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陶瓷原料的基本要求

英勇的水杯
不安的果汁
2023-03-21 17:35:00

陶瓷原料的基本要求

最佳答案
端庄的康乃馨
直率的手链
2025-10-15 20:21:27

1、陶瓷:是由天然矿物如:粘土、瘠性原料(如:石英)、溶剂原料(如:长石),以及少量的化工料按适当的比例,经粉碎、成型、并在高温烧成的情况下,经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所形成的坚硬制品。

   

2、陶瓷主要原料的作用:粘土作为可塑原料,起粘结成型作用。石英作为瘠性原料,起骨架的作用。长石作为熔剂原料,起助熔作用。

  

  3、陶瓷产品的化学成份:氧化钾(k2o)、氧化钠(na2o)、氧化钙(cao)、氧化镁(mgo)、氧化硅(sio2)、氧化铝(al2o3)、氧化铁(fe2o3)、氧化钛等(ti2o)。跟地球的表层结构成分相似。地壳的8大主要成份:o、si、al、fe、ca、na、k、mg8种元素占地壳总量的97.7%。

最新回答
轻松的铅笔
怕孤独的哑铃
2025-10-15 20:21:27

陶瓷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氧化铝和水。

陶瓷是由粘土、石英及长石等天然矿物原料按不同配方配制,经加工、成型及烧成而得,其化学组成取决于所用天然原料及配方,不同地区不同窑口的古陶瓷由于所用原料的不同,配方的不同以及烧制工艺的不同,其胎釉化学组成、显微结构及物理性能就会有各自的特点。

如果收集不同窑口发掘时有可靠地层年代的陶瓷标本进行系统地研究,把积累的数据资料如化学组成数据(包括主次量元素含量以及微量元素含量)建立数据库,并用适当的处理方法,譬如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找出具有特征意义的规律。

对要鉴定的陶瓷的化学组成、显微结构、物理性能以及烧制工艺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将其化学组成数据与已知窑口和年代的古陶瓷的化学组成数据进行比较处理,再综合显微结构、物理性能以及烧制工艺等方面的信息就可能对陶瓷作出鉴定。

陶瓷材料介绍

陶瓷材料是工程材料中刚度最好、硬度最高的材料,其硬度大多在1500HV以上。陶瓷的抗压强度较高,但抗拉强度较低,塑性和韧性很差。

陶瓷材料一般具有高的熔点(大多在2000℃以上),且在高温下具有极好的化学稳定性;陶瓷的导热性低于金属材料,陶瓷还是良好的隔热材料。同时陶瓷的线膨胀系数比金属低,当温度发生变化时,陶瓷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

陶瓷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因此大量用于制作各种电压(1kV~110kV)的绝缘器件。铁电陶瓷(钛酸钡BaTiO3)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可用于制作电容器,铁电陶瓷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还能改变形状,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

陶瓷材料还有独特的光学性能,可用作固体激光器材料、光导纤维材料、光储存器等,透明陶瓷可用于高压钠灯管等。

炙热的芝麻
大力的朋友
2025-10-15 20:21:27
问题一:陶瓷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陶瓷原料包括高岭土.粘土.瓷石.瓷土. 着色剂.青花料.石灰釉.石灰碱釉等.

高岭土陶瓷原料.是一种主要由高岭石组成的粘土.因首先发现于江西省景德镇东北的高岭村而得名.它的化学实验式为:Al203・2Si02・2H20.重量的百分比依次为:39.50%.46.54%.13.96%.纯净高岭土为致密或松疏的块状.外观呈白色.浅灰色.被其他杂质污染时.可呈黑褐.粉红.米黄色等.具有滑腻感.易用手捏成粉末.煅烧后颜色洁白.耐火度高.是一种优良的制瓷原料.

粘土陶瓷原料是一种含水铝硅酸盐矿物.由长石类岩石经过长期风化与地质作用而生成.它是多种微细矿物的混合体.主要化学组成为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和结晶水.同时含有少量碱金属.碱土金属氧化物和着色氧化物等.粘土具有独特的可塑性和结合性.其加水膨润后可捏练成泥团.塑造所需要的形状.经焙烧后变得坚硬致密.这种性能.构成了陶瓷制作的工艺基础.粘土是陶瓷生产的基础原料.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蕴藏量大.种类繁多.是一种宝贵的天然资源.

瓷石也是制作瓷器的原料.是一种由石英.绢云母组成.并有若干长石.高岭土等的岩石状矿物.呈致密块状.外观为白色.灰白色.黄白色.和灰绿色.有的呈玻璃光泽.有的呈土状光泽.断面常呈贝壳状.无明显纹理.瓷石本身含有构成瓷的多种成分.并具有制瓷工艺与烧成所需要的性能.我国很早就利用亥石来制作瓷器.尢其是江西.湖南.福建等地的传统细瓷生产中.均以瓷石作为主要原料.

瓷土由高岭土.长石.石英等组成.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并含有少量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和氧化钠等.它的可塑性能和结合性能均较高.耐火度高.是被普遍使用的制瓷原料.

着色剂存在于陶瓷器的胎.釉之中.起呈色作用.陶瓷中常见的着色剂有计三氧化二铁.氧化铜.氧化钴.氧化锰.二氧化钛等.分别呈现红.绿.蓝.紫.黄等色.

青花料是绘制青花瓷纹饰的原料.即钴土矿物.我国青花料蕴藏较为丰富.江西的乐平.上高.上饶.丰城.赣州.浙江的江山.云南的宜良.会泽.榕峰.宣威.嵩明以及广西.广东.福建等地均有钴土矿蕴藏.我国古代青花瓷使用的青花料一部分来自国外.大部分属国产.进口料中有苏麻离青.回青,常用的国产料有石子青.平等青.浙料.珠明料等.

石灰釉主要物质是氧化钙(Cao).起助熔作用.特点是高温粘度小.易于流釉.釉的玻璃质感强.透明度高.一般釉层较薄.釉面光泽较强.能清晰地刻划纹饰.南宋以前瓷器大多使用石灰釉.

石灰碱釉主要成分为助熔物质氧化钙以及氧化钾(K2o).氧化钠(Na20)等碱性金属氧化物.特点是高温粘度大.不易流釉.可以施厚釉.在高温焙烧过程中.釉中的空气不能浮出釉面而在釉中形成许多小气泡.使釉中残存一定数量的未溶石英颗粒.并形成大量的钙长石析晶.这些小气泡.石英颗粒和钙长石析晶使进入釉层的光线发生散射.因而使釉层变得乳浊而不透明.产生一种温润如玉的视觉效果.石灰碱釉的发明与运用.是传统青瓷工艺的巨大进步.石灰碱釉出现于北宋汝窑青瓷中.南宋龙泉窑瓷器大量采用石灰碱釉.使釉色呈现出如青玉般的质感.如粉青.梅子青.可以说南宋龙泉青瓷已达到中国陶瓷史上单色釉器的顶峰.

问题二:陶瓷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主要原料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如粘土、石英等),因此与玻璃叮水泥、搪瓷、耐火材料等工业,同属于“硅酸盐工业”的范畴。

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

问题三:陶瓷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陶瓷是由粘土、石英及长石等天然矿物原料按不同配方配制,经加工、成型及烧成而得,其化学组成取决于所用天然原料及配方,不同地区不同窑口的古陶瓷由于所用原料的不同,配方的不同以及烧制工艺的不同,其胎釉化学组成、显微结构及物理性能就会有各自的特点。如果收集不同窑口发掘时有可靠地层年代的陶瓷标本进行系统地研究,把积累的数据资料如化学组成数据(包括主次量元素含量以及微量元素含量)建立数据库,并用适当的处理方法,譬如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找出具有特征意义的规律。对要鉴定的陶瓷的化学组成、显微结构、物理性能以及烧制工艺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将其化学组成数据与已知窑口和年代的古陶瓷的化学组成数据进行比较处理,再综合显微结构、物理性能以及烧制工艺等方面的信珐就可能对陶瓷作出鉴定。

陶瓷是混合物,成分特别多而复杂,而且根据陶瓷的产地不同成分也不同。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硅酸铝,硅酸钙等)。

问题四:陶瓷是由什么组成的 如果按组成成分的话就是,氧化铝、氧化硅和长石,这三类了。各个成分的组成比例关系和作用那就复杂了。

问题五:陶瓷主要成份 “陶瓷”是一种通称,“陶”和“瓷”在质地上、物理性能上有很大区别。中国是最早制造陶器的国家之一,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陶器的出现大约在距今1万年左右,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开始了定居生活,盛水、蓄物等日常生活的需要,促使了陶器的发明。中国陶器的分布比较广泛,主要集中的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其中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文化类型,以彩陶为特点,也称“彩陶文化”,它派生出半坡和庙底沟两个类型,装饰图案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马家窑文化是新石器晚期的文化类型,比仰韶文化略晚,距今约5000年。黑陶是继彩陶之后的又一伟大创造发明,距今约400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出现了工艺独特的蛋壳陶。近些年来,山东、河北一带多有仿制,有较高的收藏价值。秦汉时期的陶俑,是我国古代人物雕塑的高峰,使制陶技术和艺术达到了很高的境地。此外,唐代的三彩器、明清两代的紫砂器等,都是中国陶器文物的重要内容,很值得深入收藏和研究。

陶瓷(Ceramics),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瓷的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它包括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各种制品。由最粗糙的土器到最精细的精陶和瓷器都属于它的范围。对于它的主要原料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如粘土、长石、石英等),因此与玻璃、水泥、搪瓷、耐火材料等工业,同属于“硅酸盐工业”(Silicate Industry)的范畴。

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发明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英文中的china既有中国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就是陶瓷的故乡。changaiyin

早在欧洲人掌握瓷器制造技术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已经制造出很精美的陶瓷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陶器的国家之一,而中国瓷器因其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而备受世人的推崇。

所谓陶器和瓷器是指用可塑性制瓷粘土和瓷石矿做胎体,用长石和石英等原料制釉,并且通过成型、干燥、烧制而成的制品,主要有日用、艺术、和建筑陶器等三种。考古发现已经证明中国人早在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8000)就发明了陶器。原始社会晚期出现的农业生产使中国人的祖先过上了比较固定的生活,客观上对陶器有了需求。人们为了提高生活的方便,提高生活质量,逐渐通过烧制粘土烧制出了陶器。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近百年来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陶瓷品种。它们不再使用或很少使用粘土、长石、石英等传统陶瓷原料,而是使用其他特殊原料,甚至扩大到非硅酸盐,非氧化物的范围,并且出现了许多新的工艺。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文献已将“Ceramic”一词理解为各种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的通称。因此陶瓷的含义实际上已远远超越过去狭窄的传统观念了。

迄今为止,陶瓷器的界说似可概括地作如下描述:陶瓷是用铝硅酸盐矿物或某些氧化物等为主要原料,依照人的意图通过特定的物理化学工艺在高温下以一定的温度和气氛制成的具有一定型式的工艺岩石。表面可施釉或不施釉,若干瓷质还具有不同程度的半透明度,通体是由一种或多种晶体或与无定形胶结物及气孔或与熟料包裹体等微观结构组成。

陶瓷工业是硅酸盐工业的主要分支之一,属于无机化学工业范围.但现代科学高度综合,互相渗透,从整个陶瓷工业制造工艺的内容来分析,它的错综复杂与牵涉之广,显然不是仅用无机化学的理论所能概括的。

陶瓷制品的品种繁多,它......>>

问题六:瓷砖的成分是什么? 瓷砖的原料主要是含有硅、铝、镁、钾、钙、钠以及铁等成分的矿物原料组成的,加工过程是先把各种原料按照比例混合,加水,在球磨机中磨成泥浆,泥浆在干燥过程中喷粉,粉末在压机中被压成型,然后经过干燥,烧结,成为瓷砖,这是瓷砖的一般生产过程,至于釉面砖和抛光砖会有所差异,但是大体步骤就是这样的。

帅气的大白
轻松的春天
2025-10-15 20:21:27
瓷器是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烧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是中华文明展示的瑰宝。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谢肇淛在《五杂俎》记载:“今俗语窑器谓之磁器者,盖磁州窑最多,故相延名之,如银称米提,墨称腴糜之类也。”当时出现的以“磁器”代窑器是由磁州窑产量最多所致。这是迄今发现最早使用瓷器称谓的史料。

第一,瓷器的胎料必须是瓷土的。瓷土的成分主要是高岭土和化妆土,并含有长石、石英石和莫来石成分;含铁量低。经过高温烧成之后,胎色白,具有透明或半透明性,胎体吸水率不足1%,或不吸水。

第二,瓷器的胎体必须经过1200℃~1300℃的高温焙烧,才具备瓷器的物理性能。各地瓷土不同,烧成温度也有差异,要以烧结为准。

第三,瓷器表面所施的釉,必须是在高温之下和瓷器一道烧成的玻璃质釉。

无情的宝贝
慈祥的毛巾
2025-10-15 20:21:27

陶瓷是以天然粘土以及各种天然矿物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的各种制品。

以前人们把用陶土制作成的在专门的窑炉中高温烧制的物品称作陶瓷,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瓷的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它包括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各种制品。由最粗糙的土器到最精细的精陶和瓷器都属于它的范围。

对于它的主要原料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如粘土、石英等),因此与玻璃、水泥、搪瓷、耐火材料等工业,同属于“硅酸盐工业”的范畴。陶瓷的主要产区为彭城镇、景德镇、醴陵、高安、丰城、萍乡、黎川、佛山、潮州、德化、淄博、唐山、北流等地。此外景德镇是我国“瓷都”之一。

扩展资料:

特性:

说到陶瓷材料,难免将陶与瓷分开来谈,我们经常说的陶瓷,是指陶器和瓷器两个种类的合称。在创作领域中,陶与瓷都是陶瓷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陶与瓷却有着质的不同。

陶质材料:与瓷相比,陶的质地相对松散,颗粒也较粗,烧制温度一般在900℃—1500℃之间,温度较低,烧成后色泽自然成趣,古朴大方,成为许多艺术家所喜爱的造型表现材料之一。陶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黑陶、白陶、红陶、灰陶和黄陶等,红陶、灰陶和黑陶等采用含铁量较高的陶土为原料,铁质陶土在氧化气氛下呈红色,还原气氛下呈灰色或黑色。

瓷质材料:与陶相比,瓷的质地坚硬、细密、严禁、耐高温、釉色丰富等特点,烧制温度一般在1300℃左右,常有人形容瓷器“声如磬、明如镜、颜如玉、薄如纸”,瓷多给人感觉是高贵华丽,和陶的那种朴实正好相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陶瓷

舒心的百褶裙
伶俐的画笔
2025-10-15 20:21:27
陶瓷原料包括高岭土.粘土.瓷石.瓷土. 着色剂.青花料.石灰釉.石灰碱釉等.

高岭土陶瓷原料.是一种主要由高岭石组成的粘土.因首先发现于江西省景德镇东北的高岭村而得名.它的化学实验式为:Al203·2Si02·2H20.重量的百分比依次为:39.50%.46.54%.13.96%.纯净高岭土为致密或松疏的块状.外观呈白色.浅灰色.被其他杂质污染时.可呈黑褐.粉红.米黄色等.具有滑腻感.易用手捏成粉末.煅烧后颜色洁白.耐火度高.是一种优良的制瓷原料.

粘土陶瓷原料是一种含水铝硅酸盐矿物.由长石类岩石经过长期风化与地质作用而生成.它是多种微细矿物的混合体.主要化学组成为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和结晶水.同时含有少量碱金属.碱土金属氧化物和着色氧化物等.粘土具有独特的可塑性和结合性.其加水膨润后可捏练成泥团.塑造所需要的形状.经焙烧后变得坚硬致密.这种性能.构成了陶瓷制作的工艺基础.粘土是陶瓷生产的基础原料.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蕴藏量大.种类繁多.是一种宝贵的天然资源.

瓷石也是制作瓷器的原料.是一种由石英.绢云母组成.并有若干长石.高岭土等的岩石状矿物.呈致密块状.外观为白色.灰白色.黄白色.和灰绿色.有的呈玻璃光泽.有的呈土状光泽.断面常呈贝壳状.无明显纹理.瓷石本身含有构成瓷的多种成分.并具有制瓷工艺与烧成所需要的性能.我国很早就利用瓷石来制作瓷器.尢其是江西.湖南.福建等地的传统细瓷生产中.均以瓷石作为主要原料.

瓷土由高岭土.长石.石英等组成.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并含有少量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和氧化钠等.它的可塑性能和结合性能均较高.耐火度高.是被普遍使用的制瓷原料.

着色剂存在于陶瓷器的胎.釉之中.起呈色作用.陶瓷中常见的着色剂有计三氧化二铁.氧化铜.氧化钴.氧化锰.二氧化钛等.分别呈现红.绿.蓝.紫.黄等色.

青花料是绘制青花瓷纹饰的原料.即钴土矿物.我国青花料蕴藏较为丰富.江西的乐平.上高.上饶.丰城.赣州.浙江的江山.云南的宜良.会泽.榕峰.宣威.嵩明以及广西.广东.福建等地均有钴土矿蕴藏.我国古代青花瓷使用的青花料一部分来自国外.大部分属国产.进口料中有苏麻离青.回青,常用的国产料有石子青.平等青.浙料.珠明料等.

石灰釉主要物质是氧化钙(Cao).起助熔作用.特点是高温粘度小.易于流釉.釉的玻璃质感强.透明度高.一般釉层较薄.釉面光泽较强.能清晰地刻划纹饰.南宋以前瓷器大多使用石灰釉.

石灰碱釉主要成分为助熔物质氧化钙以及氧化钾(K2o).氧化钠(Na20)等碱性金属氧化物.特点是高温粘度大.不易流釉.可以施厚釉.在高温焙烧过程中.釉中的空气不能浮出釉面而在釉中形成许多小气泡.使釉中残存一定数量的未溶石英颗粒.并形成大量的钙长石析晶.这些小气泡.石英颗粒和钙长石析晶使进入釉层的光线发生散射.因而使釉层变得乳浊而不透明.产生一种温润如玉的视觉效果.石灰碱釉的发明与运用.是传统青瓷工艺的巨大进步.石灰碱釉出现于北宋汝窑青瓷中.南宋龙泉窑瓷器大量采用石灰碱釉.使釉色呈现出如青玉般的质感.如粉青.梅子青.可以说南宋龙泉青瓷已达到中国陶瓷史上单色釉器的顶峰.

热情的歌曲
传统的灰狼
2025-10-15 20:21:27

1、水泥的主要化学成分:氧化钙,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铝。

2、玻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

3、陶瓷的原料是黏土,烧制后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组成元素是硅、铝、氧。

扩展资料:

1、水泥是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

2、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是用多种无机矿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钡、石灰石、长石、纯碱等)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辅助原料制成的。

3、陶瓷材料是指用天然或合成化合物经过成形和高温烧结制成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料。它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耐磨性、耐氧化等优点。可用作结构材料、刀具材料,由于陶瓷还具有某些特殊的性能,又可作为功能材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水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玻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陶瓷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