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质砖和陶质砖的区别
陶瓷分为陶和瓷,陶瓷砖也分为陶质砖与瓷质砖。陶质砖和瓷质砖有哪些区别?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瓷质砖和陶质砖的区别,供大家参阅!
瓷质砖和陶质砖的区别陶和瓷的最显著区别表现于吸水率方面,瓷的吸水率小于0.5%,陶的吸水率则大于10%,而陶质砖与瓷质砖的一个区别当然就是吸水率了,陶质砖吸水率远远大于瓷质砖。陶质砖结构粗糙多孔,敲击的声音低调沉闷,而瓷质砖结构紧致细腻,表面光泽度好,有一定的透明度,敲击的声音清脆悦耳。在硬度和强度方面,陶质砖没有瓷质砖那么坚强耐磨。
他们除了特性上有区别,在装饰上也是有区别的。日常生活中哪些陶质砖,哪些是瓷质砖呢?比如抛光砖、陶瓷马赛克等,与及大部分卫生洁具是瓷质的仿古砖、水晶砖、耐磨砖、亚光砖等是炻质砖,即半瓷砖,一般的瓷片是陶质砖。墙砖中比较多的属于陶质砖,而地砖属于瓷质砖,这也是根据它们各自的特性特点来进行选择铺贴位置的。因为虽然瓷质砖更加坚强细腻,但是它的吸水率过小,粘贴墙面牢固性不及陶质砖。而陶质砖的硬度不足,便不适宜铺贴于地面。
瓷质砖质感细腻,规格多样,制作工艺方面,无论是色彩、图案,还是光泽,在设计上都比较精致独特,具良好的装饰效果,能营造各种各样的风格效果,如欧式、中式风格,现代时尚。而陶质砖装饰表现的更多是一种天然的朴素主义,而其中的釉面瓷片也因制作花色越来越丰富,而在家居装饰中也被广泛应用。
陶瓷砖分类陶瓷砖按吸水率可分为五大类,即瓷质砖、炻瓷砖、细炻砖、炻质砖、陶质砖。吸水率大于10%的称陶瓷砖,市场上一般称内墙砖,广泛用于居民住宅、宾馆饭店、公共场所等建筑物的墙面装饰,是室内装修的主要产品。吸水率小于0.5%的称瓷质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玻化砖,用于铺地的大多经过表面抛光处理的,因此又叫抛光砖。广泛用于各类建筑物的地面装饰,也是室内装修的主要产品。吸水率在0.5%~10%之间的陶瓷砖一部分用于外墙修饰,一部分主要用于室内地面的装饰,多用于卫生间,与内墙砖配套使用。
按成型方法陶瓷砖分为挤压成型陶瓷砖和干压成型陶瓷砖。其中,干压成型陶瓷砖按吸水率分为瓷质砖(E≤0.5%)、炻瓷砖(0.5%<E≤3%)、细炻砖(3%≤E≤6%)、炻质砖(6%≤E≤10%)和陶质砖(E>10%)。
按有无釉面分为釉面砖和无釉砖。地砖按釉面状况分有釉地砖和无釉地砖两种。有釉地砖主要用于卫生间、厨房的地面装饰,与内墙砖配套使用。
按照材质进行分类,按照其吸收率分为瓷质砖,其吸水率为≤0.5%)、炻瓷砖,其吸水率0.5%到10%之间。按照应用特性进行分类,主要分为陶瓷锦砖、釉面内墙砖、陶瓷墙地砖。因为它们的不同特性,尤其是物理、化学特性使得它们的用途是具备着很多方面的效用,也就是功能各异,并且特点突出。在不同的方面上均发挥出其很大的效果。
无釉地砖大多都是经过表面抛光处理的,因此又叫抛光砖。抛光砖吸水率小于0.5%,也称为瓷质砖或玻化砖。经过抛光后的瓷质砖,表面光洁如镜,是一种高档陶瓷产品。用抛光砖装饰的建筑物富丽堂皇,华贵气派。其价格较高,装饰客厅效果良好。
用于铺地的陶瓷砖应选择强度大、坚硬耐磨的抛光砖或无釉砖。其选购与内墙砖基本相同。
按使用部位分为墙砖和地砖。
陶瓷砖挑选方式查
检查产品包装箱上是否有厂名、厂址以及产品名称、规格、等级、数量、商标、生产日期和所执行的标准。检查有没有出厂合格证、产品有无破损,箱内所装产品的数量、质量是否与包装箱上的内容一致。从2002年起,陶瓷砖企业已经有了国家免检产品十几家。这些企业的产品质量好,包装上都有国家免检的字样和免检标记,消费者可以选购免检产品。
看
质量好的陶瓷砖釉面应平滑、细腻,光泽釉晶莹亮泽,亚光釉柔和舒适。在充足的自然光线或日光灯照射下,将砖放在1米远处垂直观察,应看不到明显的釉面缺陷。有花纹的砖花色图案应细腻、逼真,没有明显的缺色、断线、错位等缺陷。质量上乘的陶瓷产品背面的底纹、商标等清晰、完整,少有釉迹或缺损。好的产品尺寸偏差较小,将一批产品垂直放在一个平面上,看看有没有参差不齐的现象。再看平整程度,可选择一个表面平整的玻璃板、塑料板、桌面或陶瓷砖,把砖的侧边和正面分别平行地紧贴在该面上,观察边的平直程度和面的翘曲程度。国家标准平整度落差在0.5%*长度,一般800或者600的是0.5mm左右落差。好的产品变形小,铺贴后砖面平整美观。看产品的色差,拿几块砖拼放在一起,在充足的光线下仔细察看,产品之间色调深浅不一的产品属于劣质产品,铺贴后整体效果欠佳。
听
轻轻敲击陶瓷砖,细听其声音,质量较好的产品听上去清脆悦耳。劣质产品因原料配方不当,烧成周期短,烧成温度低,敲击时会发出“空空”之声。
比
要货比三家,比一比内在质量。相同规格的陶瓷砖,重量大的吸水率低,内在质量也较好,掂一掂即可知道。消费者在对产品有一定了解后,会对产品的质量、价格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后再确定如何选择。
瓷片与瓷砖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瓷片是陶质砖不是瓷质砖,瓷片指的是贴墙面用的表面有瓷面的薄层贴片,但是瓷片是不与墙面直接接触的,而是与墙面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瓷片侧面
瓷砖是整块的砖,而不是片,粘贴之后是与墙面完全贴在一起的,中间用水泥沙子固定。
瓷片与瓷砖主要又有以下几个区别:
瓷片(陶质砖)相对瓷质砖容易吸水,硬度和耐用度要低。
瓷片是越光滑越好,瓷砖是要求表面具有一定的防滑性。
我们还可以从下面的这几组数据里直观的看出来具体的区别:
首先,陶和瓷在烧制的过程中原料和温度是不一样的。
陶的原料大多是低硅低铝高铁的粘土,烧制温度一般在800-900℃左右,一般1100℃以下;
瓷的原料是高硅高铝低铁或高硅高铝高铁的瓷土,可以1200℃以上高温烧制,玻化程度高,会更硬,所以瓷质砖也叫作玻化砖。
可能现在会有人想问,那什么叫做玻化呢?
玻化就是坯体或釉焙烧时,由玻璃相开始生成直至制品烧成的过程。
第二,陶的吸水性强,容易吸水。瓷的吸水性弱,基本上不会吸水,并且介于二者之间还有一个炻[shí]
下面给大家展示一下分类的标准:
瓷质砖 吸水率 ≤0.5%;
炻瓷质 吸水率 大于0.5%小于等于3%;
细炻质 吸水率 大于3%小于等于6%;
炻质砖 吸水率 大于6%小于等于10%;
陶质砖 吸水率 大于10%。
所以想快速区别,就可以在砖背面倒上水,水快速散开被吸收的那个就是瓷片。
中板砖与瓷片分别
中板砖与瓷片分别,在近年来,瓷砖成了每个家庭装修时必须要用到的商品,瓷砖是一种耐磨砖且虽然还有渗花通体砖等品种,但相对来说瓷砖花色比不上釉面砖,以下分享中板砖与瓷片分别。
中板砖与瓷片分别1一、瓷砖和中板有什么区别
1、吸水率不同:中板吸水率低,在1%以下或双零标准,而瓷砖吸水率低高,吸水率8%-12%。
2、砖坯密度不同:中板坯土坯玻璃化程度高,密度大,抗破坏能力强。瓷砖吸水率高,抗破坏性低。
3、耐磨度不同:中板耐磨性比瓷砖高,因为中间瓷砖密度高,吸水率低,而瓷砖具有低密度和高吸水性。
4、表现效果不同:中板表面工艺多样化,可采用各种深浅磨具进行表面整形,那瓷砖无法实现的各种抛光工艺。
二、瓷砖中板的优点
1、产品砖坯呈瓷质玻化,它的吸水率很低,而且在生产过程当中采用较高吨位的压力机压制成型,之后在来长时间进行烧制。
2、瓷砖表面质感丰富,质感效果极佳,瓷砖中板商品在釉线与表面印花工艺中的工艺表现可以更复杂的叠加。
3、中板它拥有非常好的抗震强度,而且它的表现即是坯体也会更加的结实一些,并且在生产的过程当中坯体粉料要用精细的球磨机械来球磨成浆料更好。
4、商品的尺寸会更加的标准,而且中板的生产流程也比较标准性,和常见的全抛釉或是仿古砖生产流程标准非常相同,且后期成型的.尺寸误差也就更小,但在购买时一定要去当地正规建材市场购买更有保障性。
中板砖与瓷片分别2一、瓷砖中板和瓷片的区别是什么
1、材质不同:瓷砖中板属于瓷砖砖,瓷片属于陶质砖。
2、吸水率不同:瓷砖中板的吸水率通常不超过1%,瓷片的吸水率大多在8-12%。
3、硬度不同:瓷砖中板硬度高,耐污性能好。瓷片的硬度低,容易渗污,破碎。
4、使用范围不同:瓷砖中板可上墙可铺地,瓷片可作为墙砖但不能铺地。
5、价格不同:瓷砖中板的价格高,瓷片的价格低。
二、瓷砖中板怎么选
1、选购瓷砖中板时,大家可以用瓷砖测量一下瓷砖的长宽、厚度,检查瓷砖规格尺寸是不是和产品标签上的一致。大家还可以随机抽取几块瓷砖拼在一起,检查瓷砖拼接好之后是不是存在明显的缝隙,瓷砖拼接处会不会凹凸不平。大家随机抽取几块瓷砖,检查瓷砖有没有存在色差、缺角、图案断裂等问题。
2、购买瓷砖中板时,大家可用手指敲击一下瓷砖,瓷砖的声音越清脆越好,说明瓷砖的瓷化水平高,质量好。大家也可以将瓷砖中板斜放,站在瓷砖上,瓷砖不容易断裂。好的瓷砖中板密度高,不容易被压断。瓷砖中板的花色款式多样,在选购时大家还要根据室内装修风格选择合适的瓷砖图案颜色。购买瓷砖中板时,大家还需检查一下产品厂家、品牌等相关信息是不是清晰等等。
中板砖与瓷片分别3一、大理石和瓷砖的优点
瓷砖的表面不上釉而且正面和反面的材质和色泽一致。瓷砖是一种耐磨砖且虽然还有渗花通体砖等品种,但相对来说瓷砖花色比不上釉面砖。由于室内设计越来越倾向于素色设计所以瓷砖也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瓷砖被广泛使用于厅堂、过道和室外走道等装修项目的地面,一般较少会使用于墙面,而多数的防滑砖都属于瓷砖。瓷砖由于表面较粗糙,耐磨性和防滑性比较好。
而大理石有着天然的美丽纹理,并且其可选择的颜色范围是大的,从黑色和粉红色,再到白色,甚至是比较稀少的深绿色都有。无论装修是什么风格的,都可以找出一两款大理石来和谐的配色,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颜色不同
大理石台面价格也是不一样的,有一种深绿色含白色是这种石材中贵的。用大理石来做台面不变形,硬度高,耐磨而且使用的寿命比较长,它本身是一种古老的建筑材料,它的耐久性总是超出人的想像。
二、大理石和瓷砖的缺点
和其它的任何建筑材料一样,有优点必然也会有缺点。瓷砖的独特结构决定了其的纹理和效果单一,因此其装饰效果较差。
大理石的缺点是由它的特性所决定的,它是在大自然中形成,为多孔结构的材料,只是说人们一般一眼看过去不会看得到这些细微的小孔,但它是真实存在着,这也造成了大理石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谨防污物和污水。如果让污水顺着细微的疏松孔进入石材当中的话,在今后会影响到美观也会难清洁到位。
还有一个引人关注的缺点就是一般的大理石石材多多少少都会含辐射性物质,会对人体有损,为此在选购时候,关注厨房大理石台面价格,也要关注大理石台面的辐射含量。
现在制作石材的工艺越来越科技先进,有些石材在制造环节可以很好地避免了这些缺点。比如说,科素花岗玉,其主要原材料是石英砂,经过高科技手段模拟火山熔岩充分结晶原理形成的一种新型环保装饰材料。
花岗玉在形成过程中是经过1600摄氏度烧制而成的硬度较好,耐磨,防划伤,耐酸碱性,花岗玉纯白如玉、美观靓丽,最主要的是质地坚硬,对于厨房这样的油烟重地,花岗玉台面耐酸碱,耐腐蚀,耐高温,耐油污,再加上花岗玉永保镜面无需需任何保养,打理起来也非常方便,使得花岗玉已然成为现在市场上主打的饰面材料。
陶瓷 分为陶和瓷,陶 瓷砖 也分为陶质砖与瓷质砖。陶质砖和瓷质砖有哪些差异?信任许多人不清楚。下面,就由我给咱们解说一下这两者之间的差异。那么陶砖与瓷砖的区别,陶砖与瓷砖怎么区分呢?今天我们就跟随我来看看吧。
陶砖与瓷砖的区别:
1、陶和瓷的比较显着差异表现于吸水率方面,瓷的吸水率小于0.5%,陶的吸水率则大于10%,而陶质砖与瓷质砖的一个差异当然即是吸水率了,陶质砖吸水率远远大于瓷质砖。陶质砖构造粗糙多孔,敲击的声响低调烦闷,而瓷质砖构造紧致细腻,外表光泽度好,有必定的透明度,敲击的声响洪亮悦耳。在硬度和 强度 方面,陶质砖没有瓷质砖那么刚强耐磨。
2、他们除了特性上有差异,在装饰上也是有差异的。日常日子中哪些陶质砖,哪些是瓷质砖呢?比方 抛光砖 、陶瓷马赛克等,与及大多数清洗洁具是瓷质的仿古砖、水晶砖、耐磨砖、亚光砖等是炻质砖,即半瓷砖,通常的 瓷片 是陶质砖。墙砖中对比多的归于陶质砖,而 地砖 归于瓷质砖,这也是依据它们各自的特性特点来进行挑选铺贴方位的。由于尽管瓷质砖更加刚强细腻,可是它的吸水率过小,粘贴墙面结实性不及陶质砖。而陶质砖的硬度缺乏,便不适宜铺贴于地上。
3、瓷质砖质感细腻,规范多样,制造技能方面,不管是颜色、图画,仍是光泽,在规划上都对比精美一同,具杰出的装饰作用,能营建各式各样的特性作用,如欧式、中式特性,现代时髦。而陶质砖装饰表现的更多是一种天然的朴素主义,而其中的釉面瓷片也因制造花样越来越丰富,而在 家居装饰 中也被广泛使用。
4、综上所结,陶砖和瓷砖差异在于吸水率。吸水率小于0.5%为瓷砖,大于10%为陶砖,介于两者之间为半瓷。多见各种抛光砖、无 釉面砖 、大多数清洗洁具是瓷质的,吸水率≤0.5%仿古砖、小地砖(地爬墙)、水晶砖、耐磨砖、亚光砖等是炻质砖,即半瓷砖,吸水率0.5%瓷片、陶管、饰面瓦、琉璃成品等通常都是陶质的,吸水率>10%。
陶砖与瓷砖怎么区分:
1、陶敲击出来的声响是对比烦闷的,瓷则洪亮且轰动 频率 对比大,比方你买西瓜相同,好西瓜,敲的时分,你手部是可以感遭到很大的轰动频率的因素是,陶烧温度低,里边有许多空洞。瓷则烧制温度高,胚体联系严密。
2、你用手轻轻抹一下,许多粉装东西会掉下来,而瓷则没有这个景象呈现。因素是,陶的硬度达不到必定的请求,其胚体联系度存在必定疑问,联系松懈。
3、浸透是不相同的,陶砖浸透对比多,而瓷砖(严厉意义上瓷砖是不浸透的)相对对比少当然,好的陶器,比方咱们运用的烧汤的紫砂煲,其应分为陶和瓷之间的一个东西,在实践分类中,他仍是归于陶器。
4、同条件下,分量的不相同,陶对比轻,而瓷由于密度大,就显的对比重。
关于陶砖与瓷砖的区别以及陶砖与瓷砖怎么区分的具体内容,今天我就为 业主 分享到这里了。对此,我还是要提醒业主的是陶瓷砖是以粘土和无机非金属为质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成型、烧结等工序而出产制造具有必定形状的产品。陶瓷砖都用于修建物的装饰维护,如墙砖维护墙体,地砖作为室内外地上的铺贴装饰。
瓷砖,是指有瓷面的地砖,而瓷片是指贴墙面用的表面有瓷面的薄层贴片,用于镶嵌桌几床柜作装饰的瓷制品,亦称“镶嵌瓷”。多长方形,或圆、椭圆、棱形,上面雕刻或绘制花卉动物之类,亦有书写诗词、吉语的。那么,你知道瓷砖和瓷片有什么区别吗?对于购买者来说,很容易混淆。瓷片和瓷砖的区别主要是厚薄有明显的不同,瓷砖厚,瓷片薄。搞清楚什么是瓷片?什么是瓷砖?这对于想要进行居家装修的业主来说至关重要。为了帮助大家在进行家居装饰时更好的选购,我们再次对瓷砖和瓷片有什么区别进行简单的叙述。
瓷砖和瓷片有什么区别
1.表面要求不同:瓷片与瓷砖表面要求也存在差异,瓷片越光滑越好,而瓷砖要求表面比较粗糙,具有有一定的防滑性就好。
2.使用范围不同:瓷片是瓷砖中的一种陶质砖(釉面砖)是最适合贴在墙面的瓷砖。
瓷砖是指有瓷面的地砖,而瓷片是指贴墙面用的表面有瓷面的薄层贴片。
3.分类、厚度不同:瓷片是墙面的表面有瓷面的薄层贴片,而瓷砖则是指有瓷面的地砖。瓷片与瓷砖最面显的差异在于厚薄程度不一,厚薄明显不同,瓷砖厚,瓷片薄。
4.内部质地不同:瓷砖对内部是否存在气泡要求不高,瓷片要求内部最好不存在一星半点气泡。因为有气泡时,瓷片很容易受冻碎裂。瓷片应当属于通体陶瓷,但不属于砖,而属于片,瓷砖是瓷,是由瓷土烧制而成的。
5.使用寿命不同:瓷片的寿命很有限,一般使用寿命为七年左右。市面上瓷片吸水率一般在10%以上,用久很容易出现裂纹,甚至断裂。消费者在选购瓷砖时,可以通过重量来辨别是瓷片还是瓷砖。
一般来说,瓷片都比较轻,瓷砖要比瓷片重很多。
瓷片选购
古代看病有望、闻、问、切的方法。同样,选择瓷片也有四字口诀,望、听、水、切。如今在选购瓷片时,人们都希望能够选购到好的瓷片品牌的产品,那么怎样选择呢?不同的瓷片品牌我们都可以通过“听、水、切、看”四方面来诊断检验瓷片的品质。
1.“听”:轻击瓷砖中下部,如声音清亮、悦耳为上品,如声音沉闷、涩浊为次品。
2.“水”:将水滴在瓷砖背面,水散开后浸润得慢的瓷砖密度大,视为上品。
3.“切”:看瓷砖断片的断裂处。断裂处细密,硬脆,色泽一致的为上品。
4.“看”:釉面无缺陷,图案细腻、逼真;背面的网底、商标等清晰、完整的为上品。
瓷片铺贴
选择一种好瓷片无疑是重要的,但还要做到物有所值,物尽其用才是好的。然而,如何体现好瓷片的价值呢?这就要在进行瓷片铺贴的时候注重细节的操作,正确的瓷片铺贴工艺,对于其寿命有着莫大的联系。铺贴时,注意瓷片等级、规格、色号的不同及图案的组合,除有意追求的特殊装饰效果外,
同一房间应用同一等级、规格、色号的瓷片铺贴。瓷片铺贴步骤如下:
1、找平
铺贴瓷片前,应对待铺贴的建筑物墙面进行处理,清除表面污物,并洒水湿润,然后用水泥沙浆混合找平,待找平层完全干爽再进行铺贴。
2、预留
根据实际需要预留铺贴瓷片时,应根据实际需要在瓷片之间预留2mm-3mm的灰缝,以防墙体与瓷片及粘贴层之间的热胀冷缩系数不一致而出现瓷片脱离、空鼓等现象,从而发生施工品质事故。
3、弹线
根据设计铺贴要求,确定排砖方案,在干爽的找平层上弹出瓷片位置及砖缝位置线。
4、铺贴
将待铺贴瓷片置于清水中浸泡1小时左右,至不冒泡为止,随后取出,抹干水渍,在找平层上喷洒足够的水,然后在砖背面均匀抹上1:2左右水泥沙浆(水泥用合格的普通
5、修整
贴完一定面积后,用水泥浆(白水泥浆、石膏浆等)在砖缝上填补刮平;最后还应清除砖面污物,加强护养。
瓷片铺贴注意事项:
注意一:需铺贴的墙体于铺贴前一天下午应将其淋透(吸饱)水。
注意二:产品在铺贴前应浸透水后才铺贴。此举处理得不好直接影响墙砖脱落。
注意三:铺贴产品应使用325标号水泥,最佳为水泥+细砂或水泥+灰羔。
注意四:墙体要凿开,釉面内墙砖背面涂水泥浆时不宜超6mm厚。
注意五:釉面内墙砖使用场所,应避免铺贴于外墙、外阳台、预制墙体等位置。
注意六:无磨边釉面内墙砖应留缝铺贴,使整体铺贴效果更美观。
瓷砖铺贴
(1)施工工具:除了抹灰所常用的工具之外,还要准备下列工具:开刀、木中、铁铲、手锤、合金钢钻头、切割机等。
(2)施工准备:基层处理,铺贴饰角的基本表面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刚性,基本表面残留的砂浆,灰尘和油渍等,应用钢丝刷洗干净,表面是油漆的墙体,用洗料将漆面处理掉,基体表面凹凸明显部位,应事先剔平或用1:3的水泥砂浆找平。
浸水:用水泥、砂浆铺贴前要先将釉面砖清扫干净,然后于清水中浸泡,不少于2小时,浸泡到不吸水时为止,然后取出阴干使用,切忌边浸水边铺贴。若使用903或933胶等粘贴墙砖,瓷砖一定不要浸水。
预排:铺贴前要先进行预排,预排时要注意同一墙面的横竖排列均不得有一行以上的非整砖,非整砖应排在最不醒目的部位或阴角处。方法:用接缝宽度调整砖行,室内铺贴砖如设计无具体确定时,接缝宽可在1-1.5MM之间调整。在管线、灯具卫生设备承重部位,应用整砖套割吻合,不得用非整砖拼凑铺贴,以保证饰面的美观。
(3)铺贴:地砖铺贴依照室内标准水平线,找出地面标高,用水准尺找平,利用水泥与细砂1:1拌成的稀浆进行施工;墙砖粘贴需用水准尺和铅垂线测出水准和垂直控制线,然后利用水泥与细砂1:1拌成的稀浆进行施工或者利用903胶进行粘贴。
(4)收尾:铺贴完工约48小时后,用白水泥或专用的瓷砖沟逢剂沟逢并做好清洁卫生。
编辑总结:以上就是瓷砖和瓷片有什么区别,专家支招:重量的对比来识别瓷砖与瓷片的相关介绍,购买者在选购时,可以通过重量的对比来识别瓷砖与瓷片。一般瓷片很轻,而瓷砖则重的多。如需了解更多的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后续将呈现更多精彩内容。
瓷砖铺贴
(1)施工工具:除了抹灰所常用的工具之外,还要准备下列工具:开刀、木中、铁铲、手锤、合金钢钻头、切割机等。
(2)施工准备:基层处理,铺贴饰角的基本表面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刚性,基本表面残留的砂浆,灰尘和油渍等,应用钢丝刷洗干净,表面是油漆的墙体,用洗料将漆面处理掉,基体表面凹凸明显部位,应事先剔平或用1:3的水泥砂浆找平。
浸水:用水泥、砂浆铺贴前要先将釉面砖清扫干净,然后于清水中浸泡,不少于2小时,浸泡到不吸水时为止,然后取出阴干使用,切忌边浸水边铺贴。若使用903或933胶等粘贴墙砖,瓷砖一定不要浸水。
预排:铺贴前要先进行预排,预排时要注意同一墙面的横竖排列均不得有一行以上的非整砖,非整砖应排在最不醒目的部位或阴角处。方法:用接缝宽度调整砖行,室内铺贴砖如设计无具体确定时,接缝宽可在1-1.5MM之间调整。在管线、灯具卫生设备承重部位,应用整砖套割吻合,不得用非整砖拼凑铺贴,以保证饰面的美观。
(3)铺贴:地砖铺贴依照室内标准水平线,找出地面标高,用水准尺找平,利用水泥与细砂1:1拌成的稀浆进行施工;墙砖粘贴需用水准尺和铅垂线测出水准和垂直控制线,然后利用水泥与细砂1:1拌成的稀浆进行施工或者利用903胶进行粘贴。
(4)收尾:铺贴完工约48小时后,用白水泥或专用的瓷砖沟逢剂沟逢并做好清洁卫生。
编辑总结:以上就是瓷砖和瓷片有什么区别,专家支招:重量的对比来识别瓷砖与瓷片的相关介绍,购买者在选购时,可以通过重量的对比来识别瓷砖与瓷片。一般瓷片很轻,而瓷砖则重的多。如需了解更多的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后续将呈现更多精彩内容。
瓷片是呈片状的,通常用来装饰墙面,是墙面用的表面有次面的薄层贴片,表面光滑,瓷片与墙面之间是不能直接接触的,一般都留有一定的距离。
瓷砖是呈块状的、有瓷面的地砖,多由粘土、石英沙等混合制作而成,一般也可以用于装饰墙面。瓷砖可以与墙面完全贴合,中间用水泥沙子固定即可。
2、厚度区别
厚薄程度不同是瓷片和瓷砖最明显的区别。瓷片薄,质量较轻,瓷砖厚,质量较重。厚薄的差异也决定了两者用途和粘贴方法的不同。如果瓷砖使用瓷片的粘贴方式,容易导致瓷砖掉落,如果瓷片采用瓷砖的粘贴方式,其装饰效果便会大打折扣。
3、防滑区别
一般来说,瓷片是用于装饰的,要求越光滑越好,如果瓷片的表面不光滑,则说明质量不过关。然而,瓷砖通常是用来铺地板的,因此要求其表面必须具备防滑性能。
4、属性区别
瓷片属于通体陶瓷,与花瓶、盘子的材质相同,因此属于瓷器。瓷砖属于地板,是由瓷土烧制而成。二者的制作工艺不同,使用材料不同,因此属性也不同。
5、质地区别
二者在内部质地的要求也不一样。一般瓷片的内部不能存在气泡,否则容易受冻碎裂。而瓷砖对于内部气泡则没有特别的要求。
瓷片与瓷砖的比较
1、使用范围不同
瓷片是瓷砖中的一种陶质砖(釉面砖)是最适合贴在墙面的瓷砖。瓷砖是指有瓷面的地砖,而瓷片是指贴墙面用的表面有瓷面的薄层贴片。
2、分类、厚度不同
瓷片是墙面的表面有瓷面的薄层贴片,而瓷砖则是指有瓷面的地砖。瓷片与瓷砖最面显的差异在于厚薄程度不一,厚薄明显不同,瓷砖厚,瓷片薄。
3、表面要求不同
瓷片与瓷砖表面要求也存在差异,瓷片越光滑越好,而瓷砖要求表面有一定的防滑性。
4、内部质地不同
瓷砖与瓷片在内部质地方面要求也有所不同,瓷砖对内部是否存在气泡要求不要,瓷片要求内部最好不存在一星半点气泡。因为有气泡时,瓷片很容易受冻碎裂。瓷片应当属于通体陶瓷,但不属于砖,而属于片,瓷砖是瓷,是由瓷土烧制而成的。
5、使用寿命不同
瓷片的寿命很有限,一般使用寿命为七年左右。市面上瓷片吸水率一般在10%以上,用久很容易出现裂纹,甚至断裂。消费者在选购瓷砖时,可以通过重量来辨别是瓷片还是瓷砖。一般来说,瓷片都比较轻,瓷砖要比瓷片重很多。