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宋汝窑的瓷器有什么特点

现代的秀发
阳光的冷风
2023-03-21 22:58:15

宋汝窑的瓷器有什么特点?

最佳答案
暴躁的乌龟
魁梧的身影
2025-10-13 13:41:01

河南省是我国北方瓷器的重要产区,不少瓷窑集中在豫中地区。宋代这里先后出现了几个驰名于时的瓷窑,临汝窑就是其中之一。一部分烧宫廷用瓷,就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汝窑;另一部分烧民间用瓷,为便于区别,今称为临汝窑。汝窑的特点主要是:一、釉色青而润泽。二、开创了青瓷印花的特殊风格。三、通体有极细的纹片,宛如冰裂,蟹爪,但也有裂纹的。四、底部有细小的支钉烧痕。这是由于汝窑改变了定窑复烧的做法,用细小支钉托住。

青如天:汝官窑天青釉色为主。但在不同的光照下和不同的角度观察,颜色会有不同的变化。平常体会,在明媚的光照下,颜色会青中泛黄,恰似雨过天晴后,云开雾散时,澄清的蓝空上泛起的金色阳光。而在光线暗淡的地方,颜色又是青中偏蓝,犹如清彻的湖水。究其原因,是汝瓷玛瑙入釉而致使釉面产生的不同角度的斜开片和寥若晨星,大小不一的气泡对光照的不同反射而产生的不同效果。 面如玉:关键是半乳浊状的结晶釉,这种结晶釉对色与光极敏感,青绿釉却能从内反射出红晕。釉子稍厚处,如凝脂般将青翠固化,又如腊滴微趟,将玛瑙融化之后而又将其垂固。釉子稍薄处,如少女羞涩面现昏红,又如晨曦微露,将薄云微微染红。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有明显酥油感觉。抚之如绢,温润古朴,光亮莹润,釉如堆脂,素静典雅、色泽滋润纯正、纹片晶莹多变为主要特征。视之如碧峰翠色,有似玉非玉之美。汝瓷釉面的光泽,不如官、哥瓷晶莹,更逊于龙泉青瓷,与同为贡御性质并亦为出土的定瓷、龙泉瓷标本作比较,汝釉的光泽度,大抵只及后者三分之一略强。这说明,玛瑙入釉,致汝釉的玻化程度及釉质的抗腐蚀性均有所下降。 反过来则说明,缺乏明显玻璃质感,是玛瑙为釉的一个重要特征; 釉质肥厚莹润若堆脂,釉面因施釉不匀、显高低不平、久平整,并有少量气泡和缩釉现象, 蝉翼纹: 用“蝉翼纹”来形容汝官釉面的开片最为形象。前人用“蟹爪纹”来形容,这里有二种说法。其一“汁中棕眼隐若蟹爪”,是说釉面上因气泡破裂而产生的棕眼犹如螃蟹走过沙滩而留下的蟹爪印。其二是形容瓷器表面开片的长短无序,呈不规则交错尤如蟹爪。所谓“蟹爪纹”是在瓷器开片的一条主纹上,另生出一条次纹,形成一个“Y”型(蟹爪),然后在次纹的一边又生出一条次次纹,形成又一个小一点的“Y”型(蟹爪),……就像一棵树主干生出大枝,大枝生出中枝,中枝生出小枝,小枝生出小小枝一样。其实中国画技法中创始于宋初的枯树画法的一种方法,就叫做蟹爪技法。用蟹爪技法来解释瓷器开片的主次、走向,最简单不过了。不过用蟹爪纹来形容汝官釉面开片却有不足,因为它只形容了开片的主次及走向,却无法形容汝官釉面中的斜开片。因而有人在考虑这方面时就用“鱼鳞纹”或者“冰裂纹”来形容。因此用“蟹爪纹”、“鱼鳞纹”、“冰裂纹”来解释汝官釉面的开片都是只抓住了一点而没有顾及其余。而蝉翼纹既包含了蟹爪纹又包含了鱼鳞纹或冰裂纹,是形容汝官釉面的最形象比喻。 蟹爪纹,形容瓷器开片的主次、走向。晨星稀:汝窑器釉厚,釉中有少量气泡,古人称为“寥若晨星”,在光照下时隐时现,似晨星闪烁,汝窑瓷片的断面,肉眼可见一些稀疏的气泡嵌在釉层的中、下方。用放大镜于釉面上观察,中层的这些气泡,于釉层内呈稀疏的星辰状,大的如星斗。但是,蕴藏在釉层最底下的另一部分气泡,从釉面上则很难透见。汝瓷在其胎体的釉层间,有一排肉眼可见的大小气泡,这类同宋龙泉、南宋官窑等青瓷体系釉内气泡排列有异的景象,属玛瑙釉为釉的又一特征。同时表明,玛瑙的粘度很强,以致釉内与胎体中的空气,在烧制过程中无法正常溢出,较多的被封闭在釉的下层;芝麻支钉釉满足。高濂的《遵生八笺》说汝窑“底有芝麻细小挣针”。在器物底部可见细如芝麻状的支钉痕,痕迹很浅,大小如粟米,汝窑是钉痕大部分如芝麻粒那么大,这是其它瓷窑所少有的。 棕眼,釉面的气泡在窑中焙烧时爆破后未经弥合而自然形成的小孔。鱼子纹:鱼子纹是指在汝瓷釉面上有片状泛黄有异于汝瓷天青釉面的色块。对鱼子纹的解析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釉面细小的开片细若鱼子。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写道:“汝窑在河南汝州,北宋时所创设也。土脉细润,如铜体,有厚薄,汁水莹润。有铜骨无纹者,有铜骨鱼子者……”。对汝瓷的开片有各种形容,如蟹爪纹,冰裂纹,蝉翼纹,鱼子纹等。而汝瓷釉中多布红晕,有的如晨曰出海,有的似夕阳晚霞,有的似雨过天晴,有的如长虹悬空,都是一些美丽的形象比喻,有点夸张。说到底就是釉面中泛起的红斑块显露在青色的釉面上,好像鱼子飘浮在水面上,仅此而已。不过对汝瓷来说,又多了一个非典型特征。

最新回答
失眠的夕阳
紧张的彩虹
2025-10-13 13:41:01

汝窑获得很高的地位,原因有:汝窑位列北宋五大明窑之首,汝瓷价值不菲;汝瓷做工精细、造型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汝窑代表了中国古代瓷器发展的成就,对研究北宋时期瓷器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历代名人都非常喜好汝瓷,有不少赞赏的诗句,这就使其富有文化内涵。这也难怪李苦禅先生发出了“天下博物馆, 无汝者,难称尽善尽美也。”

汝窑的瓷器制作要求比较高。一般而言,瓷器对烧制的温度比较苛刻,温度都在1280度以上。温度越高,瓷器成品率越低。而汝窑都是低温烧制,烧制温度在1200度左右,这就使得汝瓷普遍以天青色为主色调,有时候辅之以天青、天蓝、月白等釉色,给人一种"似玉非玉而胜似玉"之感。

此外,窑瓷器的美更在于其“裂纹”。人们在烧制瓷器过程中,所得线条往往不受人为控制,给人一种自然之美。裂纹“开片”呈现出层层叠叠、晶莹剔透之感,犹如早春解封的河冰,人们称之为“冰裂纹”。

同时,汝瓷造型给人一种“复古简约”。所谓“复古”就是汝瓷的造型来源于古代,展现了宋人的复古风格,汝瓷造型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造型。宋人非常善于创新,并不全盘照抄古代的设计,而是融入了“弦纹”,使得汝瓷线条显得“简约”。

汝窑存世罕见。据悉,现珍藏于国内国外各大博物馆的古代汝瓷数量仅仅65件。与世面上人们所见到的其他瓷器有着很大不同,能够一睹汝瓷风格,机会更是难能可贵。明代画家徐渭“花是扬州种,瓶是汝州窑。注以江东水,春风锁二乔。”可见文人墨客对汝窑的追捧!

无限的钢笔
聪慧的乌龟
2025-10-13 13:41:01

宋代瓷器的烧制完全进入了成熟期,名药盛行,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五个窑口被后人认为是最为有名,被后人统称为宋五大名窑。

1、汝窑

汝窑为宋代五名窑之首,其工匠以玛瑙入釉,烧出具有典型特色的汝瓷,后人评价“其色卵白,如堆脂,然汁中榨眼隐若蟹爪,底有芝麻细小挣针”。

2、官窑

官窑本由朝廷直接控制,所制作的瓷器供皇室所使用,其品质当然不言而喻。青瓷釉色晶莹惕透,有开裂或呈冰片状,粉青紫口铁足是其特色。

3、哥窑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里面谜团最多也是争议最多的瓷窑,至今仍然无法确认其窑厂位于何处。哥窑釉属无光釉,犹如“酥油”般的光泽,色调丰富,有米黄、粉青、奶白等色。

4、钧窑

钧窑的“窑变”是中国瓷器史上的一大发明,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其制作方式为两次烧成,第一次素烧,出窑后施釉彩,二次再烧。钧瓷的釉色为一绝,千变万化。

5、定窑

定窑为民窑,其代表器型为白瓷。创烧之时,还较为粗糙。自从所烧瓷器不再施化妆土,胎、釉呈现出精、白、薄的特征。并被选为宫廷所用。

扩展资料:

官窑和哥窑,普通人看就是白底或者青底上面很多小碎片。官窑和哥窑有点难分。也有说法是说南北方人发音不一致,导致大家以为是两种窑。

主要特征紫口铁足,金丝铁线。铁线的出现是烧完以后把瓷器扔在墨汁里,瓷器开片的裂缝里面就有了黑色。

汝窑的大部分、官窑和哥窑都有开片。开片是指瓷器胎体和外面的釉的膨胀系数不一样,胎体膨胀比外面的釉要更厉害,于是就 外面的釉被崩开,形成开片了。

钧窑简单来讲就是各种很美丽的彩色,所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铜和铁是瓷器里面2种主要的显色的元素。钧窑主要是铜,会产生各种变换的红颜色。

而且红色是非常难控制的(所以釉里红比青花要难稍很多)。钧窑的瓷器都产生了窑变,没烧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是什么颜色,出来就各种美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五大名窑

爱笑的咖啡
老迟到的滑板
2025-10-13 13:41:01
汝窑。河南省是我国北方瓷器的重要产区,不少瓷窑集中在豫中地区。宋代这里先后出现了几个驰名于时的瓷窑,临汝窑就是其中之一。

一部分烧宫廷用瓷,就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汝窑;另一部分烧民间用瓷,为便于区别,今称为临汝窑。

汝窑的特点主要是:

一、釉色青而润泽。

二、开创了青瓷印花的特殊风格。

三、通体有极细的纹片,宛如冰裂,蟹爪,但也有裂纹的。

四、底部有细小的支钉烧痕。这是由于汝窑改变了定窑复烧的做法,用细小支钉托住。

官窑。据说宋大观、政和年间,徽宗曾下令在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建窑烧瓷,供宫廷使用,这就是所谓“官窑”。

为了与南宋的官窑相区别,有时又称为北宋官窑。

北宋官窑的产品釉色以月白为上,粉青次之,天青,翠青又次之。釉内且有冰裂,梅花,蟹爪等细小裂纹,还有带鳝血状的油斑。

北宋汴京官窑随着北宋朝灭亡而终结,高宗南渡后在杭州另立新窑,这是汴京官窑的继续,因称南宋官窑。

南宋时候,在临安(今浙江杭州)有两处官窑。一在凤凰山下的后苑修内司,世称修内司官窑;另一处在郊坛下,称为郊坛下官窑。《格古要论》说:“官窑器,宋修内司烧者,土脉细润,色青带粉红,浓淡不一,有蟹爪纹,紫口,铁足,好者与汝窑相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