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伦斯瓷砖丝路风情仿古瓷片特点有哪些?都有什么规格?
泰伦斯品牌丝路风情仿古瓷片产品经过130℃高温烧制,致密/抗压,耐酸碱度5级,耐污染性GA级。色域宽,色彩逼真,引进美嘉喷墨机,配备德国司马墨水,以及陶丽西哑光、亮光、精雕等多功能墨水,产品产品规格有:300×300\300×600\ 300×800等尺寸
仿古柔光瓷片是保护视力,无光污染,对小孩非常好,仿古砖是运用现代瓷砖生产技术制造的具有古典风格及古旧外形的陶瓷砖。出于怀旧的心理,人们对古朴自然的环境往往有一种特殊的喜爱,仿古砖粗糙的表面质感,班驳的色彩纹理、暗雅的色调使之能够营造出古旧悠远的气氛。汤普森陶瓷的仿古瓷片有当下最流行的300x800mm、300x600MM,相当美观大方。
具体还是要看你瓷砖的质量,如果说瓷片吸水含量比较高的情况下,那放在卫生间肯定是有点危险了,可以选择硬度比较高的瓷片,就不会出现吸水发霉的情况了。
仿古砖:仿古砖不是我国建陶业的产品,是从国外引进的。仿古砖是从彩釉砖演化而来,实质上是上釉的瓷质砖。与普通的釉面砖相比,其差别主要表现在釉料的色彩上面,仿古砖属于普通瓷砖,与磁片基本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是在烧制过程中,仿古砖技术含量要求相对较高,数千吨液压机压制后,再经千度高温烧结,使其强度高,具有极强的耐磨性,经过精心研制的仿古砖兼具了防水、防滑、耐腐蚀的特性。
瓷片指的是墙面用的表面有次面的薄层贴片,是内墙砖的一种,表面光滑,属于通体砖
瓷片与瓷砖的差别:瓷片和瓷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瓷片指的是墙面用的表面有次面的薄层贴片,而瓷砖则是指有瓷面的地砖。两者最明显的差异就是厚薄程度不一。
2.瓷片越光滑越好,而瓷砖要求表面有一定的防滑性。最佳的瓷片内部不存在一星半点气泡,否则很容易受冻碎裂,而瓷砖对内部是否存在气泡要求不高。
3.瓷片应当属于通体陶瓷,但不属于砖,而属于片;瓷砖是瓷,是由瓷土烧制而成的。
瓷砖的发展史 历史背景 瓷砖的历史应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当时,埃及人已开始用瓷砖来装饰各种类型的房屋。
人们将粘土砖在阳光下晒干或者通过烘焙的方法将其烘干,然后用从铜中提取出的蓝釉进行上色。
公元前4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也发现了瓷砖,这种瓷砖以蓝色和白色的条纹达到装饰的目的,后来出现了更多种的式样和颜色。
古代砖窑遗址 中国是陶瓷艺术的中心,早在商殷时期(公元前1523-1028 年),中国就生产出一种精美的白炻器,它使用了中国早期的釉料进行粉饰。
数个世纪以来,瓷砖的装饰效果随着瓷砖生产方法的改进而提高。
例如,在 *** 时期,所有瓷砖的装饰方法在波斯达到 了顶峰。
随后,瓷砖的运用逐渐盛行全世界,在许多国家和城市,瓷砖的生产和装饰达到了顶点。
在瓷砖的历史进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马赛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地砖、安特卫普的釉面砖、荷兰瓷砖插图的发展以及德国的瓷砖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古代,瓷砖都是手工制作,也就是说,每一块瓷砖都是手工成型,手工着色,因此每一块瓷砖都是一件独特的艺术品。
瓷砖几乎被用到建筑的方方面面,譬如:墙壁、地面、天花板、壁炉、壁画以及建筑的外墙等。
如今,全世界范围内,瓷砖不再是手工制作,手工着色,而是运用自动化的生产技术,人的手只是用来把瓷砖安装好。
与过去一样,室内室外都使用瓷砖进行装饰,譬如:地面、墙面、台面、壁炉、喷泉以及外墙等等。
一.中国瓷砖发展史简述 虽然早在六千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中国大地上就有半坡人在制作陶器,可是几千年来中国陶瓷一直主要局限于日用陶瓷和工艺陶瓷领域,少量的建陶产品也是指用手工或半手工的形式生产的陶砖陶瓦。
瓷砖做为现代建筑陶瓷的一种,欧洲才是其发源地。
1914年吴佑卿在温州创办青山瓷窑,开创了中国近代的建陶生产。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泰山砖瓦、德胜窑业、西山窑业等企业相继成立。
其中温州民族资本家吴百亨聘请技师于1939年在温州市郊西山建成了西山瓷器厂,于1943年成功地生产出我国第一块釉面砖,从而揭开了我国建筑陶瓷工业的序幕。
由于当时设备及技术工艺上的落后,所以发展至1949年,全国陶瓷墙地砖年产量仅为2310平方米。
此后西山面砖厂、景德镇陶瓷厂、沈阳陶瓷厂、唐山建陶厂等大企业建立, 1960年,全国陶瓷墙地砖年产量达到了211万平方米,至1980年全国年产量达到了1261万平方米。
1983年,佛山耐酸陶瓷厂从意大利引进中国第一条全自动陶瓷墙地砖生产线,掀起了中国建陶业第一轮发展 *** ,从此中国建筑陶瓷行业驶进了飞速发展的轨道。
1989年至1990年,中国瓷砖的产品线由白瓷片、彩釉砖扩大到耐磨砖、抛光砖及彩釉马赛克等品类,从而使瓷砖的花色品种更加丰富;1992年至1993年,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迅速提高了中国建陶的生产能力。
1993年中国的建筑陶瓷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从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大国。
1998年至1999年,许多原乡镇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经营机制的改变使企业活力进一步得到增强,从此中国瓷砖的生产更加突飞猛进。
预计2006年,中国建筑陶瓷年产量将达到50亿平方米,超过世界总产量的50%,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
二.中国瓷砖文化的诞生与发展 中国的瓷砖文化是伴随着中国瓷砖生产技术与产品的更新换代而诞生与发展的。
中国瓷砖起步很晚,瓷砖文化也产生得晚。
1996年之前,瓷砖的生产是没有多少文化概念的。
早期的瓷砖产品由于产品供不应求,很少有人去注重文化方面的东西,更没有品牌文化与产品文化的区分。
有些瓷砖虽然在表面印上一些朴素的花纹,也只是为了增强产品的美感,避免产品的过于单调。
1996年,斯托肯公司开发出三维克隆石,模仿花岗岩的纹路与肌理,是比较早的一款有意仿石的产品;不久鹰牌陶瓷也推出仿花岗岩的大颗粒抛光砖产品;1998年,东鹏金花米黄问世,是第一款仿制大理石的瓷砖产品; 在仿古砖生产方面, 1996年马可波罗对彩釉砖中一些具有古典味道的产品进行深入挖掘,推出哑光复古砖,成为国内最早生产仿古砖的企业。
并且马可波罗借助文化营销手段的大力推广,揭开了仿古砖大批量生产及普及应用的序幕。
仿古砖从此成为与抛光砖、釉面内墙砖(瓷片)并列的建筑陶瓷三大类别之一。
伴随着瓷砖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品品类的不断增加和产品花色的不断更新,瓷砖文化也应运而生,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
应该说最注重品牌文化建设的企业是东鹏陶瓷和马可波罗,两者的作为都在中国瓷砖文化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前者着力推进品牌文化的规范化,在陶瓷行业内率先导入CI,成就企业和品牌整体形象的提升;后者引领了仿古砖文化的发生与发展,并且最近积极推动建设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使中国的建筑陶瓷产业有了历史上的鲜明印记。
三.中国瓷砖文化的具体状况 (1)瓷砖的品牌文化 瓷砖的品牌文化分类有多种。
如从是否具有原创性上可分为原创性的品牌文化和非原创性的品牌文化;从品牌的价值取向上可分为强调品质的品牌文化、强调生活情调的品牌文化、强调自然性生态性的品牌文化等等;从文化体系上的分类是最简便的一种分类方式。
瓷砖的品牌文化从文化体系上分一般分为三类。
一类是西方文化类,这类比较多。
如马可波罗、蒙地卡罗、萨米特、格莱斯、路易摩登、罗马利奥等;二类是东方文化,比较少,如冠珠、圣陶坊、大唐合盛等;第三类是其它类,不严格界定瓷砖文化的风格。
如鹰牌、金朝阳、惠万家等。
(2)造成目前品牌文化欧化定位盛行的原因主要有: 1.是对品牌国际化的要求。
就如同联想集团为了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促进产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把联想在国际上的商标由“legend”改为 “lenovo”。
2.是中国瓷砖设计开发水平还比较落后。
中国瓷砖生产是从引进国外生产设备、生产线肇始,十几年来虽然生产量大幅度提高,但是对产品开发设计方面不够重视,全国几千家瓷砖生产企业中,大多数企业以模仿跟风为主,真正具有产品研发能力的企业廖廖无几,有完备的产品研发中心的企业就更少之又少。
尤其是相对于意大利、西班牙等世界陶瓷生产强国更是落后不止一个档次。
3.是欧洲设计理念与产品文化的成熟。
欧洲作为现代建陶的发源地,不仅生产设备、技术工艺等方面领先中国,在产品设计与品牌运作等方面也是非常成熟。
欧洲的建陶产品设计注重个性化,主张以具深刻洞察力的消费者分析与调研作为产品生产与研发设计的出发点,以个性化的产品引导消费者的需求。
从而使产品的设计一直走在消费者需求的前端。
总之欧洲建陶发展是整体上领先中国的。
4.是受部分消费者崇洋 *** 思想的影响。
有些企业为了迎合一部分消费者崇洋 *** 思想的要求,将品牌文化风格定位为欧洲风格。
四.什么是瓷砖文化 瓷砖文化就是在注重瓷砖作为装饰装修材料这一实用价值的基础上,对其赋予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功能,从而强化其视觉上的美感效果和审美价值,达到与消费者进行情感沟通的目的。
简略来讲,瓷砖文化就是把瓷砖从物质产品提升为文化产品,在瓷砖实用的价值上再附加上文化的价值,从而提高瓷砖产品的含发 五.瓷砖文化的作用 1、有利于品牌的发展。
瓷砖文化是瓷砖品牌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瓷砖文化的思考与挖掘,可以丰富品牌内涵,提升品牌影响力。
户 2、有利于区分产品。
如果没有瓷砖文化,区分产品的方法只能从产品外观上来区分,如产品纹理,色彩以及是否哑光等。
这种基于产品本质的区分方式不容易在消费者心中留下记忆点。
而瓷砖文化可以给消费者以想象的空间,更容易增强对产品外观的理解与记忆,并在对产品的审美中加入自己的情感因素。
3、有利于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在同质化较严重的瓷砖行业,同样一个产品,其所附着的文化的不同会带给受众不同的心理感受。
同样一款渗花砖,叫巴洛克和叫渗花砖给人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其附加值也是不同的。
所以有人说,卖瓷砖其实就是卖文化。
4、瓷砖文化可以丰富产品的外观表现,给产品以研发上的思路。
瓷砖文化可以引产品设计理念的创新,从而设计出更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
六、瓷砖的产品文化 产品文化作为瓷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承载着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在产品层面上的延伸,另一面又承载着消费群体对产品特色、品牌文化及企业文化的认知。
因此对产品文化的重视过程也是企业及品牌对消费理念进行认识和完善的过程。
中国瓷砖的产品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从单纯模仿到个性化、艺术化的发展过程。
(一)模仿阶段的产品文化 1、仿石的产品文化 中国现代建筑陶瓷生产是从釉面砖开始的,后来抛光砖崛起,逐渐成为建陶产品门类中最重要的一类。
在中国建陶生产起步阶段,产品是供不应求的,那时并没人注重产品文化,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中国建陶企业大上生产线,建陶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建陶产品逐渐供大于求,供求矛盾开始显现,企业才开始注重营销,通过对产品卖点的挖掘确立产品的与众不同之处。
最初的产品卖点是仿石。
因为瓷砖的应用范围,多是在夺取原来石材制品的消费市场,因此选取比石材材质更好,又具有石材应用效果作为瓷砖产品的卖点以打开市场占领市场。
一时间,以石命名的瓷砖产品多如牛毛。
如金花米黄、天山石、金殿石、雪玉石等。
虽然最初仿石理念的提出是为了争夺石材的市场,可是后来仿石理念得到了有效延伸与衍化,因为瓷砖逼真的仿石材效果让家居中有了接近自然的装饰效果,从而从基于产品本质的“对石材的替代品”过渡到了文化的对“消费者心理需求的满足”。
因为仿石理念的出现,在抛光砖和瓷片方面都以更接近石材纹理为荣。
也因此从产品设计还是产品命名都脱不开仿石的思路。
仿石的提法延续了近十年之久,并一直成为瓷砖产品文化的主流。
直到最近几年,仿石文化才渐被其它文化代替。
2、仿古的产品文化 仿古的瓷砖产品以仿古砖为主,仿古砖注重图案与装饰设计,注重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其装饰风格的不同。
因此仿古砖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及个人风格的产品。
近来又兴起了仿古瓷片,把仿古的产品理念又拓宽了。
3、仿其它物质的产品文化 二十世纪末期,有些观念比较领先的瓷砖生产企业开始突破仿石的概念,于是仿毛仿皮仿木仿丝绸仿金属等等的一系列瓷砖产品开始出现。
最初是瓷片通过丝网印花的形式达到非石纹效果,紧跟其后的是仿古砖。
由于仿古砖哑光的特点,更容易达到毛、皮、木及丝绸等物质沉静自然的肌理效果,所以仿古砖真正把这种仿制形式发挥到了极致。
(二)、艺术化的产品文化 由于釉面砖主要应用在个人化比较强的厨卫空间,受个人化风格的要求比较高。
所以相比抛光砖等其它建陶产品而言,釉面砖最早注重产品的艺术性体现,以满足空间设计的个性化需求。
釉面砖通过各种工艺实现花色的变化,釉面砖花片与腰线成为展现釉面砖艺术性的最主要载体。
艺术拼花的出现使瓷砖又多了很多欣赏价值。
只是最初艺术拼花要通过机械切割,比较费时费力,加工效果也比较粗糙。
后来水刀切割的运用,使艺术拼花的切割达到了自然流畅的效果,艺术拼花呈现出斑斓多姿的风格。
由唯美陶瓷发起创建的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展出一批在抛光砖上进行艺术加工的产品。
通过雕刻、切割等方法在抛光砖上加工出书法、绘画等作品,真正的把瓷砖变成了艺术品。
七.中国瓷砖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 品牌文化方面 1、以中国文化作为品牌文化的品牌会更多,对文化层次的挖掘也会更深入。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文化也会渐渐成为受国外人士广泛关注的焦点,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外人士喜欢沉郁内敛的中国文化以及具有浓厚装饰性与艺术性的中国艺术品。
因此如何有效挖掘中国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并加以创新利用,成为为现代时尚人士所接受的东西,是最迫切和最现实的问题。
2、对中西方文化兼容的品牌也会更多,更容易适应国际化的趋势要求。
未来将会有很多企业淡化自己的品牌文化风格趋向,而是以一种包容的心态使自己的产品及品牌更具有宽泛性,从而根据全球化趋势的要求以及消费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产品文化的风格调性。
3、品牌文化会与企业文化、产品文化结合得更为紧密,三者的统一性将会加强。
未来的品牌文化建设将会突破目前过于概念化的局限,真正与企业文化、产品文化相结合,从而使企业、品牌、产品三要素相互支持相互扶助,更加协调地发展。
4、品牌文化将跨越目前这种仅仅围绕企业、产品等要素的局限,会更加紧密地与社会文化链接、交融,从而更加开拓品牌的发展视野。
(二)、产品文化方面 1、模仿的介质方面会更宽泛。
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介质出现在瓷砖模仿的视野中,从而给人们以新的视觉冲击。
2、技术工艺上会更精湛,视觉效果会更佳。
技术工艺上的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将会支持产品设计方面的不断提升,从而使产品设计花色上更丰富,创意上更独特、个性,整体效果更完美。
3、对其它艺术门类的模仿、借鉴与融合会更丰富,瓷砖的装饰性、艺术性会更加突出。
随着消费者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瓷砖的应用功能将会逐步弱化,瓷砖的装饰性、艺术性将会变得更加重要。
因着这种需求,瓷砖生产企业也会越来越重视瓷砖新品设计上的研发,瓷砖的产品设计必定会借鉴更多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法,从而使瓷砖产品以更具表现力和个性化的风格成为空间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分类标准 国家分类标准: 瓷质砖 吸水率 小于等于0.5% 炻瓷质 吸水率 大于0.5%小于等于3% 楼兰仿古砖--楼兰古韵 细炻质 吸水率 大于3%小于等于6% 炻质砖 吸水率 大于6%小于等于10% 陶质砖 吸水率 大于10% 吸水率表达: 陶质砖>10%≥炻质砖>6%≥细炻质>3%≥炻瓷质>0.5≥瓷质砖 依用途分: 外墙砖、内墙砖、地砖、工业砖等 依成型分: 与压成型砖、挤压成型砖、可塑成型砖 依烧成分: 氧化性瓷砖、还原性瓷砖 依施釉分: 有釉砖、无釉砖 依吸水率分: 瓷质砖、炻瓷砖、细炻砖、炻质砖、陶质砖 依品种分: 釉面砖 、通体砖(同质砖)、抛光砖、玻化砖、瓷质釉面砖(仿古砖) 依生产工艺分: 印花砖、抛光砖、斑点砖、水晶砖、无釉砖。
随着现代瓷砖工艺技术不断壮大发展,还衍生出多种创意瓷砖来迎合人们不断更新的家居装修理念。
如:喷墨印花砖、木纹砖等。
九.瓷砖特性 尺 寸:产品大小片尺寸齐一,可节省施工时间,而且整齐美观。
吸水率:吸水率越低,玻化程度越好,产品理化性能越好,越不易因气候变化热胀冷缩而产生龟裂或剥落。
平整性:平整性佳的瓷砖,表面不弯曲、不翘角、容易施工、施工後地面平坦。
楼兰全抛釉瓷砖-黄金甲 [2] 强 度:抗折强度高,耐磨性佳且抗重压,不易磨损,历久弥新,适合公共场所使用。
色 差:将瓷砖平 於地板上,拼排成一平方公尺,离叁公尺观看是否有颜色深浅不同或无法衔接,造成美观上的障碍。
十大地砖品牌排行榜,地砖十大品牌榜中榜,地板砖十大品牌 ,十大名牌地砖
1马可波罗(中国驰名商标,曾获中国名牌,广东省著名商标,地砖十大品牌,最具价值品牌500强,广东马可波罗陶瓷有限公司)
2东鹏(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之一,地砖十大品牌,广东东鹏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3诺贝尔Nabel(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驰名商标,浙江省名牌,中国磁砖领域的先导之一,杭州诺贝尔集团有限公司)
4蒙娜丽莎(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名牌,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广东蒙娜丽莎陶瓷有限公司)
5冠珠(中国驰名商标,曾获中国名牌,广东省著名商标,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地砖十大品牌,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司)
6新中源(中国驰名商标,曾获中国名牌,我国大型现代建筑陶瓷生产企业,地砖十大品牌,广东新中源陶瓷有限公司)
7冠军(创始于1972年台湾,地砖十大品牌,中国驰名商标,台湾名牌,跨国大型企业,信益陶瓷(中国)有限公司)
8鹰牌EAGLE(中国驰名商标,中国陶瓷行业名牌,广东省名牌,地砖十大品牌,中国建材企业500强,,广东鹰牌陶瓷集团有限公司)
9欧神诺(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名牌,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著名商标,佛山欧神诺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10萨米特(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省名牌,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地砖十大品牌,广东萨米特陶瓷有限公司)
1,乾隆青花瓷,乾隆朝青花瓷归纳起来有两大类,一类是典型乾隆器,一类是乾隆仿古器。典型乾隆器生产量极大,是当时社会大众生活用瓷、陈设用瓷、外销出口瓷的主体。其承袭康熙、雍正青花的特点,并在其基础上继续发展创新、提高,体现在制作技巧上达到前所未有的成就。从工艺制作上看,其胎体的成型、青料的绘制等等,每一道工序都是一丝不苟,精工细做,精益求精。乾隆仿古瓷不像雍正仿古瓷要求那么严格,但产量却远大于雍正朝。仿古的方法基本沿袭前朝,仿的最多的是明宣德青花瓷。
乾隆官窑青花瓷既与清幽的康熙青花有别,又与淡雅的雍正青花不同,它是以纹饰繁密、染画工整、造型新奇取胜。民窑青花种类丰富,色彩亮丽,画面多样,造型新奇,精瓷与粗瓷的差别很大。
2,乾隆一朝早期的珐琅彩瓷制作精美,与雍正时期制品难分高下,但后期制品略粗,晚期造办处基本停烧。当时宫廷内的“启祥宫”、“如意馆”以及颐和园、怡亲王府都烧制珐琅彩瓷。与雍正时的典雅隽秀相比,乾隆珐琅彩瓷富丽华美,纹饰丰富,流行色地开光风格,动物、山水、人物纹饰较前两朝数量大增。
瓷砖越小越难贴,所花费的工时也越多,工价也越高。
尤其是这种小规格的仿古砖,砖小且硬,裁切费事,铺贴时往往要留缝处理或45度斜贴,更加费时。普通瓷片工人一天能贴个七八个平方,这种小砖一天贴一两个平方很正常,所以工价高上几倍也不足为怪。
人工现在太贵了,尤其是瓦工!
辨别古瓷真伪,首先要较好地了解古瓷各名窑产品的特点,其次掌握做假的常用方法及特点,才能较准确区分真伪。
(1)区分真伪古瓷的方法
A.假古瓷器胎体与真品不同,过重或过轻,质地常做得过细。仿古瓷的制作上常常有当时的风格,而与所仿瓷风格不同。仿古瓷的线条一般太生硬,不流畅,没有真品的自然神采。仿古瓷的釉面光泽一般都太强、“ 火气”大,不细腻。另外,仿制品上的绘画不自然,笔迹拘谨,运笔不流畅,笔画粗细不匀。
B.仿制品作旧:青花瓷去光,用氢氟酸擦,再用烟灰擦就有旧痕。但此旧痕用肥皂水即可洗掉。
作“土锈”:用耕土掺蛋清拍于瓷器上或用古墓土加铅粉在高温下烘烤均可得黄色土锈。这种土锈虽不易洗掉、刮掉,但锈色不自然,且锈痕太多、太过、太新。
作“开片”:在刚出炉的仿制品上洒上食盐水使其开裂,再用墨涂形成铁线,用茶水涂则为金线,但这种线用火可烧掉。
C.款识:即各窑出产品都留有产出年份、地点等。不同朝代款识各异,如明代“ 永乐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款识书写各代有专人负责,风格大体相同,而仿制品的款识常有破绽。
(2)评价
古瓷存于世上的不多,名窑的产品价值连城。现市面常见清以后的瓷,其价值高低可看胎釉色泽、选型、有无破损或破损程度等。
永乐、宣德时较典型器物有小巧玲珑的压手杯、壶、小壶等,另有带域外风格的双耳扁瓶、双耳折方瓶、天球瓶等。成化时总体倾向是小型器占多数,斗彩鸡缸杯“天”字盖罐是最典型器物。
正德时胎骨、造型比成化时厚重,除常见盘、碗外、较大型的洗、尊、花插等也多见。嘉靖执壶变化较大,颈部加长,肩部与底部收敛,圈足高而微外撇,壶腹部成扁形。嘉靖、万历时突出成就是大型花瓶、大龙缸的烧造。同时,各朝方形器等进一步发展,如方斗碗,方形多角罐,方盒、多层盒等。明代中后期,瓷器制品种类越来越多,如豆、屏风、围棋、笔架、水滴纸、镇纸等。
明嘉靖、万历时瓷塑最多,主要是仙佛的塑像。明代外销瓷中的“军持”,也从元代的造型演变为器身矮胖和乳头状的流。
(2)清瓷器主要器型:清代瓷在类别和品种上都比明代有所增加,主要可分为三类。属饮食类,盛器的日常用具--盘、碗、杯、碟、盅、壶、瓶、罐、洗、缸、插屏、枕、烛台等。属陈设玩赏类--花瓶、花尊、花觚、桥瓶、插屏、花盆、花托、鼻烟壶和瓜果,动物像生瓷,各类仿工艺品瓷和瓷雕、瓷塑等。属于文具娱乐用具类--砚、水盂、印泥盒、笔筒、笔架、墨床、棋具、蟋蟀罐等。另外,还有各种仿古礼器,祭祀用具以及宗教所用各式法器。
清代瓷器造型,日用器皿大都沿用历代传统的式样,但官窑仿古盛行,有仿商、周朝青铜器式样,有仿宋、明瓷器造型的。如仿明永乐、宣德的青花鸡心碗、天球瓶、脱胎杯等,仿成化斗彩鸡缸杯,“天”字罐等。民窑器有部分仿古瓷,但大多式样具有清代独特的风格。康熙朝瓶形制多变,有口小腹大的瓶,有口腹大小粗近的尊,口大腹小的称花釉或花插(特别小的花觚称为渣斗)。康熙朝时,具有特色的品种有棒槌瓶、油锤瓶、方瓶、凤尾尊,大多是民窑器。官窑器的名品有观音尊、柳叶瓶、象腿尊、太白尊、马蹄尊、苹果尊、笠式碗等。
康熙、雍正两朝都有仿明宣德和成化两朝器,但康熙仿成化多于宣德,雍正则仿宣德为主。雍正青花中,仿宣德大盘、鸡心碗、抱月瓶、玉壶春瓶、柏瓶多见,斗彩则以仿成化斗彩的天字罐、马蹄杯、鸡缸杯等为多。康熙时期出现的橄榄瓶、象腿瓶在雍正时流行。同时开始于雍正,流行于乾隆的牛头尊也出现(因器身满绘百鹿,又称百鹿尊等)。雍正瓷独特的风格是:很多器物的造型多取材于自然界的花果形态。例如,海棠花式、莲蓬式、石榴式、柳条式等。
乾隆时瓷器造型更繁多。天球瓶、葫芦瓶、牛头尊等极普遍。瓷制的各种文房用具,如粉彩笔筒、笔杆、镇纸、印泥盒、浆糊盒等,式样新异,精工细作。青花、粉彩的瓷制鼻烟壶和龙头带钩,香熏等服御,陈设器制作精巧。瓶类种类繁多,有双联、三联、四联直至九联瓶。另有壁瓶、轿瓶、转心瓶等。乾隆佛教八宝由平面图案变成了立体粉彩瓷器。乾隆多各种瓷塑,有各种人像瓷塑和佛教的达摩、观音等塑像,另有动物瓷塑多种(青蛙、鹦鹉、叭狗等)。乾隆瓷讲究雕镂和附加堆饰,如瓶类附螭耳、象耳、鹿耳、羊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