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志愿时,陶瓷制造技术与工艺专业怎么样、就业方向有哪些、主要学什么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是相关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陶瓷生产、陶瓷产品检测、陶瓷造型设计、陶瓷窑炉设备运行原理等知识,具备陶瓷生产、相关设备操作与维护、工艺控制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陶瓷坯釉料制备、陶瓷成型技术、陶瓷烧成、陶瓷装饰、陶瓷智能制造、陶瓷检测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就业方向
面向陶瓷原料加工、坯釉料制备、造型设计、成型、智能制造、烧成、检测等岗位(群)。
3、主要专业能力要求
具有选择、操作、维护陶瓷生产中相关设备的能力;
具有陶瓷制造工艺的热工、机械、控制、检测等能力;
具有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陶瓷生产现场技术问题的能力;
具有陶瓷原料、半成品、成品的物理化学分析、检验能力及热工测试的能力;
具有操作日用陶瓷、卫生陶瓷先进装备、陶瓷 3D 打印及雕刻技术等数字化智能设备制作陶瓷产品的能力;
具有陶瓷生产工艺专业领域相关标准、法律法规的查询、理解和执行能力;
具有对陶瓷行业新知识、新材料、新工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具有“清洁生产、绿色生产”新发展理念和现场安全生产组织管理能力;
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和弘扬中国陶瓷文化的能力;
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主要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
专业基础课程:机械基础、电工电子基础、无机材料物理化学、无机化学、陶瓷工艺学、陶瓷热工基础、陶瓷装饰基础。
专业核心课程:陶瓷原料分析技术、陶瓷坯釉料制备技术、陶瓷成型技术、陶瓷干燥与烧成技术、陶瓷智能制造、陶瓷生产检测技术。
实习实训: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陶瓷原料全分析实训、陶瓷坯釉料配方实训、陶瓷生产实训、陶瓷烧成实训等实训。在日用陶瓷企业、建筑陶瓷企业、卫生陶瓷企业、陶瓷原材料企业等单位进行岗位实习。
5、接续专业举例
接续高职本科专业举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接续普通本科专业举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化学、材料物理、产品设计
一)水泥行业。重点是改造提升现有企业,优化结构 。以粤北(清远、韶关)、粤西(肇庆山区、云浮、阳江)、粤东(惠州山区、梅州、河源)三大水泥生产基地为发展重点,在临近省属城市的地区,可适当建设以工业废弃物作原燃材料或以消纳城市污泥、垃圾为目的大型水泥新型干法生产线。2015年全省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达11000万吨。珠三角地区(广州、佛山、江门、东莞、深圳、珠海、中山等市)水泥熟料产能目标700万吨/年。原则上不新建同质化的水泥熟料项目,在混合材资源丰富且交通方便的区域,按照市场需求适度布局100万吨/年以上大型粉磨站;鼓励企业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废弃物、污泥和城市生活垃圾。粤北地区(清远、韶关等市)水泥熟料产能目标3600万吨/年。加快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有序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努力打造成为我省最重要的新型干法商品熟料和水泥生产基地,原则上不再新建水泥粉磨站。粤西地区(湛江、茂名、阳江、肇庆、云浮等市)水泥熟料产能目标3900万吨/年。进一步加强矿山资源地质勘探工作,集中力量发掘西江沿岸大型石灰石矿床,建设成为广东最大的熟料和水泥制造基地。粤东地区(惠州、河源、梅州、汕头、汕尾、潮州、揭阳等市)水泥熟料产能目标2800万吨/年。进一步加强资源地质勘探工作,新型干法水泥项目以梅州、河源和惠州山区为主,潮州、揭阳、汕头、汕尾等市适度建设大型水泥粉磨站。(二)玻璃行业。严格控制新增同质化平板玻璃产能。重点扶持江门、中山、河源等地平板玻璃产业发展。整合现有资源,扶持大型浮法玻璃企业通过兼并、改造、整合等措施提高行业集中度。重点支持玻璃深加工企业在珠三角沿江和沿高速公路形成产业集群。扶持以沿海为主要基地的硅质原料基地的开发和建设,确保硅质原料稳定供给。(三)陶瓷行业。发挥现有规模和技术优势,通过整合,形成以佛山为研发、物流中心和总部基地,潮州、清远、江门、肇庆等地配套发展的生产格局。在市场引导下,将部分产能设在省外靠近资源和市场的地方,扩大我省陶瓷的影响。佛山市:建设为我省先进陶瓷基地。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努力打造型成为陶瓷研发、检测、营销、结算、展示、信息、文化中心;适度发展高端建筑卫生陶瓷、特种陶瓷、陶瓷化工色釉料等;不再新建、扩建一般性建筑卫生陶瓷和陶瓷化工色釉料生产线;大力开发技术领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陶瓷技术装备,提高整线整厂成套供应能力。清远市:发挥资源充足、工业基础较好的优势,以源潭陶瓷工业城和佛山禅城(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为依托,打造成系统配套、产业链完善、生态完好的国内一流陶瓷产业集群和我省陶瓷产业转移示范基地。江门市:以恩平沙湖新型建材工业城为基础,承接陶瓷产业转移,建设新型陶瓷产品研发中心和新型陶瓷产品检测中心,配套发展陶瓷化工、包装、机械和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打造国内著名新型陶瓷基地。潮州市:发挥省市共建陶瓷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卫生陶瓷模具研发中心等有利条件,建立卫生陶瓷为主的生产集散基地,配套发展色釉料,形成与其他产区互补的发展格局。肇庆、韶关、云浮等地在条件较好的地方相对集中发展,培育我省陶瓷新兴生产基地。鼓励新丰华夏生态建筑陶瓷工业园走生态化、集约化、标准化、数字化、社区化的路线,探索建筑陶瓷行业升级新模式。建国60年也是广东建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60年。据统计,2007年,广东建材完成工业销售产值2121亿元,建材的主要产品中,规模以上累计生产平板玻璃6082万重量箱,建筑陶瓷18.4亿平方米,水泥9776万吨,花岗石大理石板材超过1000万平方米,建筑涂料40万吨,卫生陶瓷6471万件……广东建材产品除受到运输半径。 限制的品种外,不少在全国甚至世界占有绝对统领地位,如建筑陶瓷、建筑铝型材等无论在产量和质量以及科技含量中都在国际享有盛誉。目前,广东建材拥有12个品牌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先后有35家企业进入中国建材百强企业,是拥有百强建材企业最多的省份。 近年来,广东建材行业在由大变强的过程中,注重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材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改造力度增强。投资主要集中在水泥、平板玻璃和建筑陶瓷等行业,主要投向新型干法水泥、优质浮法玻璃、高档陶瓷抛光砖等先进生产力项目,使广东的建材工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目前,广东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已占总量的40%以上,广东平板玻璃产量一跃成为国内第三大平板玻璃生产基地,浮法平板玻璃的比重为90%,高于全国82%的水平,深加工玻璃的比重逐年增加;加工玻璃的产品品种和档次也不断提高,出口量占产量的50%以上,K值在2.0W/m2K以下中空玻璃、E值在0.1以下的Low-E玻璃以及其它高档次加工玻璃也在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