
变废为宝作文14星期天,因为爸爸妈妈很忙,所以小军和华华就在家里玩玩具,玩着玩着,突然,肚子“咕咕咕”叫了,原来是肚子饿了。
小军和华华从厨房里拿出盘子,正准备盛饭菜时,忽然手一滑,“砰”一声,盘子掉在了地上,瓷片碎了一地。小军把地上的碎瓷片打扫干净后,去找华华。
华华正准备把盘子扔进垃圾箱。小军赶紧喊道:“华华,别把盘子扔了。”华华问:“不扔留着做什么?”小军告诉华华:“我们可以在上面画上图案做成艺术品。”华华听了觉得有道理,便把盘子放在桌上,等小军把画笔和颜料拿了出来。
他俩各画了一条色彩斑斓的小鱼,然后,把两条小鱼挂在了客厅的墙上。
墙上的两条小鱼,就像真的一样在水里游来游去。小军和华华的做法,给了我启发:勤动手,动脑,废物也会变成宝。
变废为宝作文15周末下午,我跟爸爸妈妈一起回周庄看看房子的装修进度,顺便在那儿吃晚饭。刚到家,我发现奶奶拎着一个大袋子,朝门口走去。我急忙走上前问道:“奶奶,您这是要做什么呀?”奶奶说:“工人下班了,地上有些没用的木块可以捡来当柴火烧!”原来,奶奶这是在将废物回收利用啊。我也来帮忙吧!说干就干,我立马跟在奶奶屁股后面,帮她捡木块。一块、两块、三块……我将木块抱在怀里,就跟抱着宝贝似的。
大约二十分钟后,地面上没用的木块都被我们捡干净了。我转过身,看着我们的劳动成果――四袋柴火,心里满是自豪。我想:捡来废弃的木块并加以利用,既保护环境,又节约资源,真是一举两得!
从那以后,“变废为宝”就扎进了我的心里。我开始留意身边的小玩意儿,看到废弃物总是会先动一番脑筋,寻思着能不能再加以利用。我把这份心得在班级里分享,老师和伙伴们都极为欣赏!我想我可能成不了发明家,但我会为环保出一份力。
?还记得小时候,当年那些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吆喝着“锔盆,锔碗,锔大缸”的锔瓷匠人吗?
这一行当,在民间是“街挑子”之中的一员,跟“鸡毛换糖”、“磨剪刀”等一样,是被人看不起下九流的行当。
▲锔瓷作品
随着社会进步,时过境迁,如今他们的身影已经难以寻觅,伴随着岁月流逝,仿佛成为了时光和记忆里永恒的标本。
街头手艺中有一门叫“锔瓷”的手艺,消失的还要早一些。可以说,它的兴衰跟瓷器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
▲锔瓷作品
大家应该知道瓷器坚硬耐磨,但弱点是易碎。以前物资匮乏,一件瓷器破碎后,留着无用,弃之可惜,重新买一个又要花不少钱。
于是锔瓷匠人们便应运而生,继而便产生了锔补修复瓷器这一行当。而这一行当的出现,也很快就被老百姓接纳,破碎的瓷器得到了再生。
▲《清明上河图》中锔瓷匠人
锔瓷这一行当起初于何时已无法考证,据说在《清明上河图》上就有一处锔匠做活的记录,那么由此可以证明,至少在宋以前,锔瓷匠人就已经存在了。
然而,工业化的进程突然结束了这一切。。。
▲锔瓷的工具简单,但却有复杂的工序
当瓷器的生产从纯手工转向流水线的那一刻起,当锔瓷的工钱大于新买一个瓷器的价格的时候,锔瓷匠人们哪里还会有生存的空间?锔瓷这一行当也就注定萧条下来了。
所以,如今在民间即便现在有 “金刚钻”也再无人揽“瓷器活”了。庆幸的是这门技艺还是有传承的,目前在一些古董瓷器的修复上还在使用。
可以说国人将“锔瓷”由“下里巴人”变成了“阳春白雪”并束之高阁。
▲这就是给瓷器打眼的金刚钻中的弓子钻
锔瓷成了我们的记忆而类似的日本金缮却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锔瓷一样,这种技艺更多的是指一种对待残缺的尊重。
但工艺却大有不同,常言道“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说的就是锔瓷,中国要用金刚钻钻孔,用锔钉抓牢修补;
▲锔钉
而金缮从字面上解释就是“以金修缮”,听起来像是金工艺,其实是中国的漆艺与日本的侘寂美学碰撞融合的修复艺术,属于漆艺的一种,在日语中叫做Kintsukuroi。
金缮是用天然的大漆黏合瓷器的碎片或补充缺口,再将漆的表面敷以金粉或者贴上金箔。
▲金缮作品
器物的伤口上像是融了些许的金子,有缺陷的部分被突出,但并不突兀,甚至还会为原先的器物增色不少。
那一条条纤细的金色线条顺着冲线(瓷器受到冲击形成的裂纹)流淌,在深色碗盏的映衬下分外抢眼,仿佛一道道划破黑夜的闪电。
▲金缮作品
而浅色杯碟上的金线,看上去则像沐浴着金色阳光的汩汩细流,温婉轻柔。器物原本的伤口,因为金的加入,变得醒目却不突兀,还有了别样的残缺美。
“喝茶人几乎都喜欢这样的美,在日本称作侘寂。”
▲金缮茶碗
侘寂是日本美学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指残缺之美,不完善的、不圆满的、不恒久的,也有朴素、谦逊、自然的意思。
在老刘看来金缮的回暖归于茶文化的普及。茶人惜物,因为只有珍贵的东西,才需要修补。
▲金缮作品
不得不说“日本人,会在手艺的精致上下极大功夫,而中国则是,文化观念很精致,做的时候很松弛。”
或许这就是我们当今,传统式微的原因,大张旗鼓喊行动,冷冷清清做保护。有7000年历史的漆艺文化,就这样被我们丢在一旁,成了他国荣耀!
▲将碎瓷片、碎玻璃蜕变成惊艳的筷托
时代发展,技术发展,但还有很多东西,是再高的科技也无法取代的,总需要有些人,守护这些活化石。
其实金缮修复的美学,就给我们了一种很好的启示:用最好的形式弥补过去,坦然接受不完美,方能成就未来的完美。
刘哥胡(壶)论
无论是锔瓷还是金缮,这类手艺的出现是基于对残缺的崇拜,意在表达一种面对不完美时的姿态,坦然接受,精心修缮,而并非试图掩盖。
如俗话中讲的“补碗补盘补人心”,其实修补得是人的“惜物之心”。而正因为修补者的用心,才让破损之物瞬间焕发新的生命,得以诉说新的故事。
?END?
本期关键词:锔瓷、金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