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碎片
1 窑址是可以挖的,前提是,这些窑址还没有明确的被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如果你去挖那些已经确定为保护单位的窑址,那肯定不行的. 比如杭州官窑,处州龙泉窑.
2 中国古代窑址千千万,比如浙江,福建,河南,山西等地,尚有许多窑址没被发现,或者没有被当地文物机关管理,那你尽管去挖好了.浙江丽水和福建的山里肯定有的. 还有比如景德镇,前几年常有明代官窑废坑挖出来,当地一些人就是靠这些发财的.但只怕你一个外乡人,恐怕很难从当地人手里讨到好处.
收集古陶瓷片标本,主要是练眼力,我对瓷片认知,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向专家学者当面请教;瓷友雅聚共同切磋;古陶瓷标本与专业书谱对照;参考本地博物馆馆藏品;瓷友从窑址拾得的标本赠品。瓷片主要来源:到古玩摊寻觅,向藏友购买;与人交换等。开始主要是跑地摊摊亲自捡,历时几年。初识瓷片后,向爱好收藏瓷片的藏友购买。等辨识瓷片后,偶尔在古玩市场向摆瓷片的摊主购买,同时辨识混杂其间的鱼目。真心感悟收、藏古陶瓷。专业书要看,但收集瓷片标本这条路一定要走。
我捡瓷片的感悟,其中有精细之分,很多从土里出来的瓷片,放入水中清理时,有一种滑腻腻的感觉,像上了猪油一样。可是,没有过多少年,新仿的也有这种滑腻腻的感觉,可见,作伪者也是与时俱进。如果固守原来的认识,不仔细细究,就免不了要打眼了。
说了一大堆废话,见笑了,这是在下自己的感悟,不见得正确,每个藏友都有自我的收藏领悟,在下姑妄言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学习陶瓷鉴定应文理相结合
问:您自己是怎样走上古陶瓷鉴定的?
答:我祖籍是安徽歙县,1957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江苏省文管会,在南京博物院工作,主要从事考古和征集。1962年,院领导安排我跟博物院的陶瓷专家王志敏先生学习古陶瓷鉴定,具体工作是南京博物院陶瓷库的保管员。我们做博物馆工作的有个有利条件,看的好东西多。南京博物院收藏有20多万件瓷器,光我保管的这个库房里就有近6000件。我在库房里整天接触实物做卡片,这是学习鉴定得天独厚的条件。
王志敏先生是西南联大数学系毕业的,原来是数学老师。他的岳父是搞古玩的,所以王先生爱钻研古玩,后来主要从事陶瓷鉴定。他特别强调学习陶瓷鉴定应该采取文理相结合的办法。他说,你们大学生书读了不少,学习鉴定不光要看书,关键要大量接触实物。鉴定不完全是理性的,感性也是重要的。理性是前提,你对中国陶瓷的历史发展和演变过程应该有全面的了解,这些是理性的。但是既要读书,更要读物。读物要像读书一样,要做笔记,把观察到的每件陶瓷的特点一条条写出来。王先生传授给我的另一个重要学习方法就是多利用空余时间到野外去捡瓷片。陶瓷器因为是生活用品,打碎了人们就把它扔掉了,像南京、西安都是历史文化古城,往往一动土底下就有瓷片。应该像搞地质、生物的人常到野外采集标本一样,学习研究陶瓷的人也就应该注重采集标本。王先生是扬州人,他从20世纪40年代起,一直注意把扬州城里出土的瓷片收集起来。受王先生的影响,我也外出捡瓷片。现在我把这个经验介绍给大家。这就是把文科当理科学的涵义之一。
问:为什么瓷片对陶瓷器的学习、研究和鉴定如此重要?
答:学习陶瓷鉴定最好的方法是多看实物,要看博物馆陈列的精品珍品。但是博物馆的藏品隔着玻璃看,就有局限性。即使在博物馆工作的人也不能随意拿馆藏陶瓷器去观察触摸。但有瓷片就方便多了,你可以拿在手里反复研究。对民间收藏家而言,收藏整件名贵古陶瓷器物的能力有限,机会也少,而收藏各种瓷片的机会就很多,代价相对低得多,携带、交流也方便。比如我来西安讲课,不可能带一批完整器物来,但用收集到的这些瓷片给学生上课,大家连看带摸很直观,印象也深刻。现在古玩市场发展很快,收集古陶瓷片比过去方便多了,品种和数量很多,连官窑瓷片都出来了。当然有的瓷片价格不菲,数百元甚至近千元一片,但这总比见不到买不到强。
古陶瓷鉴定的基本要点
问:鉴定古陶瓷具体该怎样入手,有哪些基本要点呢?
答:我认为要借助考古学的排比法。一是从时代上排,二是从品种上排,三是从器形上排,四是从纹饰上排,五是从总体风格上排。排列以后进行比较,宋代陶瓷与之前的唐代、之后的元代有什么区别,要搞清楚相互之间的特点与差异。例如,把两件瓷枕摆在一起,就会发现唐代的枕头小,宋代的枕头大,“唐枕小宋枕大”就是从器形上比较得出的一个结论。再如,注壶从总体风格看,唐代的器形比较丰满,宋代的器形比较瘦长,这是总体风格的差异。进一步对比它们的局部变化,就会发现唐代的壶嘴比较短,宋代的壶嘴比较长。特别像青花瓷器,它是把中国传统的造型艺术和装饰艺术结合起来,鉴定时排列其纹饰尤为重要,其中包括它的主体纹饰和边线纹饰。中国陶瓷器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器形的变化,一是装饰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分析研究其胎、釉、制作工艺、款式等。
你来看(张先生拿出一些瓷片边看边讲),明代的五彩,与清代的五彩一比,明代的红发黑,清代的发黄,明代的绿发翠,清代的发黄,不同时代的釉彩特征是不同的。再如,明代中期的,颜色是枣皮红,明代早期的,颜色闷一些,像猪 血红。成化斗彩是中国古陶瓷器中最名贵的品种,一般人难得见到。从这个雍正仿成化瓷片上可以看出,明代是淡红淡绿,清代则是深红深绿。
如果是一般的瓷片,就不用了,自己收藏就好。如果比较珍惜,比如青花瓷,那应该上交国家。好像是国家会给百分之二十、三十的奖励。曾经看过一些资料,大约是这样的。
我家那边的人都在那劳作的时候拾取到古代瓷片,玉片及金银制品,很多,剩下能捡到的地方如远古城镇的废墟,现代人很少去的地方,容易发现,要不你就去挖一下,废墟那边肯定可以。谢谢
因为喜马拉雅山脉矿物丰富,在札斯卡尔山脉发现瓷片的几率更大,所以喜马拉雅山在札斯卡尔山脉可以捡瓷片。
喜马拉雅山,座落在中国境内部分,为我国最大的山。做为整个山脉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山和最新褶皱形成的山脉。
只要是文物捡到都要上交国家。哪怕捡到残缺的文物,也是要上交给国家的,千万不要据为己有,那都是犯法的。被发现后首先会制止这种行为,瓷片会被收缴放回原处,初犯以口头警告为主,情节恶劣的会被依规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